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打了一個政治啞謎 打了一個政治啞謎17 - 18
他很快換好衣服,趙德良已經等在門口。看到他出來,趙德良也不說話,轉身向外走,他便緊緊地跟上。他們住的海山酒店是以前的市委招待所,前面是一幢新大樓,後面有些三層的小樓,樓裡雖然有服務員,卻沒有人認識他們,就算認識,也不敢詢問或者阻攔。兩人走出小樓後,並沒有經過前面的酒店大堂,而是從汽車進出的通道離開了。
門口停著好幾輛等客的出租車,趙德良拉開一輛出租車的門,坐了上去。唐小舟立即坐到了副手席上。司機問他們去哪裡,唐小舟一時不知怎麼回答。趙德良顯然早有準備,說,去新華路。
汽車啟動後,趙德良主動和司機說話,問收入怎麼樣呀?江南省的幾個城市如果排名的話,雷江可以排在第幾位?司機說,雷江其實基礎不錯,只是以前沒遇到好領導。這幾年,丁書記來雷江,雷江發展得不錯。
趙德良說,我怎麼聽說,那個丁書記很不好,獨斷專行不說,還喜歡打牌,牌風又臭,搞得天怒人怨。
司機笑了笑,說,丁書記牌風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們老百姓只是過日子,肯定沒有機會和丁書記一起打牌。能夠知道他的牌風的人,肯定都是他身邊的人,是那些當官的。我們只能看到我們的日子。日子過好了,肯定是領導得好。退一步說,像丁書記這樣的大官,為什麼喜歡打牌?肯定是心裡煩吧。能不煩嗎?他那麼有能力。我聽說,他在很多個市都搞過,每個市都搞得很好,就是因為上面沒人,所以一直被別人壓著,提不上去。比自己能力差得多的人上去了,還當自己的上司,換了哪個人,都會煩吧。
出租車到了新華路,司機問,這就是新華路,你們到哪裡?
趙德良說,哪裡人多,你就停在哪裡。
出租車司機將他們送到了新華路汽車站,這裡的人最多。
這個汽車站,原本是雷江市的老汽車站,當年,唐小舟到上海讀書,便常常在這裡登上長途汽車然後到省城搭火車。後來汽車運輸業高度發展,人流客流異常活躍,一個汽車站無法滿足需要,汽車站建在市中心,每天的車次太多,車站周圍,常常交通堵塞。這不僅是雷江一市的問題,而是一個全國性問題。於是,全中國的大中城市,先後將汽車站移出了市中心,分別在市郊建起東西南北幾個汽車站。雖說規定某個汽車站僅僅只是經營前往某個方向的汽車,可實際上,那些有門路有後台的營運車輛,仍然可以在各個車站之間串。汽車總站廢了以後,地皮賣了,在這裡建起了一家大樓,一樓搞餐飲,二樓至六樓是商場。雖說這裡已經沒有了汽車站,可人們叫習慣了,仍然稱這裡為新華路汽車站。
他們出來得早,市民們大多才起床不久,街上的人並不多。可汽車站前面的廣場上,卻已經有了很多人,這些人主要是擺地攤的,在這裡組成了一個跳蚤市場。唐小舟跟在趙德良後面,在廣場上轉了一圈。趙德良不時和攤主或者購物的市民聊上幾句。
趙德良問攤主,你們在這裡擺攤,城管不管嗎?
攤主說,在別的地方賣不行,但在這裡,城管不管。
趙德良又問,為什麼別的地方不行,這裡可以?
旁邊有市民說,以前,隨處都有擺攤的,既占道又影響交通,城管如果不管,市民的意見大。城管如果管,攤主的意見大。城管和攤主之間,常常發生衝突。後來,丁書記想了個辦法,要求所有擺地攤的攤主集中到這裡經營,但必須集中在早上七點半之前和晚上九點半之後。其他時間,一律不許擺攤。
趙德良問這位市民,你覺得這個方法怎麼樣?
市民說,這個方法很好呀,很多下崗工人,可以通過這種辦法再就業,擺個小攤,雖然不一定能發財,至少可以解決生活問題。
兩人在這一帶走了一個多小時,和很多人極其隨便地聊了聊,很隨意,也很自由。
大約七點二十分左右,來了好多城管,他們開著電瓶車,在廣場裡面慢慢穿行,既不停車也不吆喝,攤主似乎無視他們的存在。十分鐘後,城管們並沒有怎樣的行動,攤主卻很自覺,漸漸散去了,剛才拉拉雜雜的廣場,很快就空了出來。
令唐小舟驚奇的是,剛才有數千人的廣場,人流散去之後,竟然無比乾淨。
趙德良說要去吃早餐,唐小舟便將他領進了中心車站大樓的一樓,這裡是餐廳。
和其他城市的餐廳不同,這裡做早中晚三餐,甚至還做宵夜。整個江南省,雷江市的早餐是最豐富的,而整個雷江市,最豐富的早餐,在車站廣場。唐小舟對這裡的情況比較熟,兩人進去後,他讓趙德良坐了一個位置,再由他去點早餐。
早點上來了,一個人一大碗竽頭丸子。
趙德良很好奇,看著碗裡黑乎乎的東西問,這是什麼?
唐小舟說,竽頭丸子,雷江的著名小吃,外面的皮子是香竽,裡面的餡是肉,用雞湯下,風味獨特非常好吃。
趙德良夾起一隻,咬了一口,口感非常好,和所有的包子餃子都不同。他說,很獨特。怎麼只要雷江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應該推廣嘛。
唐小舟說,這東西的真正產地在高嵐縣的唐家坳,也就是我的家鄉。這是我們唐家的祖傳寶物,但凡姓唐的人,都會做。
趙德良問,你也會做?
唐小舟說,會一點,但做得不好,沒有這麼好吃。
趙德良說,這麼好東西,應該好好發展一下。藏在深山人未識,太可惜了。雍州不是希望打響吃在雍州的口號嗎?不能少了這竽頭丸子。
接下來,趙德良問唐小舟,轉了一個多小時,你有什麼直觀感受?
唐小舟說,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不適合。
趙德良問為什麼,唐小舟說,你可能需要的是轉了這一個多小時的直觀感受。可我是雷江人,又當了多年的記者,對雷江的情況比較熟,說出來,可能就不是直觀感受,會加進很多以前的東西吧。
趙德良說,哦,我忘了這一層。那你就說說以前的感受吧。
唐小舟說,我的感覺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雷江的變化非常大。這種變化,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趙德良問,主觀原因是什麼,客觀原因又是什麼?
唐小舟說,客觀原因,自然是國家富強了,對地方的投入加大了,全國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別說一個小小的雷江,就是整個江南省,就是全國,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一年一個變化,大家有目共睹。
說到這裡,趙德良笑了,用手裡的筷子指著他說,你這個小舟呀。記者當長了,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全是空話套話。以後在我面前,這一套就免了,要說就說點實在的。
唐小舟說,我倒不覺得是套話,只不過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趙德良說,我知道的事實就不用說了吧。說主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