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荒野王座》七百九十八 有人搞破壞?
  李歡租用的是兩架軍用直升機,在西伯利亞這個天氣裡,只有軍用直升機才能抵擋得住。

  租用直升機這個事情還是朗道少尉幫了忙,軍用直升機並不是民用直升機,不是說給錢就能租用到的——不過這是在俄羅斯,俄羅斯人有俄羅斯人的辦法。

  在李歡勾選了地圖范圍,確定搜索范圍之後的第二天,兩架“浩劫”直升機就停在了聖海斯堡的停機坪上——在飛行員卸下了機艙裡的伏特加和青菜、肉類——這是李歡專門為聖海斯堡的人購買的,在卸下這些東西之後,這架“浩劫”直升機就交給李歡使用了。

  為期十天,每天租金按照五萬美金計算,然後“補給用”的軍用直升機,就歸了李歡使用。

  眾人看到李歡租用了一架“浩劫”,都驚呆了。

  “浩劫”是一個綽號,這實際上是米裡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直升機,型號是米-28。

  說到直升飛機,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但是要是說到防禦能力最強,最抗揍的直升機,或許很多人會以為出自花旗國,但是事實上,世界上最抗揍的直升機是蘇聯的這款米-28重型直升機了。米-28重型直升機可以說是直升機中的鋼鐵俠了。首先這款戰機被人們稱為“浩劫”,可想而知它的威力之大。然後,它的防禦系統可用的是鈦合金防彈鋼板,這堅硬程度可想而知,任你坦克大炮就是打不爛,要說它是“金剛不壞之身”也不算誇張。

  不僅如此,米-28重型直升機的螺旋槳也是運用了特別的橡膠材料製成的,這又大大的提升了米-28重型直升機飛行的穩定性和防禦性。這架戰鬥機可以說就如空中堡壘一般的存在了。除此之外,米-28不僅是防禦能力非常強,戰鬥機同樣不在話下。僅僅是在每側的短翼掛架上就能掛上16枚的反坦克導彈,頭部下方還設有機炮,威力不用說了,絕對是低空作戰的佼佼者。

  據說,這是在冷戰時期,蘇聯專門研究出來對抗花旗國的直升機的。畢竟在作戰時低空領域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一旦防守不住也是非常的危險的。至於這種恐怖的玩意是怎麽被李歡租用來的,這還要說俄羅斯的奇葩補給制度。

  大家都知道在西伯利亞的冬天天氣氣候非常惡劣,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很多交通工具是不能行駛的。特別是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分布在西伯利亞大荒原上的無數個軍事基地,不能統統靠陸地運輸來補給,在這個時候就要動用飛機了。一般來說,動用飛機補給會,有專門的大型運輸運輸機或者是大型固定。翼飛機,這樣運輸補給的效率更高,但是在西伯利亞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因地製宜。

  好像聖海斯堡這樣的,有單獨起降的機場還好,可以停靠大型運輸機,一次就滿足整個基地一年的消耗。可大部分小型哨所,第一沒有飛機跑道,第二,在這個暴風雪多發的季節,就連公路都斷線了——當局派他們駐守這裡,肯定是需要補給的,不能讓他們活活餓死吧?所以,動用直升機進行運送已經是一個傳統了。

  至於為什麽動用軍用直升機或者武裝直升機進行補給運輸……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武裝直升機雖然每一次航行消耗大,但它設計的時候起飛重量大而且堅固,不容易在惡劣天氣被擊垮。與其派一些小型的直升機來回跑,還不如派兩架大型武裝直升機一次性解決問題。

  這就是俄羅斯當局的作風,簡單粗暴。

  而且這兩款武裝直升機還正好適合李歡的使用。雖然說李歡租用的直升機沒有掛載武器,是被朗道少尉以“巡邏”的任務,給了軍需官賄賂給租用來的,除了滿滿的油料,什麽都沒有,但這款重直升機的防禦能力是李歡需要的。

  畢竟,有夕照會在虎視眈眈,畢竟,去找的是特拉爾泰庫特利的遺骸……

  可就好像前面說的一樣,這次尋找遺骨的任務注定多災多難。當李歡帶著上官和李昂他們分別登上兩架“浩劫”,準備開始搜尋附近的可疑區域的時候,暴風雪忽然又降臨了.這個讓李歡很是鬱悶,鬱悶也沒辦法,在這個時候的西伯利亞,經常性的會有這樣的暴風雪,而且一出現就可以持續好幾天。

