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家後院是唐朝》第132章
第131章 各懷心思

  「陛下要巡視益州?」上官儀三人聽到這個信息的時候,都是一臉的驚容。

  李愔接到從長安來的信件以後就直接到了刺史官署,朝堂上那些破事他已經知道了,這些看他不順眼的傢夥無非是羨慕嫉妒恨罷了,不過想從他嘴裡摳出點油水可沒那麼容易,他道:「沒什麼值得驚慌的,該怎麼處理政務就怎麼處理政務,和平常一樣就行。」

  上官儀從李愔的錶情中已經猜到了什麼,「殿下,這次陛下來是為了小麥,鋼鐵和水泥來的吧!」

  竇賢德道:「殿下一畝地出產七石小麥的事情畢竟太過不可思議,還有那些堅實的鐵俱,質量甚至比府兵的兵器還要上乘,這難免會引得他人妒忌。」

  「竇司馬說的沒錯,這些人必定會鼓動陛下讓殿下把這些技藝交出去,殿下還應該早作準備纔是。」王銀龍附和著說道。

  李愔思忖了一會兒,說道:「這是自然,到時候我會和父皇週旋,這事兒自是不能便宜那些居心叵測之人。」

  李世民決定南巡益州後,李恪就給李愔來了一封信,讓他早作準備,信中把朝堂上針對他的人一一點出,李愔看了一遍,李泰是不出意外在上麵,而這次李承乾居然在裝了幾個月爛好人以後再次對李愔出手了,除了這兩個人,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終於撕開的羊皮,那就是長孫無忌。

  看完那封信以後,李愔是冷笑連連,自己這纔鬧出一點小動靜,他們就忍不住了,如今的李愔已經不是當初的李愔,既然他們想玩,那他就奉陪到底,看誰能笑到最後。

  長安,曲江池,李承乾攬著阿史那蘭一道走在曲江池畔旁,如今已是五月中旬,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曲江池旁春意盎然,環繞池水的柳樹抹上了一層新綠,無數柳枝垂下,清風吹來,枝葉飄蕩,恰如少女輕撫青絲。

  池中,華美的畫舫來往穿行,不時從中傳來優美的歌聲,岸上,文人墨客聚集,吟詩作賦,好不風.流。

  阿史那蘭望著這一池美景,贊美道:「太子殿下,這兒真美……」

  「再美,又怎麼牴得上阿蘭的萬分之一。」李承乾望著阿史那蘭道。

  「殿下!」阿史那蘭也是含情脈脈地望著李承乾,二人儼然一對神仙眷侶的模樣。

  李承乾心中歡喜,在阿史那蘭進東宮兩個月後,阿史那蘭終於接受了他,李承乾心中無限歡喜,對阿史那蘭幾乎是言聽計從,這些日子以來,李承乾的一舉一動莫不出自於她。

  「阿蘭,以前你讓我聯閤李恪對付李泰,這次又為何讓我在父皇麵前說對李愔不利的話,這李愔雖是搞出了幾件新奇的東西,但也不必如此上心吧,而且他處在益州那種邊荒之地,對我們來說也沒什麼威脅,等到我登基為帝,隻需安個謀逆的罪名給他,就可以把他收拾了。」李承乾忽然想起來這件事兒,張口說道。

  阿史那蘭有自己的想法,她委身李承乾以後地位大增,雖說比不上太子妃,但也差不到哪裡去,她的存在自然也是引起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註意,也曾招她進宮詳細詢問她的身世,阿史那蘭隻得編造了一個鬍商之女的身份。

  阿史那蘭出身不明,李世民自然不會答應讓李承乾娶她為側室,但是阿史那蘭讓李承乾猶如換了一個人一般,這些都是李世民願意看到的於是默許了兩個人在一起。

  而這樣,阿史那蘭更是一心輔助李承乾,讓他的太子之位穩固,她的想法很簡單,也很毒辣,以李承乾對她的寵愛,李承乾登基以後,皇後之位還不是非她莫屬,那個時候世民已經死了,還有誰能管得住李承乾,這大唐江山還不是她和李承乾說的算,而後她自是讓這大唐日漸腐朽,等待她的父汗頡利捲土重來。

  本來一切計劃都如常進行,阿史那蘭看到李泰對李承乾的威脅最大,於是讓李承乾假意討好李恪,聯閤李恪共同對付李泰,但是從益州傳來的消息,讓她暫時改變了策略。

  可以自由出入以後,阿史那蘭很快和頡利暗中取得了聯繫,把從李承乾那裡得到的信息不斷傳迴頡利手中,而這次益州的動靜也吸引了她的註意力,當然她關心的不是小麥,也不是水泥,因為草原不需要這個,她需要的是煉鋼技藝,有了這個,頡利徵服草原的計劃將更加順利,因此他纔讓李承乾上奏李世民,讓李愔把這個技藝交給朝廷,她再從李承乾手中得到。

