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背面還有墨跡, 隱約可見。
聞時把紙翻過來, 看到了一大團墨。應該是小少爺沈曼翝寫了一段作為辯解, 回應李先生的朱批。但不知為什麼, 又涂掉了。
這塊墨深淺不一,對著光可以勉強辨認原本的開頭——
“我不……”夏樵把紙顛來倒去,嘗試幾次後說︰“我盡力了,後面真的看不清, 只能看出這倆字。”
可是,我不什麼呢?
我不是?我不改?還是我不該?
把那些字涂掉之後, 沈曼翝在旁邊重新寫了一句,作為給李先生的最終答話。
他寫著︰知道了,先生。
夏樵盯著那張紙, 表情十分負責, 介于若有所思和困惑之間︰“我現在很懵,感覺好像抓住了什麼,但是又有點迷糊。”
他皺著臉,咕噥說︰“我得捋一下……所以這個沈家小少爺,故意學峻哥寫字?”
小孩間的玩笑常讓人琢磨不透, 就連無意還是惡意都分辨不清。夏樵想起小時候, 對街有個小男孩說話結巴,于是其他小孩成群結隊地跟著他學,學出了七八個結巴, 被家長一頓臭揍, 好久才慢慢改回來。
那些小孩學結巴的初衷就很難定義, 有些是覺得好玩,有些則真的在取笑。
“要是為了取笑,那真的有點惡劣。但他又挺老實地說他知道了。”夏樵總覺得這位沈小少爺的形象充滿矛盾,令人迷惑,“也不知道後來改了沒——”
“很明顯,沒有改,或者已經改不了了。”謝問說。
他說得篤定,夏樵沒反應過來,十分疑惑︰“你怎麼知道?”
謝問指了指那個書箱說︰“字都在那,你是不是看反了?”
夏樵愣了一下,忽然臉紅。他意識到自己犯了個最低級的錯誤——
箱子里的字是一張一張往上摞的,最底下的才是最早的。也就是說,在李先生批注“不要學阿峻寫字”後,沈曼翝的字依然沒有大變化,就在“學阿峻”的基礎上,一天一天,寫滿了一整箱。
而李先生也再沒多說過什麼,批注只有頓點,也許是拿這少爺沒轍,也許索性懶得管了。
怪不得謝問會那麼說。
這樣長時間寫下來,沈曼翝就算想改,可能也無從改起了。不管出于什麼緣由,他學來的字,已經慢慢變成了他自己的字。
夏樵緩緩說︰“所以,沈曼翝跟峻哥的字很可能是一樣的?”
聞時︰“區別不會大。”
夏樵瞪大了眼楮︰“要這麼說的話……”
日記本上的字忽然就有了兩種意思︰那既是沈曼翝的字,也是峻哥的字。
如果日記真的是沈曼翝自己寫的,也就罷了。如果有阿峻寫的部分呢?甚至……根本就是阿峻寫的呢?
在這之前,聞時始終沒有給小少爺沈曼翝下過惡性的定論。就因為臥室的那張床,也因為那本日記。
他總覺得,一個不想讓別人睡簡易僕人床,把自己的床分一半出去的小孩,怎麼也不至于單純因為姐姐喜歡笑,有點吵鬧,就把她折進沙發里。
而那本日記又總在說峻哥——沈曼怡常不合時宜地拉著峻哥玩游戲,所以煩人。李先生常在書寫上挑峻哥的刺,所以刻薄。
聞時覺得日記割裂又詭異,就在于此——因為日記里每個人、每件事的因果都與小少爺自己無關。
而且內容常有矛盾,一會兒說“沈曼怡只拉著女孩兒玩真假新娘就算了,還常拉峻哥”,一會兒又說“沈曼怡還是喜歡讓我猜真假新娘”。
在這之前,聞時以為是寫日記的人狀態不對,透著一股憋悶的瘋勁,所以內容有些顛三倒四。
可是現在,當這些點全都匯集到一起,那條線忽然就明朗起來。
如果日記里的字是阿峻的;如果日記里的事是阿峻借小少爺的口,在訴自己的苦;如果字里行間的“峻哥”和“我”,有時是指同一個人,那麼一切似乎就說得通了。
只是依然有一個問題……
阿峻和沈曼翝差不多大,都比沈曼怡還要小一些。沈曼翝做不了的事,他為什麼能做到?