  在這種自然的威力之下,就算是“浩劫”,也沒辦法起飛——暴風雪才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浩劫,在大自然的狂怒面前,人類沒有一點反抗的余地,就算是人類空中最強的堡壘,也必須在這個威力面前收斂手腳,否則就會被狠狠拍在地下。

  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耽誤了李歡他們整整四天的時間,一直到了第五天,這才暴風雪才散開,能見度才重新提升起來,終於達到了起飛條件。已經在這裡耽誤了五天時間,李歡他們不敢再耽誤,等到天氣能見度提高,足夠起飛的時候,李歡將K117選址面積圖最後勾選出來的面積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架“浩劫”排查一個區域。

  浩劫這種武裝直升機不是一般的民用直升機,還好你換這一群人都是經過了專業訓練的專業軍人。李歡和上官晴就不說了,上官晴是專門的技術士官,天上飛的除了鳥和蟲子不會開,只要帶發動機的都行,而李歡更是在亞述而群島接受過了海航特級飛行員的專業指導,他能拉著那種怪物在臨界點不斷搏鬥,對於這種武裝直升機更是小菜一碟——而且都是米高揚設計局出產的直升機,就等於開慣了大貨車的司機忽然讓他去開小轎車一樣,怎麽開都跟玩具一樣。

  至於李昂他們就更說了……兩個前CIA,特勤局的外勤員,還有兩個來自俄羅斯特種部隊的姑娘,羅維莎和阿加塔一上飛機,熟練地搬動電鈕,還不到一分鍾螺旋槳就預熱完畢,巨大的旋翼激蕩起的氣流,將周圍的雪片卷成了一陣小型暴風雪,隨時可以起飛。

  “大家按照地圖搜索,有可疑的窪地,全部在地圖上標注出來。”李歡也爬上了直升機,預熱螺旋槳,在對講裡跟所有人說道:“如果遇到危險就立刻返航,大家都有經驗,這裡我就不多說了,祝大家好運,先找到窪地的,我私人獎勵一萬美金。”

  “哈哈,老板,這個錢是我們的了。”李昂等人在對講機裡嘻嘻哈哈,雖然大家都不在意這一萬美金,卻把這當成了一個好玩的遊戲。

  ……

  兩架“浩劫”在聖海斯堡起飛,在空中忽然盤繞一圈,這是祝福好運的動作,然後分頭朝著兩個方向飛去。為了最快的排查李歡和上官晴勾出的范圍,兩架直升機都以六百米的高度,可以目視的方式進行空中巡航。在直升機上隻攜帶了最少的補給品,剩余的都是油料,可以保證最大的飛航時間——一次十個小時的空中巡邏時間,以“浩劫”每小時兩百公裡的巡航速度,很快就能將這片地區全部巡航完畢。

  李歡和上官晴是從南向北巡航,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亞凍土沿海的幾個海島。

  因為K117地圖標注的是一片狹長區域。

  在六百米的高度看西伯利亞大地,李歡和上官晴都感覺俄羅斯人能在這裡活下來,簡直太堅強了。西伯利亞還沒有到冬季,就已經萬裡飛雪,將蒼穹作洪爐,溶萬物為白銀。從北極而來的寒風在空中怒吼,聲音淒厲,跟雪片抽打在擋風玻璃上的聲音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種古怪的音樂,這音樂刺痛人的耳朵。

  當漫長的冬季到來,這裡從北到南,從地上到地下,一切都被“冷凍”起來。

  李歡一開始將飛機拉得很高,西伯利亞雖然寒冷,但空氣乾淨,目視距離幾乎清晰可見。而李歡用子機去遙望,更是能看到南部及東部,山地起伏不斷,綿延千裡。阿爾泰山、薩彥嶺、斯塔諾夫山、上揚斯克山、切爾斯基山一眾大型山脈雄偉屹立。大氣中的水汽在海拔高處形成大量降雪,降雪不斷堆積、壓實、排出空氣,形成了高密度的冰川冰。

