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好萊塢大亨【美娛+商戰】》第117章
從紐約征服全美

  雖然AMC時代官場旗艦店沒有洛杉磯中國戲院那麼大的場地,但是AMC還是暫時說動紐約市政府封上了一條路讓《英國病人》的紅毯秀能得以舉行。更讓傑德對AMC嘖嘖稱奇的是,他們還買下了時報廣場幾塊重要位置顯示屏的廣告,用於播放《英國病人》的宣傳片。

  對於AMC如此大的誠意,傑德自然是要投桃報李。就在首映禮之前,傑德特意邀請AMC首席執行官赫拉多洛佩茲吃飯。傑德知道赫拉多是個極其有眼光的商人,AMC與萬達院線的併購案就是在他的促成下才完成的。說實話,別看AMC號稱全美第二大院線公司,但是實際上他們距離第一名皇家娛樂集團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可在他們身後的喜滿客(Cinemark)又步步緊逼,所以說AMC在被萬達收購之前其實一直就是個很尷尬的位置。正是由於赫拉多的力排眾議,毅然選擇和萬達合作才有了後來AMC的復興。

  「想必謝爾曼先生不僅僅是請我吃一頓飯吧?」赫拉多笑著問道。

  「當然不僅僅是一頓飯的問題。」傑德既然邀請赫拉多來這種安靜的包廂吃飯就肯定有事情要談,「洛佩茲先生應該知道我最近正在收購加拿大的IMAX公司,但是礙於美國本地的法律,我必須要出售IMAX公司旗下的IMAX影院聯盟公司,不知道AMC有沒有興趣?」

  IMAX聯盟院線公司其實擁有的影院不多,可問題在於他們全是標準的IMAX放映設備同時還位於歐美一些重要城市,所以AMC不可能不對他們感興趣。尤其是赫拉多一直不認同AMC所謂的「統一標準」的安排,在未來的電影院競爭中,你必須用差異化服務去打動觀眾才可以。畢竟發行公司給各大院線公司的影片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人家去喜滿客而不去AMC呢?

  對於AMC這個級別的院線公司來說,他們不需要特別去弄什麼二輪優惠片院線或藝術獨立電影院線,他們需要的是給觀眾更多的服務。有美國觀眾只願意花3美元去百事達租DVD,也有美國觀眾願意花5到10美元進電影院看電影,可是更有美國觀眾樂意花上20美元享受更好的觀影感受,很顯然IMAX就是不錯的選擇。

  赫拉多一直在關注IMAX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在傑德旗下的公司拋出「太平洋巨幕」技術之後,他深信屬於高清晰高震撼的觀影時代已經到來。他在心裡盤算,如果收購掉IMAX聯盟院線公司的確要花一筆不小的錢,可既然傑德找上了門,那麼自然就有他的打算。

  「我倒是想聽聽謝爾曼先生有什麼好的建議麼?」赫拉多笑著問道。

  「我知道AMC吃進IMAX聯盟院線公司會很吃力,所以會有一家名為謝爾曼家族發展公司給AMC注資,不過會需要一些股票。當然,我也會願意讓出IMAX這個商標,允許AMC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長達五年的免費使用,如何?」傑德也笑著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赫拉多立刻盤算起這筆併購案,在他看來,AMC引入新的資本並沒有什麼不妥。尤其是傑德本身擁有電影製片公司,那麼通過資本操作來間接掌控一下院線公司也是應有之義。赫拉多尤其是看重這個免費使用IMAX商標的條件,顯然他很想將未來的AMC IMAX影院打造成AMC院線的高端品牌。不過傑德只給五年的免費使用期未免也太小氣了,天曉得AMC需要多少年的時間才能將IMAX這個品牌推向世界。

  他搖搖頭道:「融資的問題我沒意見,您只需要說服董事會就可以了。我也很樂意和您旗下的IMAX公司共同推廣IMAX,但是僅僅五年的免費使用未免也太短了吧?我們推廣IMAX恐怕都不止五年了,難道我們不要收回收益麼?」

  傑德也沒有拒絕赫拉多,畢竟從AMC的角度上來說,五年的免費授權的確有點太短。傑德想了想,道:「洛佩茲先生,不如這樣,剩下的問題我們交給手下去談判吧?」

  赫拉多點點頭,畢竟就靠他們兩個人在一個午餐上也談不出什麼結果,橫豎兩人已經有了意向並且在大方面已經談妥就不錯了。對於赫拉多來說,一方面能拿下IMAX聯盟院線的影院和得到IMAX的商標免費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建立和一家好萊塢小巨頭公司的友誼,以後做做什麼首映禮也有利於推廣AMC。

