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小橋流水人家》第88章
☆、88 功名利祿

  她就是一個當下人的,主子說啥,她就幹啥。現在老太太想把這家的姑娘請過去玩,那就必須請過去。

  小橋笑著對章媽媽點點頭,就去舀水洗臉洗手了。在夏天的時候,家裡打了一口水井,再也不用跑老遠去村子裡弄水去了。

  「舅奶奶,我們奶奶現在懷著身子,特別想念侄女兒,就是我們老太太也想著見見幾個小姐的面呢,您看?」章媽媽說了自己的目的。

  吳氏道:「她們幾個都是在這邊野慣了,去你們那裡不太習慣,章媽媽今天就在這裡吃頓飯,完了,我讓人送你們回去!」吳氏這是不答應了,章媽媽還要說啥,但是總不能強迫的把人給弄走吧,只能是憋屈的吃了飯,被送走了。

  在路上,跟著章媽媽的兩個丫頭抱怨道:「媽媽,這家人也太不是抬舉了,我們老太太親自派人過來請,還不樂意!不過就是鄉下人,搞的自己多金貴一樣!」今天他們算是看見了,這家人還自己做飯呢,那兩個小的還說是小姐,根本就不是,還幹活兒喂雞呢,就是這房子也是土泥巴的,哪裡有一點兒好?所以對老太太低聲下氣的過來請人,他們很看不慣。

  章媽媽聽了說道:「在我面前說了就算了,在別人面前就不要說了,老太太做事兒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不管人家咋樣,也是少奶奶的親戚,不知道少奶奶現在身子金貴啊。都當了那麼長的丫鬟了,這點兒眼力勁兒也沒有!」

  那丫鬟聽了不以為然,少奶奶又咋的了?還不是被老太太給管的死死的?現在都不讓她出門了,沒有啥比他們強的。

  「娘,他們咋又來了?」小橋問道。他們不煩,咱們就要煩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都是這個道理。」要不是自家男人被縣太爺請了,要不是自己的侄兒成了舉人了,這章老太太是不可能這麼慇勤的。

  小鳳道:「不會是要給小山哥說啥親吧。」小山表哥現在成了舉人了,又沒有成親,可是有好多人打他的主意呢。

  吳氏道:「小娃子家家的,別問這個。」雖然現在種洋芋的多了起來,但是家裡又多買了十來畝地,如今家裡的地也算是可以的了,葉柱就關顧著伺候地了。

  今年他們還又多重了兩畝晚豇豆,準備再賣干豇豆的。因為數量多,所以還請人過來幫忙摘,當然也付了工錢的。

  人間愛都說,他們家裡日子是越過越好了,也說是這邊的風水好,要不然咋這一兩年的時間,就這麼快起來了?只是他們是站著說話不怕腰疼,沒有努力的付出,哪裡有收穫?就說大哥的魚塘,那可是天天都要小心的看著,還要防著夏天乾旱,還要防著魚生病,啥不都要費心思?雖然這銷路是弄好了,但是中間的過程可是費了老多勁了。

  還有這種洋芋,也是起早貪念黑的,就是發芽都跟伺候小娃子一樣,一個不小心就會芽子胡了,成了死的了。隔一段時間就要追肥,還有病蟲害,都得想法子解決,鄉下人賺錢不容易,一半是靠勤勞,一半還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記得今年夏天下暴雨,全家都害怕魚池子的水漲起來,把魚都給衝跑了,那可是頂著暴雨在池塘那邊守著3呢,遭的不是罪。

  一般人只看見現在小橋家裡發了,但是誰會看到這中間受的罪?

  不過既然是他們辛勤勞動所得,那麼花起來,就理直氣壯。沒有一點兒心理負擔。

  家裡多買了地又咋樣?那是他們堂堂正正賺來的,不偷不搶。

  搞破壞的人也有,那些暗地裡偷魚偷菜的,還不是有?不過自從縣太爺把葉柱叫過去後,就很少有人這樣了,畢竟那些人覺得縣太爺都請葉柱了,那肯定是不能得罪了。

  所以雖然小橋家裡沒有因為這洋芋,得到進一步的好處,但是這無形的好處也是有的。

  最起碼郭氏現在不敢隨便對葉柱就哭天喊地的了,說自己命苦,不受待見啥的。就是老爺子,在縣太爺叫了葉柱過去後,也難得的說自己有葉柱這個好兒子,是給老葉家爭臉了。

  葉小橋知道這種洋芋不是長久之道,因為南邊既然已經有了,那麼傳開了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他們就是賺前面的幾茬,而順便提高了自家地位,也是意外收穫。關鍵是這縣太爺對這個洋芋看重,如果是別人,覺得不過是一個吃食,有啥好推廣的,那就是白搭了,光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不過隨著洋芋的數量增多,這洋芋也是個好東西,即使以後多種一些,也不覺得虧。只要有想法,不愁賺不到錢。

  「今年收稻穀也要請人了!」立夏和大家商量,家裡如今水田也有十五畝了,一家子的人肯定忙不過來,這時候大家都在忙,麻煩別人也不好,立夏的意思,是出錢請短工,按照一天多少錢給工錢,弄個三四天,這稻子都收起來了。

  吳氏道:「家裡的事兒你安排,到時候咱們中午管一頓。」小橋家裡請人幫工,這飯是保夠的,而且絕對有葷腥,所以村裡人都樂意過來。不僅吃的飽,還有錢拿,這樣的好事兒誰不幹啊。