  積少成多的冰川冰,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緩慢移動——於是一種氣勢磅礴的地貌便形成了,它就是冰川地貌。冰川在規模很大,西伯利亞大荒原分布著350多條冰川,總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九分之一個中國。

  冰雪不僅冰封了整個山地,也冰凍了無數蜿蜒曲折的河流。

  從山地的冰川到凍結的河湖,地表之上儼然成為一個冷酷無情的冰雪世界。而地表之下,土層中的水分也被凍結起來,這便是西伯利亞獨特的凍土地貌。在年均溫0℃以下的西伯利亞,分布著相當廣泛的凍土,也塑造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地表形態。當地下水凝固膨脹,地面便會隆起,形成些許圓形或橢圓形土丘。當地層溫度升高,凍土融化時,還易下陷形成窪地。除了這些可活動的季節性凍土,西伯利亞的北部及東部甚至存在大量永凍地層,常年無法解凍,形成不透水層,地下水難以下滲,易於形成沼澤。

  當然,李歡不是來看風景的,他拉升高度體驗了一下山川壯麗之後,就開始專心尋找可疑的窪地了。

  在聖海斯堡的時候,李歡和上官晴是在地圖上預先勾畫,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看到具體的地貌,當看到具體地貌的時候,兩個人心裡又是一喜——因為面積又可以排除很多了。具體方法還是按照上官晴的方法,只要是不適合修建地下軍事基地的地方,那都要統統排除。

  所以,當李歡和上官晴從南朝向,駕駛“浩劫”開始排查地形的時候,不到一個小時就排查了一百平方公裡左右的面積——因為這裡全部都是冰川凍土。怎麽說呢,這個位置因為土層軟,不斷降下的冰雪融化滲透進入了土層,水分和泥土在這裡形成了永久的冰凍層。李歡的子機可以切換各種掃描模式觀測,從天上看下去,這裡一片極寒的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形成堅硬混合凍土的地質,這裡怎麽可能有基地?
  前蘇聯的特種戰術部隊,總不會傻到在永久凍土層上挖洞藏寶吧?那就真成傻X了。

  在這種永久凍土層中挖洞,即便是放到現在,用大型機械來挖掘也不是一件輕省的活,更別說在幾十年前了。既然靠近南方的永久混合凍土不是目標,那麽李歡立刻就擴大了搜尋范圍——在這張K117地圖上,實際,還有幾個瀕臨海岸線的島嶼。比起那些永久凍土層來,李歡更覺得這些島嶼有嫌疑。在和李昂他們通報了情況之後,李歡和上官晴繼續朝著北邊搜索。北邊的地貌更是複雜,這裡開始有了大片大片的移動冰川,不能再這麽一望無際地看,李歡隻好將高度降到更低,這樣能看清楚地面,但搜尋速度顯然就降低了不少。空對地搜索是一個非常枯燥的活,而且在西伯利亞大荒原上,是千篇一律的白色,沒有其他的顏色,一個顏色看久了容易視覺疲勞,更是看不清楚地下的情況,要不是李歡有子機的幫忙,他可以能已經看吐了一次了。

  可就是這樣,按照排查之後的地圖來搜索,搜索一天,李歡和上官晴他們這邊一無所獲。李歡一行人從早上出發,到了天色擦黑的時候,兩架“浩劫”返回基地,兩邊人一碰頭,誰也沒有發現——這其實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所謂的意料之外是因為李歡找到了K117的范圍地圖,而且他和上官晴兩個人還把這張地圖的范圍勾選到了很精細的地步,面積不過就1000多平方公裡,在兩架“浩劫”的幫助下,這一千多平方公裡的面積並不難搜索。而且今天的天氣晴朗,能見度很高,大家又是專業的軍人,搜索這種東西應該說是一點都難。

  至於情理之中,可別忘了,眾人要搜索的是前蘇聯的特種戰術部隊的老巢,雖然現在特種戰術部隊的番號已經被取消,他們的基地也已經被廢棄,但特種戰術部隊是前蘇聯極機密級別的行動部隊,他們的老巢,就算是廢棄了……也不是那麽好找的。

  “別氣餒,還有時間。”李歡安慰大家。

  “老板我們不是氣餒,但沒想到這個東西會這麽難找。今天我們搜尋了大概三百平方公裡左右的地面,什麽也沒發現,我們幾個輪流看,都看吐了好幾次。”羅德曼抓抓頭:“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的直升機好像出問題了……所以接下來可能只有老板你這一架可以用了,我們又得減少一些搜尋速度。”

