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常言道,久病成醫。
孟清和不諳望聞問切,卻和太醫院的眾位太醫打多了交道,輕易看出孟清義的身體很是不好。
隨遊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做最累的活,吃最少的糧食,饑一頓飽一頓,大多數時候竟是睡在牲口圈裡。
這樣的日子,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
難怪孟清義會如此蒼老,而立之年就像是半百的老人。即使沒有記憶,孟清和也能從孟清江口中得知,十一年前的孟清義,是孟家屯數一數二的好漢子,絕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孟清義沒有戶籍,孟清和便以自己的名義請來太醫,為孟清義診治。
“不必這麼麻煩。”孟清義道,“十多年的老病症,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曉得。”
孟清和卻堅持,“九哥到了京城,一切交給弟弟安排。”
調養身體不是一朝一夕,無論如何,孟清義的腿都要好生看看。
趙院判被召至宮中為皇后診脈,劉太醫同孟清和是老相識,對孟清和的舊疾十分瞭解,接了帖子,交代過當值的醫士,帶著新收的徒弟,很快到了國公府。
興甯伯請人,卻是到國公府看診。
次數多了,久而久之,本該奇怪的事,在多數人眼中卻變得尋常。
一旦有人提出疑問,反倒會惹來旁人的白眼。
定國公和興甯伯是過命的交情,休要胡思亂想!
事實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趙院判和劉太醫都是最易接近真相的人,可這兩位都是活老的人-精,都知道,少數人的隊伍輕易不要站,只要天子不發話,該糊塗的時候必須糊塗。
到了定國公府,有家人帶路,劉太醫一路暢行無阻,來到了三堂。
孟清義被從客房請到了西廂。
沈瑄知道他的身份後,孟清和提出要回伯府,當場被駁回。
“十二郎之兄即吾之兄。”
用大白話講,舅子來了,回什麼伯府?就在國公府裡住著!
國公爺發話,不容置疑。
孟伯爺摸摸鼻子,把準備好的話又咽了回去。
反對無效,再掙紮也沒用,何必費力氣撲騰。
孟清江沒有多想,孟清義卻是坐立不安,度日如年。可惜沒人為他解惑,又不好直愣愣的開口詢問,只能繼續憋得難受。
進了三堂西廂,見到孟清和,劉太醫拱手,道:“見過伯爺。”
孟清和連忙起身回禮,“劉太醫一向可好?數日未見,愈發硬朗了。”
“借伯爺吉言。”劉太醫笑道,“老夫觀伯爺氣色尚佳,可有按時服藥?”
“自然。”
身體是自己的,孟清和萬不敢馬虎。舊疾遲遲未愈,他比誰都著急。可今天請劉太醫來,卻不是為他診脈。
“今日請劉太醫過府,是為家兄診治。”
劉太醫微頓,家兄,不是族兄?據言興甯伯的父兄皆被韃子所殺,何來的家兄?
孟清義一直沒出聲,聽孟清和提起他,才抬起頭,向劉太醫行禮。
“這位……”只看了一眼,劉太醫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連孟清和都能發現不妥,自然更逃不過他的眼睛。
不待多言,也沒再深究孟清義的身份,當即道:“快些坐下。”
孟清江看向孟清和,見他點頭,才老實坐下,伸出左手。
劉太醫兩指搭在孟清義的腕上,雙目微合,沉吟許久,神情愈發的凝重。
“換一隻手。”
診脈的時間比預想更長。
孟清和不敢打擾,低聲提醒背著藥箱的醫士,“我這兄長右腿有疾,煩請提醒劉太醫。”
“伯爺儘管放心。”
醫士有些惶恐,他不是第一次見孟清和,卻是第一次同他講話。印象中,興甯伯深受-皇-寵,不說囂張跋-扈,也不該如此平易近人。
趙院判,現在應稱趙院使,跟著趙院使的醫士曾說興甯伯和善,他還不相信,嗤之以鼻。能在朝堂上威風八面,讓眾多言官避之唯恐不及,再和善又能和善到哪裡去?
