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嫡子(胤礽重生)、變調歷史(嫡子續)》第69章
☆、郭絡羅氏

  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溫僖貴妃病逝。

  本來,這一年貴妃的身體就不怎麼好,但是自康熙二十年被冊貴妃後,其一直執掌宮務,今年選秀又為四位阿哥指了婚,加之是太子大婚,萬萬馬虎不得,事事親力親為怕有一點錯處被拿捏到,這樣一操勞無疑於雪上加霜,終究是沒熬過去。

  貴妃這突然撒手人寰,原本準備婚禮事宜的禮部和內務府更是忙得焦頭爛額,不過死者為大,一應喜慶事宜都先放到一邊去了。紫禁城處處哀戚,無人敢大聲說笑,平白透著顧壓抑沉悶。康熙三十三年的冬天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悄然過去。

  康熙三十四年五月,上巡畿甸,閱新堤及海口運道,建海神廟。

  皇帝離開了紫禁城,後宮那些爭奇鬥艷也就消停了下來,今年的夏天也特別的炎熱,動輒都能出一身汗,更讓人懶懶的不想動彈。

  宜妃在自個兒宮中斜躺在涼床上,一旁小宮女輕輕搖著紈扇,微涼的輕風舒服的讓人昏昏欲睡,她掩口打了個呵欠,秀麗的臉上慢慢的慵懶風情,美艷非常。正想著要不進內間躺會,卻見大宮女錦寧從外頭進來,行禮道:「娘娘,肜秀格格已經來了,正在外頭候著呢。」

  宜妃精神一震,連忙直起身子道:「快讓她進來。」

  少頃,一名宮裝少女踩著花盆底,裊裊生姿地走了過來。

  「見過娘娘。」

  「不用多禮,快過來,讓我好生瞧瞧!」宜妃笑道,朝少女招手。

  肜秀一笑,走了過去,在宜妃身邊坐下,自然而然地依偎著她,神色親暱,「肜秀可想姑姑了。」

  肜秀的父親郭絡羅明尚,算起來是宜妃的堂哥。只是她的父母早逝,自幼為外祖安親王撫育,身份高貴,被視為掌上明珠,加之幾個年長的舅舅也對她寵愛有加,所以即使在王府那般書香氣息裡長大,性格卻較少典雅賢淑之風,反倒是滿洲女子豪爽大氣,潑辣強悍的性格十分的突出。

  「想我卻不見你常常進宮來看我,該打。」宜妃手指一戳她腦門,笑罵道。

  「誰不知道皇上看重娘娘,肜秀可不敢隨便遞牌子進宮叨擾娘娘。」肜秀打趣道。

  這話不假,溫僖貴妃去了,宮中一後一皇貴妃兩貴妃的位置皆懸空,四妃之中當算宜妃最得聖寵,雖說康熙讓四妃共同管理宮務,但是其他三人卻也隱隱的以其馬首是瞻。

  所以宜妃聽了肜秀的話心裡也暗暗自得,不過還是說了她幾句,卻崩不住笑了,兩人笑作一團,過了一會兒方才進入正題。

  「去年大選,你藉故裝病躲了過去,我縱著你,可下次大選你都十七了,可就不能再任性胡來了。」對於這個脾氣極對自己胃口的外甥女宜妃也是寵愛非常,況且她私下裡也叫人看過前年大選時適齡娶妻的八旗子弟宗室貴胄,卻沒幾個能入眼的,便也睜隻眼閉只眼的幫著肜秀圓了場。

  肜秀聞言滿不在乎的道,「那些八旗子弟,個個紈褲,稍微好點的,府裡都是妾室或通房丫頭一大堆,嫁那樣的丈夫我倒寧願做個老姑娘了。」

  宜妃皺眉看著她,「你這般身份可由不得你胡來,這種話在我這裡說說就好了,到了外面可要慎言。」

  肜秀見宜妃神情嚴肅,笑道:「姑姑就放心吧,我豈是不知輕重的人,只不過去年適齡的八旗子弟宗室之家實在沒幾個能看入眼的,要不然姑姑你也不會願意幫我躲過大選了。」

  宜妃拿她沒辦法,只得笑罵道:「虧你說得出口,真不知道你這樣的性子將來要什麼樣的夫婿才能壓得住。」

  肜秀撒嬌耍賴的拱了拱宜妃,逗得她嬌笑不已,隨後使了個眼色,宜妃笑容微微一頓,對著屋裡站著的宮女道:「這裡不用你們伺候了,退下吧。」

  待屋裡只剩兩人時,宜妃似笑非笑看著她,「我就知道你這個小沒良心的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這次進宮來所為何事?」

