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好萊塢大亨【美娛+商戰】》第129章
轟動效應和批評

  對於《變臉》這樣的大製作商業大片,自然不需要如同《英國病人》那樣去累積口碑。飢餓營銷也是要看產品的,《變臉》這款產品其實在去掉大場景和大製作之後,其實沒有太多的內涵,所以就是要趁著全美觀眾口味被吊起來的那一刻全面鋪開公映。在首映禮兩天之後,《變臉》正式在北美市場公映。

  雖然銀河電影與AMC院線關係密切,但是皇家娛樂和喜滿客也不是傻瓜,這麼好的吸金電影他們才不會拒絕呢。全美所有的院線公司都紛紛拿出最好的時段和最佳的影廳來播映《變臉》,而觀眾們的表現也沒有讓院線公司失望。儘管大部分的影院都已經拿出了八成左右的影廳和時段來放映《變臉》,但是售票處還是有失望的觀眾再抗議上映的畫布不夠多。

  至於AMC院線的IMAX影廳的門票已經預約到五日後了,如果不是AMC只提供五日內的門票預訂的話,只怕是到月底都不見得有門票了。之所以大家忽然對IMAX影廳如此追捧,全在於好友之間互相傳遞的訊息:大爆炸和大撞擊的場景如果不看IMAX的話,你會後悔一輩子的!原本大家還對這話不相信,結果看完IMAX版的3D之後,這些人也紛紛向自己的好友吹噓起來。

  在這個暑假,高中生的男孩們都紛紛為兩張《變臉》的IMAX 3D電影票而煩惱,因為只要有了這張電影票,再冰山的校花也會願意陪你去看一場電影。在寬敞的影廳裡,看到校花妹紙被大場面嚇得花枝亂顫的時候,這就是男生們的機會了。可惜AMC布點的IMAX影廳實在是太少,弄得AMC總部天天都被人寄信抗議,搞得AMC高層是愛與痛交織著。

  與此同時,皇家娛樂集團等其他北美重要的院線公司也開始紛紛和IMAX技術公司討論引進IMAX放映設備的談判,這讓仙妮蒂自然是非常高興。

  《變臉》除了在北美引發轟動效應之外,在亞洲市場更是掀起了颶風一般的訊息轟炸。吳宇森的亞洲背景,讓這部電影還沒有在亞洲市場上映便引起了媒體的討論。尤其是亞洲電視在全亞洲搶先播出了《變臉》的宣傳片之後,更是讓整個亞洲的電影人咋舌。

  亞洲電視將銀河電影的五段宣傳片剪輯成了兩版,一版是劇情宣傳片,主要是兩大男主角在那飆演技;另外一版就是大爆炸和大撞擊的特效宣傳片,這一版宣傳片讓整個亞洲的電影公司都沉默了。

  作為在香港一直「敢為人先」並且處處以好萊塢標準要求自己的嘉禾電影公司,老闆周文懷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被問及「香港電影合適能拍攝出這樣的效果」時沉默了許久,最後才頗為苦澀地回答道:「香港電影恐怕在最近十年到十五年都很難拍攝出這樣的效果,吳宇森在美國真的是遇到了貴人,這樣的大手筆支持,絕對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到的。」

  而一向大驚小怪的台灣媒體則是天天在電視上的各種談話節目討論這個鏡頭,分析到底哪些是電腦特技,而哪些則是搭景拍攝……「這種電影台灣是拍不出來的,一百年後也拍不出來。台灣電影總是認為情情愛愛才是好電影,只有那種看不懂的電影才是優秀作品,你們現在看看美國的電影,人家才不在乎藝術不藝術,隨隨便便一部電影的票房是台灣整個市場票房的多少倍!你們也不要酸吳宇森墮落了,就電影最後那段槍戰戲,台灣哪個導演拍得出來?那樣的走位,那樣的拍攝和那樣的剪輯,台灣導演想都想不到好吧!」

  至於一直跟在美國後面同時又對自己亞洲身份糾結不已的日本人已經徹底將吳宇森封神了,每當他們談及吳宇森的時候總是面帶崇敬地用上「大師」這個敬稱。而韓國人則是頗為嫉妒地保持了沉默,彷彿他們不提及《變臉》,這部電影就不存在了一般。

  《變臉》首周便以3500萬的票房雄踞週末票房榜的冠軍,而且這個成績還沒有計算IMAX放映廳的票房。由於IMAX影廳的單廳票房相較於普通影廳要高出不少,而且目前IMAX影廳尚未普及,所以美國的票房統計機構就暫時將IMAX影廳的成績排除在票房統計之外。

  實際上,《變臉》第一周週末就為銀河電影吸金了5000萬票房。儘管博偉國際作為發行商只能拿到10%的票房收益,可是一個週末就是500萬的收入還是讓博偉國際的老闆痛快地決定讓負責發行《變臉》的工作組年底去夏威夷度假,這讓其他發行組的同事眼紅不已。