……
聞時沉吟片刻。
某一瞬間,他感覺自己想到了什麼,但還沒來得及抓住,就被李先生劃拉皮肉的聲音打斷了思路。
李先生蘸了滿筆陳血,又要去跟重復的“沈”字較勁,卻被聞時擋住了筆尖。
“等下。”聞時看向他空洞的眼窩,問,“你是不是說了什麼話,或者做了什麼反常的事?”
否則“小少爺”為什麼會在日記里寫“李先生發現了”,還急著弄死了他。
李先生動作忽然一頓,筆尖的血滴落在紙上,化成一片帶銹的紅。他攥著自己的手腕,良久在紙上用力地寫了三個字︰
來找我。
“你不是就在這里麼?”夏樵茫然地說。
說完他忽然意識到,在這里的只是深夜歸來的“李先生”,真正的李先生如同沙發里的沈曼怡,還困在某個角落里,不見天日。
“那你在哪呢?”夏樵連忙問。
“問不出來的。”謝問把書箱合了回去,站直身體。他拿了桌上那張練字紙,折疊成了一條,指著門口對聞時說︰“走吧,去找他。”
對于李先生這種存在,他們太了解了。你可以問他很多事,他配合的情況下總會試著告訴你。唯獨死去的地方是個禁忌。
就像之前的沈曼怡一樣,不想看,不能提。
果不其然,夏樵看到李先生攥著筆不說話,下一秒,鋼筆尖便“啪”地斷了,血忽然流淌不息,眨眼便流滿了整張書桌。
夏樵轉頭一看,他哥和謝老板一前一後早已出了門。屋里只有他跟兩只“鬼”大眼瞪小眼,他連尖叫都顧不上,撒腿就跑。
結果沈曼怡和李先生踏馬的跑得比他還快。
聞時站在走廊中間拽了一下傀線,拽完才想起來多扯了一根——
沈曼怡和李先生本這兩只傀本就輕飄,瞬間出現在他面前。至于第三只……
第三只從後面撞過來,輕扶了一下他的肩才站定步子,哭笑不得地問了一句︰“你拽這麼干脆,是不是忘了線上還拴著一個人呢?”
是……
但聞時會承認嗎?
不可能。
他矢口否認,沉聲說︰“有事。”
謝問點了點頭,松開手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樣︰“什麼事離遠三五步就說不了,我听听看。”
“……”
聞時編不出,索性放棄。他轉頭沖李先生說︰“到處亂找浪費時間,所以……”
他挑了一下系著李先生的那根傀線,垂眸說︰“得罪了。”
說完,聞時一手勾著傀線,一手抓著李先生的肩膀,推著他朝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一步。
李先生滿臉茫然,聞時讓他怎麼轉就怎麼轉,唯獨朝東向的時候遲疑了一下。仿佛對那個方向有些抗拒。
他想後退,退路卻被聞時擋了。
對方反其道而行,把他朝他最怕的方向推了一步,低聲說︰“繼續走,別停。”
夏樵追過來的時候,就見他哥一路走,一路根據李先生的反應調整方向。跟他開著導航app,邊轉箭頭邊往前探路一模一樣。
“這也可以???”
夏樵服得不行,乖乖跟在聞時和謝問身後,一路走一路四處看,從天花板到地毯縫,甚至玻璃牆都沒放過。
“用不著哪里都看。”謝問淡聲提醒。
夏樵悄聲問︰“那應該看哪?”
