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逢君正當時》第130章
第130章

  姚昆讓方元給安若晨遞了消息,向她示警。安若晨聽明白了,琢磨一晚。

  聽上去前綫之戰大蕭吃了虧。而白英已將此事當做把柄派人向梁德浩大人禀報了。如若前綫敗戰失利,往後退守,哪怕隻失一村一鎮,恐將軍領戰無力之名便坐實了。倘若再擔上一個好色誤事,混亂軍紀,從而導致敗戰的罪名,那將軍怕是得由著這幫人拿捏,無辯駁之力。

  安若晨有些不信龍大會戰敗。他從未顯露過擔心,一直信心滿滿穩操勝券。他只是不希望開戰。起碼在安若晨的認知裡情况便是如此的。她一直記得將軍說過的話,一旦開戰,無論勝負,皆有流血犧牲。武將不懼戰,但也期願不必戰。

  安若晨抿抿嘴,所以是南秦隱藏了實力,將軍錯判形勢?亦或是楚將軍剛愎自用,向將軍隱瞞了實情?

  交換戰俘,以穩定形勢。方元稱這件事白大人很是不悅,覺得顯了軟弱滅了軍威,讓敵軍囂張,惹來輕視。但安若晨不這麽想,她猜測將軍肯定另有圖謀,比如說,有一個人,必須回到南秦去--曹一涵。

  安若晨不能確定龍大的計劃是什麽,但交換戰俘讓曹一涵混在南秦俘兵中回到南秦,換了她也會這麽做的。但後頭會是何情形,安若晨想不到。她猜龍將軍也想不到如今中蘭城內是這般情形。

  安若晨鎮定心神,她知道她得好好應對白英,莫要給將軍拖了後腿。

  一夜不安,第二日安若晨早早起來,收拾打扮,嚴陣以待。爲給白英留個好印象,安若晨著衣妝容皆端莊樸素,樓裡各處亦維持以往模樣,不敢布置妝點,生怕落了話柄,遭了白英的嫌弃。

  未等到白英,却先收到了一封龍大的信。

  安若晨趕緊拆開看,原以爲這信是及時雨,會有提點指示,不料平淡無奇,只是家常問候。龍大信中說前綫仗還在打,讓安若晨照顧好自己。若非要說這信中有何特別之處,那就是龍大交代,算算這兩日梁大人和白大人就應該到茂郡和平南了。他說梁大人和白大人都是剛正好官,一心爲官,且處事嚴格。他讓安若晨若有機會見到大人們,定要恭敬客氣,仰見他們的品德風骨。

  安若晨看信看得一腦門疑惑,將軍這隔空拍馬屁是有深意吧?

  又看了一遍,沒看出什麽機關。實在是信不長,能琢磨瞎猜的空間都有限。這時候陸大娘領著春曉來報,說是白英白大人已經進紫雲樓好一陣了。古文達、周群、盧正、田慶等留守紫雲樓內的衆官士全都整裝相迎,那白大人却令衆人不要通報安若晨,只在大家的陪同下先去樓裡各院各處轉了一圈。有丫頭看到了,偷偷來報,陸大娘這才知曉。

  安若晨聽罷,心裡想著,其實也沒必要偷偷來報,紫雲樓裡人多嘴雜,諸位大人這麽浩浩蕩蕩地滿地走,怎麽瞞得過。白大人不過是特意說了不要通報,然後走來走去讓她知道。

  果然是「處事嚴格」啊。這下馬威下的。安若晨苦笑,白大人一點也不想掩飾對她這個「狐狸精」的不喜。

  安若晨又等了許久,其間還聽得院外有不少人聲喧雜,似大隊人馬路過。想來是白大人的巡查經過了她的院子,但却沒有進來。非但沒進來,連個僕人進來報「白大人」駕到都不曾有。

  安若晨隻裝作不知,繼續等。終於等到有僕人來喚,說是白大人在前院軍衙議事,傳安姑娘過去見見。

  安若晨撇撇眉頭,這見面地方挑的,真是嚴肅啊。安若晨整了整衣冠,去了。

  紫雲樓是衙府,前頭的衙堂是整個院府中最有肅殺之氣的地方,後頭還設有衙牢。龍大除了處罰軍中違律官士外,鮮少用過這裡。安若晨一路走過去,看到好些面生的衛兵,士服也與龍家軍不同,想來是白英帶來的。

  到了衙堂,倒是未有被拖延,衛兵通報後安若晨便能進去了。進去一看,堂上正中坐著白麵留須一臉威嚴的官員,應該就是白英。姚昆、錢世新各坐左右,旁邊是紫雲樓、郡府衙門的各官士。

  白英未抬頭,沒理會安若晨。他正拿著册子在與古文達、周群等人問話。安若晨在一旁垂首恭敬等待,聽得一二。原來是白英要了軍中各部卷宗案錄,查驗各崗各人的授令處事情况等等,甚至還有驛兵傳令兵等的往來,令書信函記錄。

  安若晨聽到白英提到龍大書信時心裡一動。驛兵送達信件的記錄清清楚楚,前幾日的,包括今日早晨的。她忽然覺得這是不是就是將軍的用意了?想讓這些記錄在冊?