  肜秀性情不同於一般女子,被打趣也無半點羞赧也無,落落大方道:「姑姑,其實肜秀真還有看上的男子。」

  宜妃奇道:「誰?」

  「理郡王。」

  宜妃被嚇了一大跳,「這……怎麼會是理郡王?你跟他年齡差了十年有多,他還有一個快六歲大的兒子,以你的家世端端正正做個嫡福晉,怎麼也好過去做一個繼室吧?」

  肜秀對於宜妃的反應並沒有太大詫異,她安撫的拍了拍宜妃的手,眉宇間有著不符年齡的睿智,「姑姑,稍安勿躁,聽我細細為你道來。」

  宜妃住了口,她一向知道這個外甥女是胸有丘壑的,那潑辣的表象下還有著一顆細膩的心,這也許是少年失去雙親的孩子所共有的特點吧。

  「姑姑,你可還記得康熙二十四年,外祖被議降爵,後來未成,僅罰俸三年,但是宗人府正還有議政王大臣都被革了。後二十八年外祖去世,一年後有人舊事重提,蘊端舅舅就被革了郡王職。聖上對於外祖一脈定是存著安撫之意的,要不是再上一次的大選我年齡太小,早就被指婚以示恩寵了。」

  宜妃有些複雜的看著她,歎了口氣,「肜秀,女人對於朝堂上的事情還是不要知道得太多為好,政治這東西一旦沾上,可就再不能全身而退,很容易粉身碎骨的。」

  肜秀抿了抿唇,「姑姑,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不存心打聽這朝堂事情,只不過從小養在外祖跟前,他與舅舅們商議事情也總是以為我小而不忌諱,你是知道我博聞強記的。況且外祖去世後,舅舅們也忙著,太太她……可不怎麼喜歡我的,所以除了我自個,還有誰能為我籌謀?」

  宜妃沉默了,肜秀的母親並非岳樂嫡夫人所出,而且其母一直受寵得被嫡夫人視為眼中釘,所以新仇舊恨的,加之岳樂又那麼喜歡肜秀,嫡夫人還真不待見她。

  「那怎麼就是理郡王?若真如你所說皇上對安親王一脈有安撫之意,把你指給阿哥的機會很大,怎麼就想做繼室?」宜妃對於承祜鰥夫的身份還是很在意。

  「姑姑,舅舅們裡面最有出息的都是太太所出,認真算起來和理郡王太子爺都有著血緣關係,外祖死後還被降爵了,多少看得出皇上於這一脈有隙,但具體是為什麼我就不知道了。縱觀各位阿哥,最得聖寵的除了太子就是理郡王了,更何況他還與太子無比親厚,只怕將來聖上百年之後,那份榮寵依舊是長久不衰的。況且要真說起來,我還不一定高攀得上呢。」

  宜妃覺得她說得也有理,「理郡王他……多年沒有續絃,只怕心中對著故去的福晉舊情難忘,即便你真進門了,也怕是要費一番心力,而且他還有個都能當你弟弟的兒子。我瞧著八阿哥也是個不錯的,下一次大選也該給他指婚了。雖說母家身份低,但是與直貝勒四阿哥一向交好,行事也沉穩,看起來也可托付,年歲與你也差不多。再者以你的家世,嫁與八阿哥,在丈夫面前說話的份量會足一些,若是理郡王,那真不是你能拿捏駕馭得了的。」

  肜秀攪了攪手帕,美麗的臉龐難得泛起了一絲羞赧,「姑姑,我……就喜歡理郡王那般深情之人。不怕你笑話,我特意去打聽過,他娶嫡福晉之前可是連個通房丫頭都沒有的,這簡直是讓人匪夷所思。嬌妻過門後,除了福晉懷孕期間納了福晉的兩個陪嫁丫頭外,一直都沒有納妾,更別說喪妻後這麼些年後院都乾淨得不行。姑姑,你知道我性子烈,最不喜和別人分享丈夫,理郡王他……實在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了。你幫幫我好不好?」

  宜妃看了看她,其實要真攀上理郡王這門親也的確是好的,但是能不能成還真的是一個未知之數,瞧著聖上的態度,理郡王這門姻親可不是吹吹枕頭風就能行的。

  「我盡量幫幫你就是了,但是肜秀,素聞理郡王喜愛的是溫婉的女子,難道過門之後你原因壓抑自己的性子?」

  「不,姑姑,原來的嫡福晉聽說也是賢淑靜美的女子,我若模仿終究只是個替身,倒不如將性子顯露出來,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我的截然不同,反倒能讓他另眼相看呢。」男人都免不了被新鮮吸引,無論人還是物。

  宜妃知道她是認定了,便也不再多說什麼,兩人又說說笑笑了好一會,肜秀才打道回府。

  承祜並不知道自己的桃花這般旺盛,對於福晉一事他一向秉承既來之則安之的做法,況且他從來沒有想過兄弟們的指婚會出現偏差。

  六月,太子大婚。太子是儲君,無論婚事的儀式和流程皆無比的繁複,比得上康熙當年大婚了。

  承祜一直看著,臉上倒是一派屬於兄長的喜悅,康熙覷見心裡也鬆了口氣。

  其實他這神色倒真不是作偽,對於胤礽成親這一件事他從來沒有半分牴觸之感,所以當年那孩子那般傷心憂鬱的模樣他其實並不太理解。在他看來娶妻生子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身為天家子那更是不可能逃避,妻妾更多的代表了勢力籌碼,反而並不單純看成是人。

