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荒誕時代 第3153章
癸醜年丙辰月丙辰日,揚州逃民趙小丁站在溫湯城門口,在春日的陽光下,正眯著眼睛,打量城門口的雕塑。
這一天也叫做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西元353年4月22日。這一年也是前涼建興四十一年;前秦苻健皇始三年;代拓拔什翼犍建國十六年;瑪雅曆紀年76000年……「溫湯城」說是城,其實還不如說「園」合適。永和六年,漢王高翼利用這裡的溫泉,開始建設了一座「萬博園」,主要栽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養殖各類珍奇異獸。
沒錯,是世界各地。繁華似錦的萬博園有來自非洲、歐洲、阿拉伯、地中海的各種物種,許多動植物都是中原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借助這座園林,遼東人明白了一個新詞,叫做「世界」。
原來,除中原之外,大地上還有其它的國家,其他的人類,這些人不是「蠻夷」,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法律,甚至還有自己的城市與國王。
永和七年夏,當「萬博園」初成的時候,三山遠赴非洲的船隊恰好返回,帶回了產於非洲的「寒瓜(又稱靈瓜,亦即現在的西瓜)」、「番瓜(南瓜)」、「寒豆(蠶豆)」、「洋白菜(包心菜)」、紫羅蘭等植物。而後,來自地中海的的「抹曆(茉莉花)」、菜花,來自波斯的「波斯菜(菠菜)」、小麥、燕麥、裸麥等物種相繼落戶「萬博園」。
再往後,「萬博園」開始接納波斯馬(阿拉伯馬的始祖)、北非的柏布馬(歐洲的名種馬的共同始祖)、天竺瘤牛、地中海摩弗侖羊(現代綿羊始祖)等優良物種,「萬博園」規模一擴再擴,到最後,它變得比一座城池還大,於是,人們將之稱為「溫湯城」。
溫湯城現在名氣還大,那裡的奇珍異獸,奇花異草全部免費讓遊人遊覽,各苗圃與獸園還有專門的學者免費為遊人講解,連遠在草原深處的代國牧民,也把進入溫湯城遊覽當作人生必須完成的一件大事。
不過,遼漢是商人建立的國度,在這個商人建立的國度中沒有免費的午餐,雖然進入並遊覽溫湯城不需要門票,但完成遊覽任務,確實這時代最花錢的一件事。
首先,前往溫湯城的驛車需要購票,票價雖不貴,但也是一項費用。
溫湯城很大,一天遊覽不完,據說有人曾玩賞了整整30天。這樣一來,來溫湯城遊覽的人就必須先找住宿的地方。住宿費用也不貴——相對於它的設施與服務內容來說,絕對不貴。
溫湯城以溫泉而得名,來這一趟能不惜個溫泉澡嗎?當然要洗,這裡的每座驛館(當地人稱作「賓館」)都帶有溫泉浴室,又可惜溫泉浴,賓館還管一頓美食,當然,這些都已包含在住宿費用裡了。
住進賓館後,你就甚麼也不用愁了,每天要去那裡遊覽,告訴店夥計就行,賓館會為你準備專人馬車,每天載著你四處轉悠——當然,費用另算。
溫湯城是一座消費的城市——對,「消費」這個詞也是新誕生的。這座城市本身是個大花園,它不進行任何生產活動。不過,這座城市卻以舉世無雙的美食而聞名於世,它苗圃裡的大多數花卉都可以食用。而且,食用過的人都交口稱讚。
來溫湯城一趟不容易,能不吃點新鮮玩意麼?洋白菜、波斯菜、寒瓜、寒豆……,這些東西,連皇帝想吃都得看漢王的臉色,你現在誰的臉色都不用看,花錢就能吃上,想不想吃?皇帝吃的東西啊!
甚麼?太貴,吃不起?那麼,你不吃菜總的吃飯吧?我們這裡有小麥、燕麥、裸麥做成的饅頭,要不要來一個?
不吃菜,不吃飯,吃點肉吧。俺們這裡肉便宜,靠近大海,百姓吃肉吃的想吐,要不你來點豬肉?
