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路》第332章
第三十七章 龍鳳爭輝 第四節:背箭破敵陣

作者:天狼01

這也都怪程玉,他在出兵的時候根本沒有想起一路上通知龐統自己所在的位置,單靠民間傳遞的消息能有多快,龐統多日得不到援軍的消息,眼見城內的守城工具日漸減少,多少還是有些心急的,在耐心方面至少他還是很不夠的。

其實說他對諸葛有所畏懼是不現實的,在他心中對孔明的感覺其實應該叫做忌憚,但既然一直也得不到援軍的消息,與搭他鬥上一鬥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話是這麼說,龐統也不是什麼頭腦一熱馬上就會作出決定的人,他既然現在有勝過孔明的想法,雖然不見得也像他一樣步步謹慎,恰當而周全的計劃卻是必須的。

不過要說想讓孔明中計也並非那麼容易,以他謹慎的性格看來必須要多下點功夫不成,突然間龐統心中想起了一件事情,當年主公曾用一計大破曹操,如今再和孔明當年處處嚴謹的作風一比較,竟似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不由暗暗敬佩,主公果然神人,計謀之精巧,天下又有幾人能防,當下心中有了計較,將手下眾將聚齊,分別安排下各自需要做的事情。

不過他沒有將整個計劃都告訴大家,就算幾員荊州舊將不說,天下哪有不透風的墻,根據種種跡象,龐統也可以感覺到城內還是有不安定因素在。好在經過伏擊劉備一戰,荊州的眾將對龐統已經大有信心,雖然不明所以,也都各自依計而行,只有最後聽到龐統安排最後幾步的徐盛等人,才能有機會表達對他由衷的敬意。

閒話少說,次日清晨,諸葛亮升帳,正在處理軍務,突然聽到外面鼓聲震天,一皺眉頭,已經有報事的軍兵進入帳內:“報~!城內的敵軍已經在營外排下陣勢,正在討陣。”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筆,略一沉吟,然後安排下軍中眾將各自應做之事,方才親自帶軍馬出營迎戰。

其實他的心中也事狐疑不已,料想敵人以防守的身份主動出擊,定然是有所圖謀,今日正好臨機應變、將計就計或許倒是取勝的大好機會。

一聲炮響,益州軍營門大開,以二龍出水式壓住陣腳,眾將方才簇擁著諸葛亮出來。

大家抬頭一看,對面敵人一字排開,最前面孤零零一人,卻正是日前剛剛力勝嚴顏箭射關羽的老將黃忠,雖然黃忠當日受到了龐統的當面斥責,但是過後城內的不少官員都來為他慶功,就連龐統也親自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歉意,說如此對他乃是為了軍紀的苦衷,當然也不忘將他誇的天上少有地上決無,黃忠還就真的很好這一口,被龐統這麼一虛忽,也大有知己之感。

這邊關羽一見是黃忠,氣就不大一處來,前日陣上被黃忠射中一箭,已經成為他心中的奇恥大辱,可是自從那一次以後,就再也見不到這個老家夥出來,如今又有機會怎麼不好好利用,於是關羽上前討令。

因為他和劉備的關係,日前犯的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過錯,所以孔明也就沒有對他加以處理。既然已經見過黃忠的勇猛,想想手下除了關張以外,也真沒有什麼人能敵的住,於是也就對關羽認真囑咐了幾聲,準他上陣。

黃忠與關羽也就是戰了幾十個會合,雖然他對遇到這樣的對手很有些依依不捨,但眼下龐統給他下達的命令並未叫他與關羽硬拼,於是指的無奈的撥馬而走。關羽一邊加緊防備對方的弓箭,一邊就要追趕,哪知道黃忠這邊一撤,後面的士兵已經推進了上來,縱使多麼勇敢得武將也不會一個人衝擊敵人嚴陣以待的陣容,關羽也只有勒住馬。

後面的孔明見對方士兵湧上,也揮舞令旗,前軍迎了上去,兩軍在沙場之上展開混戰。

按理說荊州軍的戰鬥力在同等條件下筆益州軍要略微強上一點,可現在他們不過是龐統手中的棋子而已,軍令要他們敗,他們也不得不敗。所以混戰一陣的荊州軍漸漸開始不支退卻。孔明早就料到敵人會有所圖謀,對這種退卻早就做下安排,於是在後面抱著欣賞的態度靜觀其變。

