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藏國》第210章 會寧遇警
  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

  上午時分,敦化坊和修政坊的大門緊閉,不準坊內百姓外出,坊牆南面的道路上站滿了千牛衛士兵,地上也提前清掃乾淨,用清水潑街。

  這時,從城牆夾道內駛出數十輛華麗的馬車,被騎兵嚴密護衛,其中一輛雕龍畫鳳的馬車格外引人注目,它便是貴妃楊玉環乘坐的馬車。

  這不是正式出行,只是貴妃娘娘去大慈寺寺拜佛許願,屬於私人事務,所有沒有那麽多禮儀講究。

  楊玉環身穿一襲素白的宮裙,沒有任何華麗的首飾,頭戴一頂輕紗帷帽,沉靜坐在馬車內,馬車非常平穩,感覺不到任何顛簸,在她左右各有一名小宮女,在她前後則坐著朱雀和烈鳳,師徒二人負責貼身保護貴妃的安全。

  大慈恩寺位於晉昌坊,是唐高宗李治為了追念母親長孫皇后而敕令修建,屬於唐朝的皇家寺院。

  楊貴妃夜夢母親,便決定來大慈恩寺為母親上香許願。

  為母親許願,自然虢國夫人和韓國夫人也要一起來,一行車輛浩浩蕩蕩,前往晉昌坊的側門駛來。

  晉昌坊的側門就專門為大慈恩寺所開,車輛可以直接駛入,在寺院內的廣場上停下。

  數十名宮女手舉長扇團團包圍著貴妃徐徐而行,後面跟著虢國夫人、韓國夫人以及她們的侍女,寺院裡沒有香客,方丈廣智法師帶著十幾名高僧迎上前施禮,“阿彌陀佛,貧僧大慈恩寺住持廣智參見貴妃娘娘!”

  楊玉環輕啟朱唇道:“今天打擾方丈了,我在佛祖前許個原,上炷香便離去!”

  “貴妃娘娘請!”

  眾人來到大雄寶殿前,楊玉環走進大殿,對眾人道:“今天我要單獨向佛祖許願,身邊不得有人,你們都退下!”

  眾宮女紛紛出去,楊玉環又對兩個姐姐道:“二姐、三姐你們也出去吧!我想單獨向佛祖許願,有烈鳳在我身邊就行了。”

  虢國夫人和韓國夫人很驚訝,兩人對望一眼,隻得轉身出了大殿。

  烈鳳又對方丈道:“廣智大師也請出去吧!娘娘不想旁邊有任何人。”

  “阿彌陀佛,貧僧退下。”

  廣智法師帶著幾名弟子也出去了,烈鳳給朱雀使個眼色,兩人同時把前後大殿門關上了。

  楊玉環緩緩在佛祖前的蒲團上跪下,合掌低聲道:“小女子玉環參見佛祖!”

  這時,她身邊也有一人跪下了,烈鳳眉頭一皺,這臭小子怎麽能和貴妃娘娘跪在一起,但她沒有時間糾正,隻得忍住了。

  “你就是李鄴?”楊玉環平靜問道。

  “我們見過,在飛龍葬禮上。”

  楊玉環點點頭,她還記得,一個高大威武的少年郎。

  李鄴用香灰在地上寫下了‘馬嵬驛’三個字,“伱應該知道吧!”

  楊玉環渾身一震,半晌低聲道:“飛龍說我會死於此處!”

  “應該還有一句話,天下只有我能救你!”

  楊玉環點了點頭,李鄴又道:“我和飛龍都泄露了天機,也各有私心,請娘娘理解。”

  “你要什麽?”楊玉環低聲問道。

  “我只希望我祖父和父母平安,不被清算,不遭橫禍。”

  楊玉環點點頭,“我可以答應你!”

  李鄴把香灰抹去,淡淡道:“天下恐怕也只有我能保娘娘渡過此劫難了。”

  說完,他起身離去,楊玉環沒有起身,依舊在為母親許願。

  烈鳳目睹李鄴身形消失在大雄寶殿上方,她見貴妃已經上了香,這才緩緩開啟大門。

  李鄴坐在大雄寶殿的屋頂上,注視著楊貴妃車隊離去,他的腦海裡還縈繞著楊玉環身上淡淡的幽香,這個女人年紀已和自己母親相仿,可依然保持著強烈的魅惑,難怪飛龍為她癡狂一生。

  李鄴也不知道自己的承諾會帶來什麽樣的蝴蝶效應,但此時此刻,他已經顧不上了。

  時間一晃又過去十天,這天一早,禦史中丞王珙匆匆來到相國李林甫的官房,躬身行禮道:“啟稟相國,昨晚卑職得到緊急消息,卑職父親得急病而亡,卑職想請十天假,趕往蒲州為父親治喪!”

