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逢君正當時》第201章
煙令一出,消息送到。

但煙令并不是信,所以能傳達的信息極有限。大蕭軍中,對煙令的意思是這般定的:一進二退三不動,四煙有詐要小心,五煙決別再不見。

戰時,距離太遠,旗令看不到,鼓聲聽不清,遇到突發狀況時,來不及送信或是無法送信,軍隊之間就會用煙令向其他隊伍确認自己的狀态。一股煙,表示意外不構成威脅,他們會繼續前進。兩股煙,表示他們沒辦法,得撤退。三股煙,原地待命不動。四股煙,情報有誤,大家小心。五股煙極少用到,那表示取勝無望,但他們會守戰至最後一人,那是死士之軍的死前諾言。讓其他兵隊了解戰情,為他們争取撤退的時間。

龍大收到四股煙令消息的時候,梁德浩也收到了。

“是何處?”

“石屏山。那山險峻,無山路可行,山下大道,盤繞山前,二裏一崗,不可通行。山後是綿江。煙令自山頂飄起,定不是我們的人。”尹銘答。

龍大帳內。

“是晨晨。她與澤清定是想過來,被卡住了。”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她要離開通城?情報有誤,什麽情報有誤?

龍大看向沙盤。翻過石屏山,穿過鐵蹄嶺,就是十裏坡。要冒險翻山,就是非來不可。大道上的崗哨這般嚴嗎?連探子喬裝成百姓也過不來?所以他們需要放煙令。

究竟是什麽情報?龍大一時也想不到。他從馬永念那處已經拿到細作名單,又查到了尹銘大軍準備侵占東淩的路線和戰策,可能在戰場上進行的伏擊和陷害他都做了預估,究竟是哪個地方有誤?

梁德浩這頭也在看沙盤,他想了半晌:“真妙啊,倒不像是在對付龍大一人了,得跟時間拼速度啊。慢一步就得前功盡棄了。”

“大人。”尹銘看着梁德浩,等着囑咐。

“鐵蹄嶺都安排好了吧?”

“是的。”

“那就提前動手吧。隻是計劃得改改。”梁德浩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尹銘領命去了。

尹銘回到營中,帶着三個副将去了龍大的營帳:“将軍,接到了消息,石屏山那邊的崗哨兵回來報,他們截獲了疑似東淩國的細作,對方見得行跡敗露,逃到了山上。有一隊兵追上了山去。我原是想待他們抓到人後押到營中再報予将軍,但剛剛見得山頂有煙令,四股煙,表示消息有詐,需得小心。”

龍大未動聲色,問道:“依你看,是何消息有詐?”

“我細問了崗哨兵當時情形,覺得那些細作敗露身份有些刻意,想來是故意要引開哨兵的注意,調虎離山,好讓真正重要的人物借亂通行。”尹銘道:“将軍,我于城中查到的線索正好都對應上了,他們綁着梁大人,在城中躲不久,先前沒找着機會出城,如今将軍和我都在十裏坡,崔大人畢竟新官上任,未曾應付過這般複雜情形,那些細作定是趁機出了城,想将梁大人送到十裏坡,綁于陣前要挾戰果。”

龍大沉着臉喝:“你既是知道崔大人無甚經驗,又查到了線索,為何不守在通城裏繼續追查,好将梁大人救出。”

尹銘伏身請罪:“末将知罪。之前的消息探得不仔細,末将是想着趕緊回來先與将軍商議商議,未曾考慮周全。請将軍允我再去追查。對方既是闖過了石屏山,算算時候,這一日工夫,該是能到鐵蹄嶺,他們過不得我們的營哨,隻能在鐵蹄嶺繞道過境,也許會走水路,我這就帶人沿路搜查,必将他們找出來。”

龍大久久不語。

尹銘高聲呼道:“将軍,請允我帶隊搜查,必要将梁大人救出。”

三名副将也跪地請命:“請将軍下令,允我等帶隊搜查,将梁大人救出。”

龍大沉思半晌,道:“人定是要救的。所以,先将那哨兵叫來,待我問個仔細,切莫有所疏漏了。然後我們再行商議搜查之事。”

這話沒什麽漏洞,尹銘趕緊把帳外候令的哨兵叫了進來。

哨兵報了自己的姓名職務,值守崗哨位置,然後細說當時情形。那時候人流頗多,排着隊過崗檢查。他注意到有兩個莊稼漢子運了一車飼料幹草,看起來頗重。他招手讓他們過來,想着先檢查他們,讓他們倆先過去。但這兩人不動。這時候正在接受檢查的兩個人,其中一個身上掉下一把匕首,匕首上刻着東淩文字。

