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開局童子兵,撐起乾坤重》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
  楚師熊兆佐、周金湯,滇師胡一青等部相繼抵達桂林,明軍軍勢複振。

  不久,清軍偵知桂林有變。恭順王孔有德督率清軍不下三萬,進逼桂林,直抵北門。

  清軍勢大,明軍如往常一樣消極防禦,盡棄城外險隘,把兵力全部收縮進城。

  二十五日早晨,何騰蛟、瞿式耜召集諸將開會,商議破敵之策。四品以上文官、總兵以上武官,全部蒞臨會議。

  丹初第一次見到何騰蛟,隻覺得他面容憔悴,精神卻很旺盛,似乎蘊藏著無限的鬥志。

  此人在史上爭議很大,舉人出身,因緣際會擔任永歷朝的前敵統帥,權責極重。他小有才,但難堪方面之任,亦無統攬全局的魄力和胸懷,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諸位,”何騰蛟和瞿式耜並排而坐,語氣低沉,不怒自威,說道:“清虜乘隙窺視桂林,來勢洶洶。我軍各部新合,城內兵亂不久,計將安出?”

  主帥不作表態,先問諸將意見,此乃常有之事。

  焦璉義不容辭,起身說道:“李赤心、高必正在夔東,隨時威脅荊楚。堵閣部馭將有方,馬進忠、王進才諸軍尚在湘西、黔東一帶,曹志建扼守鎮峽關,金聲桓以江西反正,隨時可以威脅清虜退路。

  “清虜驕狂冒進,取死有道。我軍當主動出城,邀擊清虜,破之必矣。去歲三月、五月,我兩次擊破清虜,皆以此取勝。”

  眾將紛紛附和。金聲桓反正的消息已經傳開,雖未得到驗證,卻無疑激勵了士氣。

  在今人看來,南明歷史上有很多違背常識的事情。譬如這次,清軍尚未掃清湖廣的明軍,就敢越過嚴關,直撲桂林,實在是愚蠢至極。

  然而,若是深入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若能深入了解南明小朝廷的無能、武將之間的內訌,你就會明白,孔有德有著充足的理由直撲桂林。

  瞿式耜說道:“桂林人心未定,大軍久駐城內,並非長久之計。反觀清虜,雖然人馬眾多,八旗並不多,且是三逆王的東江鎮舊部,其余大部分都是降軍,戰鬥力並不強。新興侯說得很對,我們應當主動出擊,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好!”何騰蛟下定決心,說道:“諸位,我決定主動出擊,開門擊敵。新寧伯!”

  趙印選起身,答道:“在!”

  “著你節製禦滇營諸將,出文昌門擊敵!”何騰蛟說完,取出一道令箭。

  趙印選接過令箭,答以“諾”,爾後向胡一青點點頭。

  禦滇營亦是一支勁旅,胡一青最為驍勇。每臨戰鬥,胡一青率部當先,趙印選、王永祚率部殿後,這次仍不例外。

  “熊兆佐!”

  “在!”熊兆佐只是總兵,掛都督銜,地位較卑。

  “著你節製楚師,出榕樹門擊敵!”

  “諾!”

  “新興侯!”

  “在!”

  “本督師與你一道出北門,迎擊清虜主力。”諸軍之中,以焦璉最強,故何騰蛟隨焦璉軍。

  “諾!”

  另有新寧總兵段燁然,東安總兵周尚禮、副總兵陶仰用,督標副將王林芳、副總兵朱朝望,署鎮塗邦偉等,分隸趙印選、熊兆佐、焦璉。

  分派已定,何騰蛟說道:“諸位,明日巳初時分,以榕樹門旗號為令,同時開北門、榕樹門、文昌門,各部同時出擊清虜,不得有誤!”

  眾將紛紛說道:“諾!”

  丹初卻分明覺得,何騰蛟底氣不足。大概,郝永忠受何騰蛟重用,卻在桂林發動兵亂,使他威信大損。大敵當前,管他這些幹嘛,跟著焦璉出北門接敵便是。

  回到軍中,將士們早已列隊完畢,弓已上弦,鞍甲皆已整理完畢。

  標營連同兩個步營,共約一千五百人馬,全都肅立不語。老兵不到四百,新兵大多從未上過戰場,不免有些驚恐。

  丹初騎馬環視各隊,一言不發,見各隊軍容整肅,心裡也就有了底。

  臨戰之前,他做了個簡短的動員:“諸位兄弟,我們馬上就要出城迎戰。此戰,我永安軍隨新興侯,出北門迎敵。

  “督師親自押陣,爵帥親自帶隊。永安軍當不辱使命,奮勇擊敵。各營務必看我旗號,不得擅自行動,軍官身先士卒,士卒聽令而行。

  “此戰為永安軍成軍以來第一次大戰,諸位務必盡心用命。立功者,吾必賞之,違令者,吾必斬之。總之一句話,謹遵旗號,奮勇殺敵。”

  一千五百名將士齊聲呐喊:“謹遵旗號!奮勇殺敵!”聲音頗為雄壯,圍觀的邑民紛紛喝彩。

  巳初時分,榕樹門城樓上升起一面巨形紅旗,正是開門出擊的信號。

  焦璉毫不猶豫,下令打開北門,各部兵馬依次出門列陣。

  岑丹初、馬起蛟、白貴、趙興、白玉、馮之驥等部將分散駐守平樂各地,各自擴軍,至今尚未合陣訓練。

  配合北門方向作戰的新寧總兵段燁然、東安總兵周尚禮、副總兵陶仰用等部,旗號與焦璉軍不盡相同。

  諸軍總人數不下一萬人,連列陣都很困難。焦璉亦沒有辦法,隻得使用最簡單的一字長蛇陣,馬起蛟、白貴、趙興、馮之驥、岑丹初等驍將配置在前,段燁然、周尚禮等客軍配置在後。

  丹初從未見過大兵團列陣,密切關注著戰場形勢。

  清軍見明軍出城,亦開始出營列陣,距北門約有三裡。透過望遠鏡,丹初看到清軍旗號較為嚴整,列陣也比較從容。

  明軍先要通過城門,僅此一項就耽誤不少時間。各部配合不密,旗號不一,列陣頗為混亂。

  丹初不時環顧四周,為己方捏了把汗。這次有八旗參戰,若此時八旗重甲騎兵過來衝陣,以明軍現有的列陣情況,能擋住八旗兵衝陣嗎?

  過了小半個時辰,對面出現戰鼓聲。丹初取過望遠鏡一看,發現清軍已經列隊完畢,開始向明軍戰陣進發。前排為披甲步兵,盔甲鮮明,打綠色旗號,應當是綠營兵。

  丹初略感輕松,綠營兵由投降的明軍改編而成,且是戰鬥力較弱的明軍。

  孔有德驅使綠營在前賣命,不肯輕易出動八旗漢軍精銳。

  再看己方,前軍為焦璉諸部,隊伍相對整齊,各鎮之間空隙不算大,戰陣相對嚴密。後軍除了焦璉督標親軍外,其余多為客軍,戰陣零亂,各部空隙大得驚人。

  丹初心中一陣隱憂,敵強我弱,不知何騰蛟該如何破敵?

  他的目光隨望遠鏡在戰場上掃過,只見明軍的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緊張與期待。

  何騰蛟身披盔甲,騎馬在中軍來回走動,顯得焦躁不安。焦璉則穩踞中軍,騎一匹高頭大馬,透露出一股堅定與自信的氣概。

  戰場上的氣氛愈發凝重,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即將爆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