  「我當然是為殿下好,李愔佔著這麼多技藝,隻會讓益州越來越富庶,而如今陛下身體康健,殿下還不知道何事能登基,那個時候益州豈不是尾大不掉了。」阿史那蘭嬌聲道。

  李承乾凝眉道,「隻是把那些技藝要來也於事無補,益州還不是該如何就如何。」李承乾並不蠢笨,找到阿史那蘭話中的破綻。

  「可總比李愔有,而我們沒有強的多吧。」阿史那蘭補充道,她這樣說,李承乾不由點了點頭。

  崔府,崔紹重重把一個青瓷茶盃摔在了地上,胸口劇烈起伏著,這些天他是極力維護李愔,可是其他六個望族則是和他唱起了反調,一心讓李世民督促李愔交出手中的技藝,渾然不顧五姓七望之間的情誼,「其他三姓倒是罷了,怎麼你盧氏也是這樣。」

  盧氏歎了口氣,揮退婢女,道:「從父親想法來說,他做的並沒有錯,李愔是崔氏的女婿,但不是其他四姓的女婿,李愔是李氏皇族,五姓是望族,而皇上一直在打壓五姓七望,我們女兒嫁給李愔不就是一個證明嗎?如今李愔掌握這樣的技藝,這對李氏皇族當然是好事一件,但對其他望族就不同了,這也是為什麼連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都忍不住跳出來了,還不是為了關隴貴族的利益,防止李氏皇族一傢獨大。」

  崔紹頹然地坐了下來,「但崔氏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畢竟鶯鶯可是我們的女兒啊!」

  盧氏走到崔紹麵前道:「前些天我遇到火山令袁天罡,就把鶯鶯的生辰八字告訴了他,他說鶯鶯日後必會富貴榮寵至極,袁天罡算術精妙,想必不會鬍言亂語,我相信他的話。」

  崔紹一嚮不信這些怪力亂神之事,但聽了心中也稍覺安慰,「但願如此吧。」

  而此時的太極宮中李世民也是頗為煩惱,再過幾天就出發了,他還沒有想好對策,今天一下朝,他沒有去延喜殿,而是去了紫雲閣。

  「陛下在為何事愁煩?」楊妃見李世民來了有些意外,讓宮女斟了盃茶,她在李世民身側坐下,問道。

  這從朝堂到,也就是隻有楊妃一個人身後沒有龐大的傢族了,到了這裡李世民倒是輕鬆了一些,他道:「愔兒的事情你聽說了嗎?」

  「恪兒和我說了!」楊妃並沒有打算隱瞞什麼。

  李世民端起茶盃,道:「你怎麼看?」

  楊妃輕笑道:「臣妾隻是一介女子,哪懂得朝堂之事。」

  李世民抿了口,將茶盃放下,「哎,這件事你可以說說看法,現在就是長孫皇後朕也不和她提起這件事的,現在隻有你我纔放心。」

  楊妃一怔,看出李世民心中的確為難,道:「如今關隴貴族和五姓七望都站在了一起,愔兒是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了,但皇傢若是這樣屈服,豈不是讓他們以後更加肆無忌憚。」

  「朕也是這樣想的,什麼事情都得顧忌貴族的日子,朕真的過夠了,隻是朕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這大唐還得靠著他們撐著呀。」李世民眉頭擰到了一起。

  楊妃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朝臣屢屢逼迫李愔,她這個母親怎能不心疼,她計上心來道:「陛下,臣妾倒是有一個計策。」

  「什麼計策?」

  「既然愔兒不得不交,何不趁此機會把蜀地全部交由愔兒轄製,南方士族勢力薄弱,這樣就等於李氏皇族把蜀地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以愔兒的纔能,這蜀地日後必會成為李氏皇族取不盡的糧倉。」楊妃道。

  李世民聞言精神一震,這樣就等於李愔成了真正的蜀王,以李愔今日的能力他相信李愔可以把蜀地變成了大唐取不盡的糧倉,這也和他當初讓李愔去蜀地的想法不謀而閤。

  點了點頭,李世民道:「你說的不錯,憑藉愔兒把這些技藝交上來的功勞,足以堵住眾臣的嘴,而且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會接著就為難愔兒。」

  「臣妾也是這樣想的。」李世民贊同了她的想法,她不禁有些欣喜。

  在紫雲閣待了一會兒,李世民起身迴了甘露殿,望著李世民遠去的揹影楊妃輕輕歎了口氣,她一直不想爭什麼,是因為她心知自己身後沒有傢族的支撐,爭了也沒用,她能做的隻是讓兩個兒子在前進的路上少一些睏難,剛纔的主意她當然也夾雜著私心在裡麵,為的就是讓李愔將來有更多的自保之力。

  而之所以李世民同意了她的想法,那是因為士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團結起來和他對抗,這讓忽然感受到了一股危機,同時,這也讓他萌生了許多帝王有過的想法,與其把權利交給外人,不如交給自己的兒子,以前迫於士族的壓力,他幾個兒子雖是封王,但卻都隻是遙領職位,隻是個象徵,因為北方各州實際上都是在士族的統治之下,而益州則不同,沒有大貴族的利益參與其中,正是博弈的一步好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