你吃過豬肉?哼哼,我們這豬可與你見過的豬不一樣,那是飄洋過海來的非洲豬,沒有一點肥油,全瘦肉。
說到這裡,負責介紹的學者會一臉鄙夷地對遊客說:「做一頭好的豬,優良品種的豬,你以為是很簡單的嗎?
豬並不是因為肥就是好的。一頭合格的豬應該是肥瘦適宜,精力充沛的。
在吃著香香的飼料的時候,豬的心中也在盤算著健身運動,讓自己的肥肉可以均勻分佈。每天到處的溜達……為甚麼要溜達而不是奔跑——因為一頭飛奔的豬是很驚人的,為了不讓人類受到驚嚇,所以豬選擇了溜達。
……在溜達的同時,要不停和別的豬談天說地——這是鍛煉口才,是追求豬MM的必要伎倆;……每天洗澡——豬不能因為自己長的白就不愛乾淨,我們要讓自己的毛色白的好象牆壁那樣;做到良好的作息時間——豬能睡,那是公認的,但是豬也要控制自己不睡一整天,不然渾渾噩噩精神不好;……有了好的作息和運動,一定會是一頭能吃的豬,一定是個消化功能良好的豬,一定是頭英俊受歡迎的豬。
我們這裡的豬肉,都來自這樣的豬!#¥%—……」
學者說到這兒,聽講的遊客常淌出一頭暴汗,回賓館第一件事就是要上一份豬肉炙,嘗嘗與平常的豬肉有何不同。
當然,大多數人是嘗不出差別的,可他們卻不敢說自己舌頭鈍。於是,溫湯豬名氣越來越大,遊客的花銷也步步上升……學者——是的,在溫湯城作講解員的都是學者。永和八年,夷人畢方舟譯出數部「夷學典籍」,漢王大喜,稱「極西之地有個遊牧民族(阿拉伯)花了三百年譯這些典籍,我們要有花五百年的覺悟」。
隨後,漢王將溫湯城內自己的產業賞賜給夷人畢方舟,要求他以溫湯城的收入養活翻譯人員。畢方舟便在此地建立「溫湯夷學院」,邊招募人員翻譯,邊設學教授所翻譯的夷學內容。
學院的學子和教授在學習和講學的同時,也把溫湯城苗圃當作實習地,他們輪流擔任講解工作,並在講解中瞭解那些動植物的習性。溫湯城周圍的農莊,都是他們馴化動植物的成果。當然,這些教授學生也從販賣良種中獲得了巨額收入。
經過學者者一通忽悠,溫湯城的名氣直線上升,與之相對的是,遊客的錢包屢受重挫。趙小丁也是其中之一,他剛從溫湯城出來,歷年的積蓄如同經過溫泉洗浴一般,清潔溜溜。此刻,他看著溫湯城門口的雕塑,直想上前狠狠咬一口。
可他不敢。
門口這座雕塑是青銅鑄成,主像是一匹挽重犁的戰馬,馬上騎坐著一個男子,一身便服但挎弓帶刀,滿臉警惕的表情。扶犁的是一帶小孩的婦女,女人和孩子都帶著幸福的笑。小孩太小,看不出男女,他揮舞著木棍,微張嘴,仰著小臉,似乎在沖馬上的男子呼喊。
趙小丁知道這座雕塑的重量,雕塑旁的牌子標注著「重七千三百一十二斤」——用漢國的新度量衡,也就是七噸多。
青銅就是錢,在這年代「金」就是指銅錢,一枚銅錢重五銖,趙小丁拜著腳趾頭也算不清這尊銅像能鑄出多少枚銅錢。
這是筆巨大的、難以想像的財富,尤其是,在這年代金屬極端缺乏,中原的許多地方已經開始用木犁木鏟耕作,所有的鐵器都鑄成了刀劍。
這筆財富亮在這裡,簡直是誘人犯罪,尤其對於囊空如洗的人來說,眼見這樣的財富擺在面前,更令人瘋狂。
但趙小丁不敢動,不僅是他,來溫湯城的所有遊客都不敢露出貪婪的神情。因為雕塑旁的牌子上,還寫著鑄造這座雕像的理由。
「……此雕像所用之銅,得之於征討:永和四年春,漢國征倭,懲倭國焚我戰船之罪。永和六年秋,破其國都,滅其國,倭皇不知所終。
三年征討,漢國得銀xxxxx萬兩,金沙無數,立兩國,為石間,越前(肅慎)。此二國每年商業來往,得稅賦若干。
居安思危,我漢國兵威雖甚,然,立身之地四面強敵。漢國此際雖富,卻不敢保證永遠,為此,漢王翼以征討所得,購置銅萬斤,鑄此銅像立於此,以彰征討之功。
此萬民之財也,若外敵入侵,我當融銅為戈,以保家園;若饑荒災害,我當融銅為金;以饗國民;此財存放於此,備戰備荒也,吾國吾民當誓死衛之。後人臨此,當牢記兵戈,趾戈為武,國之基礎在於征伐;仗劍扶犁,家園安危在於戰鬥……」
這是甚麼?是恐嚇,還是炫耀?
