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路》第255章
第二十七章 東萊之亂 第一節:歸降

  劉磐剛才聽伊籍一直稱程玉為大司馬,就十分不爽,如今見他竟然直接說出勸降的來意,勃然大怒,從身邊抽出配劍,戢指伊籍罵道:「好你個匹夫伊籍,虧大哥對你如此推崇信任,想不到你還真是個奸細,我先殺了你。」

  劉琦雖然聽伊籍是來勸降自己的,心中隱隱有些失落,但他還是很尊重伊籍,忙拉住劉磐的手說:「兄弟,你這是幹什麼,不管機伯是來幹什麼的,他都是我的朋友,何況你連話都沒有聽人家說完,你急什麼?」

  伊籍雖然見到劉磐一副要吃人的表情,卻是面不更色,等劉磐在劉琦的好說歹說下,終於回到座位上以後,才不慌不忙的對劉琦說:「大公子,我們多年的君臣,有些話說出來請你不要在意,現在荊州真正在您控制下的地方不過是長沙這樣一個彈丸之地,您所有的兵力也不過是老主當時給您的幾千兵馬,加上前面敗仗的損失,恐怕也剩餘不了多少了,而且您的手下也沒有可用的將材,比起當年的袁紹,定然是大大不如。而程玉這次舉傾國之兵,手下能征慣戰的將士無數,可以說這場仗還沒有打就已經注定了結果。您又何必再堅持下去呢?我知道您心存仁慈,又怎麼會看著百姓遭遇兵戈之災,還是投降吧,據我看來,程玉並非是奸詐兇惡之徒,他也答應過說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為了長沙的百姓,我看您就先將個人的榮辱放下,我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百姓來求您了。」

  聽到這話,劉琦感覺口中有種苦澀的感覺,確實他也知道,自己的這些人連給敵人填牙縫都不夠,自己還在堅持,不過是無路可退的結果罷了,可是程玉真的能放過自己嗎?

  伊籍看出了劉琦眼中的疑慮,對他說:「大公子,我的話您應該是相信的吧,根據我的觀察,程玉絕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既然他已經答應了您,就不會再有什麼意外,現在您投降,不但可以在程玉那裡留下一條後路,而且百姓和軍士們也都會感激您,不是比硬抗下去,兵敗身辱要強上很多嗎?」

  劉琦的臉色變換不定,最後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對伊籍說:「既然是機伯這麼說的話,那麼好吧,我願意出降,請您回去轉告程玉吧。」

  「非也,大公子,現在您想投降的話,就不要等他的軍馬來了,我想如果您自己親自到他營中請降,應該是更好一點。」

  劉磐下面連忙反對:「大哥,不可以,到了他的地盤上就真的什麼都要聽他的了!」

  劉琦苦笑一下:「難道現在我的命運就由我自己掌握了嗎?好吧,機伯,我聽您的,我們什麼時候動身?」

  「越快越好。」

  劉磐見大哥既然已經都鐵了心,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但一再表示要和他一起去,死也要死在一起。

  此時在軍營中的程玉倒是一點也不著急了,劉琦的人應該是比較軟弱的,何況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和自己抗衡的本錢,在有一線生機的情況下應該不會非和自己死拼的,因而他終於可以放下心來好好休息一下。

  果然,伊籍出去不過是一日的工夫,軍士就回來報告說他已經帶著劉琦劉磐回來了。

  本想將幾個人請進營來,但傳令兵還沒有走出營帳,又被程玉叫了回來,既然劉琦都已經投降了,自己就給他一點面子吧,何況還有黃忠在呢。因此程玉雖然沒有大合眾將,卻也帶著身邊幾員護衛和親隨迎接了出來。

  劉琦等人正在外面等候程玉的傳喚,雖然伊籍一再保證,可他的心裡面說起來還是有點忐忑,沒有想到程玉竟然親自迎接了出來,這可讓劉琦受寵若驚,慌忙跪倒行禮。

  對於已經投降的人,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程玉還是很有禮貌的,親手將劉琦攙扶起來,又開解了一番,然後一行人才進入營中。

  等大家進到營內以後,劉琦將代表長沙權利的兵符印信交給了程玉,程玉為幾個人準備了盛大的宴會,雖然沒有看到黃忠的身影,但對肯歸降自己的人,都是要加以優撫的,何況上回在戰場上看劉磐的武藝還是不錯的,能為自己所用起碼要比那些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人要強很多吧。

  在這樣的氣氛下,劉琦也終於放下了自己心中的包袱,盤桓了一夜以後,他隨程玉的大軍出發,一起回到了長沙城下,見到主將親自來叫門,那些守衛的小兵還有什麼猶疑,隨著城門大開,長沙城也成為程玉的領地。

  進了長沙的第一件事情,程玉就是要去看望黃忠,畢竟劉磐已經投降,自己和黃忠之間已經沒有什麼對立的關係,如果不把握這個機會反而讓別人佔了便宜的話,那可是誰都對不起了。

  為了保障說服工作的順利進行,程玉特別請劉磐與自己一起去,好在劉磐是個比較簡單的人,根本沒有什麼嫉妒之類的想法,當自己投降以後,反而希望黃忠能夠得到程玉的重視,有大展拳腳的機會。