“有橫梁的、能系繩子的、有水的地方。”聞時頭也不回地應了一句。他目標明確,視線從來沒有落下來,所以掃看得很快。
“浴室、屋檐、靠近窗戶的房梁,或者——”他說到一半,忽然剎住步子消了聲。
“怎麼了?”夏樵問。
但他下一秒就意識到了他哥停住的原因,因為李先生在靠近後院門的時候,忽然瑟縮了一下,瘋了一般想要後退。
還是聞時眼疾手快繞了一道線,才及時穩住他。
後院?
聞時蹙起了眉。
他果斷打開門,開了後院的廊燈。
剛踏進去,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枯焦味。整個院子都是花,正如沈曼怡所說,有一大片鵝黃色簇擁著秋千架,那些花像豎直的兔耳,也像拉長的蝴蝶結。
聞時忽然毫無來由地想起,松雲山腳曾經也有一大片這種花,白色的,干淨得像山頂的雪,又比雪要活潑靈動一些。
他記得這花叫做仙客來。
“兔耳朵!”沈曼怡叫了一聲,想撲過去。她太久沒見過這片後花園了,但她剛邁進去一只腳,又猛地縮回來,就像被燙了似的。
然後她就蹲在門邊,不出聲了。
這片花園顏色鮮艷豐盛,卻莫名透著一股死氣。
院里明明有風拂過,秋千輕輕晃動著,但那些鵝黃色的花和長藤蔓草卻一動不動,連輕顫都沒有。
聞時掃視了一圈,整個院子除了秋千和葡萄架,沒有一處比人高的地方。即便是秋千,想要把李先生吊上去,也找不到什麼著力點。
但李先生已經怕得不行了。
他手足無措,不知該先捂脖子還是先擋眼楮,在後院一角抱頭鼠竄。
聞時朝前走一步,他就更慌一些。
焦躁不安中,那種吱呀吱呀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在死寂的夜幕中回蕩,就像麻繩繞在並不結實的木桿上,墜著重物,左右擺著。
李先生蜷縮在牆邊,又仰臉看起了頭頂,仿佛在看一根不存在的吊繩。
謝問就站在旁邊,垂眸看了李先生一會兒,也抬起了頭。聞時以為他知道了什麼,朝他瞥掃了一眼,卻發現他在看月亮。
天邊有一輪圓月,邊緣線並不清晰,月光蒙了一層霧,跟後院一動不動的花一樣死氣沉沉,像畫技拙劣的匠人添補上去的,又像一個豁然的洞。
聞時盯著那個“洞”看了幾秒,忽然變了臉色。
他想到了一個地方。
有木桿,可以系麻繩,不用很高的個子也不用太多著力點,很容易就可以把人吊死——
“是水井。”
他說著,大步穿過後院。在秋千架不遠處找到了一口井。
這井荒了很久,原本架在井上的橫桿斷了,側倒在地,井口還鎮著一塊石板。它被橫倒叢生的雜草掩蓋著,不注意根本看不出來。
聞時半跪下來,伸手掀開石板,一股濃郁的腐味撲面而來。
夏樵落後謝問半步,匆匆趕過來,當場被這味道燻了一跟頭,一屁股坐在了井邊。他屏住呼吸探頭一看,血色全無——
這口井並沒有干枯,還積留著一窪水,那個瘦小的教書先生就在那窪水里。
他坐在井底,脖子上是爛掉的麻繩,被泡得浮腫發白的臉已經沒了原樣,朝上仰著。頭發飄在水里,像浮生的水草,跟井壁的青苔連成一片。
他這樣看著頭頂,必然是不得安息。也不知究竟坐了多久,終于等到來人。
聞時扶著井沿,很長時間沒有說話。
他眉心微蹙,垂著的眸光深刻沉斂,直直落在井底。
良久之後,有人用手指輕輕踫了踫他的後腦。聞時轉頭,看到了身後站著的人。謝問低下頭來,說︰“有我擋著呢,他看不見。把人接上來吧。”
他用的是“接”,一個很簡單的字,就區別于太多太多人。