哨兵看到,忙喝問。結果那些人竟動起手來,轉身就往山上方向跑。他們一行五人,拿出了隐藏的兵器,将哨兵打傷了。于是哨兵結隊追逐上去,現場一陣混亂,許多人尖叫跑散。待他回過神來,發現那輛馬車不見了。他當時也未在意,趕緊回來向尹将軍報信。

但石屏山上竟然傳來煙令,他這才聯想到那輛裝滿幹草的馬車。

龍大問:“後頭的崗哨可曾有消息截到那輛可疑馬車。”

尹銘搖頭:“沒有。前頭崗哨查過了,後頭會不太在意。且在見到煙令之前,這頭也未在意那馬車,隻關注那逃竄的五人了。他們既是有策略,定然想好了後頭過崗哨的辦法。算一算時候,一日時間追到山頂,一日時間也能繞路到鐵蹄嶺了。”

一副将擺出一張地圖,尹銘在地圖指着地勢分析,他建議即刻派兵包圍鐵蹄嶺,截山後水路,查嶺中洞窟,堵住到十裏坡的必經之路,然後沿東路一直盤查到大道上。

想得仔細又周到,這也沒什麽漏洞。龍大道:“此時不宜大舉搜查,鐵蹄嶺地勢複雜,極易藏人,若他們察覺到了動靜,反而不好找了。再者,若是惹急了他們,傷了梁大人就不好了。”

尹銘問:“那将軍說,如何辦?”

“先行派人圍堵包抄,安靜的,悄悄的,待到了夜裏,潛伏進去。”

“暗夜裏可不好搜人。舉着火把太顯眼,這更容易讓他們察覺。”這樣不是多給了龍大一個晚上時間準備?

“所以先潛伏進去,莫要火把燈籠的。待天一亮,各處兵将一起搜查,他們措手不及,也無處可逃。”

龍大看着尹銘的眼睛,兩人的目光中都透着“我知道你打的什麽主意”的眼神。

“好,那便以日出為信號。”尹銘道:“這般也省得呼喝驚擾了他們。”

“可以。”龍大道:“梁大人安危事關重大,我親自領兵搜山。”

大家商議了一番,安排好了人手隊伍,定好行動細節,各自安排去了。

通城裏,崔浩緊張地等待着各方的消息。但是哪一方都沒消息。中蘭城那頭南秦皇帝怎麽樣了?沒人告訴他。石靈崖魯升在做什麽呢?沒人告訴他。前線東淩戰事如何了?沒有消息回來。安若晨到哪兒了呢,現在在做什麽?這個他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崔浩告誡自己要耐心。他把所有的事從頭理了一遍,細細琢磨哪一方贏了自己該怎麽辦。甚至想過要不要狠一狠心将鄭恒殺了,這般若是梁德浩勝出歸來,就沒人告他的狀了。但終究是膽子小,又想不到什麽合理的借口,沒敢動。

直到這日,一衙差飛奔來報:“大人,有聖旨,快接旨。”

崔浩吓得趕緊整了整衣冠,飛快小跑了出去。

衙門堂廳裏,一位一身華服,氣宇軒昂的青年站在正中,身旁站了位公公模樣的人,手裏拿着錦黃聖旨。二人身邊兩排錦衣護衛,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身後還站着數位官員,神情肅穆,站姿裏都透着對這青年的敬畏。

一衆人身上難掩遠途趕路的風塵仆仆,但威儀壓人。崔浩頓覺腿軟。

“來者可是崔浩?”那位公公尖着嗓子問。

“臣崔浩。”

那公公确認了身份,開始念旨了。崔浩認真聽着,生怕錯漏一個字。聽完了,明白了。三皇子殿下被封為沂王,代皇上親查邊境亂局。

“梁德浩與龍騰,這二人在何處?”沂王問。

崔浩趕緊做答。他知道,無論這二人在十裏坡如何,沂王來了,勝負已定。

崔浩後怕得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啊幸好,他沒有站錯邊。難怪安若晨自信滿滿,說什麽她的籌碼遠比他能想像得還多。

安若晨伏在宗澤清背上,十個兵士護在四周,分散陣形朝着山下奔去。她的腿腳實在擡不動了,又困又累,但後有追兵,前有兇險,實在顧不得男女有別,辦要事正經。宗澤清背着她,跑得飛快。

“天亮之時,我們能到鐵蹄嶺。到時在村子找馬,繞一圈去十裏坡。”宗澤清道。

安若晨困得半眯了眼,但實在也睡不了,腦袋還是清醒的,應道:“宗将軍,你覺不覺得,我們逃得太順利了?”

“有嗎?”