如今想來,當真是流言誤人!
又過了半柱香時間,劉太醫仔細看過孟清義跛了的右腿,親自從藥箱中取出一個巴掌大的瓷瓶,為孟清義-腫-脹-的膝蓋塗藥,並道:“骨頭斷過,沒接好,又落了痛風之症,雖能治療,想要如常人一般卻是不可能了”
聽完劉太醫的話,孟清和難免有些失望。孟清義卻神色如常,跛了十年,一年到頭沒有不疼的時候。颳風下雪更是讓他疼得想將腿砍掉。雖不能治癒,卻能減輕痛苦,已是意外之喜。
“十二郎,為兄這條腿,只要能走路就成。”
孟清和沒說話,劉太醫卻不滿了,“尊駕不相信老夫的醫術?雖不能像常人一般跑跳,卻可保證往後數十年行走如常,只要堅持用藥,不出差錯,痛風之症也可逐年減輕。”
“此言甚是!”孟清和忙道,“劉太醫的醫術如何,本官比誰都清楚!家兄是喜過頭了,不會說話,您老千萬別見怪。”
孟伯爺放□段,劉太醫也非真的氣惱,很快將“不會說話”的正主丟到一邊,湊頭討論該如何安排平日裡的膳食和用藥。
孟清和道:“老話說吃什麼補什麼,家兄骨頭斷過,每天喝骨頭湯如何?”
劉太醫點頭撚須,“有些道理。”
孟清和眼睛一亮,“身體底子差了,是不是該多吃些肉?牛羊雞鴨換著來?”
劉太醫捏著鬍子的手一頓,沉聲道:“令兄可,伯爺不可。伯爺正服藥,當遵醫囑,忌多-葷-腥。”
孟伯爺:“……”他像是貪嘴的人嗎?雖說國公府的肉類消耗量堪稱一絕,可絕大多數都進了侯二代的嘴裡!但他能這樣解釋嗎?明顯不能。
很快,劉太醫的方子開好了,孟清義的每日膳食單子也定下了。
孟清義沒有進學,識得的字仍是不少。看著單子上列出的一長串,巨細靡遺到每餐都要吃些什麼,頓頓不重樣,當真是眼暈頭也暈。
此時此刻,他方才領會到一個事實,十二郎成了高官勳貴,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大財主!
送走劉太醫,國公府的膳房來領單子,孟清和千叮萬囑,一定要按照單子列的準備。
孟清義想說,在別人家裡,好歹收斂些。
“為兄曉得十二郎是好意,可也有些太過了。”
孟清和似沒領會到孟清義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手一揮,豪氣萬丈,“九哥儘管放心,咱家不差錢!一頓一腔羊,兩隻雞,照樣吃得!”
咱家?
在國公府說咱家?
孟清義覺得自己不該多想,可十二郎不住伯府,住國公府。不住客房,住三堂東廂。吃的用的都和定國公沒有兩樣,國公府上下對他的態度,也是萬分的恭敬。
莫非……
“十二郎,”孟清義端正了神情,嚴肅道,“莫非你同定國公拜了把子,結了乾親?”
孟清和剛倒了一杯熱茶,聽到此言,詫異轉頭,“九哥怎麼會這麼想?”
“不是乾親?”
“不是。”
“那更不該如此隨意……”
“九哥,”孟清和放下茶盞,反正早晚都要說出口,乾脆擺明瞭講,省得日後麻煩,“弟同定國公未拜乾親,卻已結髮。”
啥?!
孟清義以為自己聽錯了。
為強調事實,孟清和補充道:“此事,娘也曉得。”
娘也曉得?
確定孟清和不是說笑,孟清義腦子嗡的一聲,整個人都石化了。
這是怎麼講的,十二郎怎會同一個男人結髮?!
