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路》第314章
第三十三章 盤根錯節 第五節:陡遇強敵

作者:天狼01

原來,當日劉備被郭嘉用計驅逐以後,果然就老老實實去投靠了劉璋,他與劉璋父子雖然沒有什麼深交,當年也在剿黃巾的時候見過數面,不過那時的劉焉是正牌的皇親國戚,又手握重權,對這個根本不知道族譜上有沒有,只是自稱劉家正統的人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過後的這些年裏,劉備的名聲卻是越來越大,在中原深得士子百姓得推崇,因而劉璋對他也漸漸多了些注意。

這回聘請劉備入川為自己效力,劉璋雖然不至於親自出去迎接,卻也派手下重臣法正一直迎接到三峽夔關,又給了劉備一個左將軍漢中太守的名分,也是給足了劉備面子。

說來劉備也一點都沒有讓他失望,無論內外都是一把好手,在內將涪城梓潼這些治地治理的生機勃勃,井井有條,對外將頻繁入侵的張魯打的不敢南顧,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漢中。

不過有一件事情劉璋一直想不通,就是為什麼劉備幾次進攻漢中的時候卻大多是無功而返,常常莫明其妙的只要一踏上漢中的土地就會吃敗仗。

不過劉璋卻也沒有深究,畢竟劉備可以自己冊封的漢中太守,只要他拿下漢中那裏就是他的,想來他也不會和張魯有什麼勾結,最後只能得出張魯在漢中確實比較有人望的結論。

就在劉璋覺得自己這裏天下太平的時候,卻不知道劉備包藏禍心,看似平穩的局勢下卻暗藏波濤。這段時間裏,劉備一直都在收買巴蜀的人心,大多數的百姓,甚至很多士子官員都認為劉備是個雄才大略愛民如子的合格君主,經常時不時的將他在心中與劉璋比較一下。當然最後的結論就是劉備如果當權的話,一定會比劉璋要強。

這種情況持續下來,也許是劉璋根本沒有想過,也許是等他發現的時候已經無濟於事,最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劉璋宣佈讓位於劉備的時候,手下竟然是一片稱頌之聲,根本沒有幾個人表示反對,讓劉備平白坐收了整個巴蜀,一躍又成為一個實力派的軍閥。

不過程玉還是有點懷疑,誰能不依戀權力,劉璋如果可以毫不猶豫的將益州交給劉備,他豈不成了聖人?不過要是說連什麼張任嚴顏黃權王累之類的都沒有什麼太大反映,就讓劉備這麼輕松的將益州得到手來看,也不得不佩服劉備的手段。

等到劉備一接手益州牧,卻也真的不負眾望,馬上顯出了自己的鷹派本色,北遣嚴顏張任等蜀中舊將以法正為軍師討伐張魯的所謂“米賊”,南派雷同李嚴等蜀中的新生代以剛剛歸附自己廖立為軍師南下交州,最後自己帶領派關張諸葛等人東進荊州,希望可以佔領程玉擊敗劉表後剩餘的無主之地。

說來這也是程玉的一點失誤,當日他平定荊州以後,為了減輕一點孫策的心裏負擔,特意留下了大半個荊州沒有收復,而且還嚴令鎮守荊州的龐統也不得染指這些地方,目的是怕一旦將孫策的進去之路全部切斷,難免最後會面對兄弟反目的情況,而讓他先發展下去,自己一旦平定了天下群雄,他定然不會辜負當日誓言繼續與自己為敵的。

沒有想到孫策不但是個義士,還是個死腦筋的義士,自己覺得已經佔領了荊南,得到了幫助程玉的代價,任周瑜等人怎麼勸說就是不同意繼續北上,因此荊州西部這塊無主之地就一直這麼懸了下來。

但有原則是有原則,孫策卻不迂腐,一聽說劉備打荊州的主意他可就不幹了,自己和程大哥兩家拼死拼活最後便宜了劉備那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話,於是幹脆發了一點狠,一面命周瑜帶領一部人馬去與劉備爭奪交州,自己帶領軍馬北上與劉備爭奪西荊州。

孫家的勢力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也是非同小可,雖然南方的勢力都比較偏小偏弱,但正好適合用在練兵之類的場合,加上孫策本身是個以勇武自傲的武人,在他的麾下,士兵的戰鬥力絕不可小看。

當然,劉備現在也不會帶領什麼魚腩軍隊,最近這兩年,益州的軍備的等事項也落到了他的手中,他既有關張這樣的悍將,又有孔明這樣的謀臣,將原本軟弱散漫的益州兵也訓練成了一隻彪悍之師,至於當年他由荊州甚至更遠的汝南帶去的舊部,戰力恐怕已經不在徐州軍之下。

說起來兩軍的實力差距並不是很大,但一是劉備軍搶先一步佔領了武陵城,另外孫策雖然隨著年紀的增長收斂了很多,但在骨子力還是難免有好用鬥狠的想法存在,得知敵軍已經佔領武陵,大怒之下憤然帶兵攻城,自己也不顧手下人的勸說親自上陣。