來這裡的遊客看到這尊銅像,都知道:這就是戰爭潛力,將這尊銅像化成錢,足夠發動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也足夠用來收買一位國之重臣倒戈相向……所以,任何人對這尊銅像的一點褻瀆,都會招來漢國全體百姓的瘋狂。
趙小丁不敢向前,還因為這尊銅像馬上也會跟他有關係了。
趙小丁來自揚州。
永和五年,揚州大水,數郡百姓不要說顆粒無收,連保住性命都是幸運。當時,趙小丁所在的村落,居民都在饑餓中等待死亡降臨,正在此際,一艘三山商船被洪水沖倒了岸上。
這艘三山商船其實就是戰船。三山戰船噸位大,除運載士兵外,剩餘的載重量都用來裝貨,三山把這種商船叫做「武裝商船」。三山商人雇傭這種商船運貨,同時,這種「武裝商船」還兼有護航的任務。在護航過程中,他們「順便」完成販貨任務。
體積龐大的戰船一旦擱淺很麻煩,首先要把船上的貨物卸下一部分,而後要靠人力拖動,戰船下水之後,再把卸下的貨物重新裝載。
趙小丁所在的村落,在死亡前的最後一刻被三山商船雇傭,依靠自己的勞力獲得食物與藥物,在災荒中倖存下來。
在裝運過程中,有件貨物落入水中,趙小丁同幾個村民奮力搶救,使貨主避免了損失。為此,貨主的返程時,特地來慰問趙小丁及其同伴。見趙小丁等人在災荒之後,正為生計發愁,那位貨主毫不猶豫地雇傭了趙小丁等人,隨後,他便隨貨主來到了遼漢。
不到遼漢不知道遼漢的富裕,這個傳說中的苦寒之地,每年冬季的每一天都是天堂。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冬季,當趙小丁村裡的人還在飽受饑餓折磨,為食物,為過冬取暖的柴火發愁的時候,趙小丁卻在為如何消化發愁。
因為冬季正是捕鯨時節,三山所有的大型船隻都遠赴倭國北部海域,然後拖著一隻只像小山般大小的鯨魚返港。此時,港口的村民們空群而出,在碼頭上排出長長的陣容,分工協作,採用流水線作業肢解鯨魚。
肢解一頭鯨魚至少需要二十人協作,而三山每年的捕獲量在三萬頭鯨魚左右。此時一位壯勞力在碼頭上最受歡迎。
三山人捕鯨,只需要鯨皮、鯨骨、鯨油、鯨蠟。鯨魚的肉是最不值錢的,一般來說說,參與肢解鯨魚的人,鯨魚肉隨便拿,哪怕是趕著大車來,捕鯨船主也會無上歡迎。
可一頭鯨魚的體積實在龐大,身上割下來的肉,吃不勝吃,拿不勝拿。有些鯨魚在拖回來的時候,表層的肉質已開始腐爛,這些肉,還有那些帶不走的鯨魚肉,都被扔到火堆上焚燒,當作夜間作業的照明物。
趙小丁第一年不知道其中奧秘,全靠那位貨主的指點,他在冬季開始時,準備了整套肢解鯨魚的刀具,相邀同伴到碼頭上肢解鯨魚。
那段日子是趙小丁有生以來最快樂的日子。碼頭上,架起了大鍋,割下來的肉扔到鍋裡煮,透出濃濃的香氣,這輩子沒吃過飽飯,更不知道吃撐是甚麼滋味的趙小丁,天天都吃得彎不下腰去。
在那段日子裡,趙小丁帶著同伴每天就知道圍在鍋邊吃到撐,然後,被船主領到鯨魚旁,幹累了就吃,吃撐了就幹,直到春暖花開。