第二十七章 東萊之亂 第二節:聚賢

  黃忠這些天都在養傷,知道徐州軍馬已經到了城下,希望自己可以能幫的上劉磐,聽到敲門聲,不知是何人,在臥室內坐起,喊了一聲:「請進。」

  猛抬頭見程玉與劉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黃忠伸手探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還沒有熱怎麼就看到幻覺了?他這幾天深居簡出,又怎麼會知道伊籍來勸降的事情,等看到劉磐對程玉恭敬的樣子,他總算想明白劉磐是已經投降了。

  程玉見黃忠在那裡發愣,乾脆自己先打招呼吧:「黃將軍近來可好,可是把我想死了。」

  劉磐也是根本不知道黃忠上次被擒的事情,聽到程玉竟然這麼心平氣和的主動和黃忠打招呼,也有點轉不過來。

  黃忠不知道程玉的話是諷刺還是真心,只是把頭歪向一邊,程玉知他有所誤會,笑著解釋說:「黃將軍,我是真的很想你。江夏城前的英姿猶歷歷在目,我非常欣賞你當日的英勇與忠誠,如今我們都已經是一家人了,下官是特意來這裡請你出仕幫我安定天下的。」

  黃忠看了一眼劉磐,後者點了點頭:「大司馬的話沒錯,我和大公子商量以後決定為免百姓戰亂之苦,舉城投降了大司馬,現在我們都是他的手下,老哥哥一身武藝怎可空老林泉,我也希望你能跟大司馬建功立業,留名雲台。」

  黃忠聽完劉磐的話,歎了一口氣:「不必了,我的年紀已經大了,公子和我多年的交情,我是無奈之下才去幫你的,既然你們已經和好,我也沒有心思再在沙場上討飯吃,還是回鄉務農去吧。」

  程玉還沒有說話,一邊的劉磐卻搶先阻攔:「老哥哥,您怎麼可以說這樣的話呢?沒有理由說什麼歸隱的啊,如今敘兒已經不在了,你還有什麼牽掛呢?何不痛痛快快的重新做回您自己,在疆場之上找回屬於你的名譽地位。」

  黃忠一臉的苦澀:「賢弟,我和你們已經不同了,我已經老了,名譽地位對我來說又有什麼用途呢?」

  「不對,當年廉頗雖老,猶能勇冠三軍,何況您還只是正當盛年,您難道就不渴望沙場上的快樂嗎?我可是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您時刻想馳騁疆場的心情,雖然我們不行了,可大司馬更適合您這樣有本事的人去輔佐,機會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見黃忠還有猶豫的表情,劉磐終於忍不住了:「老哥哥,你就別再瞻前顧後了,要不這樣,以後我在軍隊裡每天都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看你來不來幫我。」

  劉磐畢竟還是一個粗豪單純的人,現在的話竟然有了幾分孩子氣。黃忠抵擋不住劉磐的再三懇求和程玉的誠心邀請,最後終於決定出山輔佐程玉。

  對程玉來說,這個消息要遠比劉琦舉城投降更讓自己高興,只要手下有兵有將,多少的地盤都能拿的下來,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才,再多的城池也會有一天丟光。

  能夠將黃忠帶回來,程玉總算是不白忙一場,雖然當日在江夏城下有親戚朋友戰死的徐州兵多還對黃忠心有芥蒂,但畢竟是已經投降主公的人,所有往日的過節,大家也就當這些往事不存在,雖然不是表現的太熱烈,卻也沒有人找黃忠的麻煩。

  得到黃忠以後,程玉都覺得自己還留在長沙都有些索然寡味,正欲休息幾天就離開這裡,突然卻看見徐庶興沖沖的進來,對程玉說:「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程玉有些不解問道:「元直,我的喜從何來啊?」

  徐庶興沖沖的告訴程玉:「回稟主公,剛剛我在城內巡視,見到一位大賢,特將他帶來請主公一會。」

  程玉不知是誰,於是詢問徐庶方才知曉是江夏人費禕因江夏戰亂避難至此,因徐庶當年在荊州遊學的時候曾經見過一面,特意將其請來。

  程玉聽是費禕,卻也很有印象,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曾經盛讚過的人,又是蜀國後來的重臣,自然不會是什麼平凡人物,於是親自接見。

  與之交談之下,果然言語不凡頗有見地,恰好是程玉最缺乏的人才,當即許之高官厚祿,收到帳下。

  費禕一來,又為程玉介紹了其他幾個人,都是後來蜀國有名的人物,分別是襄陽人向郎,南郡人董和,零陵人蔣琬和江夏人馬良,前幾位都應招而來,卻有馬良一個稱制不出。

  越是這樣的人,讓別人的興趣越大,本來馬家兄弟五個都有賢名,就是一件讓人很不可思意的事情,何況此時的馬良不過是一個少年,竟然敢駁朝廷裡如日中天的權臣的面子,怎麼能不讓人懷有興趣,最後程玉乾脆還是自己到府上去拜會。

  馬家雖然說是江夏人,但狡兔三窟,在長沙卻也制有產業,程玉在費禕的帶領下,找到了馬良在長沙的門上。費禕上前去拍門,卻聽到裡面響起一老一少兩個聲音:「誰啊?」

  費禕對裡面喊道:「勞煩回稟季常一聲,說老友費文偉到了,另有貴客,讓他出來迎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