  “這麽快就壞了?”李歡一愣:“真是不禁用。”

  “老板,你還不了解蘇聯的軍備……”李昂咧咧嘴。

  原來即便是號稱空中堡壘的浩劫直升機,在經過了長時間的空中巡航之後,該出問題也要出問題,而且這是前蘇聯軍工的特點——大部分人對前蘇聯製造的民用產品停留在了皮實耐用的概念上,這個概念是正確的,前蘇聯的民用產品,的確以堅固的耐久性和良好的整合性著稱,有很多東西在六七十年後的今天依然還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

  但軍用的就真的不是這麽回事兒了……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曾經讓西方世界恐懼的米格25。

  作為米高揚設計局巔峰之作的米格25,其引起的西方世界的恐慌程度基本上等同於溫格教授差點簽下的球星名單。不同於大部分航空。器對於線條柔和的極致追求,米格25基本上是方的……線條的硬朗程度早已超出了人們對於戰鬥機的理解。當然,看似這麽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設計,其背後的基礎是米高揚設計局多年積累的底蘊,以及賦予了它神奇特性的R-15-300發動機。

  R-15-300這款發動機給予了米格25最高3.2馬赫的速度。3.2馬赫是個什麽概念?幾乎同時研製的花旗國F-5最高時速1.6馬赫——爆了兩條街。但是秉承了蘇聯軍工一貫的暴力卻不耐用的特點,這款發動機在運行了150小時過後就要大修,壽命極其短。而F-5裝配的J85發動機卻能妥妥的到達1500小時的壽命。當然這樣的缺點,蘇聯人是不以為然的,反正我多產幾架不就全解決問題了麽,就跟坦克的概念一樣,蘇聯的坦克大多數是在拖拉機廠裡生產的——耐用什麽的,在軍用品上不存在這個屬性。

  飛這架“浩劫”來的飛行員聽到直升機故障了,表示十分驚訝——不過他的驚訝方向錯了,在他聽到“浩劫”連續運行了這麽久,才出這麽點問題的時候,表示李昂他們的運氣非常好,然後就丟下酒瓶子,打開工具箱開始淡定調整了。

  看的李歡他們一臉懵逼。

  聖海斯堡雖然小,但這裡的各種設備還是不錯的,加上飛行員對飛機又很熟悉,所以排除故障問題不大,不過需要耽擱一天時間。李歡倒是想的很開,耽擱就耽擱吧,趁著這個時間反正還有一架直升機,第二天還可以少量排查……不過等到第二天李歡他們準備上飛機預熱螺旋槳的時候,發現這架“浩劫”又出了問題。

  如果說第一架直升機是用壞的,那李歡他們這架壞得有些莫名其妙了——昨天晚上回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根本就沒有道理說停一晚上就會壞掉。

  “整流器的線路被什麽東西燒壞了。”飛行員在排查故障的時候這麽說道:“看起來好像是什麽在這裡面放了一把火一樣……這真是太奇怪了。”

  “放火?”李歡也是愣了神:“你確定嗎?”

  “我也只是打一個比方而已,並不是說一定會這樣。因為按照我的判斷,在這個部位沒有發熱的電器元件,所以應該不會造成這麽嚴重的燒毀。當然在這見鬼的西伯利亞大荒原的冬天,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說不定是哪兩根見了鬼的線互相搭在一起短路了,造成一場小活在也說不定。”飛行員不以為然:“沒事,你們先用汽車,這不是什麽大問題,只是需要時間。”

  線路短路,李歡沉吟一下,倒是有這個可能,當然,他更傾向於有人搞破壞——畢竟已經有夕照會的人追到聖海斯堡來了,還有什麽不能發生的?不過他現在沒有證據,而且他這也只是猜測而已,飛行員說的對,這兩家浩劫直升機幾乎就相當於聖海斯堡的生命線。雖然說飛行員覺得這些線路是齧齒類生物咬壞的,不過他自己也說這很奇怪,因為這個天氣根本就不可能有齧齒類動物出來亂竄……所以李歡雖然有些懷疑,但也不能肯定。

