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逢君正當時》第178章
第178章

  龍大帶著安若晨到了通城。

  這是安若晨第一次離開中蘭城這般遠。趕路辛苦自不用說,還得應酬南秦使節,照顧龍大起居飲食。在安府做討人嫌的大小姐,在紫雲樓做暗中探查情報的管事,都與如今這個「將軍夫人」的身份差太遠。

  安若晨成親後一直與龍大居於軍營,說實話她確是沒有「將軍夫人」的自知,禮數儀態各種講究等,無人教她。當然她也懷疑找遍平南郡是否有真正懂得二品大將軍夫人該做什麽的人。

  在軍營倒也罷了,在紫雲樓該也是沒什麽,但如今是在外頭,那南秦使節認真講究,似真心有求大蕭,姿態放得低,禮數擺得足,弄得安若晨頗是尷尬。因她如今這身份,隨和與隨便真是一字之差謬之千里。她恐怕給將軍丟了人,行事說話小心翼翼,恐有差池,落人話柄。相當的拘束不自在。

  倒在龍大似不在意,總替她解圍。在她手足無措之時說︰「在外行走,不必拘於小節,方便便好。」

  南秦使節們附和陪笑。安若晨也笑笑,若無其事,事情便過去了。但安若晨心裡却有擔憂,在這路途中可說在外行走,到了通城又如何辦?到時面對的可是梁大人及其他諸位大人,她的應對若有不妥,恐怕真會給將軍丟臉。

  安若晨想起了盧正與她說的,你當將軍真能帶你回京城?

  安若晨心裡明白,中蘭在平南是大城,但是在京城眼裡只不過是個鄉下地方。

  鄉下地方的商賈之女--在這之前,安若晨從來沒有覺得這身份有何不妥。明明當初對將軍心生歡喜之時,便明白這身份上的差距,那個時候無所畏懼,並不顧忌,她覺得將軍歡喜她,她便是受得起的。將軍敢娶她,她自然就敢嫁。就算那陣子與將軍聚少離多,她也不懷疑不遲疑。

  只是沒想到真的嫁了之後,如果這樣的禮數操辦就算「真的嫁了」,總之是嫁了他,與他朝夕相處,同居一室,她反倒憂心起來。

  也許是因爲太閒了,又太孤單。軍營這樣的地方,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環境陌生,拘束無聊,她無事可做,自然胡思亂想。安若晨這般告訴自己。若真的到了險峻之時,有正事忙碌,她的腦子就清楚了。

  安若晨很不喜歡這般悲觀的自己,也不喜歡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這不像在家中欲逃婚之時,那時候是困境,是絕望,可現在什麽都沒有,沒有困境,沒有絕望,沒有需要逃跑的理由,但她竟然頗消沉。甚至自己對自己傾訴都不知能如何說起。

  帶著這樣忐忑的心情,安若晨見到了梁德浩。

  太尉大人,四五十歲的模樣,修剪整齊的鬍鬚,炯炯有神的眼睛,儀表堂堂,文質彬彬,待人和藹,說話親切。這般模樣與安若晨聽了龍大所述之後想像的差不多。

  梁德浩見了安若晨很是客氣,噓寒問暖,贈她禮物。安排了好些婆子丫頭照顧,給她與龍大安置的屋子也是布置得極舒適。還說念她路途辛苦,免她拜見各官員,也不必與各官夫人應酬說話,甚至與南秦使節的洗塵宴等等都不必她出席。讓她只管好好休息,吃的用的玩的,想要什麽便與婆子說,休息好了,想出去走走也隨她意。

  龍大也不客氣,讓安若晨謝過大人,然後便由她休息去了。她走的時候,他對她笑了笑。

  安若晨回到屋裡坐了會,真覺得累了。方才吃得太飽,這會兒看到床眼睛都要睜不開。她索性真休息,躺床上睡去。這一睡竟睡到深夜,醒來時發現天已黑了,外屋有人掌著燈,聽得屋內動靜,進來爲她點燈,問道︰「姑娘醒了?餓了嗎?要用飯嗎?」

  安若晨初醒有些迷糊,聽得來人聲音更迷糊,看到她的模樣,一度還以爲自己仍在紫雲樓,然後她很快清醒,驚訝道︰「春曉?」

  春曉比了個小聲的手勢,道︰「是我啊,姑娘。不,夫人。」

  安若晨驚喜,拉著她的手仔細看︰「你怎會在這兒?」

  「孫掌櫃讓我來的。」

  孫掌櫃該是指的玉關郡正廣錢莊的那位孫建安掌櫃。安若晨記得當初是讓春曉出城向他報信,却怎地會聽孫掌櫃使喚跑到這兒來了。

  春曉看了看外頭,見得無人,便坐下與安若晨細細說。那時春曉派了兩個男僕出城,引開了衙門的追兵,自己由招福酒樓趙佳華幫忙,暗地裡將她送了出城,一路送到了玉關郡蘭城。

  春曉見得孫掌櫃,將信給了他,事情相報。原是想趕緊回中蘭城給安若晨幫忙,孫掌櫃却是不讓。他說城中局勢不明,她一個小丫頭回來也是無用。春曉不服,說她冒險趕來送信便是用處,她雖是小僕,但也有忠義良心。

  孫建安便道,那更該留下,忠義良心不能隨便送死。然後孫建安派人打探情形,告訴春曉中蘭城裡發生的事,之後又與她道,他奉命得派人到茂郡做些安排,若春曉願意,便可到茂郡來。春曉聽說安若晨有可能到茂郡,這邊的事又是極重要的,於是便請命過來了。

