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藏國》第593章 巡視難民
  第593章 巡視難民
  穰縣難民營佔地極為廣闊,甚至比穰縣縣城還大,裡面密密麻麻布滿了帳篷,這也是李鄴才有的資源,他先後從河中帶回來大量物資,其中最重要的物資就是帳篷,基本上都是歷次戰爭中繳獲的物資。

  帶回長安後,朝廷隻對金銀感興趣,帳篷等物資都胡亂堆在倉庫內,最後還是還給了他。

  一望無際的曠野裡扎了近三萬頂帳篷,但對三十萬難民而言,三萬頂帳篷還是遠遠不夠,整個大營顯得十分繁雜混亂。

  目前穰縣難民大營的總管是襄陽長史柳洵,另外還有一千士兵和三百多名官學士子協助他,還有二十余名官員。

  李鄴在柳洵的陪同下視察難民大營,地上很泥濘,走路比較困難,柳洵有些難為情道:“啟稟節度使,這幾天一直在下雨,道路可能不好走!”

  李鄴點點頭,他能理解,南面襄陽也在下雨,他一路北上,道路也很泥濘,但又不能把道路夯實,那樣反而會形成積水。

  難民營中髒亂不堪,地上除了泥濘外,還有各種垃圾和汙水,和爛泥混在一起,臭氣熏天。

  到處可以看見隨地大小便的痕跡,看得出,柳洵已經臨時清理過了,要不然還會更肮髒。

  但有些東西還是清理不掉,比如空氣中彌漫的屎尿氣味,濃烈得讓人作嘔,大帳旁還有燒火做飯的痕跡,每座大帳內都黑漆漆的,裡面擠滿了人,因為李鄴到來,官員和士兵們不允許難民出帳。

  走了一圈,李鄴著實失望,柳洵根本沒有任何經驗,把整個難民營管理得一團糟糕,雖然難民人數太多也是事實,但李鄴希望能夠井井有條,可在這裡看不到。

  “我要見節度使,你們不要攔我!”遠處有人大喊。

  李鄴騎在馬上,遠遠看見幾名官員要往這邊衝,但被士兵攔住了。

  “他們是什麽人?”李鄴問道。

  柳洵連忙道:“他們是洛陽來的官員,前幾天剛到,架子都很大,卑職也盡力優待他們了。”

  “去看看!”

  李鄴催馬奔上去,奔到幾名官員面前,李鄴翻身下馬,抱拳道:“在下李鄴,請問各位怎麽稱呼?”

  汜水關失守,大量洛陽權貴及官員都直接逃往長安,逃往襄陽的官員倒不多,這幾名官員看起來品階不高,基本上都是八九品,品質最高的一人才六品。

  為首官員上前行禮道:“在下劉晏,官任洛陽侍禦史!”

  原來這位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理財專家劉晏,大唐著名的神童,李鄴回禮笑道:“久聞大名了!”

  其余五六名官員都是都畿道各地的縣官,劉晏抱拳道:“節度使可願意去我們那裡坐一坐,我們有些建議!”

  李鄴欣然道:“各位請!”

  幾名官員有四座大帳,柳洵對他們還是比較寬待。

  李鄴坐下笑問道:“各位怎麽現在才來鄧州?”

  劉晏苦笑道:“叛軍一來我們就逃了,都躲在民間,早就想來襄陽,但沿途盤查嚴格,這些天盤查稍微松了一點,我們就夜間過關卡,逃過來了。”

  “各位的家眷呢?”

  “家眷都在穰縣縣城內,我們想幫忙做點事情,才來難民大營。”
    李鄴明白了,他們想幫忙,但柳洵又不願他們插手,所以對他們敬而遠之,不給他們做事的機會。

  李鄴隨即對柳洵道:“馬上到中午了,你立刻去通知難民營,嚴禁在大帳旁燒火做飯,一旦失火,幾十萬人都得燒死。”

  柳洵一驚,立刻起身道:“卑職這就去禁止!”

  “還有!”

  李鄴叫住他又道:“地上太泥濘,可以在主乾道上鋪上稻草,方便大家行走!”

  “卑職遵令!”柳洵答應一聲,便匆匆去了。

  打發走了柳洵,李鄴笑道:“大家盡管暢所欲言!”

  劉晏歎口氣道:“節度使也發現了,安全隱患太大,其實昨天就失火了,燒了三頂帳篷,要不是正好下雨,整個難民營都會燒掉,我就建議給百姓賑粥發熟食,不要再給米,但柳長史卻不肯聽。”

  “除了安全隱患,別的呢?”

  劉晏憂心忡忡道:“其實安全隱患還不是最急迫的,最急迫的是疫病,人口密集居住,幾十萬人隨地大小便,水井被汙染,我敢斷言,再不改變,十天之內必有疫病流行。”

  “那怎麽改變呢?”

  “很簡單,第一建立病區,把所有生病的人集中起來治療;第二,在遠處建立公共茅廁,嚴禁隨地大小便;第三,大量采購馬桶,給每家發一個,夜裡可以在馬桶裡方便,天亮後送往公共茅廁;第四、大量使用石灰水,把整個大營撒一遍,第五,大量收購金銀花和板藍根,熬製藥湯給難民喝,對防治疫病有好處。”

  李鄴點點頭,都是非常實用的辦法,切中要害,為什麽柳洵就不采用?
  李鄴沉思片刻道:“關鍵問題是難民太多,帳篷不夠用,有點超過我們的接待極限,劉禦史可有辦法解決?”

  劉晏微微笑道:“辦法當然有,要麽擴大難民營,要麽加快流動,其實我們的問題還是要加快流動,不要住的時間太長,要提高效率,登記完就走人,而像那些趕著大車過來的富戶,完全沒有必要呆在難民營,在路上就可以登記完,發一塊牌子,然後拿著牌子直接去安排的州縣,在路上設立賑濟點,這樣至少能把難民營的人數減少一半。”

  李鄴微微笑道:“劉禦史建議精辟深刻,非常好,可願意留下助我一臂之力?”

  劉晏就是得罪了楊國忠,才被排擠到洛陽,他不願回長安,能在荊襄為官,他當然求之不得,他立刻起身道:“願為節度使效力!”

  李鄴又對其他幾名縣官笑道:“你們也留下來吧!”

  眾人大喜,紛紛表態願意為李鄴效力。

  李鄴當即免去柳洵的難民營總管之職,讓他返回襄陽繼續出任本職,李鄴隨即任命劉晏為江漢節度府副長史,同時出任山南東道安民使,主管難民安置事宜,其余官員都協助劉晏。

  劉晏不負李鄴信任,他雷厲風行,實行嚴格的禁火制度和衛生管理制度,又提高效率,加快安置速度,短短五天時間,便把烏煙瘴氣,肮髒不堪的難民整理得井井有條,難民營人數從近三十萬人迅速下降到二十萬,十天后降到十五萬人,基本上就能保證一家一頂帳篷,極大地方便了難民。

  李鄴也撥出十萬貫專用錢,大量采購金銀花等藥材,以及生石灰、馬桶等物品,保障了難民營的安全運轉。

  這時,李鄴的父親李岱又重新抵達長安,接受天子任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任政事堂相國,這樣一來,政事堂五相,楊國忠、陳希烈、韋見素、張均和李岱,張均勉強算中間派,其他四人分屬於楊黨和太子系,居然持平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