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路》第55章
第六章 羽翼漸豐 第六節 拜山

作者:天狼01

程玉聽大家都沒有反對,按照現在的情形,恐怕是事不宜遲,只有在聖旨下來之前先趕到青州,去爭取獲得孔融的諒解了。於是馬上派人請太史慈過來,兩個人將徐州的事情安排一下就向青州而去。

此時的孔融早以不在北海城了,他提升為青州牧後,主城已經移到了臨淄,除了濟北的田楷以外,整個青州現在名義上都已經在他的治下。

程玉太史慈兩人,晝夜兼行,沒有幾天就到了臨淄城下,等見到臨淄,程玉才知道古都就是古都,雖然臨淄的人口戶數都不是很高,但流動人口一點都不比自己大力發展過的東萊徐州少,而城市建築錯落有致,街道寬闊平坦,宴子所誇竟然一點不虛,不過兩個人是來辦正事的,都沒有心情去欣賞故都景致,直接就奔城中心而去。

刺使府當然不會很難找,守門的兵丁雖然見兩個人風塵仆仆,但聽說是刺使大人的兄弟,又都是官員,自然不敢怠慢,忙進去通報,並請兩個人到門堂休息。

一會兒的功夫,孔融爽朗的笑聲從裏面響起:“二位賢弟,好久不見可是想死哥哥我了,快讓我看看你們。”

兩個人一見孔融親自迎接出來,都有點不安,在他們的印象中,孔融是從沒有對自己這么大張旗鼓的歡迎過的,難道孔融是聽到了什么風聲?其實他們都多慮了,孔融這個人有名士之風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他也有極其慷慨激情的一面,只是年紀大了以後,為世俗所改變了而已,今天正趕上他的心情好,就又把年輕時候的一套拿了出來,想當初他們結拜時,也是這個原因。

孔融到了兩個兄弟身邊,拉起他們的手就往裏面走,邊走還邊說:“你們在大哥這裏還這么拘禮幹什么?”兩個人心裏暗自嘀咕,以前如果我們不拘禮就早被你罵了,卻聽孔融繼續說:“你們來的正是時候,你們剛剛又添了一個小侄兒。”

兩人一聽,在明白這次孔融特別高興的原因,雖然他已經有一個孩子了,但老來得子總是一見值得高興的事情嗎。於是連忙連聲表示恭賀,孔融也聽的笑呵呵的。

不過走了一會兒,孔融又提起點正經的事情:“二弟,三弟,你們身為朝廷命官,怎么可以私離治地呢?而且在徐州一呆就是這么久,如果朝廷要怪罪下來怎么辦?我勸你們還是早日回東萊郡去吧。”看兩個弟弟的神情,又補充了一句,“其實我知道兩位兄弟心懷大志,但應有朝廷詔令在行動,方不給人留口實。”

程玉知道大哥這么說自己還是有很大關心自己的成分在裏面的,正好也可以說一下正事,於是忙說:“請大哥不用擔憂,我近日已經收到朝廷的公文,說任命我為徐州刺使,聖旨應該不日就下來了。”

孔融一聽,心裏自然也是替兄弟高興的,忙說:“那就恭喜三弟了,哈哈,小小年紀就有此成就,將來恐怕裂土封茅也未可知啊。”

但程玉一改口說:“但大哥,小弟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希望大哥幫忙指點一二。”接著就把朝廷又任命自己為膠東相的事情說了一遍,當然言下之意是自己對這個事情非常不感興趣,想請大哥上表反對。

孔融聽了程玉介紹情況,馬上沉思起來,對程玉說的其他內容,也沒有特別的在意。過了半晌才喃喃的說:“此事匪夷所思,我們還是到前廳好好的研究一下吧。”

到了前面,孔融又向程玉詢問了一些細節,然後說:“這個事情看來是有違常理,三弟既然已經擔任了徐州牧,又怎么可以再擔任青州的小吏呢,朝廷如此做法,是不合常情的,真不知道朝廷中的高官是怎么想的。”

程玉一聽,看來自己想說服大哥的計劃怕要落空了,以孔融這種人來說,違背先例的事情本來就是要堅決抵制的,至於是不是佔了他的地盤,他倒是沒有考慮那么多。既然如此,也不能因此而讓大哥生氣,看來就用陳登之策吧。

卻沒有想到孔融又說:“雖然如此,但朝廷近日日漸衰微,四方諸侯常有不聽號令者,我等應是一心為國,在此時刻,縱使朝廷的旨意有了什么偏差,也應該一力執行,以保朝廷威望,為天下作出表率,我看三弟就勉為其難,接受這個不合禮法的任命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