  錢世新也聽到了,他不由看了安若晨一眼,安若晨也正往白英這方向看。錢世新不動聲色移開目光,暗忖龍大果然留了一手。他那時既不在石靈崖,又怎會有從石靈崖送出的信。看來若是要證明龍騰私離軍營,得是梁德浩大人親自做證才行了。

  「安姑娘。」這時候白英忽然轉向了安若晨的方向,先前雖未瞧她一眼,但却清楚知道她在哪裡。「我正想知道軍情,今日送達的信裡,龍將軍可曾提到一二?」

  安若晨反應很快。白英這話問得突兀,他要查軍情,哪裡用得上探究私人信函內容。隻不知這問話裡是不是下了套。「回大人。」安若晨恭敬回話︰「將軍與民女的信中未提軍情。」回答很是簡潔,少說話,少犯錯。

  白英却未放過,再問︰「前綫開戰,龍將軍忙於禦敵,百忙中來信,定是有要事。不提軍情,又交代了些什麽?」

  安若晨答道︰「將軍忙裡抽閒匆忙寫得幾句家常,未提半點軍務軍情。」

  白英竟道︰「信可還在?不知可否讓我看看?」

  姚昆擔憂地看著安若晨,恐她脾氣起來了會針鋒相對擺出幾番不給看的大道理,她在這方面多伶牙俐齒他可是知道的。其實白英重點不在看信,只是試探安若晨反應。這女子是個如何的人物,龍將軍與她又是如何關係,這些才是白英想知道的。

  安若晨低頭行禮恭敬道︰「大人想看,民女便去拿來。」

  白英毫不客氣︰「那多拿幾封吧。」

  安若晨答應了,施禮退了下去。

  姚昆與錢世新對視了一眼。古文達、周群等人均不敢出聲。白英瞥了盧正、田慶幾眼,這二人恭敬立於一旁,也未說話。先前白英已經仔細問過,這二人一營尉一護軍丞,都是有官職在身,竟被指派護衛一普通民女,就算是未來將軍夫人,那也是之後的事。這般施令,無理無據,折辱軍士。

  田慶與盧正均辯解了安姑娘在查城中細作,他們除護衛安全,亦有協助查案。姚昆也解釋了幾句,但這無法令白英滿意。

  不一會,安若晨拿了三封信回來了。

  「回大人,這是最近的三封信。」

  白英接過了,算算日子,這三封信應該是龍大押人去石靈崖的時候開始的。他遂一看了,果然真的半個字都未提軍情如何,最後一封寫得最多的還是梁德浩大人與白英大人是好官,你要有敬意之類的內容。

  白英有些被噎著的感覺。龍大將軍可不是這麼善拍馬屁會做人的人啊。他清了清嗓子,將信還給了安若晨。安若晨抬臂齊肩,垂首恭敬接過。

  似乎沒挑出什麽毛病來。姚昆與錢世新再對視了一眼。

  白英這時候又道︰「我聽聞安姑娘許多事,也看了安姑娘的卷宗案錄,安姑娘經歷頗是坎坷,遭遇奇險,又化險爲夷,還破解了些細作案子。安姑娘能走到今日實屬不易。商賈之女,立下奇功,搖身一變,將軍夫人,這也能算是傳奇了。」

  安若晨垂首應話︰「是民女萬幸。」

  白英道︰「你是爲細作案人證入的軍營重地,又是需查辦細作案而任了紫雲樓管事。」

  「是。」

  「但我未曾見到你的卷宗記錄。」

  安若晨穩穩地答︰「大人,所有案錄清清楚楚,太守大人和周長史大人那兒都有的。」

  「不,我不是說案錄,是你的行事載冊。」白英道︰「衙門行事,自有值崗安排,軍中行事,也有軍士行事載冊。何人命你做何事,你何時行事如何行事,不是都該記入冊中?」

  周長史腦袋垂得低低的,記錄裡確實沒有安若晨的。她幷無軍中官職,也從來沒人囑咐他要向安姑娘追問記錄行踪。上任長史李明宇也未有對安若晨的行事做周詳案錄。有關安若晨,有案才有錄,平日行事,無人過問攔阻,權力是大了些。周長史有些心虛,覺得有失職之嫌。

  安若晨張了張嘴,想起死去的探子,想起龍大說過,無需報事記錄,便是她與軍中其他人相比最大的優勢。可是這話不能這麼直白地說。於是安若晨辯道︰「當初恐軍中有細作,龍將軍讓我秘密行事,故而一直這般安排了。」

  「細作是李長史?」

  安若晨心裡咬牙,著實不忍這般誣陷李長史,可她却只能道︰「確是。」

  「可是李長史身懷指證你是細作的證據。」

  「那證據粗糙,大人定可辨識那是偽造的。」

  「所以,你的秘密行事讓細作有可乘之機,可僞造證據加害於你。」白英道。

  安若晨這回無可辯駁,只能應「是」。

  「你自己被冤事小,但會牽扯連累龍將軍,也會拖累所有相關案情。你可明白重要性?」

  安若晨再應「是」。

  白英道︰「既是軍中細作已除,已無泄密之險,那從今日起,你的行踪行事,都需報備入册。你雖不在軍中任職,但身份特殊,又肩負重責,再有,前綫開戰,不可能事事推由龍將軍回來安排解釋,你的事,便歸由軍中管轄,按律例規矩辦。日後打完了仗,龍將軍帶你回京,你是家眷,到時自然就不必這麽麻煩了。」

  「是。」安若晨心亂,原以爲白大人只算舊賬,未料到他竟然堵住後路。軍中奸細仍在,城裡細作四伏,錢裴、姚昆這些事還未查清……

  安若晨抬頭飛快看了一眼姚昆,却聽得白英道︰「爲避嫌,你還需將從前行事交代清楚。何人給你下過令,讓你做何事,你聯絡何人,何時行事,都寫一寫吧。這般,我也好與梁大人解釋明白。」

  安若晨心裡一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