當時,趙小丁看到海灘上焚燒的那些鯨肉,常恨自己胃口小。到了第二年冬季來臨前,趙小丁長了個心眼,他早早與貨主結算了薪水,搭上一條驛船返回家鄉,向留在家鄉的父老渲染了三山那天堂般的、吃撐的冬季。
村裡的年輕人在他的蠱惑下,全願意與他共同北上。
不能不說,人在不同的環境裡,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趙小丁在三山僅僅待了一年,他便有了商業敏感性,商人不再是他所鄙視的一種低賤職業。
這個冬天,趙小丁過得很充實,他組織起村裡的年輕人,幫人肢解鯨魚,肢解下來的鯨肉,就在碼頭上直接架起爐火用煙熏、醃漬等等方式,製作肉乾肉脯。
而村裡的年輕人則成了他的雇員,在人人享受了吃撐的感覺之後,他給每個人發了筆船票錢,讓村裡幸福的打著飽嗝回家。
春天到了。趙小丁第一件事就是去三山商部登記,用他製作的肉脯抵交了部分稅負,由此成為一名三山納稅人。
緊接著,趙小丁向他們的那位恩主——也就是他原來的雇主、三山商船的貨主商借了一筆錢,用這筆錢雇傭三山戰船,將那批肉脯銷往南方。
幾年過去了,趙小丁生意趟開了局面,他製作的「小丁」牌肉脯也逐漸有了點小名氣。按照三山規矩,連續三年納稅,他就能獲得「國民」身份,也就是說,還有一年,他也是個三山人了。
所以,一年後,眼前這尊銅像所蘊含的財富,他也有份。一年後,他就可以站在這尊銅像面前,驕傲的宣佈:「這是我們的銅像!」
可是現在不行,現在,趙小丁囊空如洗。
溫湯城不愧是舉世聞名的吞金獸。
趙小丁常聽人說起溫湯城的美麗、溫湯城的建築群、溫湯城的噴泉池、溫湯城的奇花異草、美食美味。
待在三山久了,商人之間每次都相互談論這個話題,好像你生為漢人,不去一次溫湯城,簡直連做花做草、做牛做馬都上不了品級。
「不是良種」——商人們這樣評價沒去過溫湯城的一切東西。
於是,便有了趙小丁這次遊覽。
可趙小丁畢竟還是小本商人,他所從事的商業活動,使三山投資最小的商業。本小自然利薄,即使積蓄數年,他能有多少錢?
不虛此行,但錢包虛了——這是趙小丁對此次遊覽的感覺。在城中,他沒能經受住種種誘惑,該吃的都吃了,該喝的都喝了,該看的都看了,該玩的都玩了。現在,他錢包裡只剩下一個銀幣。
這個春天該幹甚麼?趙小丁滿腦子都是問號。如果在這個春季裡,他掙不到一筆錢,那麼今年冬天就無法進行再生產了。雖然人之一生,能夠玩一次溫湯城也算不付今生,可失去了再生產的資金,趙小丁只好再去打工賣力氣了。
不過,那些都是遠憂,現在的問題是,是否拿這最後一個銀幣雇一輛馬車。
趙小丁伸手在口袋裡玩弄那個銀幣,正沉思間,一個溫和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要走嗎?我的馬車還有一個空位,你打算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