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好萊塢大亨【美娛+商戰】》第30章
處女作拍攝計劃

  《侏羅紀公園》除了票房大熱之外,連帶著各類周邊也在全球熱銷,由於有關恐龍的玩具和周邊是環球、安倍林和工業光魔三家共享收益,因此連帶著傑德也賺了一筆。不過就在《侏羅紀公園》上映第五周的時候,《好萊塢報道》忽然踢爆了一條消息,「好萊塢天才編劇自組製片公司,處女作拍攝計劃或許即將實施」。

  好萊塢是從來沒有秘密的地方,而且傑德組建銀河電影製作公司的時候也並沒有規避他人,所以被《好萊塢報道》盯上是應有之義。不過身為美國最資深的影劇八卦雜誌之一的《好萊塢報道》當然不會只有那麼一點料,在這期週刊裡,他們特意為傑德做了個專題,將他的身家分為電影、電視和出版三大塊。

  《好萊塢報道》指出,傑德在電視行業無疑是最成功的,名下控股的東風電視製作公司不僅擁有《老友記》和《威爾與格蕾絲》兩部大熱情景喜劇的完全版權,最近還和福克斯電視製作公司聯合製作《X檔案》和《紐約重案組》,決定重返劇情劇市場。而傑德獨自的東風國際發行公司除了擁有東風製作名下電視劇的發行權之外,還擁有歐泊公司《奧普拉秀》的獨家發行權,據悉最近已和大衛萊曼達成協議,即將成為大衛萊曼在CBS的脫口秀節目的《大衛萊曼深夜秀》的發行公司。因此《好萊塢報道》預估傑德最多在電視行業裡發展兩年即可成為全國第一流的製作和發行公司。

  緊接著《好萊塢報道》指出傑德在文化出版行業裡的佈局雖然有限,可是僅僅一家繆斯文化就擁有《生化危機》、《古墓麗影》和《光暈》三部熱門小說的版權,並且還籠絡了一批頗具潛力的作家,因此《好萊塢報道》認為繆斯文化還是大有可為的。

  最後《好萊塢報道》用極大的篇幅介紹了傑德在電影圈的作為,「傑德謝爾曼先生最初是以編劇的身份進入好萊塢,這是每個作家轉型成電影人的必經途徑。無疑,傑德謝爾曼先生是他們當中最會利用這個身份的人。他最早的兩部作品,《末路狂花》和《不羈的天空》以頗具爭議的題材登上了好萊塢的舞台,有人褒揚也有人貶斥,但這都無損他的名氣。原本謝爾曼先生就是一個頗具話題性的人物,因此推出有爭議的作品也是應有之義。但是很快他便又推出了三部愛情劇,看上去似乎溫和了許多,但是骨子裡那點叛逆卻絲毫沒有被磨滅。從《驚情四百年》裡對信仰的質疑到《聞香識女人》裡對教育的批判,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將上映的《西雅圖夜未眠》裡一定有著某些讓人『不高興』的內容存在。但是就在我們以為謝爾曼先生會在好萊塢金牌編劇的路上越走越好的時候,他忽然得到了斯皮爾伯格先生的賞識,成為他的助理。而最近上映的《侏羅紀公園》據說就有不少創意是來自他的提議,當然,尤其是他在宣傳這部電影的手法堪稱教科書。同時根據斯皮爾伯格先生身邊的人介紹,年底上映的《辛德勒的名單》至少有一半的內容是由謝爾曼先生完成的,因此我們將在今年年底對謝爾曼先生的導演功底有所瞭解。當你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你一定會在猜測,什麼時候謝爾曼先生才會拍攝自己的作品呢?我想這個時候應該即將到來了,因為謝爾曼先生已經在年初的時候組建了一家名為『銀河電影製作公司』的製片廠,併購了位於伯班克市的一家破產的製片公司,這一切勢必是為了未來謝爾曼先生的導演處女作做準備。只是,這個處女作的題材會是什麼?愛情?同性戀?女性主義?亦或者,直接來一部十八禁的粗口喜劇?」