“十二郎可是不得已?”
“弟心甘情願。”
“可……”
“九哥,”孟清和突然神情一變,滿臉的憂鬱,“其實,事情是這樣……”
聽完孟清和的一番解釋,孟清義瞬間如遭雷擊。
十二郎,不行?
定國公,也不行?
兩人是過命的交情,所以就那啥了?
從石化到龜裂,再到碎成渣渣,孟清義腦子清空,三觀重刷,嘴巴張合幾次,單音都發不出來。
太過震驚,以致怒斥和悲痛都沒了力氣。何況,他有什麼立場斥責十二郎?
十二郎是在邊塞受傷,損了根本。歸根結底,還不是為了家人!雖驚世駭俗了些,可娘都沒有阻攔,他就能擺出兄長的面孔斥責說教?
震驚,茫然,隨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內疚和心疼,以及對孟廣孝孟清海父子徹骨的仇恨。如果不是他們,父兄不會枉死,自己不會十一載流落塞外,十二郎更不會被迫從軍!
遇上這樣的事,十二郎定是更加難受!比起十二郎,自己在邊塞吃的苦算得了什麼!
“十二郎,苦了你了!”孟清義用力捶著胸口,捶著右腿,紅了眼圈,“是九哥沒用!”
孟清和嚇了一跳,坦白時,腦子裡閃過多種可能,挨駡的準備都做好了,不想孟清義卻是這種反應。是他說話的方式出了問題,還是孟清義聽的方式不對?
“九哥,快別這樣,你剛用了藥!”
攔住孟清義自傷的行為,孟清和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感到羞愧,更多的卻是感動。孟清義是真心愛護自己的弟弟,即使是這般驚世駭俗,也不忍苛責,反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十二郎,同定國公這般,你是真的心甘情願?若不是……”
話到一半,房門突然被從外邊推開,一身朝服的沈瑄站在門邊,八梁冠,貂蟬巾,金帶佩玉,綬用四色花錦,寬袍大袖,行走間,修身挺拔,站定後,穩如山嶽。
走入廂房內,沈瑄肅然道:“兄長,吾已同十二郎結髮,結今生之約,鸞鳳為盟,天地為證!”
低沉的聲音,如玉的面容,漆黑的眉眼,似有形的煞氣在空氣中彌散。
孟清義打了哆嗦。即使是殺人如麻的韃子,也不似這般嚇人。十二郎,竟要同他過一輩子?真是心甘情願,不是被迫?
許久沒聽沈瑄說這樣的話,孟清和心下有些彆扭,捏了一下耳朵,發燙,肯定紅了。
孟清義石化等更加厲害,當真不知該作何反應。
聽定國公的口氣,這事沒有任何回轉的餘地。無論是誰,都影響不到他的決定。
既然這樣,那就熱鬧的辦場喜事?他得先給自己兩巴掌,讓腦袋清醒一下、可就這麼著,卻是不明不白,不是個事。
孟清義很苦惱,苦惱得完全忽略了定國公散發的煞氣。
眼前這是妹夫還是弟媳?
好像哪個都不合適。
孟清義這廂苦惱中,孟清和已經給沈瑄倒了杯熱茶。國公爺這個時辰回來,明顯是退朝後被皇帝留下加班,估計也沒能蹭上飯。
沈瑄接過茶盞,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手指擦過孟清和的手背,嘴角輕彎,眼波流轉。
孟十二郎習慣了,不覺得什麼,頂多晃神幾秒,心跳快一拍。
孟清義卻是好一陣面紅耳赤,做了幾番心理建設,終於道出一句:“十二郎,你和國公爺雖不能明面上大辦,族譜卻是要上。”
上族譜必定要開祠堂,即使不過禮,也是最牢靠的保障。如果兩人要過一輩子,這一步必須要走。定國公若是不答應……孟清義攥緊了拳頭,拼了這條命,也要勸十二郎回頭。
不過,以十二郎和國公爺的情形,到底該上孟家還是沈家族譜?