  第二周,除了在加拿大全面鋪開上映之外,歐洲市場也開始陸續公映。儘管歐洲對美國電影有所排斥,但是《變臉》的視覺特效確實征服了不少人,尤其是有幸在巴黎和倫敦少數幾家IMAX影院觀看到IMAX 3D版的觀眾更是直呼這個票價花得值。

  雖然銀河電影娛樂集團在歐洲的IMAX影廳有些賠本賺吆喝的性質,可是這次《變臉》的上映頓時讓歐洲的院線公司看到IMAX電影的未來,因此原本就很忙碌的IMAX技術公司馬上變得更加忙碌起來。

  到了第二周,原本歷史時空中應該上映的《黑衣人》被傑德果斷調到後面八月的檔期,以便於《變臉》繼續吸金。因此在這個時空裡,《變臉》並沒有被《黑衣人》擠下冠軍寶座,反而以2800萬票房成績繼續蟬聯週末票房第一名。

  與此同時,《變臉》也在歐洲斬獲1500萬元票房,算是美國商業電影在歐洲的最好開畫記錄了。看到歐洲人對《變臉》的如此追捧,博偉國際一方面將戰線推進到東歐乃至俄羅斯市場,同時又開闢了南美和亞洲市場。

  在亞洲市場,《變臉》可是萬眾期待的電影。亞洲公映的第一周,日本、香港、台灣、韓國乃至東南亞電影院裡幾乎只有一部電影,那就是《變臉》。不過很快台灣和韓國的有關部門就下發了有關命令,要求各大影院必須空出一部分銀幕和時間來上映別的電影。

  這個命令讓台灣和韓國的院線公司非常不爽,但是他們很快就想到了應對的辦法。他們將最差的影廳和午夜後以及午餐前的時段空了出來,橫豎這些時段的上座率也一般,就用來應對有關規定吧。不過讓博偉國際遺憾的是,雖然《變臉》的劇情通過了大陸的審核,可是並沒有在大陸同步上映。

  儘管大陸市場相較於亞洲市場延遲了大約五天,可是這部電影很快就嚇壞了整個大陸的觀眾。這個時候的大陸觀眾才剛剛接受了《勇闖奪命島》那樣的驚險場景,哪裡能想像到一架民航班機撞上摩天大樓的事情?儘管在大陸沒有IMAX銀幕也沒有3D版上映,可就是這樣普通版的2D膠卷所產生的效果就讓無數大陸觀眾驚叫不已。

  第三周,《變臉》在美國市場的票房成績滑落到2000萬美元,但依舊是週末票房榜的冠軍。而《變臉》的國際票房卻奇跡般地攀升到3000萬美元,其中亞洲市場就貢獻了將近三分之二。不過隨著《變臉》的熱映,美國的媒體也開始關注到一個話題,那就是美國的公共交通和民航運輸的安全保障是否足夠到位?影片中的地鐵爆炸案以及客機劫持並撞擊固定目標的事件會不會發生?

  全國廣播公司深夜談話節目《卡森達利的晚安談話》邀請了一些犯罪學家、前任FBI探員、前任紐約重案組警員和美國聯邦民航局的顧問參與到節目討論中來。卡森達利首先請犯罪學家分析,犯罪份子真的會製造大規模針對平民的案件而僅僅只是為了破壞美國經濟麼?

  這位犯罪學家分析道:「隨著國際形勢的緩和,未來的衝突可能會以局部特種戰爭或更小規模的衝突為主。尤其是對一些沒有國家支持的犯罪組織,他們為了挑戰國際形勢,那麼針對某些國家平民採取犯案手段是極有可能的。未來的衝突可能很少會出現國與國之間的領土紛爭或其他什麼的,但是意識形態和宗教之間的衝突卻會加劇。」

  聯邦民航局的顧問在參與節目的時候拿出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是銀河電影公司提交的一份報告,裡面提及了銀河電影在拍攝《變臉》的時候所發現的一些我們機場上的安全漏洞。我不得不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現實,銀河電影公司的發現是完全正確的,而且按照他們的計劃,他們是完全可以策劃出一起和《變臉》中相似的恐怖襲擊案件。現在我們只能感謝上帝,銀河電影公司只是一家美國的電影公司,而不是一家與美國有仇恨的恐怖組織。」

  顧問的一席話不僅讓主持台上的主持人和來賓大吃一驚,現場參與錄影的觀眾也紛紛發出不可思議的驚歎聲。很多觀眾不由得在心底感歎,難怪《變臉》看上去那麼真實,原來是真的有可能發生啊!但是轉念一想,這些觀眾紛紛對地鐵和民航表示了懷疑,沒想到納稅人供養的相關部門還不如一家電影公司對安全管理瞭解得深刻。所有的美國人都必須去教堂禱告,還好對這個事情瞭如指掌的銀河電影只是喜歡拍電影,如果是別的目的的話,那就糟了。

  在NBC拋出這個話題之後,ABC和CBS紛紛跟進,尤其是三大有線新聞台:CNN、MSNBC和FOX NEWS幾乎是全天在討論電影中恐怖襲擊的可能性。這些問題不僅被記者們丟給專家去解惑,他們也在白宮、美國運輸部、聯邦航空管理局和紐約市公共運輸局的發佈會上提及這些問題。