  「《好萊塢報道》這個專題還真有意思!」傑德將週刊放到書桌上,然後將老貝爾叫了進來,「幫我問問看,到底《好萊塢報道》安排了多少人調查我的資產?」

  「這還需要調查麼?」老貝爾聳聳肩道,「除了您在內華達州註冊的繆斯文化沒有太多資料之外,其餘幾家公司在國稅局都可以查到詳細資料,然後再稍微聯想下就能得出這份報道。我的建議是,您不用太過擔心,畢竟您的最主要資產都在離岸公司那,很難查到的。」

  「我也知道,主要是我擔心他們會不會那排貼身的記者跟著我。」傑德主要是擔心隱私。

  「我為主人安排的保鏢都是一流的,除了一些無傷大雅的消息之外,任何有關主人的秘密都不會被記者知曉。」老貝爾彷彿受了侮辱一般地回答道,「就算是CIA或FBI安排探子到主人身邊,我都有百分百的把握將他揪出來。所以,小小記者無須掛齒。」

  老貝爾這般霸氣一開,弄得傑德倒不好說什麼了。同時他也在想,謝爾曼家到底有多少秘密啊,連FBI和CIA都要防著。不過傑德也知道這不是談論這個話題的好時機,便揮揮手讓老貝爾下去了。老貝爾出了書房之後,臉上再度恢復了平靜。儘管洛杉磯的謝爾曼家不像本家藏著那麼多的秘密,可這種沿襲幾百年家族哪裡沒有一點隱私呢?若不是老謝爾曼先生執意要來洛杉磯創業,現在的本家管理人必然是老謝爾曼先生無疑。所以,老貝爾的確掌握著一些不能讓太多人知道的秘密。其實就在傑德不知道的時候,老貝爾也會嚴格過濾掉一些對傑德不利的人。比如那個打網球的周曉,若不是他背景乾淨,老貝爾就完全將他視為主人家豢養的寵物了。如果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接近謝爾曼,只怕他們剛開始行動,就會被老貝爾派去的人弄走了。自從老謝爾曼先生和夫人被「車禍」謀殺了之後,老貝爾的神經繃得越發緊張了。不過這些事情老貝爾並沒有告訴傑德,因為現在還不是時候。

  不過讓《好萊塢報道》失望的是,《西雅圖夜未眠》還真是一部非常純粹的愛情電影。這完全是一部關於緣分和選擇的愛情喜劇,絲毫沒有傑德過往作品中的批判性。一些影評人因此發出了「江郎才盡」的歎息,認為傑德這樣一位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編劇居然向世俗的商業勢力妥協了。看到這些影評人捶胸頓足的樣子,傑德反倒是有些不可理解。當初他寫《西雅圖夜未眠》就是抱著寫一部愛情輕喜劇的態度去寫的,因此整部電影充滿了各種「巧合」和「不巧」。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傑德為這段愛情故事灑滿各種狗血。看到影劇版面上對自己創作才華的討論,傑德有些覺得這些影評人真的是吃飽了沒事幹。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的機會中,傑德表示「《西雅圖夜未眠》就是一部愛情喜劇,我沒有想過要賦予它多少多少的深度和思想性。這是一部讓你溫暖和高興的愛情喜劇,僅此而已。」

  儘管評論界對《西雅圖夜未眠》評價不高,但是這種癡男怨女有緣無分的愛情喜劇讓多少春心萌動的少女和深閨春怨的少婦鞠了一把淚?有了廣大的女性市場做支撐,還怕男人們不來麼?單身男們打算一邊學習電影中男主角的把妹技巧,一邊期待在電影院裡來個邂逅;男朋友們則要帶著女朋友一起膜拜這部愛情電影,順帶對妹紙們發誓這輩子一定只愛你一個;丈夫們少不得也要帶著平日裡忽視的老婆大人來感受下當年的浪漫氛圍,否則只怕後院安寧不保。雖然這部電影首周週末票房僅僅只拿下第二位,但是從第二周開始,電影票房一路沖高。到電影下畫的時候,北美票房收入就高達1.3億美元,而整部電影的成本不過2100萬元而已,尚不及國內票房收入的零頭。在加上海外票房,《西雅圖夜未眠》的最終票房收入達到了2.3億美元,讓環球影業高層都喜不自禁。他們很清楚,這樣的電影即便下了畫,但是由於口碑效應,因此在錄像帶租賃市場還是大有可為的。