聽到孟清義的話,沈瑄眼中的冰冷有了些許緩和,孟清和撓撓下巴,道:“九哥,國公爺是今上義子,我已被天子賜姓。”
簡言之,他們都歸宗人府管。上族譜,也肯定要天子點頭,上國公爺家的。
天子賜姓?
難不成,這事連天子都曉得了?!
此言一出,孟清義沒能成功石化,而是直接魂飛天外。
文華殿,東暖閣
一副囊括了整個大明的輿圖,鋪滿了半個青石磚地面。
朱瞻壑蹲在輿圖邊,兩隻胖乎乎的小手撐著下巴,一身大紅的盤龍常服,半天不出聲。
朱瞻基盤腿坐在朱瞻壑身邊,腿上鋪著一本冊子,每翻過一頁,就在輿圖上對照,尋找相應的州府,手中不停記錄,很快,手指和胳膊都開始發酸。
伺候兩人的宦官宮人侍立一旁,捧著筆墨紙硯和點心熱湯,屏氣凝神,不敢出聲。
暖閣裡沒有熏香,只有淡淡的果香和糕點的甜香。
半晌,朱瞻壑出聲了,“王兄。”
“恩?”
“我想出宮。”
朱瞻基筆一頓,濃黑的墨點暈染開,宣告此頁作廢。
“為何?”
“少保數日未來宮中授課。”
朱瞻壑抬頭,沒有隱瞞想出宮的目的。自朱瞻基受過朱棣的教導,堂兄弟之間倒是比以往親密了許多。
“少保是舊疾復發。”朱瞻基放下筆,立刻有宦官送上絲帕,為他擦手,“皇祖父也說,近些時日不要去叨擾。”
“可我想見少保,想知道少保的舊疾好了沒有。少保如果不肯喝藥,病就不會好得快。少保如果不肯喝藥,趙院使可以給少保施針。”
朱瞻基:“……”如果真是這樣,興甯伯未必樂意見到王弟。
朱瞻壑蹲累了,乾脆坐下,“少保上次講,海裡有比房子還大的魚,隔海之地有能活人無數的糧食,還有各種珍禽異獸。王兄不是也想聽少保授課?”
朱瞻基點頭,為此,他還和皇祖父爭取來著。
“少保病了,不能進-宮,作為弟子理應前去探病。”
朱瞻壑似下定了決心,突然雙手按地,站起身來,拍拍衣袍的下擺,丟下一句,“我要去見皇祖父!”
話說,噔噔噔跑出了暖閣。
伺候他的宦官立刻跟了上去,“世子,慢些。”
朱瞻基低頭看著手中的冊子,將被汙了的一頁撕去,“王伴伴。”
“奴婢在。”
“收拾了,孤也去見皇祖父。”
“是。”
奉天殿西暖閣中,朱棣翻過錦衣衛遞上的條子,神色漸冷。
未幾,鋪開黃絹,提筆,重重落下。
“召貴州鎮守鎮遠侯顧城還京,升都指揮使薛貴為中軍都督僉事,鎮守貴州。”
“改廣西布政司右參議解縉為交址布政司右參議。”
“加漢王,趙王俸祿至一萬石。”
“拿平王府教授,紀善,械至京城。再削平王府護衛,不留軍士,只存校尉百人,官軍悉調邊防。”
朱瞻壑求見時,恰好遇上從暖閣內走出的鄭和。
“見過世子。”
鄭和行禮,在殿外通報。
很快,殿內響起永樂帝的聲音,朱瞻壑向鄭和道謝,鄭和忙道:“奴婢當不得!世子快些進去吧。”
朱瞻壑前腳剛進暖閣,朱瞻基後腳帶人走了過來。
鄭和眯眼,笑呵呵的臉上不見端倪,卻未如之前一般向永樂帝通稟,而是帶著黃絹,快步趕往文淵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