聞時看著謝問,眸光動了一下。那一瞬間,他似乎想說什麼,但最終只是嗓子里“嗯”了一聲便收斂了視線,重新望向井底。
他放出了傀線,扣住了井底那個棉絮似的人。
“擋嚴實點。”他頭也不回地說了一句。
“好。”謝問應了一聲。
那具身體被輕放在地,叢生的雜草和大片的花葉遮著他,站得遠一些便什麼都看不見。但有傀線連著,聞時還是能感覺到那個蜷縮在後院門邊的李先生在顫抖。
但凡是個脾氣急一些的,怨氣能掀翻整個後院。但那些黑色的煙氣只是從李先生身體里源源不斷地溢出來,就像他眼窩里的水一樣,洶涌卻無聲。
“哥,井里好像還有東西。”夏樵忽然小聲說了一句。
聞時一看,果然看到井底的淤泥里有東西在月色泛著紅綠色,像銹跡。
那是一個小銅箱,皮很薄,密封卻不錯。也許是因為銹死了,也許是因為淤泥包裹。聞時把它撈上來強行打開,發現里面的東西沒太大損壞。
那是一摞信。
聞時翻撿著看了一下,信封上規規矩矩寫著收信人和寄信人的信息,貼著郵票,還蓋了戳。大部分是李先生收到的,那些信來自于同一個人,叫做徐雅蓉。
最上面的那封卻相反,寄信人是李先生,收信人是徐雅蓉,也貼著郵票,只是不知為什麼被退了回來。
很顯然,這是李先生的家書信匣。只是不知為什麼會跟他一並沉在井底。
也許是李先生發現了沈曼怡失蹤的真相,做了什麼或是預備做點什麼,然後打算帶著信匣離開沈家?
聞時直覺信里有些東西,否則李先生不會違逆本能,對他寫道︰來找我。
他挑了李先生沒能寄出去的那封信,先拆了。
教書先生斯文正統的字佔滿了紙頁,跟扭曲的“沈”字不同,一看就是從小練出來的,有股書卷氣。
***
吾妻雅蓉,見字如晤。
你上回來信說受涼傷風,大半月也不見好,急得我舌邊生了兩處瘡。不知這次收到信時,你身體好些沒有,若是好轉不甚明顯,務必去南風里找曾大夫,讓他再看看,抓個方子給你。別叫一些沒譜的郎中給誤了。
我這月仍回不去,沈家先生夫人遲遲不歸,發去的電報也沒有回音,實在走不開。19號是蔡姐忌日,眼看著也不遠了,總不能丟下那一屋姑娘小子不管。你曉得的,我也同你說過,蔡姐走的那天,曼怡嚇出了病,這幾年狀態並不見好,等到19號前後,怕是又要小鬧一番。
你上次說,叫我隨信寄張相片給你。我前天剪了頭發,特地去了趟照相館,認真照了一張附在信里了,不知比起去年,見不見老。
其他人的相片就不放了,上一回在沈家合照還是蔡姐在的時候,本想洗一張寄給你認認,但那張合照人並不齊,沈家先生夫人未歸,煮飯的竇婆婆仍舊覺得照相會讓人丟魂折壽,不肯入照。
說起竇婆婆,她當初見我們執迷不悟要照相,還好心給我們一人供了一盞福壽長明燈,時常去念些經文、添點油火,說要保魂保壽。結果沒多久蔡姐就懸了梁。她那盞長明燈還在供著,
竇婆婆一直沒撤,前天路過那個小屋,頗有些唏噓。
剛剛封相片的時候,蔡姐那兒子阿峻來交他的功課,我這筆擱了一會兒,墨有些干,你將就著看吧。
說到阿峻……據說蔡姐是過過小姐日子的人,後來家道中落,死的死,走的走,吃飯活命都成問題,才來了沈家,也難怪她總郁郁寡歡。
這個阿峻本該是個少爺命,卻到這些年才跟著我學一些字,文章勉強可以通讀。有時想來,同樣叫人唏噓不已。
只是他這性子我不大喜歡,過于窄了。
……
這之後,李先生又寫了些日常見聞,都是瑣事,也和沈家關系不大。聞時一目十行掃到最後,目光釘在了落款處。
那里有李先生寫這封信的日期——1918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