  《西雅圖夜未眠》宣傳期結束後,傑德除了忙於劇本創作之外,更多的時候則是在為《辛德勒的名單》的後期剪輯而忙碌。斯皮爾伯格以心情不適為由表示他無法參與剪輯工作,因此只好由傑德來負責剪輯。似乎是為了補償傑德的勞碌,斯皮爾伯格主動提議將這部電影列為兩人聯名執導。這次傑德倒沒有拒絕,因為有了自己的參與之後,整部電影的風格較前世的版本已經有了一些改動。原本電影裡主要凸顯的是猶太人的無助和納粹的殘忍,但是傑德卻在其中加入了德國人和波蘭人的冷漠。讓電影的批判性更加明顯,並且傳遞出一個思想。面對殘暴你無動於衷的話,即便你沒有行惡,你的手裡也沾滿了鮮血。和拍攝一樣,剪輯過程並不非常快樂。尤其是剪輯房裡黑暗逼仄的空間,讓傑德和剪輯師都是一肚子的火。事後剪輯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我懷疑我當時會忍不住將謝爾曼先生殺掉,當然,我也懷疑謝爾曼先生會有那個先殺掉我的衝動。整個過程我不想再去回憶,那簡直是地獄!」

  此時的傑德正在書房裡看起了另外一份文件,這是從韓國傳來的,有關三星東風影視製作公司的現狀。由於SBS和三星東風的共同努力,傑德提供的三個劇本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SBS便首播了《同一屋簷下》。畢竟這種倫理劇適合闔家觀賞,收視率相對更有保證的。果不其然,當《同一屋簷下》第一集播出的時候,SBS便在拿下首爾12.3%和全國10.1%的收視率,等第二集播出的時候,收視率持續上升。看到這樣良好的表現,SBS終於確定自己的確撿到寶了。由於有《同一屋簷下》創下良好開端,SBS立刻通過韓國媒體表示他們將打造屬於SBS的月火劇場,這個劇場將成為SBS的精品劇場。並且表示他們在《同一屋簷下》之後,已經另外安排兩部劇作為接力棒。因為SBS月火劇場的大熱,逼得MBS和KBS不得不將週一、週二的收視份額全部讓給了SBS。看到SBS的大熱,傑德便讓東風國際的亞洲分公司立刻安排人手進行粵語和國語的配音,好將電視劇賣給香港、台灣和新加坡的電視台。並且傑德又丟了三個劇本大綱給三星東風的編劇們去填充,這三本大綱分別是:《仙履奇緣》、《星之金幣》和《跟我說愛我》,都是狗血慢慢的都市生活劇或愛情劇。

  安排完韓國的事務之後,傑德又要忙著為年底上映的《辛德勒的名單》和《費城故事》忙碌了。由於兩部電影的發行方都是環球,因此大家都比較體諒傑德的忙碌。好在此時斯皮爾伯格終於能夠正常地工作了,因此《辛德勒的名單》的宣傳卻是比較四平八穩。因為這樣的題材沒有人敢挑剔什麼,何況斯皮爾伯格的名氣還擺在那。反倒是《費城故事》有些尷尬,這是一部關於同性戀兼艾滋病人爭取自己權利的電影。這個題材在21世紀都是個非常敏感和尖銳的話題,何況是在還相對還比較保守的90年代早期?後世有學者在研究為什麼傑德最後與環球漸行漸遠的原因時,發現根源居然就在《費城故事》上。在傑德的劇本中,男主角其實是有段床戲的,但是製片方為了不過分刺激保守分子,而將這段戲給刪除了。可據主演湯姆漢克斯和導演喬納森黛米說,「(這段戲)一點也不挑逗而且絲毫沒有意思淫穢的意思在裡面,相反這是一段自然而然的情節。我們都認為這段情節對故事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可是(製片方)還是被刪除了。為了這段戲,編劇謝爾曼先生據理力爭,但是並沒有得到(製片方)支持。最後謝爾曼先生憤怒地離開,並表示環球以後一定會後悔這麼做的。」在重新製作的《費城故事》導演剪輯版DVD裡,環球終於將這段情節給補充進去了。