“山下的哨兵集結隊伍,梁大人看到煙令後察覺不對趕緊派騎兵增援,若是這個陣勢,怎麽都該火光遍山,滿是火把和燈籠光影才對呀。山腳下,應該早圍了一大圈了。大道上,也該看到火光。”安若晨在秀山可是在夜裏被圍剿過,現在這場面隻有零星火把,比秀山都不如,哪裏像兵将搜山的場景。

宗澤清腳下一頓。“你說得對。”

“就好像,有意放我們去鐵蹄嶺一般。”安若晨道。

宗澤清吹了個口哨,四周兵士迅速圍了過來。宗澤清道:“是這般沒錯,鐵蹄嶺可能會有埋伏,我們得小心行事。”

一頓囑咐商議,再行上路。

天蒙蒙亮了,宗澤清他們站在了鐵蹄嶺的外圍山坡上。要繞過這山嶺到十裏坡,會是個大冒險。他們在等消息,不一會,兩個兵士探子過來,說在附近村子找到了馬。村子裏沒異樣,可以進村。另一人潛過來,說找到了前頭兩撥先入嶺的探子留下的暗號。似乎确實有麻煩,暗號警告嶺中有危險。

宗澤清決定,先進村子偷馬,休息一會。讓探子進嶺先行查探一番再行決定。

大家正往村子方向退,忽見嶺中高地升起三股濃煙。

煙令。

三股煙表示原地留守。

安若晨驚訝:“這是讓我們呆着別動?”

“不是。這表示他們在那裏。”宗澤清道。

“他們是誰?”将軍,還是梁德浩。“為什麽要告訴我們?”誰放的煙?

宗澤清答不出,這真奇怪啊。但無論如何,這鐵蹄嶺不能随便進。

龍大身邊的偏将指着濃煙對他道:“将軍,有煙。”

龍大囑咐道:“命人速找個地方再燒兩股煙。”話剛說完,聽到遠處尹銘的聲音在大叫:“龍将軍,快來!”

龍大策馬過去,一路小心觀察,那是一片密林,是藏人的好地方。龍大擡了擡手,身後騎兵迅速分了兩邊。龍大看了周圍一眼,下了馬,走進了那樹林。

一直走到樹林中間,見到了梁德浩。

龍大面無表情,冷靜站住了。

梁德浩對他道:“龍将軍,我們終于見面了。”

尹銘站在梁德浩身邊,一擡手,周圍呼啦啦冒出來一群兵将,将樹林圍成了一圈。

龍大的兵将在圈外,龍大沒施令,他們沒有動。

再外圍,更多的兵将包抄了過來,将龍大的人馬圍住了。

宗澤清帶着安若晨和衆人,找了個高處藏身兼觀察。不一會,竟然又看到兩股煙。

一探子小聲問:“現在這算兩股還是五股啊?”

“都是讓我們快走的意思。”宗澤清答。

兩股表示退,五股表示我拼死擋着你們退。

安若晨再無疲态,她的每一根神經都繃緊了。“起碼我們現在知道了,他們兩邊人馬都在!”

樹林裏,兩邊人馬正對峙着。

“龍騰!”梁德浩道:“我受困之時,已然查明,是你通敵賣國,意圖謀反,如今我逃出虎口,率軍剿殺于你,你可服氣?”

“我立時跪地求饒,寫上認罪降書,就不該剿殺了吧?”龍大應着。

尹銘與龍大不算熟,聽得這話頓時一愣,相當意外。

梁德浩皺眉:“你小時說話便淘氣,做了大将軍還是如此。”

“梁大人突然懷舊讓我也頗是傷感。”龍大再應着,當然表情沒半點傷感模樣。

尹銘看了看梁德浩,再看一眼龍大,喝道:“龍騰,你意圖謀反,該當死罪。如今莫要嚣張,你隻有一千兵。”而且還未都帶在身邊。

“我當年單騎破萬軍的時候,你正在遼城吃敗仗呢,小子。”龍大斜了尹銘一眼,“輪到你說話嗎?有本事,單獨一戰!”

“莫受他挑釁。”尹銘正待發怒,被梁德浩喝住了。

“是啊,要聽大人的話。”龍大微笑。

鐵蹄嶺外,安若晨對宗澤清道:“我不走,我來這兒就是要救将軍的。你教我該如何辦?”

宗澤清自然也不想走,不大殺一場怎麽對得起自己虎威将軍的名號。安若晨這般說,他簡直太滿意了。宗澤清開始下令,讓兩個探子先去探路,按着暗號找一找。若是先前的探子入了嶺,發現不對勁,該會還在打探。摸清情況,給他們引路。另三人去村裏拉馬,沖鋒陷陣沒馬不行。再囑咐兩人,入林找旗兵,若真是開戰,先滅掉旗令。再有一人上樹,遠眺敵情,及時小旗傳令。

大家各自散開。

宗澤清對安若晨道:“你跟着我。”又對剩下的五個人道:“記住,護着夫人的安危。”

安若晨問宗澤清:“将軍有多少人馬?”

“一千兵。”

安若晨咬緊牙關,跟着宗澤清伏低身子奔向鐵蹄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