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家後院是唐朝》第122章
第121章 土高爐

  二十一世紀轟轟烈烈的大煉鋼鐵運動已經成為過去,曾經的土高爐在歲月和風沙的侵襲下成為廢墟,隻留下了斷壁殘垣,述說著曾經的歷史,而唐朝的益州,土高爐再一次出現了。

  商會的事情交給了崔鶯鶯,熟悉了一陣子,這丫頭很快上手,她管理的隻是貨物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再加上王府每日的進賬和開支,這些問題對她來說並不是難題,怎麼說她也唸了幾年的書,比起文盲更容易接受這種俱備挑戰的工作。

  從商會的事務中抽身而出,李愔則是每日和佟玉混在一起,李愔在距離南河工坊基地十幾裡的一處密林中重新開闢了一個塊空地立起了一個雄偉的建築,隻是這個建築規模卻比倉庫大得多,年前開始建造,在數千工人日夜趕工下,前兩天終於完工,而佟年也帶著各類工匠入駐研究院,從此這裡就是他們的傢了。

  在研究院的週圍一道高高的圍牆聳立,隻留下一個門供匠人進出,在門口,十幾個全副武裝的侍衛分立兩旁,院子中還有侍衛不斷巡邏以確保工匠們的「安全」。

  楊素心的資料蒐集工作在年後沒多久就已經完成了,按照李愔的要求,這些資料基本上配備了詳細的說明圖紙,李愔不指望這些唐朝人能夠看得懂其中的專業術語,但希望他們先從最基本的模彷開始,至於原理再慢慢學吧。

  研究院又或是科研院建立以後,李愔不得不參與其中,這些技術資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天書,一點也看不懂,但李愔至少是經過十六年教育大學畢業的人,多少還是能湊閤看懂的,而在李愔把煉鐵的技術資料用唐朝的錶達方式講述給研究院的鐵匠以後,李愔徹底成了一眾唐朝偽科學傢的崇拜對象。

  在把技術資料放進了研究院的圖書館以後,李愔給佟玉下達了四個任務,第一是鋼鐵,第二是燧發槍,第三是蒸汽機,第四是水泥,而今天,佟玉和工匠們終於在李愔的指導下把土高爐蓋了起來。

  李愔趕到研究院的時候,第一爐鐵水剛剛出來,站在土高爐麵前,李愔被熱浪逼退了幾步,望著紅滾滾的鐵水,李愔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地,古人缺乏不是智慧還是知識啊。

  眼前的土高爐高約三米,形狀如同一個倒扣的啤酒瓶,頂部有一個口子,用來將鐵礦石煤炭,焦炭等原料倒入高爐中,而在高爐的一側有一個土質的樓梯用來上料,高爐的下方有兩個圓形的孔洞,一個用來進風,一個用來出鐵水,在進風口前裝置著一個風箱,一個工匠正手拉著風箱加熱高爐的溫度。

  土高爐隻能煉出高品質的鐵,並不是說直接就把鋼煉出來了,煉鋼還需要脫脫碳,脫磷等步驟把鐵中的碳,磷元素降到最低,而這就需要另外一種後續設施了。

  「乾的不錯!」李愔對佟玉和負責煉鋼項目的匠人說道。

  李愔提出的四個要求不是依次進行,而是同時進行,他根據各個匠人熟悉的技藝把他們劃成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不同的項目,而佟玉這組最先有了一點小成績,這是也歸功於土高爐結構簡單,還有唐朝煉鐵技術已經不錯了,灌鋼法在北方已經很普及,但李愔要求的是品質更加卓越的鋼鐵,至少足以生產蒸汽機。

  佟玉微微得意,這些天他每日都泡在李愔提供的資料中,每有不懂之處就跑到王府去詢問李愔,現在對煉製鋼鐵的術語他也懂了不少,道:「殿下,鐵水煉出來以後,隻需要在土高爐的一側再添加一個煉鋼爐,這樣就能生產出高品質的鋼了,隻是可惜,土高爐原料中還缺少石灰石這個種東西,不然這土高爐煉出的鐵就可以和如今大唐的鋼相比較了。」

  「不要那麼貪心,慢慢來,現在金管傢已經帶人去尋找這種礦物了,估計很快就有消息了,不隻是你,燒製水泥的主原料也是石灰石,你的那個摯友恐怕比你還急!」李愔打趣道,李愔說佟玉的哪位摯友叫杜平誌,人如其名,和佟玉一樣沒有什麼追求,隻喜歡鑽研稀奇古怪地東西,收到佟玉的信以後,這位高人就拖傢帶口到了益州,他如今正是負責水泥和蒸汽機的人。

  本來,李愔是讓他負責燒製水泥的,但是水泥這種東西製作太過簡單,隻要有原料,生產出來並不是很睏難的事情,看了資料,又和李愔討論一下水泥的製造方法,杜平誌深覺自己是大材小用,懇求李愔把蒸汽機的事情也交給了他。

  「殿下……」李愔和佟玉正說著鋼鐵的事情時,一個模樣邋遢的人溜了進來,高喊一聲跑了過來,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比起佟年,李愔倒是覺得杜平誌更有瘋狂科學傢的樣子,穿衣打扮都是不著調的樣子,待人接物也是幼稚和小孩一樣,除了鑽在屋子研究資料,他沒有別的愛好。

  「殿下,這石灰石什麼時候纔能有消息呀!」杜平誌幾乎是見到李愔就問這個問題嗎,這次也沒例外。

  佟玉搶著說道:「催什麼,殿下也急,又不是你一個需要石灰石,我也需要煉鋼。」,他對這個摯友一嚮不客氣。

  「先不提這個,蒸汽機你有眉目了嗎?」李愔轉頭問道。

  杜平誌立刻沮喪起來,「殿下,燒製水泥需要石灰石,製作蒸汽機需要鋼鐵,現在我是一樣也沒有,沒法做實驗呀。」,幾迴接觸下來,他倒是把實驗這個詞給學會了,在研究院最大的地方不是圖書館,也不是匠人的生活起居區域,而是實驗區,李愔和佟玉現在站著的這個院子就是佟玉的試驗場,在試驗場的北側還有室內實驗室供佟玉做研究,而杜平誌同樣擁有自己的匠人和實驗室,這些天他竟是看圖紙和資料了,手早就癢癢了。

  李愔考慮了一下,道:「先別急,過幾天蒸汽機和煉製鋼鐵的爐子就會到了,到時候你們再結閤實物把這幾樣東西好好研究一下,尤其是佟玉,能不能煉出好鋼將影響很多東西的製作,你的任務最重,知道嗎?」

  佟玉正色道:「是,殿下,佟玉記住了。」

  李愔看了看兩人,擰了擰眉頭,研究院隻是剛成立,缺少的東西還很多,比如很多做實驗的工俱,比如鉗子,螺絲刀之類的東西,沒這些東西,他們根本無法拆卸這些現代化機械,他現在走的路就是復製加創新,先讓他們把那些老舊的技術能復製出來,先製作,在製作中掌握原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