  吳氏早就已經提前買好了豬肉,連公雞都殺了兩個,就等著這秋收呢。等村裡開始割稻穀的時候,小橋家裡就開始忙活開了,地雖然沒有張地主家的多,但是也比一般人要多一些。

  小橋和小鳳從昨天就開始熬骨頭湯,這豬骨頭是熬得時間越久,越有營養。美美的喝上一碗,比啥都舒服。

  吳氏也是早就開始發面,等著蒸饅頭呢,這饅頭是白面與高粱面,玉米面合著一起弄得,吃起來也有嚼勁兒。

  地裡幹活兒的人回來後,拿著能吃好幾個。正因為這樣,所以大家幹勁兒都十足,用了三天,就把地裡的莊稼收起來了,立夏給人算好了工錢,小橋記了帳,這金黃的稻穀就在小橋家的院子裡曬著了。

  因為吳山是中了舉,所以他名下可以有一定數量的田是能免稅的,吳大舅也說了,讓葉柱家把地掛在吳山的名頭上,不過最後大家商量了,吳山自己以後肯定還要更進一步的,並且弄了這個親戚,那別的親戚咋說?不能給人找麻煩,於是就沒有掛在吳山的名下。

  本來吳山成了舉人,對小橋家裡無形的好處就多了去了,做人要懂得分寸,那能免稅的數量還是讓吳大舅家裡自己弄吧。

  農忙的時候,章家派人接小橋和小鳳去他們家,只是到底沒有接著,章媽媽回去和章老太太說了,章老太太半響問道:「你們少奶奶和這舅奶奶家關係不好吧。」

  章媽媽猶豫了一會兒,不知道咋說。章老太太歎道:「我自己的兒子我自己知道,他看上了這葉家的人,我也不說啥了,本來他也沒有啥出息,能守著家業就成了,而且我也是有私心的,我那兩個孫子孫女,找個鄉下的後娘,這以後也不受氣,為了這個,我就答應了這個婚事了。別的我都不指望。好歹那舅老爺是個讀書人,也不算辱沒了人,只是到底急了一些,我看你們少奶奶說話做事兒不利索。本來就不指望她能幹個啥,現在她那二哥得了縣太爺的青睞,對咱們來說,也是好事兒,只是她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還得我舍下這個臉面去請人。」

  從葉惠兒嫁過來,她娘家那邊來的都是些啥人?不是佔便宜的,就是想要好處的,這些人偏偏沒有啥本事,而如今這二舅老爺不管是自己本身,還是親戚,都有出息,她反而不走動,這不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還是啥?

  「你們也別看不起他們,我看這二舅老爺的幾個娃都是有出息的,咱們現在在他們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幫一把,以後對咱們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惜沒有人懂,我都不指望她了。」章老太太覺得自己操碎了心,但是兒媳婦卻不領情。不過對於這個兒媳婦,她還是能拿捏到手裡的。而二舅老爺那邊,只能是慢慢的改善關係了。

  章家是有些錢,但是官場上卻沒有什麼人,好不容易這個吳舉人能有關係了,卻被兒媳婦弄成這樣。

  章媽媽聽老太太跟自己說這些心裡話,知道是老太太信任自己,不過,她還是有些瞧不起葉柱家,也是眼光有限,覺得那樣的人家,也沒有啥了不起的。

  就說他們那兩個兒子,還不是要當一輩子的鄉下人?養魚?這樣的活兒,她自己的兒子都不干呢,能賺多少錢呢?不抵章家一個鋪子一個月的收入,而那個小一點兒的,在讀書,但是誰知道能讀出個啥樣?這四舅老爺倒是讀了那麼多年的書,還不是連個秀才也沒有考上?章媽媽覺得這老葉家祖墳上就沒有那個青煙。

  還有那吳舉人,人家是姓吳,和葉家不是一家人,老太太要是想找關係,直接和這吳家接觸不就好了,幹啥非要通過這葉家?

  小橋知道舅舅家要蓋房子了,本來是可以在縣裡買房子的,不過姥爺和姥娘都在鄉下住了一輩子了,這要到了城裡,實在是住不慣,所以最後就決定還是在張家灣蓋房子了,也有很多鄉紳都是在鄉下住的,把那地方當成是自己的老宅。

  其實自從吳山中了舉了,也有人送了院子給他,這都是人之常情,你雅室都不收,反而是太清高了,所以說,吳大舅家現在在縣城裡也有房子。所以為啥大家都拚命的讀書要考取功名呢?這眼前的好處都讓人心動。

  不過吳山不是隨便收人家的房子的,也得看人。官紳之間關係親密,這是少不了的。

  吳大舅道:「張家灣是我們的根,就在這裡住一輩子了,小山是要到外面去的,那城裡的房子就留著他以後和他媳婦住了。」

  所以等秋收過後,小橋姥娘家裡就開始蓋房子了,本來在吳山中了秀才的時候,就可以蓋了,不過那時候覺得還是等等,於是等了幾年,吳山中了舉,現在蓋房子是一點兒壓力也沒有。這次可是大動土,不光是磚瓦房,而且還要弄成幾近的,這附近的鄉紳都有表示,就連張地主家也送了東西過去。

  而吳氏也去那邊幫過幾次忙,幫著做飯,小鳳回來對小橋說道:「姥娘家裡現在也有了丫鬟了,聽說是別人送的,不過姥娘和舅母他們都不習慣,覺得他們礙手礙腳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