  而對於傑德來說,能和一家北美大型院線公司建立關係將有利於未來銀河電影脫離迪士尼系統。現在迪士尼唯一能要挾傑德的無非是銀河電影發行系統還不健全,沒有博偉國際的支持必然會損失大量票房。不過現在迪士尼和銀河電影漸漸有了兩看生厭的感覺,傑德也不得不早早為未來做準備了。

  紐約的紅毯秀依然是傑德和比諾什搭檔,只不過這次比諾什沒有換上那套備受關注的旗袍,而是華倫天奴的高級定制禮服。當比諾什穿著華倫天奴那標誌性的紅色禮服登場的時候,整個灰色調的紐約城彷彿都要被她點燃了一般。而傑德這次依然是穿著低調的正裝在一旁陪襯,不過識貨的時尚編輯並不會在自己的專欄上抨擊傑德,因為他的全身三件套可是薩維爾街的訂製貨。就是傳說中有錢沒關係進不去的裁縫店,一件衣服至少做三個月的貨色。

  「這次沒有上次那麼騷包了。」約翰在後台評點道。

  仙妮蒂撇撇嘴沒有接約翰的話,而是忙著讓公關公司安排不同的人去不同的位置。最前排的位置是劇組的,稍後面則是影評人,再後面則是嘉賓,最後就是幸運觀眾了。每個座位上都有不同的禮品,給劇組的自然是屬於紐約的特色產品;給影評人的則是電影的相關介紹和一瓶香檳酒;給嘉賓和幸運觀眾的則是電影的周邊產品。如果在國內的話,給影評人的自然是紅包,但是在美國可不行。如果有人收了電影公司的錢而在專欄大肆吹捧的話,那可是違反影評人倫理道德的,不僅會被影評人協會開除,更有可能被記者工會除名。在美國永遠不要小瞧工會的力量,你看導演工會能逼得盧卡斯這樣的大導演十年不能拍戲,你就知道如果被記者工會除名的話,那麼這個人等於就徹底失業了。

  或許是有了洛杉磯同行的觀影經驗,紐約的影評人對於《英國病人》可是嚴正以待。紐約雖然是一個繁華的商業都市,但是紐約的電影人可不是商業片的擁簇。美國三分之一的獨立電影都是在紐約完成的,所以紐約被譽為是美國獨立電影基地和藝術電影殿堂,當然紐約電影人也自稱自己是「美國電影的良心」。《英國病人》的諸多元素其實蠻觸動紐約人的,有所謂的不倫戀情,又是人物傳記片,再加上這部電影是在英國拍攝並由英國的電影人製作完成……種種元素構建在一起,讓紐約人覺得這才是紐約需要的電影。可是為什麼洛杉磯那群鄉巴佬能理解這樣的電影?這不科學啊!

  一個匈牙利籍的地理學家和一個有夫之婦發生在一片沙漠裡的愛情,而故事的背景則是二次世界大戰。其實這個故事和愛情沒有多大關係,和戰爭也沒有多大關係,彷彿愛情和戰爭只是故事的背景而已。整部電影沉浸在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回憶裡,有各自的回憶,也有各自的現實……這些回憶和現實或各自獨立,或交織進行……一切都在導演的指揮下變成了一段美妙的協奏曲。有些人看到了戰爭對愛情的摧殘,因此為男主角的死而流淚;有人看到了愛情面對現實的妥協,因此為女主角的背叛而糾結;當然也有人看到了電影中各種畫面語言的交織,不禁為編劇和導演鼓掌;當然還有些人純粹是來看北非的風景,覺得攝影師真的很有美感……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故事,但是不同的故事都是優秀的故事。最終在電影上映結束後,紐約的影評人和社會名流們為這部電影起立鼓掌了。

  第二天的《紐約時報》引用了電影中的一句台詞作為標題,「我一直夢想在沒有地圖的地球上與你和朋友們漫步……」

  《紐約時報》的影評文章認為《英國病人》不僅僅是一部愛情題材的人物傳記電影,它更是一部直指人類心靈的電影,因為這部電影在歌頌的是「心靈的自由」。「當我看到電影中那些身處北非沙漠的男女們在那幻想游泳的場景時,我的內心是如此地不平靜……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能阻止人類的想像,只要你的心自由了,那麼你也自由了……」

  有了《紐約時報》定下基調,其餘各大東部的報紙也紛紛對這部電影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雖然《英國病人》的發行公司是銀河電影,但是傑德不願過早暴露自己的發行渠道,所以還是假裝借用了博偉國際的渠道。對此博偉國際還是沒有說什麼,畢竟銀河電影雖然和迪士尼關係有些緊張,但是帶給博偉國際的收益卻是實打實的,因此博偉國際對於銀河電影還是沒有多少一件的。博偉國際看到如此好的影評反響,立刻對這部電影正式公映的票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傑德還是提醒道:「這部電影過於嚴肅,我認為這部電影能進入週末票房前十就不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