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
  次日,秋風送爽,岑丹初如約來到莫家村。

  隨行之人除了知州韋時中、幕僚何雲,還有中軍火槍隊隊長費雷拉,帶一哨三十名火槍手,第三隊隊頭匡時,帶一哨三十名重騎兵。

  佛朗機雇傭兵遣散時,留下兩百多支火繩槍。加上澳門總督贈送的八十支火繩槍,瞿式耜共得到近三百多支火繩槍。焦璉守衛桂林有功,瞿式耜把這三百多支火繩槍贈與焦軍。

  丹初力爭,得焦璉同意,招募了三百多名火槍手,分成三隊,由費雷拉集中訓練一個月。東征平樂前,三支火槍隊正式出師,分屬督標三部。

  出人意料的是,費雷拉並未到中軍任職,而是追隨了丹初。這位傭兵隊長已經認定,岑丹初正是上帝派往東方的聖徒。

  莫家村離州城不遠。成化年間,明廷決定在立山縣原址建立永安州。莫氏獻土築城,如今的州城,正是當年莫氏的田莊。

  以莫家村為中心,莫氏在周圍十八個村莊佔有大量田地。莫氏與明朝官府,也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當今的族長莫遜仕,於萬歷二十二年中式舉人,後任職福州通判,升任遼東都司下轄自在州知州。莫遜仕的族弟莫遜佐為崇禎十年歲貢,先任北直隸河間府景州州判,再任浙江慈谷縣知縣等職;莫遜僑為天啟二年歲貢,曾任州判……

  這天一大早,莫遜仕帶領族中頭面人物,出莫家村一裡,迎接丹初一行。

  秋高氣爽,和風舒暢。晚稻漸次成熟,空氣裡彌漫著稻香。又是一年收成季,農民們滿懷喜悅,正在田間搶收晚稻。

  昨天,明軍入城,秋毫無犯。城內貼出告示,說秋糧減稅,廢除陋規。消息不脛而走,紳民歡欣鼓舞。

  上午巳時,丹初見到莫遜仕,下馬作揖行禮,說道:“老先生好?吾乃廣西提督督標左協遊擊岑丹初,奉命駐守永安,聽聞老先生至忠至義,特來拜訪。”

  莫遜仕已經年邁,大概有七十歲了,卻精神矍鑠,穿青色官袍,胸前繡著一隻白鷳,戴三梁冠,銀帶鈒花腰帶,佩藥玉。這就是五品文官的公服了。

  丹初見他果真束著長發,並無剃發的痕跡,又不顧年邁,出村迎接,頗為觸動。

  再看他身後莫氏諸子,大多精明練達,神情肅穆。諸子身後排列著一隊家丁,身材矯健,顯然經過一番刻苦的訓練。

  莫氏久聞岑丹初的大名,今日得見本人,果真名不虛傳。丹初身後一哨重甲騎兵,一哨火槍手,皆鞍甲鮮明,人馬精壯,有王者之師的氣象。

  更令人意外的是,火槍手中還有好幾個番兵。一個小小的遊擊,竟能籠絡番兵為己所用,顯然不可小覷。

  莫遜仕從容作揖,對道:“久仰久仰。小將軍奪旗斬將,勇冠三軍,如此年輕有為,氣宇不凡,實乃我大明之幸。”

  接下來,雙方各自介紹。莫氏這邊,族長莫遜仕以下,有族弟莫遜佐、莫遜僑,這三人都做過明朝的官員,身著明朝官服,在族中地位最高。

  又有兩人,為莫氏族中翹楚,和長輩站一起,由莫遜仕著力引介。子輩有一人,名叫莫光書,為崇禎十二年的舉貢,多讀書,足智多謀,統領莫家村團練,為莫氏的頂梁柱。孫輩有一人,名叫莫爾楨,嗜好兵書,好舞槍弄棒,統領莫氏家丁。

  莫遜仕對丹初說道:“小將軍威名赫赫,名震廣西,昨日才一入城,就宣布減輕賦稅、廢除陋規。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真乃王者之師。老夫身為莫氏族長,歡迎將軍入駐永安。

  “說來慚愧,老夫是大明的官員,也曾做過遼東都司自在州知州,卻是自在州最後一任知州。天啟元年,自在州為建奴所陷。

  “韃子入城,怒軍民不降,大肆燒殺搶掠,精壯、老弱皆屠之,婦孺擄為奴隸。是役,只有少數明軍突圍,老夫僥幸不死,丟官還鄉。

  “大明對我莫氏恩重如山,老夫身為州官,有守土之責,卻丟城失地,一生愧疚難當。老夫老矣,不能再上陣殺敵,唯有誓不剃發,死後為大明忠魂。

  “族中男兒,不乏忠勇血性之輩。莫光書小有智計,莫爾楨武藝高強,或能為小將軍效犬馬之勞,也算是了卻老夫一樁心願。”

  莫遜仕言辭懇切,字裡行間,流露著對明朝的深厚情感和對韃虜的切齒痛恨。

  莫光書和莫爾楨雙雙上前,向丹初作揖行禮。

  丹初回禮,見莫光書精明幹練、莫爾楨虎背熊腰,心中一喜。

  想不到,莫遜仕還有這麽一樁心事。莫遜仕親眼目睹韃虜的殘暴,從韃虜手中僥幸得脫,期間九死一生, 為外人所不知。此生此世,他大概是決不會向韃虜屈服的。

  丹初不假思索,說道:“遼東靠近建州,建奴或可逞凶。廣西地處南國,隔絕五嶺。建奴不敢輕涉江南,遣三逆王渡江,到廣西已是強弩之末。

  “我軍有中興大明之志,莫氏有保衛鄉梓之心,老先生有失城之恨。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近足以保衛永安,遠亦可驅除韃虜。”

  莫遜仕面龐上布滿皺紋,此刻露出欣慰的笑容,讚道:

  “說得好!小將軍志向遠大,傑出卓越,率軍駐留永安,實乃永安之福。老夫已備好一千石大米、一千兩白銀,萬請笑納。”

  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軍隊駐留一地,剛到之時,當地的紳商都要湊錢犒軍,免得軍隊動手搶劫。老族長倒也豪爽,不等催促,一出手就是千兩白銀、千石大米。

  早就聽說莫氏豪富,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丹初也不客氣,說道:“老先生好意,丹初卻之不恭。”

  一旁的知州韋時中說道:“成化年間,莫氏為朝廷獻土築城,一擲千金,又為招撫瑤侗,自費千金安置瑤民。此次又是奉獻錢糧,足見莫老一片赤誠。”

  莫氏隊伍身後跟著十幾輛大車,此刻依次上前,糧袋飽滿,銀箱沉重。打開一看,糧袋米香四溢,銀箱銀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

  丹初很高興,莫氏心向大明,實力雄厚。能得到莫氏支持,自己足以在永安站穩腳跟。

  莫氏已在村裡安排酒宴,丹初隨之進村談話。莫遜仕坐轎,丹初騎馬,朝莫家村迤邐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