  「姑娘的脾氣我知道,若不是相熟的人,姑娘不會輕易信的。」春曉道,「有我在姑娘身邊,姑娘自然會安心許多,辦起事來才方便,對不對?」

  「對。」安若晨很有些感動。「你受苦了。」

  「不苦。」春曉兩眼發光,精神抖擻。「就是當初去找孫掌櫃時心中頗迷茫,有些害怕。不知道會遭遇什麼。那會兒我就想著姑娘從前逃家時是不是也這般。後一想不對,我還有趙老闆派人照應著,而姑娘當初只有自己。這麼一比,便覺得無事。」

  安若晨心頭溫暖,緊緊抱住春曉。

  春曉難掩興奮,將孫掌櫃怎麼派人帶自己來的,怎麽安排打點人脉,怎麽混進了府衙都說了。然後問︰「姑娘,不,夫人,下一步我們做什麽?」

  安若晨眨眨眼,她哪知道,她都不知道原來這裡居然這麽多埋伏了。雖然將軍是與她說過些安排,但沒講得這般細啊。而且將軍行事頗小心,沒把握就不張揚,所有事都藏著自己慢慢剖。且他說話有時讓人鬧不清真的假的,不好琢磨。

  「春曉,你與我仔細說說,孫掌櫃如何與你說的,你行事聽誰囑咐,後頭是何計劃?」

  春曉仔細說了一遍,道︰「後頭沒計劃,就是一直等夫人來,說將軍與夫人會來,就是時間的問題。之後要做什麽,聽將軍和夫人吩咐。我先前在這兒也沒什麽可做的,就是把人都認清了熟悉了,讓夫人來了,心裡能有底。」

  龍大在宴上已經看到了自家人的身影,眼神一碰,他心裡也有底了。孫掌櫃果然按囑咐都辦好了。

  宴上龍大與梁德浩沒能說什麽正事,光聽南秦那幾個大使慷慨激昂控訴東淩的罪行,言稱他們南秦是被東淩蒙騙,中了計謀,才會與大蕭刀戈相見。東淩狠毒狡詐,肯定是想借此坐收漁人之利。梁德浩一番安撫,爲南秦國君之死表達了遺憾哀悼,幷稱議和也罷,討伐東淩也罷,事關重大,得好好商議。

  龍大當著梁德浩的面再問南秦使節︰「貴國國君遇難真相,你們確實查清了嗎?那東淩既是想從中挑唆,爲何做出這等蠢事來?這豈不是暴露了自己,惹來禍端?」

  梁德浩點頭。

  南秦使節丘平道︰「龍將軍、梁大人,正如我等先前報的,東淩那使團喝多了說漏嘴,於是皇上對東淩質疑,宴中起了口角,皇上大怒之下稱戰事蹊蹺,必要嚴查。要到前線來與大蕭重啟談判。東淩那些人便覺得事情恐有暴露的危險,於是便想阻止皇上如此行事,再將刺殺皇上之罪嫁禍給大蕭,結果被任重山將軍撞破,雙方打了起來,皇上中箭落水身亡。」

  梁德浩與龍大對視一眼,梁德浩問︰「那麽,如今是輝王暫代掌管國事?」

  丘平忙應︰「確是。輝王派我等來,希望能與貴國澄清誤會,停戰和談。共同討伐東淩惡行。」

  梁德浩撫了撫鬍子,道︰「這事容我們禀了皇上再議。討伐之事,便是開戰之事,貴國與東淩的怨仇,我們大蕭參上一脚,似乎也不妥當。」

  丘平忙施禮︰「大人,東淩害的可不是我們南秦一國,若無貴國相助,我們南秦與東淩討不回公道,大蕭又豈能安然?」

  梁德浩不再言語,將語題轉開了。

  宴後,梁德浩與龍大關在一屋細商。頭一句便點出南秦的心思︰「他們也不過是怕我們隔山觀虎鬥,撿現成的便宜。」

  龍大不言聲。

  梁德浩道這事他已經寫了奏摺快馬送到京城,朝廷那頭的意思且等著呢。他需得先將邊境這些事都處置了再說其他。「你那近萬戰俘不能久留,時間長了定有大麻煩。」

  「這不是要等大人的意思,若議和便得放,若不和便得殺。」

  梁德浩皺起眉頭︰「莫將殺人說得如此簡單。」

  龍大攤攤手,表示自己對這種事沒意見,他道︰「說起殺人,當初在安河鎮,我與大人會面之時,那些個刺客,大人審得如何?」當時梁德浩抓走兩人,說要嚴審,抓住丞相羅鵬正謀害他的把柄。

  梁德浩道︰「我將他們抓了回去,還未等審呢,他們二人竟暴斃了。」

  龍大問︰「那麽可與羅丞相質問此事,刺殺重罪,難道就這般了啦?」

  「自然不能。但前線軍情更是緊要。原想著待處置完前綫之事,回朝後再好好參他一本。届時還得有你幫忙,你可證明我未曾誣陷於他。只是我未料到,追查使節一案,却又查出與朝中重臣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大人覺得與羅丞相有關?」

  「還未找到實證。」

  龍大垂眸,沉吟道︰「我這兒倒是有條綫索,只可惜也沒甚用處。」

  梁德浩驚訝,忙問︰「是何線索?」

  「安河鎮時,大人押著刺客走了之後,我發現地上有一刺客還未氣絕,便問了他幾句。他說未曾見過羅丞相本人,那時候拿銀子過來找他們辦事的,是一個叫陶維的中年男子。」

  「陶維?這人是誰?」

  龍大道︰「聯絡這等勾當,往往掩去身份換個假名。陶維這個名字,也沒甚用處。」

  「那刺客可認得那人,他可指證出來。」

  「他傷勢極重,說了這個後便死了。」龍大搖頭。

  梁德浩沉默,皺眉苦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