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藏國》第1096章 攜美視察
   第1096章 攜美視察
  李鄴帶著楊玉環和女兒秋河登上馬車,楊玉環左右打量一下笑道:“比我們之前的馬車還要大了很多,這差不多有一分地了吧!”

  李鄴笑著搖搖頭,“一分地誇張了,半分地不到一點。”

  李鄴估算一下,差不多有二十個平方,做得緊湊一點,差不多就是一室一廳。

  走下馬車,王平川緊張問道:“殿下覺得如何?”

  李鄴點點頭,“空間大小還可以,我沒有時間檢驗,堅固程度和顛簸情況如何?”

  “回稟殿下,馬車比之前的大了四成,非常堅固,搖晃舒適度也有提高,唯一的缺點就是本錢比較高,鐵輪銅軸棗木廂,製作一輛要幾百貫錢。”

  ‘居然要幾百貫?’李鄴眉頭一皺,這也太貴了,怎麽普及?

  王平川看出齊王殿下嫌貴,連忙解釋道:“殿下,本錢可以壓縮下來,比如車廂可以用普通木頭,車內的奢侈地毯和壁毯去掉。

  然後我把尺寸都畫出來,讓普通工匠去打造,因為每一根軸,每一隻輪子的尺寸都非常講究,光輪子大小和車廂重量我都反覆研究,反覆試驗,比如舒適度是由車廂大小、重量和輪子大小進行配比,可以說是我一輩子造車的經驗,價值千金也不為過。

  我可以把技術公開,讓每個工匠都會造車,本錢就下來了,一輛車最多也就百貫左右,如果銅鐵的價格再降,大車價格還會更便宜。”

  李鄴深知大車技術的重要性,他從洛陽回來,運載老太太靈柩也是一輛大車,但一路那個顛簸,在澠池甚至把老太太的棺木也顛翻落地,幸虧棺木用大釘釘死了,否則老太太屍首都會滾落出來,那就是大罪過了。

  最後沒辦法,李鄴讓出了自己的馬車,棺木放在自己的大馬車內,才平平穩穩送到長安,最後出殯也是用自己的馬車,馬車就送給獨孤家了,獨孤家族雖然富可敵國,但自己那樣平穩舒適的馬車,他們還真沒有,一路上讚不絕口,這就是王平川的獨門技術。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牛逼的技術,比如鍍鉻的越王劍,有記憶功能的秦王劍,但最後都失傳了,大部分技術毀於戰爭,要麽是技術資料被燒毀,要麽是掌握技術的人死在戰場上。

  如果這些獨門技術能夠流傳開,就會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但對掌握技術的工匠又不公平,所以適當的補償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利,一個名。

  王平川一輩子的造車經驗,那是他獨有的知識產權,李鄴必須拿到手,他想了想便緩緩道:“如果王大匠願意把造車技術和經驗分享給官府,我不僅賞你一座長安的五畝宅子,還會封你為子爵,準許你世代繼承。”

  王平川大喜,跪下磕頭,“殿下厚恩,小人感激不盡!”

  平民只能住一畝宅,五品官才能住五畝宅,更不要說爵位,一般百姓只能得封勳官,爵位是要上戰場拚命才能掙到,還只能傳三代,世代繼承城的爵位,那只有特殊貢獻者才有,這算是齊王拿出的最大誠意了。

  當然李鄴也可以一個命令,勒令王平川交出所有技術資料,否則全家斬首,那麽王平川也不得不交出來。

  但作為統治者,李鄴不能那樣做,他必須要千金買骨,為天下官員們樹立楷模,工匠們才會勇於創新,用自己的技術交換財富。

  李鄴的車隊離開了鹹陽,前往漢長安城,車廂內,楊玉環見丈夫一直若有所思,便笑問道:“夫君在想什麽?”

  “我在想,我們的銅鐵產量太少,我得想辦法尋找銅鐵礦。”

  “朝廷的銅鐵礦在哪裡?”

  “鐵礦一個在黃州,一個在江寧對面的歷陽,一個在河北磁州,銅礦主要產在江南西道,都不在我控制的范圍內。”

  李鄴說得是湖北大冶,安徽馬鞍山,河北邯鄲,銅礦主要產在江西和湖南。

  事實上,他的控制地也有鐵礦,就是後世的包頭—白雲鄂博,現在的河套地區。

  但大規模開發礦山至少都要十幾萬人,河套那邊哪有這麽多人,
    李鄴隻得苦笑一聲,搞不到增量,他只能想辦法搞存量,家家戶戶都有破銅爛鐵,用糧食和他們交換。

  還有各個寺院,一直都是銅鐵大戶,還有各地官府,都有無數銅器和鐵器存貨,與其丟在庫房裡爛掉,還不如把各地的銅器和鐵器都收集起來。

  各種銅鐵的集腋成裘,積累起來,應該是一筆很豐厚的數字。

  馬車很快抵達了漢長安城,漢長安城位於長安的西北,相距長安城十余裡,隋朝雖然新建了大興城,也就是隋唐長安城,但迄今為止,漢長安城並沒有被放棄,漢朝的宮殿也都還在。

  漢長安城迄今依然有大量百姓居住,但具體有多少人,從未統計過,至少也要在十萬以上。

  李鄴統治長安後,漢長安城得到了蓬勃發展,原因很簡單,李鄴實行的夜不閉門制度,夜晚不再宵禁,這便很多城內的貧民都搬去房租便宜的城外。

  大量百姓搬到了生活方便、房租低廉、物價便宜的漢長安城,使一直沉寂的漢長安城變得熱鬧起來,每天天不亮,一群群的百姓騎著毛驢趕往長安乾活,形成一道蔚為壯觀的景象。

  馬車駛入了漢長安,楊玉環雖然在長安生活那麽多年,但漢長安城她還是第一次來。

  馬車行走在未央大街上,兩邊都是兩層樓的各種商鋪,各種叫賣,熙熙攘攘,熱鬧非常,也非常接地氣,使楊玉環仿佛回到金城縣的感覺。

  這時,她忽然看見一家珠寶鋪,‘胡人堂珠寶’,楊玉環驚訝道:“這是長安最有名的東市胡人堂嗎?”

  李鄴微微笑道:“你再仔細看看!”

  楊玉環再仔細看,果然發現人字中間有淡淡一橫,原來是胡大堂珠寶。

  她啐了一口笑道:“還真是迷惑人!”

  李鄴笑道:“裡面賣的珠寶首飾其實都是銅和銀首飾,沒有金首飾,這裡面的百姓基本都是貧民,所以兩邊沒有大酒樓,只有小吃店,沒有賣綢緞的店鋪,都是布店。”

  “這裡應該是長安的一座郊縣吧!為什麽沒有大戶豪門住在這裡?”

  李鄴淡淡道:“現在是冬天,看不出問題,到夏天就知道了,這裡地勢低窪,排水不暢,城內到處是汙水橫流,整個城內都彌漫著一股臭水氣息。”

  楊玉環捂嘴笑道:“既然夫君已是新的長安之主,那就要想辦法替百姓解決這個難題。”

  李鄴點點頭,“我已經在考慮了,準備建一條排水溝,想辦法把城內汙水排進渭河去。”

  “那渭河豈不是.”

  李鄴手一攤,很無奈道:“從秦漢以來,渭河一直就是長安的排水溝,將來或許有治理汙水的技術,但至少現在沒辦法治理汙水侵蝕水土。”

  這時,馬車緩緩停下,李鄴笑道:“這裡有一家很有名的烤魚店,我們去嘗嘗烤魚的手藝。”

  【今天抱歉,只有兩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