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無上神王》第三千九百五十一章 最大的矛盾
  在此前,孟凡知道不朽物質是如何產生的,從湖洱帝王的日記開始,他就知道。

  但到此刻,孟凡才將許多線索串聯起來。

  不朽物質真正誕生,並被意義世界所熟知,原來,是從先知遺骸開始的!這些事情,在意義世界內部,至少在道主之間,肯定不算秘密,從案牘庫的各種古老資料當中,尤其是不朽戰爭之前的幾十萬年的文獻裡,有大量提到。

  但是在外界眼中,不朽,還是一個巨大的秘密。

  先知遺骸的發現,徹底補全了意義世界的歷史,讓意義世界的道主們確定曾經有過十一位先知,同時,也徹底改變了意義世界的歷史。

  沒有多少年之後,不朽物質,就從一種物質,變成了一個話題,然後是一個理論,緊接著,就是一場戰爭。

  不分白日黑夜,孟凡沉浸在案牘庫中,仔細的閱讀那個時期的每一份文獻,不論內容多少,是否重要。

  不朽戰爭期間,八王宇宙的總長屬於中立派,他在不朽之路和意義之路中間搖擺,曾經一度想要效仿其他附屬宇宙的總督,裂土封王,獨善其身,但很難,八王宇宙聚集九大至尊宇宙太近,戰爭很快就蔓延到了這裡,並迫使他做出選擇,而他,選擇錯了,他選擇意義之路。

  他一直活到了戰爭結束,並作為戰犯被抓,然後處以死刑,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被滅族。

  在他之後。

  新一任總長上任,各種文獻和記載,就明顯變得少了,但畢竟幾十億年的時間,大量的文字,孟凡總能找到關於先知遺骸的消息。

  根據各種數字,可以確定,在不朽戰爭之前,發現的先知遺骸數量超過百萬,其中九成都是假的,而公認最重要的先知遺骸,只有十一塊,也就是那十一位先知留下的核心部分。

  通過這十一塊遺骸,在神話傳說當中,找到了對照,確定了這十一人的身份,同時也可以確定,歷史源頭,十一位先知的足跡遍布九大至尊宇宙,並主要活躍於九大至尊宇宙,可是後來,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十一位先知分散了。

  但大約可以推斷。

  這十一位先知,顯然是約定好了,各自傳道,或者是尋找更多的答案,留下更多的痕跡,他們分布在了十一座宇宙。

  也就是九大至尊宇宙,加上八王宇宙,還有智慧宇宙。

  根據種種推演,可以得出一些結果,十一位先知很長時間一直在九大至尊宇宙活躍,他們對九大至尊宇宙的影響也很深,一直沒有離開過九大至尊宇宙的范圍,但是,在某個時刻,十一位先知都出現了一個征兆。

  衰亡。

  這個推演,不是通過遺骸還有各地的一些痕跡做出的推斷,主要,還是通過神話傳說做出的推斷。

  意義之體曾準確的推斷出十一位先知逝去的時間。

  相差在八百萬年以內。

  那個時間,也是神話傳說當中,十一位先知消失的時間。

  而十一位先知散開,分布到十一座宇宙的時間,就是他們逝去之前不久。

  十一位先知在八王宇宙和智慧宇宙都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也基本上可以判斷,他們是很晚才發現八王宇宙和智慧宇宙的。

  至於為什麽,他們要分散到十一座宇宙,答案也很明確,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即將衰亡。

  在九大至尊宇宙的古老傳說中,稱之為“天人五衰”,一些神話當中都記載著,似乎永恆不老的先知,開始出現老態。

  那麽為何,在衰亡之前,他們又要分散?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量多的留下痕跡,散布知識。

  在九大至尊宇宙,八王宇宙,智慧宇宙發現先知遺骸的地方,也都發現了一些先知留下的遺物,比如用上古時期文字雕刻的石碑,還有一些經過法則加持,不會腐壞的竹簡等等。

  先知們的這種做法,正好和意義世界在不朽戰爭之前的習慣,形成了銜接。

  意義世界最重要的傳統,就是做記錄,把各種事情,清清楚楚,詳詳細細的記錄下來,所有的道主都會寫自己的傳記,而且不添加任何情感,隻用最平白,最客觀的方法去記錄自己的一言一行,目的就是在自己老死之後,能夠被複刻重生。

  顯然,先知們在臨死之前,也有這個想法。

  留下更多的痕跡,是為了將來有可能被複刻重生。

  而竭盡全力的傳道,播撒知識和思想,是為了讓盡量多的宇宙,盡量多的眾生盡快開啟智慧,踏入武道,了解法則,擁有複刻他們的能力。

  那麽這一切,就都連上了!所有隻言片語,所有碎片一般的世界,都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在九大至尊宇宙的古老傳說之中,先知是無私的聖賢,他們拚命的燃燒自己,教導眾生。

  而在幾代總長的手記當中,孟凡能明顯的感受到幾代總長在先知遺骸被發現之後的懷疑,認為萬事萬物,逃不過私心私念,先知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能夠被複刻重生而已。

  但這其中,仍然有一個巨大的矛盾,和一個讓孟凡感到毛骨悚然的問題。

  矛盾是——先知遺骸當中提煉出了不朽物質,這說明先知應該是踏入了不朽,聯想先知是度過上一次輪回紀元的強大存在,在這一個紀元播撒文明,說他們是不朽,雖然有些讓人意外,卻合情合理。

  但既然他們是不朽,為何會死?

  不需要手記,孟凡自己就可以做出假設,先知們是上一個輪回紀元的不朽強者,度過最終寂滅,來到了這一個輪回紀元,然後,他們在經歷了一些歲月,根據九大至尊宇宙的神話傳說,這些先知至少在這一個輪回紀元度過了十幾億年的時間,然後,他們發現,他們要死了。

  在臨死之前,他們果斷的選擇了“意義之路”,開始為自己留下痕跡,留下火種,盼望將來他們的學生,學生的後代,有能力將他們復活。

  那麽只有兩個可能。

  第一,哪怕不是不朽,也有一定幾率度過最終寂滅。

  第二就是,不朽在度過輪回寂滅之後,不再是不朽,而是變為了巔峰神王,甚至變成了普通生靈,這種情況的發生,有極大的可能,是他們的不朽肉身被摧毀了,而在新的紀元,萬物初開,世界混沌,法則還未誕生,不具備煉製不朽結晶的能力,所以,他們只能面臨死亡,而在這時,意義之路,就成了他們必要的選擇。

  忽然間,孟凡想到了白雨澤曾提出的那個問題。

  永恆之船。

  隱約,孟凡得出了答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