  隨著全民參與的熱潮越來越高漲,美國的參眾兩院的議員們也紛紛要求總統、國防部長和運輸部長出來解釋,甚至他們還提議請聯邦調查局和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有關人員到案說明。由於事情的持續發酵,導致美國的民航和地鐵的乘客越來越少。

  最後美國總統克林頓不得不出面說明,「我可以向人民保證,美國的客機和地鐵是安全的。雖然我無法保證類似電影的場景百分百的不會出現,但是我們已經派出了相關安全專家評估影片中出現的安全漏洞問題。我可以保證,從今天開始,我們的飛機和地鐵會變得越來越安全。」

  看到克林頓一本正經地在各大電視網聯播他的總統講話,傑德只能寄希望於美國的安全機構沒有那麼官僚吧。儘管美國後世的許多做法會讓別的國家不滿,可是針對平民的犯罪行為在傑德看來還是越少一些越好。不過因為美國國會和總統也參與到了對《變臉》的討論,讓上映五周的《變臉》忽然出現了一個逆增長,居然重新拿下了週末票房的冠軍。

  而就在全美因為《變臉》而關注美國民航和公共運輸安全的時候,美國三大新聞期刊之一的《新聞週刊》卻另闢蹊徑地刊登了一篇專題,而封面就是這個專題。封面人物是傑德,而在傑德手上卻出現了一捧在《變臉》中出現的道具,比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觸摸屏技術,而標題就是《偉大的編劇?還是偉大的幻想家?》。

  《新聞週刊》認為傑德謝爾曼為《變臉》設計出來的一些未來道具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根據記者採訪到的一些通訊專輯和電子專家表示,平板電腦已經處於實驗室階段,而智慧手機也並不是停留在文字上的猜想。根據一些專家指出,傑德謝爾曼旗下的地平線科技集團裡的曙光實驗室已經有了「M計劃」,這個計劃已經有了很多專利。

  根據專家分析,這些專利就是為了未來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做準備,所以《新聞週刊》認為傑德一直在幕後推動這種技術的進步,而在這個技術快要成熟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在電影上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發明。

  《新聞週刊》的這個報道瞬間帶動了摩托羅拉等手機和電腦公司的股票上漲,電視隨機採訪的觀眾表示如果真的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市,他們會立刻購買一台。

  不過很快美國著名的科技雜誌《連線》就給廣大美國大眾潑了一瓢冷水,根據《連線》採訪曙光實驗室的結果是,「我們不得不很遺憾地告訴美國民眾,你們所期待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還只能暫時出現在的銀幕上。根據我們採訪曙光實驗室的專家所知,他們並不否認他們正在開發相關技術,但是他們同時也表示受限於現在的芯片技術和內存技術,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在未來十年裡可能還不能轉換成可商用的產品。」

  傑德謝爾曼似乎並不覺得智慧手機就能讓美國人覺得稀罕,為了八月上映的《黑衣人》,他早早就將宣傳片鋪了下去。秉承美國人由於《變臉》而引發的安全思考和科技關注,《黑衣人》的宣傳片相對非常簡單。兩個擁有各種高科技裝備的人類在紐約市緝拿各種外星生物,在緝拿過程中,各種笑料不斷出現。而對地球構成致命威脅的生物居然是——蟑螂!

  博偉國際將《黑衣人》安排在了八月一日上映,傑德看了看排片計劃,在他的上一周居然有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空軍一號》上映。傑德看這個片名就知道索尼那邊已經打算好好拍拍自己爸爸的馬屁了,要知道《空軍一號》當初就被美國影評人譏諷為「好萊塢史上最諂媚的電影」。

  傑德還僅僅只是讓男主角在電影中用一句台詞向美國表示忠誠就被影評人罵得狗血淋頭,如今《空軍一號》整部電影可是全部在拍馬屁好不好!美國總統孤身解救人質,打敗了邪惡的俄國人,捍衛了世界的和平和自由……雖然整部電影非常熱血,但是細細分析就能讓傑德渾身起雞皮疙瘩。

  就算要拍美國政府馬屁,也不能如此明顯啊。要拍也是拍《愛國者》和《珍珠港》這樣的電影才對嘛,傑德可是已經完成了這兩部電影的劇本編寫。由於《珍珠港》的籌備工作較多,傑德已經吩咐邁克爾貝早早就去夏威夷「度假」去了。至於《愛國者》則是由賈非籌備的劇組在開始選景和選角了,就等傑德忙完了就可以開工了。原本《愛國者》傑德是打算讓梅爾吉普森來主演的,可是奧斯卡派對之後,傑德打算用這部電影去捧別的演員了。

  前世的《空軍一號》可是1997年年度票房榜的第五名,不過今年有《變臉》和《黑衣人》的雙重夾擊,就看它的成績如何了。

  8月1日,黑衣人出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