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二十章 募兵
  銀錢剛有著落,焦璉便開始派人募兵。

  城外,朱旻如主其事。朱旻如是桂林土著,捐銀最多,到城外鄉村募兵。根據焦璉的軍令,朱旻如主要從農民、礦工、胥民中招募新兵。

  城內,岑丹初主其事,主要從俘虜、死囚中募兵。

  丹初帶著第三隊將士,先到文昌門外查看俘虜。

  桂林以東、以南,大部分城池已被清軍攻佔。後面,清軍若要進攻桂林,城南、城東是重點方向。

  城東有漓江相隔,城南雖有陽江,卻水淺淤塞。明朝洪武八年,為了加強桂林城防,將陽江分為兩支,導入城西、城南為護城河。

  時至今日,護城河早已淤塞。西、北兩面城牆依山而建,易守難攻。東城牆有漓江相隔,南城牆失去護城河保護,十分空虛。

  故,瞿式耜把留守府安置在城南文昌門附近。清軍上次襲取桂林,亦以文昌門為突破方向。

  上次大捷,明軍生擒兩千名俘虜,此刻正驅使他們在文昌門外疏浚護城河。

  細雨連綿,涼風習習。廣西到了雨季,今年的雨水似乎特別多。

  明軍錢糧匱乏,俘虜的日子更加難過,每天吃稀粥就野菜,還得挖河挑泥,皆為苦役。

  很多人連工具都沒有,徒手挖掘河泥。偶爾挖到一條泥鰍,更是人間美味,必須立即塞進嘴裡,不能有絲毫的猶豫。不然,泥鰍就會滑走,或被別的俘虜搶去。

  岑丹初騎雪裡紅戰馬,率隊來到護城河邊。已有幾個俘虜倒斃,屍體來不及拖走。又有十幾個俘虜氣若遊絲,被其他俘虜拖至屍體旁,想掙扎又沒有力氣。

  到了下午收工前,會有人專門過來收屍。如果不出例外,今天應該又有一百多個俘虜倒斃吧。

  人命賤如狗,俘虜的命連狗都不如。誰讓他們去了清軍的走狗呢?實乃咎由自取。

  監工的明軍來回走動,不時拿馬鞭抽打俘虜。看到丹初一行,俘虜們不自覺地加快了動作。

  岑丹初看在眼裡,心裡已有計較。他叫來監工,拿出留守的手令。

  監工有點意外,卻還是下令收工,集合俘虜。

  暫時不用乾活了,俘虜們一陣歡騰。但他們氣力虛弱,動作快不起來。

  真是要命,照他們這個速度,集合完畢時,小半個時辰都過去了。

  岑丹初向一旁的隊副使個眼色。馮琳會意,把馬鞭抽得嘩嘩作響,然後大聲喝道:“別磨蹭,都給老子快一點!”

  監工也揚起了馬鞭,抽得俘虜慘叫連連。俘虜們加快了步伐,不到半柱香功夫,近兩千名俘虜集合完畢。

  丹初騎白馬向前,威嚴地環視俘虜,大聲喝道:“吾乃廣西提督督標遊擊岑丹初,前日奪爾之旗,斬爾之將。今日,吾奉留守、新興伯之令,前來募兵。

  “爾等之中,若有力氣、有膽量、曉忠義者,可以加入我軍,當兵吃糧,改過自新。不願意的,退後到黑旗下;願意的,原地留下。”

  俘虜令人憎惡。古時常有殺俘之舉,瞿式耜驅使俘虜疏浚城濠,已是格外開恩。

  眼下這些俘虜,一半是漢人,一半是陽朔、平樂一帶的瑤人,大部分人都立在原地不動。若一後退,說不定立馬就被斬殺了。

  倒也有兩三百個頭腦愚鈍的俘虜,戰戰兢兢地後退到黑旗下。

  伍長匡時帶著十名標兵,一人拎一個石鎖,走到丹初身邊。

  丹初指著石鎖,說道:“此石鎖重三十斤,能舉高至頭頂者,可到我軍中當兵吃糧。”

  俘虜們躍躍欲試,排隊舉石鎖。

  當兵吃糧,可比在城下挖河泥強多了。最起碼,吃的不用愁了。若不然,俘虜營缺糧少藥,每天勞作又重,不餓死也要累死,不累死也要病死。

  花了半個時辰,從俘虜中挑選出八百多人,能把三十斤石鎖舉高至頭頂。

  這八百人,再查其體貌神態,病態者去之,眼神浮滑者去之,最後剩下六百多人。

  其余一千多人,全部趕到護城河邊,繼續勞作。俘虜們痛哭流涕,懇請岑丹初加以收留。

  沒人理會他們,監工把馬鞭舉得高高,喝道:“自作孽,不可饒。都給老子滾到河邊去,人少了,工程不能少。抓緊,每個人要加量!”

  六百多個俘虜集合起來,丹初向他們訓話:“爾等皆為虎作倀,罪有應得。今日,閣老、爵帥格外開恩,許爾等當兵吃糧,以圖自新。爾等可要盡心用命,服從軍紀,勇敢殺敵,否則,定斬不饒。”

  接下來,進行二次篩選。隊頭陳武帶人抬過幾個大籮筐,裡面裝著糙米飯。

  俘虜們長久不曾吃過乾飯,此刻聞到飯香,個個兩眼冒光,口水直流。

  丹初大聲喝道:“每人雙手各拎一個石鎖,向前走三十步,中途不得停歇,不得摔倒。達成者,賞一碗飯,準他加入標營,做新興伯的親兵。”

  這可比舉高難多了。但為了飯團,俘虜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最後, 從中挑選出一百多名俘虜。其中一名俘虜,年近三十,皮膚黝黑,眼神篤毅,走路虎虎生風,引起丹初的注意。

  叫到跟前詢問,得知此人名叫何國駒,陽朔瑤人,第一次上戰場,就被明軍俘虜。

  丹初問道:“何國駒,我看你長相不俗,怎麽也誤入歧途,甘為清虜走狗?”

  何國駒略微有些緊張,也算落落大方,說道:“回大帥,小人本是村寨裡的良善。陽朔舉人黎獻募兵護鄉,聲稱保境安民。

  “小人應募,本想在軍營中掙個前程。及至入營,被勒令剃發,才知受了黎獻的欺騙。幸而大帥陣斬黎獻,為國除奸,小人也蒙得大帥識拔,從此走上正途。”

  岑丹初第一次被人稱作大帥,又見他應對得體,心生歡喜,便問道:“我看你會摜石鎖?”

  何國駒如實答道:“回大帥的話,小人不會摜石鎖,但在寨子裡自幼習武,所以有些氣力。”

  氣力是一方面,何國駒神情堅毅,在武官面前雖緊張而不失分寸,是個很好的苗子。

  岑丹初很滿意,說道:“嗯,你以後就在我帳下當差。”

  做募兵官有個好處,近水樓台先得月,發現好的苗子,可以搶先收用。

  次日,丹初又去了監獄,從死囚犯中募兵。桂林城內有省、府、縣三座監獄,死囚犯很多,罪名五花八門,有打傷官差的、有落草為寇的、在打家劫舍的。

  大體上,這些死囚犯生逢亂世,吃不上飯,又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便鋌而走險。丹初從中挑選了六十來人,精壯者二十來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