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令也是被逼急了沒辦法,傅家現在也缺錢,短時間內接連扔出去幾百萬兩,換做哪家都是大出血。
傅家是還有些根底,但是這些銀子傅元令一要保證整個傅家的流水銀子不能斷,二是應急救命銀子不能動。
如此一來,傅元令能拿出手的銀子不過幾百萬,這些太少了,送到西臨關連個聲響都聽不到就花出去了。
數萬將士還有戰馬的吃喝,加上刀槍弓箭的磨損補充,這都是要真金白銀往裡砸。
傅家供不起。
一個傅家供不起,但是將大乾所有有錢的商戶都聚集起來呢?
傅元令這幾日閉門不出,就是在想這件事情。
織錦工院是傅元令花出巨大的心血做出來的工坊,原本是想富國強民細水長流,但是危急時刻,這東西那就是聚寶盆。
織錦工院是半官半商,掛上朝廷的名號那就等於是個金字招牌,明晃晃的告訴別人我背靠大樹好乘涼。
有朝廷背書,就會吸引大量大小商戶前來訂貨,朝廷總不會坑人。
但是相反地,眼下急需銀子,傅元令想要短時間內籌集大量銀子,最有效的辦法把織錦工坊這個金母雞分割成一個個的獨立的工坊往外租賃給商戶使用。
就織錦工院這樣的背景,小商戶完全不用怕被人坑了,大商戶不用自己花費人力物力建造工坊,甚至於工坊還會提供工匠上工,直接就能投入生產獲利,這對他們而言也是好事。
不管是建造工坊,還是招募有手藝的工匠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東西齊備只等開工,你只需要出一筆押金跟賃金,而且押金等契約到期會全額返還,這樣的好事哪裡去找?
傅元令喝口茶潤潤口,接著說道:「而且,北疆戰事牽動大乾所有臣民的心,我會對外公布,織錦工坊收入的所有押金跟賃金,歸屬朝廷的一半全部充入戶部支援戰事,剩餘屬於我們三家商戶的一半,我們會留下一半作為周轉,剩下一半免費借給朝廷。」
皇帝從沒遇到過這樣賺錢的法子,一時給驚住了。
傅元令從皇帝木然的臉上看不出思緒,定定神又接著說道:「目前織錦工坊大小所有作坊加起來足有一百一十七作,工匠全部招募齊全有十餘萬人。當然眼下我們隻招募了三千多人,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畢竟我們要求工匠要學會之後才能上工,這三千餘人是優中選優,以後作為帶班師傅進行培養的。招募工匠的缺口,朝廷可以發布律令周遭府縣的百姓也可以前來做工,那麼十餘萬人很快就能招募齊全。」
大乾律令嚴格,大乾百姓要出門必要官府所出具的路引,且有歸期限制,像是他們商戶經常出門做生意,身上的路引那是常年要在官府備案,逾期不歸那是要坐牢的。
但是,現在如果朝廷允許周遭府縣的百姓前來,政令對這一特殊人群放寬,那麼這些就都不是問題了。
所以說當初傅元令堅持織錦工院半官半商,的確有這方面的考慮。
「不說別的,隻說這一百一十七大作,大作之下還有小作,只收取押金跟賃金,兒媳簡單的算了一筆帳,少說也會有五六百萬兩進帳。」
皇帝:……
「這麼多?」這賺錢的法子有點瘋狂啊。
傅元令笑了笑,「父皇,押金是一種保證雙方權益的工具,換句話說,這些錢將來是要退回去的。有朝廷在,商戶信任朝廷,交起押金不會擔心拿不回去,而朝廷能在短時間內拿到一筆巨款應急。這也就是有朝廷撐腰,不然尋常商戶要是這樣做,誰敢把自己的銀子交到別人手中,萬一拿不回來呢?但是有朝廷在那就不同,大乾商戶很信任朝廷,這錢必然放心拿出來。而賃金才是織錦工院的正經收入,這些錢才是咱們自己的。我想著因為商戶有大有小,拿出銀子有多有少,所以租賃工坊自然有大工坊小工坊,賃期短則一年,長則三年,根據年限定收取押金多少。」
即便是小工坊,押金至少也得有萬兩,再加上賃金,一座小工坊租賃出去一年至少有兩萬兩以上的收入,大工坊那就更多了少則五六萬,多則上十萬,如此算下來,五六百萬兩都是保守估計。
皇帝這下子坐不住了,如果這筆銀子進了戶部,那麼北疆戰事還有什麼可愁的。
武器補充及時,糧草豐盈將士能吃飽肚子,跟北疆就算是打持久戰也能耗死他們!
傅元令看皇帝的神色就知道這件事情穩了,她帶著和緩的微笑,看著皇上繼續說道:「等到賃期過去之後,還可以選擇繼續租賃工坊,或者是收回來工坊自己運轉都可以。為了表明朝廷對工坊的信心,兒媳覺得現在還可以趁機再建一個以冶鐵鍊鋼為主體的工坊體系,建造好工坊以後,不僅可以為朝廷打製軍械支援北疆戰事,還能為百姓打造農具、灶具等日常所用的物件。而且能極大地鼓舞民心,增強商戶往外掏銀子的決心。這個可以朝廷自己做主打造,我能給您出主意,當然您要是想要省心,也可以交給兒媳去辦,就照織錦工院的例子半官半商五五分。」
皇帝:……
薅朝廷的羊毛這是上癮了是不是?
但是,皇帝真的動心了。
除了傅元令所說的這些,更重要的是皇帝想要收回造作局的大權。
想要收回造作局的大權,那麼就一定要分散造作局的權利,以前沒機會。
但是現在有了,敢薅朝廷羊毛的人,皇帝對傅元令打敗造作局十分有信心!
錢有了,人有了,以後戶部會有源源不斷的稅收跟銀子進帳,朝廷的荷包也鼓起來了。
皇帝心裡想著這個兒媳婦娶得值了,這要是尋常商戶,自然不會想著朝廷的荷包,但是傅元令是皇家的兒媳婦那就不同,自然也會為皇家考慮。
最重要的一點,傅元令能跟造作局那一幫子人鬥一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