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路》第156章
第十六章 英雄之戰 第七節:分歧

等夏侯敦帶領全軍殺到城下的時候已經晚了,徐州軍不但佔領了許昌,連城內堅持抵抗的曹軍都已經基本上被解決。只得一邊派人飛馬去報曹操,另一面請荀彧來研究如何能夠從徐州軍手中奪回許昌。

 不過荀彧對目前的情況可是一點也不樂觀,根據多年和徐州勢力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對方如果沒有周密的計畫是不會這麼貿然行動的,盲目反擊只是給自己增加危險,何況現在整個朝廷都在這裏,因此建議夏侯敦先退兵,等匯合曹操以後再做決定。

 夏侯敦對這話只有一半的相信,他也認為帶著獻帝和百官作戰比較危險,但又不認為對方有多厲害,於是建議荀彧派人護送獻帝先到陳留再到東郡與曹操主力會合,至於荀彧本人,他還是力挽和自己一起反攻許昌。

 雖然荀彧對夏侯敦不能當機立斷馬上撤走有點不以為然,但自己留在這裏確實可以減小軍隊的危險,也就答應下來。

 話複前言,曹操得知徐州軍進攻許昌雖然內心震動,卻並不是很擔心,他哪里知道程玉竟然這幾年為他準備了這麼多秘密武器,卻不料剛收到敵軍進攻的消息沒有幾天,連撤軍或者破敵之策都沒有想出一條,就又收到了敵軍已經攻破許昌的情報。

 這一下唬的曹操膽戰心驚頭痛欲裂,頹然倒在帥案之旁,身邊的眾將見主公臉色不好還以為他是在生氣,等看到曹操臉上的冷汗才知道主公的情況不妙,忙圍到曹操身邊搶救。

 見曹操如此痛苦的樣子,眾將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突然荀攸靈光一閃,知道病症的根源在哪里,於是對曹操說:“恭喜主公,聖上從敵人手中逃脫了。”

 除了程昱以外,眾將大多對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有點奇怪,但卻見曹操突然奇跡間的有了精神,又能坐起身來問道:“此話當真?”

 原來曹操聽說許昌一天沒徐州軍攻破,以為獻帝也被對方又截了回去,自己這許多年來一直都假借天子的名義四處征伐,如果有人從自己手中將天子搶過去的話,也用這樣的手段對付自己,恐怕自己的軍心大亂是一定的。如今聽說獻帝沒有被對方搶走,以他天生樂觀的性格,自然又一次有了精神。

 荀攸見主公果然擔心的就是這件事情,就將許昌那裏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這個報告的士卒身上還帶著他叔叔的家書,自然對那裏的情況如同親見一般。

 等曹操聽說閻溫慷慨赴死的時候,也是一聲歎息:“有如此義士而未得擢用,實在是吾之過也。”命身邊的人且將此事記下,等打敗了敵人再加以追封。

 既然是許昌丟了,就算曹操也無心再戰,只得趁程玉還沒有得到這個消息,虛插旌旗,懸羊擊鼓,兀自退去了。

 等到了第二天將晚,程玉卻也沒有發現什麼不妥,畢竟這幾天大家都是這麼和平度過的,突然有豫州派來的士兵送上太史慈的書信,程玉打開一看,這是太史慈臨發起進攻前給自己送來的信,因為要從自己的地盤上繞過來,所以如今方到。

 程玉讀罷書信方才如夢初醒,忙指派探馬去看曹操的動靜,等探馬回來將曹操已經撤走一說,程玉後悔不已,忙招來手下眾文武商量。他首先分派任務:“子龍,你和我帶一哨人馬,輕裝出動,追殺曹賊。元直,其餘的人馬由你指揮繼續,再向任城前進,奪下以後發現哪里有什麼漏洞就進攻哪里。”

 徐庶又有了不同意見:“主公,曹操用兵甚合其道,今日雖退,必有安排,我們還是一同攻打任城,相互有個照應。不然主公也可多帶人馬,緩緩而進,定然一路勢如破竹。”

 龐統卻在一邊反駁說:“我看主公此計甚好,如合兵緩進,豈不是永遠也追不上曹操了?一路之上敵人大多都有準備,恐怕很難有什麼成就,何況即使佔領了兗州數郡,可曹操的主力平安撤走,終究是個後患,不如借此機會一舉將其擊潰。料想他既然以為我軍不知他撤走的消息,又擔心許昌戰事,哪會在路上耽誤什麼時間?”

 程玉聽的連連點頭,龐統說的正是自己想的,但徐庶不依不饒,繼續勸說程玉放棄他的想法。程玉以前雖然對徐庶的話言聽計從,但這次覺得徐庶還是太保守了,何況自己的計畫有龐統的認可,如果這次能夠成功的襲擊曹操後隊的話,輕則降低敵人士氣,重則一舉擊潰曹操,讓他再沒有實力去支援許昌和兗州各地,那樣自己的對手名單裏就可以把曹操鉤掉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