  傑德除了創作了《費城故事》的劇本之外,還特意找來了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希望他能為這部電影完成一首插曲。斯普林斯汀表示當時的會面讓自己很吃驚,因為他不相信會有人來找他創作一首電影插曲。「不過在聽完謝爾曼先生講完整個電影的故事之後,我有了靈感。這是一個很傷感的故事,但是卻不是頹廢的,你應該能感受到其中的堅強。我的眼前漸漸有了畫面,一條灰色的街道,冷漠、傷感和絕望。但是我在這條街道上,我就有義務為這條街帶來點什麼,所以最後我們就有了《費城街道》這首歌。當我為謝爾曼先生播放DEMO的時候,他很激動,他表示他要的就是這首歌。」

  不過相較於傑德選中了《費城街道》的順利,他為自己挑選的處女作劇本卻非常糾結。事實上,傑德已經有兩個劇本,《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兩部都是傑德最新購買的版權,一部是溫斯頓•格魯姆的小說,而另一部則是斯蒂芬•金的小說。傑德很清楚這兩部電影對後世的影響,可以說整個1994年就是被這兩部電影的光彩所籠罩著。但是傑德更清楚的是,自己很難同時執導兩部電影,何況是兩部注定要成為經典的電影。所以自己勢必要讓出一本劇本,可自己留下哪本呢?相比較而言,傑德或許希望自己去拍攝《阿甘正傳》,因為這部電影的題材相對更加討好。可這不符合傑德的性格,他骨子裡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可從一個新導演的立場來說,《肖申克的救贖》顯然不是一個好操作的作品。題材陰暗而且相當冒險,一不小心自己就會將未來的經典拍成一部搞笑不成功的爛片。到底該如何選擇?傑德關著門想了三天之後,終於出門對老貝爾說,「幫我聯繫下雷石東先生吧,我想他會喜歡我給他準備的禮物。」

  傑德決定好自己的處女作劇本之後,便跟隨《辛德勒的名單》劇組前往華盛頓特區,這是《辛德勒的名單》的首映城市。按照環球的計劃,他們將分別在華盛頓特區、紐約市和洛杉磯市三個地方首映之後,再在全國公映。看到環球的這樣安排,就發現這部電影的政治宣傳目的非常明顯了。不過想想一直在背後支持這部電影的全美猶太人協會,所以傑德也釋然了。儘管《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某種意義上的「政治宣傳片」,可傑德並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也沒有篡改既有的歷史。相反傑德也覺得大家的確需要這樣的宣傳,無論是否真心。而且據說,克林頓總統將會蒞臨首映禮。想來也是,這個既可以討好猶太人有能宣傳世界和平的機會,怎麼會少了美國的政客們呢?

  =============

  作者有話要說:文中提到的《Streets of Philadelphia》,《費城故事》的插曲。回應一個問題:有讀者問:男主角已經換了芯,怎麼可能會對《辛德勒的名單》背後的史實而心痛?我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情感並非因為你不是這個族群而不感到痛心。我舉一個例子,張純如女士。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除了血統上來說是中國人),?什麼她會因為撰寫「南京大屠殺」的小說而情緒崩潰?按理說,她沒有經歷過南京大屠殺,而且也不像國內會接受這樣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她所撰寫的這本小說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並連續十八周躋身《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難道美國人們突然就變成中國人了?同情心是所有人類共有的情感,並不會因為你沒有經歷過而變得不存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