  如果真是有人搞破壞的話,早晚會露出馬腳的。

  現在更重要的,是尋找那個搬遷到其他地方去的特種戰術部隊的基地。

  兩架“浩劫”嘚瑟了一天,結果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就好像前面說的一樣,在這個時候的西伯利亞大礦原上開車簡直是自找苦吃。最好的方式就是狗拉雪橇。可是李歡在這裡待了幾天之後,因為看到李歡他們叫來了直升機,所以送李歡來的彼得羅夫索維奇已經趕著兩個雪橇回去了,現在也沒有了狗拉雪橇了,李歡他們如果不想停下來什麽都不做的話,那就只有開車了。

  怎麽說呢,還好,李歡在租用兩架“浩劫”的使用,還順帶裝滿了酒肉,這讓李歡的人氣在聖海斯堡裡到達了頂峰。所以當知道兩架“浩劫”全部趴窩之後,朗道少尉痛快地從基地裡開出了一輛重型裝甲雪地車。這種重型裝甲雪地車是用著名的俄羅斯“虎式”軍用越野裝甲吉普車改裝的。

  “嗯,為什麽你們不用狗拉雪橇呢?在西伯利亞大荒原的這個季節,狗拉雪橇不是更好的交通工具嗎?”李歡看著這輛虎式裝甲車有點愣神:“我都知道的道理,沒有道理,你們會在這個季節開車呀!而且……看著車的樣子,這是個油老虎吧?”

  虎式裝甲車在20世紀80年代研發,由高爾基汽車廠生產,後來俄羅斯內務部制定阿爾扎馬斯機械廠也可批量生產。虎式裝甲車設計用於偵察、護送和保護車隊、巡邏和火力支援部隊。現代化的虎式裝甲車具有5級防彈保護、在裝甲車側面和車尾具有3級防彈標準。裝甲車內部有一個特殊的通訊系統,車頂上有一個回轉炮塔,可以配備12.7毫米科爾德重機槍,7.62毫米別切涅克通用機槍,或者AGS-17式3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裝甲車設置司機、車長和作戰士兵的座位,配備了輪胎壓力自動調節系統、自動滅火系統、起動預熱器和電動自拉式絞車。整備重量為6.5噸,巡航裡程為1000公裡,最高時速可超過120公裡。這輛虎式輪胎加寬加大,底盤和車廂也加高加寬,為的就是可以適應在極地荒野地帶進行越野——但相比狗拉雪橇,真的不適合。

  “李先生還真是聰明,這麽快就掌握了在西伯利亞大荒原上生存的技巧。沒錯,這個季節最好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不過你別誤會了,這些裝甲車可不是這個年代留在這裡的。”朗道少尉呵呵一笑:“這些車子都是老掉牙的東西了,不過它們保養的還不錯,性能良好,還能越野。只不過我們平時很少用,或者幾乎不用。”

  “那這些車子是哪裡來的?”李歡好奇。

  “這些車啊,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在這裡了,誰知道是什麽時候留下的,戰略部隊也不用這個越野車。不過我們接手過來的時候,發現它們還保養的非常好,索性也就接著保養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用得上,這不,這就用上了嗎?”朗道少尉說道:“其實我一開始也好奇這些車子是哪裡來的。在我接手這個基地的時候,倉庫裡還有十幾輛吉普車,不過它們都沒有編號,似乎不是軍隊的物品……我曾經向上級報告過,他們也不知道這些車的來源是什麽,索性就當做軍備物資給我們用。我是為了以防萬一,所以才一直保養到現在。”

  李歡繞著這些車走了一圈,拍了拍車身,的確是老實的蘇聯產品——非常結實。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蘇聯的民用汽車和軍用汽車產業非常發達的。不比德國或者日國差。只不過蘇聯地廣人稀,他們生產的產品大多數都是國民自己使用,所以出口的部分非常少,在蘇聯之外的地方幾乎見不到。不過這好歹是80年代的用品,女皇不敢托大,免得又像直升機那樣掉鏈子。他上車去檢查了一遍車裡的線路,又啟動了發動機,一陣順暢的發動機震動聲傳來。李歡輕輕點了點油門,儀表盤上的轉速表指針迅速的飆升,說明這些發動機至今為止性能還非常好。

  既然沒直升機了,那就用這個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