益州軍早就經過各級將領的嚴格叮囑,因此雖然是追亡逐北卻絲毫不亂,依舊有序的推進。果然,荊州軍退了沒有多遠,突然旁邊的樹林中殺出一哨人馬。

劉備軍見到敵人的伏兵,不驚反喜,看來一切盡在孔明的意料之中,衝殺更緊荊州軍在退卻的時候就早知道一定會有伏兵在等候敵人,只是如今既然伏兵已經出來敵人卻絲毫不亂,多少讓他們有些意外,可是既然已經發展到這個情形唯有“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振奮精神奮戰敵軍。

孔明在後面本還擔心敵人與自己的想法有出路,如今一見荊州伏兵以出,反而安定下來,臉上的笑容更勝。荊州軍戰敵人半晌不下,心中正在有些焦急的時候,異變突生,戰場的兩面徵塵四起,左有張任右有雷銅,各帶領一哨人馬衝殺過來,原先略微處於劣勢而被困的敵人馬上士氣大振,三路人馬夾攻之下,雖然徐州軍驍勇善戰,也多多少少有些難以抵擋,還好黃忠早有計較,見敵軍也另有安排,不再死戰,與伏兵會合在一起,緩緩向荊州城方向撤退。

關羽一直都在最前線搏殺,最為一個將領,他在這個方面絕對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楷模,如今見孔明妙計果然成功,敵人在三路夾攻之下漸有不支,更是精神振奮,指揮軍馬在後面緊追不舍,準備趁此一戰之威,奪取荊州城。

張任雷銅對於關羽要搶功勞,怎麼能甘心,慌忙也各自揮軍加快了步伐,三路人馬幾乎是接著荊州軍的後面,與他們連成一片追進了城內。孔明見自己又一次算計在敵人之先,說沒有自豪感,那全都是騙人的,只是他心中的洋洋得意不會表現在臉上。突然間他臉色一變,心道不好,他醒起龐統與劉備之間的一戰,處處料敵先機,與自己相比也不遑多讓,如今卻又為何會使出這樣的昏招來?莫非他還有其他什麼後手?

越想心中越覺得不妥,孔明趕快派快馬到陣前去傳令眾將回來。因為此時追擊敵人的距離已經過遠,恐怕眾人聽不到,何況以關羽的脾氣,他就算聽到鳴金搞不好也會裝作沒有聽見。

諸葛亮也是傳說中的烏鴉嘴之一,他寓言好的事情很少會說中,但如果他對一件事情有了壞的預感,那麼此事基本上已經無可挽回了。此時關羽還沒有踏過護城河,雷銅的軍馬連同他本人卻已經到達了城下。其實也就雷銅這樣的莽撞人能幹的出這種事情,在衝殺敵陣的時候,他見基本上自己這面已經佔定了優勢,幹脆命令手下軍馬改換方向,不是奔敵人軍兵,反而搶先一步打了個提前量奔城內而去,能第一個殺進城內自然就可以有最大的功勞。

徐州軍包括龐統在內都沒有料想到竟然會出現雷銅這樣的人,誤打誤撞之下,竟然真的就讓他裹脅在亂軍之中,殺進城來,這時徐州軍才發現事情的棘手。

依照眼前的情形來看,要想繼續吸引敵人,恐怕得不償失,龐統暗嘆一聲天意,手一揮,城門周圍伏兵四起,城墻之上也遍佈弓箭手,一陣亂箭向敵人射去,蜀軍哪有孔明的見識,以為衝進城內就標志著勝利,被著一陣亂箭射了個暈頭轉向,四下亂撞,可四下的大盾長槍,形成一面不可逾越的屏障,任蜀軍四下衝突,也難以逃出這個包圍圈,說起來這裏的埋伏是為蜀軍主力佈置的,豈會為這樣的偏師所輕易突破。

雷銅也師倒楣,本以為自己可以搶先立下大功,結果卻成了關羽的替罪羊,還沒有反映過來,已經身中數箭跌下馬來。好在因為多少身邊混雜了一點荊州軍,高處的弓箭手還不能任性施為,不然但是第一輪的弓箭就要將他射成刺 。