  李林甫眉頭一皺道:“那中丞是不是要丁憂服喪?”

  “現在暫時還沒有考慮到,但趕去蒲州是當務之急!”

  “我可以批準,你什麽時候走?和誰一同前往?”

  “相國批準了假期,卑職立刻回家出發,自然是和兄弟一同回去,他已在我府中等候。”

  李林甫點點頭,“天氣炎熱,令尊遺體不宜久放,你趕緊回去吧!天子那邊我去說。”

  “謝相國恩準!”

  王珙行一禮,匆匆走了。

  李林甫冷冷望著王珙走遠,李林甫之前還有點猶豫,除掉王珙自己損失太大,但就在兩天前,他得到汪鑒的消息,楊銛代表虢國夫人夜訪王珙府宅,兩人密談了近一個時辰,王珙親自把楊銛送出大門。

  李林甫心中也動了殺機,陳希烈背叛了自己,現在連王珙也開始有異心了,陳希烈他還能容忍,但王珙不一樣,他掌握著自己太多的底細,
  李林甫立刻派人找來自己的心腹侍衛王寬,把一封信遞給他,低聲道:“速去新豐縣西城門附近的高升客棧.”

  李鄴終於得到了祖父送來的消息,中午時分,他坐在一家茶棚內,旁邊大道就是前往蒲津關的必經之道,李鄴背對著大路,不緊不慢地吃飯喝茶。

  這時,遠處來了一隊騎馬之人,約有七八人,簇擁著兩名騎士。

  李鄴回頭迅速瞥了一眼,為首之人正是王珙,他頭戴紗帽,身穿藍色長衫,腰束革帶,左手臂纏著白布。

  旁邊一人和他穿著差不多,長得也像,應該就是王珙的兄弟王焊,此人是長安有名的黑道大佬,開了三座武館,手下有弟子數百人,歷史上,就是他和長安著名的凶徒刑縡圖勾結作亂,策劃將參加春祭的朝廷高官一鍋端,結果被弟子告發。

  當然,更有可能是天子李隆基在背後指使楊國忠策劃了這個案子,乾掉了王珙,奪走禦史台的大權,同時也使李林甫從此徹底失勢。

  但這個王焊其實並不重要,他就是寄生在王珙權力上的一根草,王珙死了,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運氣好能逃離長安,回家鄉低調過日子,運氣不好就直接被仇家乾掉。

  李鄴更關注的是王珙隨身攜帶的物品,祖父在信中告訴過他,王珙隨身帶了一個暗紅色的小皮箱子,和他形影不離,裡面都是最重要的機密信件,包括李林甫給他的一些手令批複等等。

  要乾掉王珙,同時也必須拿到並銷毀這個皮箱子。

  這時,兩名隨從過來買饅頭,王珙在遠處喊道:“要素饅頭,不能帶肉!”

  隨從買了兩大籠饅頭作為路上的乾糧,一行人又繼續催馬向東疾奔而去。

  李鄴騎得是墨錦,速度疾快,他直接從新豐縣過了渭河,從渭河北岸趕往蒲津關.
  蒲津關是關中去河東最重要的渡口,這裡的黃河水面平緩,很適合渡船過黃河,對岸就是蒲州河東縣城,從春秋戰國開始,這裡就是秦晉兩家往來最重要的渡口。

  蒲津關有不少渡船,有的大型渡船還能運載馬車過河。

  三天后,王珙一行抵達蒲津關,隨從找到一艘即將要開啟的渡船,眾人連忙牽馬上船,
  李鄴遠遠在人群中看著王珙上船,心中毫無憐憫之心,唐朝的政治鬥爭就是這麽殘酷,一旦站錯隊,身死家滅。

  李鄴快步跟著上了船,船老大撐開竹篙,渡船緩緩向渡河駛去。

  這艘渡船可以運載三十余人,除了王珙兄弟和六名隨從外,還有近二十名普通乘客,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對岸探親訪友。

  王珙坐在邊上,依舊背著他的暗紅色小皮箱子,以前每次回去,他都要和船夫們聊幾句,了解一下風土人情之類,但今天他沒有心情,他的父親暴斃而亡,他心中既難過,同時也充滿懷疑,父親身體好好的,怎麽突然就死了?
  渡船走到河中央時,正好一艘貨船順流而下,船老大大喊:“慢一點,不要被它撞到了,大家當心,坐穩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北面這艘貨船吸引過去了。

  就在這時,一名乘客跌跌撞撞走過來,他從王珙身邊路過,王珙眉頭一皺,側身讓開,不料乘客腳下沒站穩,一下子撲在王珙身上,兩人身體一晃,竟然都翻入黃河之中。

  王珙的手下都被北面的貨船吸引,一回頭髮現主人落水,他們頓時大驚,站起身大喊道:“快救人,有人落水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