可是第一戰就讓孫策略微吃了一點虧,他縱橫江南這麼多年,一直沒有遇到過對手,當年與劉表作戰的時候也沒有在正面遇到過關張等人,便將小霸王的名號當成自己應得的榮譽,沒有想到在戰場上一遇到張飛,很快就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兩人打了一陣讓孫策也處處受制。

後面的隊伍中還有另外一員虎將甘寧在,他對兩個人的戰鬥也暗自心驚,這麼下去主公恐怕也會有什麼危險,忙舞刀縱馬上前助陣,劉備這邊也有個使刀的大行家在,關羽一見敵將有人支援孫策,也擺冷傃鋸迎了上去。孫策甘寧二人如果但就勇氣膽識來說,絕對是天下少有的猛將,但武藝雖然也是超一流高手的境界,卻還是與關張有點差距,甘寧上陣同樣也佔不了關羽的便宜,程普黃蓋韓當這三員老將對孫策的關心也不比甘寧差,馬上也各自催馬上前助陣。

就是這樣,兩邊助陣的人越來越多,由將到兵,最後完全演變成一場混戰。

一番大戰之下,兩軍也都是損失不少,最後還是幾員老將比較持重,見目前的情況已經佔不到什麼便宜,鳴金收兵,孫策也和敵人打了這麼久,雖然以他的性格心中不會有什麼挫折之感,但對於劉備軍的輕視之情卻是一點也沒有了。再想想當年程玉竟然能戰勝這麼可怕的敵軍,心中對他也不由產生了一種崇敬。

劉備軍這一戰的也就是給他個下馬威,見敵人主動撤退,也就沒有追趕,何況他們的心裏也都清楚,以孫家軍的實力,就算追殺也難以有什麼太大的戰果,最後還是難免兩敗俱傷。不過張飛心中卻還是有點意猶未盡,對著孫策撤退的方向喊道:“孫策,——小霸王,難道當年的霸王不過就是如此嗎?實在讓人可發一笑。”

孫策被這一撩撥,火氣又上來了,正想回頭再去殺上一陣,黃蓋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他說:“主公莫要動氣,敵軍不過是想擾亂您的心智,萬萬不可中了敵人的詭計啊。”

孫策心中也知道這個道理,雖然氣的肚子鼓鼓的,但知道自己越生氣,今天的仗越難取勝,還不如好好回去想想什麼辦法報仇,於是強忍著回到營中。

不過就算想,他卻也難以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本來他生性豪邁,做事大多的時候憑借一腔熱血,最不喜歡勾心鬥角謀劃算計之類的事情,以前一直都是由周瑜來幫他完成這些事情,這次周瑜本來想要由他來對付劉備的主力,但孫策卻覺得像劉備這樣的人一直被人追的如同喪家之犬,就算有本事也高不到什麼地方去,才執意要自己北上的。如今面對敵城想不出什麼辦法來,才讓他感到對周瑜的思念。

可是自己就算失了先機,卻也不能讓劉備平白撿了這麼一個大便宜去,就算沒有辦法,也要再堅持一段時間,自己被人稱作小霸王也不僅僅是由於自己武藝高,在他的手下,孫家軍這麼多年來還沒有吃過敗仗,可以輕視的。——想到張飛,孫策心中的火又上來了,早晚有一天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

沒有想到以後的幾天,孫策想與敵人打上一陣以抒發胸中的悶氣也不能。其實,就連諸葛亮也不能說是萬能的,他的心裏一樣有自己需要擔心的事情,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基本上已經控制了益州的形勢,但要說一個懷有異心的人也沒有,說出來自己都不相信,他們之所以還這麼老實,不過是現在主公的實力強勁,兵力是保持安定的關鍵。

本來這次他是不想親自出來的,但這麼長時間對周遭勢力的瞭解,他知道這個荊州是沒有那麼容易進入的,程玉曹操孫策哪家的實力也不比自己差,這次進入荊州很可能會將其他勢力也卷進來,只有自己親自坐鎮才能最穩妥的控制局面,保存實力。

當日關羽張飛率兵出戰,本是出於他的授意,他希望借此可以知道一下孫家軍的底細,一戰之下,他對孫策也不得不再高看一眼,小霸王果然不是簡單人物,如今孫家不但勢力比當年要增長了很多,戰鬥力也又有了提高,如果硬拼下去,一定只能獲得一個慘勝,這樣的結局太不劃算,不如以逸待勞,根據自己多年對孫策性格的瞭解,他最後一定忍耐不住,只要他忍不住的時候,就會有破綻供自己利用。

隨著過後的一段時間內,孫策軍越來越頻繁的攻擊,關羽張飛這兩個好鬥分子更是忍耐不住了,幾次求見諸葛亮希望他可以準許出城迎戰,單是困守城池實在不是他們的性格。哪知諸葛亮就是不答應,最後還以劉備的命令來壓他們,——其實現在來說,他們早對諸葛亮敬如天神,單是他自己的命令,他們兩個也不敢違抗。

沒有人注意到,越是聽到敵軍進攻的消息,諸葛亮就越開心,他知道,孫策馬上就要支援不住了。

終於有一天異變突生,有士兵來稟報說城外的孫策軍正在撤走。

這本來很不符合孫策性格的事情卻似乎早在諸葛亮的算計之中,他聞言後撚須微笑,命令手下的眾將到帥府集合,他要傳達命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