他作為武將能存活在這個戰場上十分不易,多年的徵戰養成了不少的好習慣,剛一發現敵軍就由馬上翻了下來,他知道中埋伏的時候身在馬上就代表你已經成為箭靶上的紅心,在下麵或許還有更大的生路,果然,第一輪的弓箭過後,他已經混雜在士兵中,混亂的情況下,任誰也找不到他。

城內的情況糟糕,城外卻也好不到哪裏去,埋伏的最大功效除了出其不意以外就是打擊敵人的士氣,要說現在的“火力”,不見得就比往日攻城的時候強多少——強的一點是龐統今日孤注一擲幾乎將其他城門的守軍調空了。可現在益州軍是在追擊,本以為識破了敵人的埋伏,卻又中了新的計策,強大的反差一下子就讓他們的士氣又跌落到低谷,雖然弓箭沒有傷到很多人,可是前進的腳步卻因此而放緩。

只要這一點點的猶疑就夠了,沒步差上一半就足以讓他們遠遠的落在荊州軍的身後。接下來的一幕對他們的打擊更大,隨著荊州軍向城內撤退,正好迎面遇到由城內逃出來的雷銅部,在城門附近的地區,已經形成了絕對的人數優勢,兩下一交手,如風卷殘雲般,這一小股敵人就幾乎被全數殲滅,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夠潰逃出這個範圍。

關羽見到敵人又一次埋伏的反應也是一驚,身上是一陣冷汗,他現在也幾乎就衝在隊伍的最前面,要是沒有雷銅這個替死鬼,恐怕現在身上插滿箭的就是自己。但是很快他就醒悟過來,因為敵人的提前發動,現在不過是和平時攻城一樣,而且距離敵人更近,正是破城的大好機會。於是向手下喊道:“大家不要慌,敵人的伏兵也不足為懼,現在距離這麼近,只要衝進城去,敵人就一點辦法也沒有啦。破城之後每個人可都有重賞跟我殺啊!”

益州軍不過是稍有退卻之意,被關羽這麼一鼓動,氣勢上又好轉了起來,開始向城門發起了衝擊。此時城門前的雷銅部已經被殺散,黃忠剛剛要踏上吊橋,一回頭見,卻見敵人又衝了上來,知道自己身邊這些人要全數撤進城內還是需要不少時間,這麼下去一旦被敵人追上來,城池恐怕就要危險,作為一個武將的責任感和他胸中的一腔熱血又開始湧動起來,一咬牙喊道:“兒郎們,人可死城不可失,不怕死的跟我來殺退敵軍。”說罷掉轉馬頭,頭也不回的對城上喊道:“弓箭不要顧忌我們,盡量的射。”然後反身又對敵人發起了衝擊。

程玉手下的軍馬大多受過洗腦教育,熱血的程度最高,隨著黃忠這一聲喊,城外尚未踏過吊橋的人中有數百人也紛紛掉轉方向,跟隨在黃忠身後發起了反衝鋒。

現在蜀軍是在進攻中,哪裏會有什麼防禦陣地,被這幾百個人很輕易的就衝進了隊伍中,黃忠帶著人也不與對方硬拼,只是往來衝殺拖慢敵人的衝擊速度。雖然城上的弓箭手盡量的想避開他們,可是都已經混成一團,又哪裏能避的開,又不能真格就停止弓箭,那樣豈非辜負了黃忠一片好意,於是羽箭照舊,甚至比剛才更要猛烈一些。

黃忠帶出來這些人,有不少就被自己人的弓箭所誤傷,甚至連黃忠自己身上也插上了荊州打造的羽箭,但這些人都是咬緊牙關,拼命殺敵,這股氣勢還真就把敵人鎮住了,往往見到他們衝殺過來就主動避讓。

衝殺一陣,黃忠估計城外的人也撤的差不多了,才又喊大家撤出敵陣,等到他再殺出來的時候,這數百人只餘下寥寥幾個騎兵,剩下大多已經戰死在敵陣之中。但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現在荊州軍已經安全的撤入城內。黃忠見目的已經達到,於是下令這幾個士兵先走,自己手拖大刀在後面斷後,益州軍已經為他的勇猛所震撼,竟然無人敢來追殺,總算被他們平安的撤回城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