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藏國》第755章 定基金城
  第755章 定基金城
  劉晏向李鄴匯報了難民的情況,“現在難民已經開始返回家鄉,按照卑職事先的統計,大概會走七成以上的民眾,最後將剩下三十萬人不到,六萬戶左右,主要是洮州、河州和鄯州三州的民眾,卑職打算把他們盡快安置到各州縣,把他們分散化,分攤壓力。”

  李鄴點點頭,“這就是我要說的問題,要盡快恢復各州縣官府,崔刺史,這些官員都還在隴右嗎?”

  崔光遠微微笑道:“回稟殿下,他們都在隴右,事實上,光靠一個秦州根本無法照顧百萬難民,關鍵還是各州官府起作用,這一點,劉使君體會很深。”

  劉晏連忙道:“卑職也準備向殿下匯報這一點,深入調研後卑職才發現,窩棚搭建都是每個縣集中一起,縣裡官員帶著縣吏負責管理各自縣民,最後分發錢糧都是他們來安排,要不然不會這麽順暢。”

  李鄴問道:“狄道縣的縣令和縣尉在嗎?”

  “都在!”

  李鄴當即道:“狄道縣我已經任命了新的縣令和縣尉,原來的縣令升任蘭州司馬,縣尉升任臨潭縣縣令,盡快通知他們!”

  “卑職立刻去辦!”

  “稍等一等,我還要宣布一件事。”

  不多時,所有鷹揚郎將以上將領都紛紛進了中軍大帳,文官也都來了,大帳內濟濟一堂,李鄴緩緩道:“我現在給大家宣布一件大事,我已經正式決定,將河隴節度府放在金城縣,即日起,大軍將北移金城。”

  大帳內頓時響起一片熱烈的鼓掌聲。

  選擇金城縣當然是李鄴再三考慮作出的決定,金城縣不僅可以同時顧及河西和隴右,同時可以和吐蕃軍長期對抗。

  金城縣的三大豪門李氏、辛氏和楊氏都支持自己,這一點很重要,不像襄陽四大世家都不支持自己,暗中使絆子。

  金城縣從前是隴右第二人口大縣,僅次於鄯州湟水縣,城內有人口近二十萬,城外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有農業和商業支撐。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交通,金城縣緊靠黃河,利用皮筏子在黃河上航行,一艘大型皮筏子甚至可運輸幾萬斤的貨物,甚至可以利用皮筏子把貨物運到蒲津關,這是辦得到的。

  根基之地既然已經確定,接下來就是遷徙,當然不是從漢中遷去金城縣,時機還不成熟,現在他們還處於一種防禦階段,要等他們和吐蕃軍進入相持階段後,才能把漢中的根基遷徙到金城縣。

  現在是從上邽遷徙到金城縣,軍隊、物資、糧草都要遷徙過去。

  接下來,李鄴還要和辛雲京以及崔光遠談一談,他們是否願意跟隨自己去金城。

  軍營內已經開始行動了,五千輛大車和四萬頭駱駝運載著帳篷和糧食作為第一批隊伍出發了,南霽雲率領五萬新兵也跟著出發,這也是新兵訓練的一部分。

  望著一隊隊駱駝起步,李鄴笑著問辛雲京道:“辛雲京是想去金城,還是繼續駐守秦州?”

  李鄴問得很含蓄,他言外之意就是問辛雲京是願意跟隨自己,還是效忠朝廷?
  辛雲京歎息一聲道:“殿下來隴右才一個月,就化解了隴右滅亡的危機,朝廷卻束手無策,殿下心系隴右百姓,拯救了百萬蒼生,天子故意繞過秦州,對秦州百萬難民視而不見,孰輕孰重,孰厚孰薄,辛雲京看得清楚,想得通透。”

  說到這,辛雲京單膝跪下,抱拳行禮道:“我們辛家兄弟一致決定,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盡管辛雲京的態度在李鄴的意料之中,但辛雲京表態這一刻,還是讓李鄴十分欣慰,他連忙扶起辛雲京道:“讓我們一起同心協力,驅逐吐蕃勢力,恢復我漢家江山!”