  無論怎麼樣,太子有了太子妃,很多事情也就能更加方便的進行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就是五六七各自的婚禮,內務府和禮部表示實在太忙碌了,眾阿哥表示吃喜酒都能把人吃圓了一圈。

  康熙三十四年就在為數不少的婚宴中結束了。

  %%%%%%

  沒有了噶爾丹再犯的康熙三十五年顯得平靜而乏味,八阿哥胤祀已經年滿十五,要是等到下次大選再給他開府似乎有點影響不太好,便下旨讓內務府和工部的人選址督辦去了。

  這一年是一個多雨的天氣,康熙手邊就有好幾份某地水災的奏折,不過並不算太嚴重,地方官員能處理好。

  康熙忍不住有點走神,沒了噶爾丹的虎視眈眈,他這些年有的是精力和時間整頓朝堂,兒子們越來越大,對於掌控欲強大如康熙,是無比痛恨結黨營私的。而西北、江南、兩淮這三個地方,勢力盤根錯節,最是麻煩也最是適合發展自己勢力。

  前年把西北那邊的人輪換個邊,倒是揪出不少人馬,索額圖明珠胤褆都有一些,只是都不是過分要緊讓他警覺的職位,而今年兩淮他也開始了整頓,第一輪下來倒是沒發現和哪位皇子有牽連。

  他應該高興的,可是隱隱的有種不對勁,這些年來朝中的黨派之爭從來不見波及到胤礽和承祜身上,最多不時索額圖的人會被他揪出來,但感覺就好像有人故意露出來似的。他的兩個嫡子,一直為他馬首是瞻的嫡子,當真沒有絲毫結黨營私之念?還是因為太子有把柄在他手所以不敢動,而承祜一向只顧著工部事情,鑽研洋人的工具,一切看起來都在他掌控之中啊。

  只是,多年帝王生涯培養出來的直覺告訴他,朝中幾年來每次大事都有太子在背後的影子,偏偏就讓人找不到他參與其中的痕跡。他知道自己把那個孩子培養得很好,但是太好了,讓他有點心驚,幸好他還有著那大逆不道的把柄,不過這把柄會有失效的一天麼?

  他想到幾天前宜妃說的話。

  岳樂的孫女,郭絡羅氏。根基極深的岳樂家族要是和某位阿哥結親,是能起到安撫之意,但是聯姻後所具有的政治實力及對朝政的影響……

  不能指給承祜,胤礽已經讓他有種隱隱的駕馭不能的感覺了,他不能再加重他的籌碼。

  八阿哥胤祀,才幹倒是不差,開府入吏部辦差後,與之共事的大臣也都交口稱讚,母家身份低,若娶了郭絡羅氏倒也是加重他的份量。他又與胤褆胤禛親厚,這樣看來倒能形成一股與兩位嫡子抗衡的勢力。

  康熙敲了敲桌子,笑了起來。

  太子,你到底真的是在忍還是真無二心?皇父等著呢!

作者有話要說:你們沒有看錯,我也沒有打錯,是理郡王……

大家應該明白,按照我家太子和承祜的關係,胤礽上台後承祜絕對會是鐵帽子王(具體

案例參照老四和老十三,和碩怡親王啊!!!『世襲罔替,配享太廟』的王爵,十三可

是繼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後,清朝中後期恩封的第一個鐵帽子王哇~~~所以說這倆咋能沒

有一腿呢?)

然後重點是承祜那個肅的封號……和碩肅親王是原本就有的!那是愛新覺羅豪格……老

天,我居然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所以我只能改改改改改~~~

話說理這個字可是當初太子死的時候雍正給追贈的,還有那個非常貶義的謚號「密」!

追補前過曰密!真讓人怨念……不過理這個字倒是好的,才理審諦曰理;政平刑肅曰理

;措正施行曰理;表章道術曰理;才敏詳審曰理;治繁不擾曰理。

反正這文裡老四又不可能上位,這個理字不會再是追贈給胤礽的~~~~雖然給了承祜算起

來還是算物歸原主~~囧囧囧~~~

哼哼哼,和碩理親王,聽起來也是不錯的說~~~~

話說我真想把八福晉給承祜的,但是想想又覺得不行,而且搶弟弟老婆,估計承祜聽到

旨意能直接暈過去~~~~人選另外定了,不過其實相比八福晉,估計能更雷人……

其實八福晉也是一個很有政治敏感度的女人,就是潑辣了點彪悍了點~~~

這個肜讀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