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路》第205章
第二十一章棋逢對手第六節:改道

程曹兩軍打了多年的交道,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彼此都將多方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敵手因而都小心翼翼,場面上反而沒有淮南那頭打的好看。兩面都在等一個一擊必殺的機會,因為彼此都已經將此戰當成了統一天下的模擬戰。

兩軍在並州前線也聚集了各自手下的精英,曹操手下的典韋許 徐晃於禁李典樂進等名將,連同賈詡荀攸程昱劉曄等謀士構成了曹操歷次出兵最豪華的陣容。同樣,在徐州軍方面,程玉也將趙雲太史慈管亥高順徐盛臧霸等大將,和徐庶龐統陳宮沮授這樣的重量級軍師都放在了前線,簡直成了兩軍實力的大檢閱。

終於兩面都開始有點按耐不住這種壓抑的心情,於是程玉派高順領一只人馬西渡黃河,希望可以從後面包抄曹軍。聽到消息,曹操也一點不敢怠慢,忙命手下大將李典帶軍馬前往支援,雖然他素知高順厲害,但也深信李典之才,守備一地還是綽綽有餘的。

可被動防守也非明智之舉,曹操深知進攻的重要性於是命駐守冀州的夏侯淵出兵,騷擾程玉後方。

駐守幽州的審配忙向程玉請求援兵,雖然他個人不怕夏侯淵,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再增加一下兵力比較好一點。

程玉一看到消息就知道這是曹操為了牽制自己,削弱自己兵力而想出來得辦法,可惜明知是計策也要往裏跳,畢竟現在兩軍都不敢有一點閃失,於是太史慈被派到了幽州,程玉手下總共就這些人,二張又被派到淮南,已經找不到可以獨擋一方的人物,只好委屈二哥了。

對於圍攻並州的想法,程玉不是沒有過,但現在自己手下的人馬和曹操差不多,硬拼之下並無什么優勢,對方又有城池作為依托,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樣做無異自取滅亡。

還是徐庶老謀深算,沒有多久就發現了弊病,於是對程玉進言說:“主公,我軍與曹操在此對峙並我分毫的好處,還應早日脫身。”

程玉雖然信任他的話,可也需要聽聽具體的解釋,於是徐庶為程玉說明目前的形勢:“主公,我軍所倨之地南達長江北至草原,雖廣而狹,糧草供應多靠青徐之地,冀州又為曹操所佔,曠日持久之下,必然難以為繼,恐生變化。”

有關糧草的危機,程玉還沒有遇到過,自然沒有準備,但聽徐庶一說,程玉馬上醒悟過來。確實自己相較曹操而言,後方離的太遠了一些,如果是速戰還可以承受,但要是長期的大軍對峙,劣勢是十分明顯的。

於是他向徐庶問計道:“那么以軍師之見,又該如何呢?”

“我看與其與曹操爭奪並州,不如將全力放在冀州的夏侯淵身上,並州雖大,卻無益無我軍,徒增守備之地。如果能攻取冀州,不但能盡控河北富庶之地,還將青徐與幽州完整的聯結起來,大軍行動,再無阻礙。”

“話雖如此,但我軍現在正與曹軍對峙,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又能兵退幽州而不受曹軍幹擾呢?”

徐庶對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向過很久了,馬上就給出了答案:“我有一策,應該可行,我軍須對外謊稱糧草已經不足,然後退兵到雁門去。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曹軍很有可能會尾隨我軍到達雁門,到時候主公可以留一部人馬堅守城池,牽制曹軍,主力則悄悄潛回幽州,乘夏侯淵不被之時,發動突然襲擊,到時候曹操就算再想支援為時以晚,我們只要扼守壺關,雖千萬人亦無用。”

程玉對徐庶的想法一向有信心,不過這樣重大的問題,還是徵求一下手下其他人的意見比較好。

大家都是聰明人,沒有發現問題並不表示別人說他們會不理解,但陳宮雖然很支持這個意見,卻提出了自己的疑慮:“元直之見確實高人一籌,但曹操一向老謀深算,手下又有不少聰明人,如果被他們識破我們又怎么辦呢?到時候不但冀州沒有機會能攻佔,而並州又失去了,恐怕是得不償失啊。”

一句話也讓程玉頭痛不已,他自然知道賈詡是什么檔次的軍師,他的威脅性絕對不比原來的郭嘉小,何況現在曹操手下的軍師參謀又幾乎都在帳下,以他們的才智,恐怕很有可能會有人看破自己的計謀,而這一計最重要的就在出其不意,如果被發現的話,那么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的場合,龐統說起來就是賈詡一樣的人物,最適合的就是想一些不擇手段的計策,這次解決問題的又是他。

只聽他在程玉身邊說:“主公,不才有一策應該可打消曹軍顧慮。”

程玉聽到這話高興了,對他說:“士元快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