  相對於辛雲京的果斷,崔光遠卻很猶豫,雖然他也想跟隨李鄴,但他是秦州刺史,不可能像辛雲京那樣丟掉秦州兵馬使的職務,直接加入河隴軍。

  文官和武將不一樣,哪怕是劉晏,也被朝廷任命為河隴都轉運使,李泌出任河隴節度府長史,王昌齡也被朝廷任命為河隴監察禦史,他們都有朝廷官職,那自己辭去秦州刺史,加入河隴節度府,又算什麽呢?只能當岐王的幕僚官。

  要知道崔光遠之前可是從三品的京兆尹,雖然被貶黜為秦州刺史,但資歷還在,官階還在,一旦轉為岐王的幕僚官,自己的前半生奮鬥都沒了。
    對於崔光遠的猶豫,李鄴完全理解,他笑著安慰崔光遠道:“崔使君暫時不用考慮太多,繼續出任秦州刺史,畢竟還有大量難民需要崔刺史照管,我只是想說,一旦朝廷要把崔刺史調離隴右,那麽只要崔刺史願意,我有辦法讓崔刺史繼續留在隴右!”

  崔光遠歎口氣道:“和殿下共守長安那段時間,是卑職這輩子最順心,最有成就感的經歷,卑職當然願意為殿下效力,只是長安有些人憎恨卑職,恐怕他們不會讓卑職如意!”

  “誰?”

  “一個是魚朝恩,一個是程元振,還有一個是越王李系?”

  李鄴不解笑道:“你得罪魚朝恩我知道,但你怎麽會得罪程元振和越王?”

  崔光遠冷笑道:“天子恢復長安,第一件事就是清算,下旨讓程元振協助越王清算,他們為了撈取錢財,肆意汙蔑無辜,卑職身為京兆尹,多次揭穿他們汙蔑良善,壞了他們撈錢大計,他們當然對我恨之入骨。

  還有一次,越王家仆在平康坊喝酒傷人,被卑職下令抓捕,越王求情也沒有用,被卑職下令重打五十棍,流放劍南,越王恨我不給他面子,多次揚言要收拾我,我被貶到秦州,也和他在天子面前進讒言有關。”

  李鄴點點頭笑道:“崔使君放心,李輔國、魚朝恩和程元振三人都收了我的重賄,他們還等著我每年送錢,相信我提出把使君留在隴右,他們不會反對!”

  有李鄴這句話,崔光遠放心了,他連忙躬身道:“崔光遠願聽殿下安排!”

  辛雲京是第二批率軍前往金城,李鄴在上邽還做了另外一件重要之事,那就是建立鷹信聯絡點,從襄陽到漢中南鄭的鷹信線路已經建立,然後建立從南鄭到上邽的鷹信線路,另外還要建立長安到上邽的鷹信線路,最後以上邽為兩條線路的中轉,將鷹信發去金城。

  如果沒有鷹信,消息往來一趟至少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會誤了大事。

  這天上午,一隻信鷹從漢中方向飛來,緩緩落在鷹塔上,這是一隻已經飛了三年的信鷹,稍微訓練就能適應新的路線。

  它這是第二次往返上邽和南鄭了,這就是意味著,這條鷹信線路已經完成。

  鷹奴見信鷹腿上綁著一隻紅色信筒,嚇了一跳,居然有第一等重要消息,他連忙取了信筒,飛奔而去。

  李鄴在收拾了,準備返回金城,這時,親兵在帳門口道:“啟稟殿下,南鄭送來緊急消息!”

  “呈給我看!”

  親兵把紅色信筒遞給了李鄴,李鄴看了看信筒,上面刻有一個‘襄’字,不是南鄭的消息,而是襄陽轉送過來的。

  他取出紙卷展開細看,是季廣琛寫給他的急信,朝廷調集九大節度使圍攻相州,天子下旨要求季廣琛出兵,季廣琛當然要請示李鄴。

  李鄴冷笑一聲,歷史上九大節度使圍攻相州,魚朝恩的高光時刻。

  他當即寫了一封回信,‘可安排杜寬率五千新軍前往相州!’

  杜寬被任命為鄧州刺史,同時出任襄陽節度府副使,李鄴心裡明白,必然是杜家在背後捅了自己一刀,杜寬才會得到這個位子。

  既然他是節度副使,那就讓他去相州風光露面,相信他也很願意前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