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鑒寶賭石)大玩家》第13章
第十三章 最大的贏家

第二天一早,李尋便和張老一起來到會場,倒不是說舉行時間到了,只是張老身為舉辦人有很多事情做,李尋便來幫忙一下,至於林子卿那小子,早就嫌無聊溜走了。

在一旁的休息室裡,幾位中年人在談笑風生,見到張老到來,連忙起身迎接,一陣寒暄過後,張老替李尋作了番介紹,說實話,對於這幾個人,李尋是沒什麼印象,相信那幾人也之後也未必記得李尋,不過彼此有了模糊的印象以後也好交談,一來二往就形成人脈了。

介紹過後,幾人分別交換了名片,至於李尋,還好他事先托人為他定制了不少名片,不然還真尷尬。

張老還有事便起身告退,李尋繼續和幾人交談,無非都是古玩界的所見所聞,還有一些經驗心得,李尋也學到不少東西。

在半小時過後,張老微笑著走來,李尋便知道,鬥寶大賽開始了,當然鬥寶的功利性太強,難免傷了和氣,便取了個文雅的名字:古玩交流會。

“老高,老葉和老吳他們也來了,差不多開始了。”張老過來通知道。

“哦?幾位大家也來了,可要拜訪拜訪。”說話之間,一群人走進了大會中心。

在室內擺放著不少凳子,大家也互相禮讓了一番才按照一定的圈子做好,李尋實在是不認識什麼人,便在後面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前面還有四張與眾不同的凳子,不過沒有人不識相敢上去坐。

大門打開了,從裡面走出四個老人,大家紛紛起身迎接問好:“高老,張老,葉老,吳老……”

就在眾人竊竊私語時,張老走上台前,高聲說道:“感謝諸位的到來,特別是要感謝我旁邊的這幾位老朋友能夠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場交流會……”

李尋看著姓葉的老者,覺得還真是有緣,剛和葉嵐見面沒多久,就見到這位老者了。

“啪啪啪!”大家也是十分的給面子,在張老一番話後立即送上了掌聲。

“現在交流會開始!大家將自己的物件拿上來吧!”張老指著兩旁的展臺說道。

立即有一個人走上前,對大家微微一笑:“讓在下拋磚引玉吧。”說著便打開手上的長盒,只見他從裡面拿出一把青銅劍,輕輕放在展臺上,大家紛紛起身上前觀看。

咋一看,這古劍保存完整,品相完好,實屬難得一見,一般的古劍都會被鏽腐蝕,真正流傳下來的完好的劍絕對不多。

寶劍配英雄,李尋也自然做個那種在沙場叱吒,揮劍殺敵的夢,見到這這等武器,有一種莫名的衝動和興奮。

經過大家的鑒定,這把青銅劍是秦朝古劍,柳葉狀劍身,又細又長又尖,長度應在八十幾釐米,不過這種青銅器是國家嚴令禁止交易的,不好估價,這劍很可能也是來路不明,所以大家稍稍讚歎了下,便把注意力放到下一件中。

第二件讓人驚訝了幾分,這是“紅色官窯”毛瓷,見證了那一時代的變遷,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這種產品也無不打上政治的烙印,不過這些毛瓷一般都收藏在各大博物館,流落到民間的可謂是少之又少,而且用來燒制的臨川高嶺土也早已枯竭。

這個毛瓷為水果盤樣式,晶瑩剔透,潔白如玉,是當年主席欽點的水點桃花樣式,李尋在經過主人同意後,輕輕拿起水果盤,在燈光的照射下竟成半透明狀,只剩下那點點桃花顯得格外惹人憐。

相比于各位藏家們的激動,幾位老人坐在那裡卻不覺驚奇,畢竟他們是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或許當時用的便是這些如今珍稀的東西。

接下來的那幾件也只能算中規中矩,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甚至還出現了兩件贗品,也讓帶來參加的藏主臉色不大好看。

之後的鑒賞中,李尋還看到了胡遂,他也帶來了一件古董。

李尋望著胡遂身前的展臺,只見他所擺放的,是一副字畫。

相對於別的專項,字畫的鑒定更是難上了幾分,畢竟流傳下來的畫卷不少,但是有名的大家就幾位,每人都有自己作畫的風格,隨著年紀的增長風格也會變化,這也給判斷帶來了不少難度,而且造假方法也是花樣百出,什麼古宣新畫,接裱,拼接等,細細數來,字畫鑒定稍有不慎便會打眼。

這幅畫卷展開後是一幅漢柏樹圖,平心而論,作者筆下的確如實而生動的再現了漢柏形神,其歲逾千年,貌古形詭,蒼皮斑駁,樹幹粗壯,虯枝盤結,癭瘤凸起,樹根部透朽空洞卻卓立幹雲,拔地拏天。樹冠部三兩根大枝斜逸而出,如同鯤鵬展翅,枝頭嫩葉婆娑,一派生機欣榮。圖中選取了仰視的角度和漢柏最壯觀感人的一個側面,通過精確而略帶震顫的筆觸,描繪了漢柏雖老態龍鍾而又青鬱蔥蘢、風發向上的精神面貌。但是比起顧愷之,張大千和徐悲鴻等大家仍有不少差距。

但是誰叫這個作者的身份特殊啊,乾隆皇帝的禦筆著作從某種意義在當時的封建時代可以說是一道免死金牌了,這幅《嵩陽漢柏圖》就算在今時今日也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乾隆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號稱“十全老人”,他不僅擅長書法,而且好詩詞題字,是歷代留下詩詞和墨蹟最多的皇帝。但其繪畫作品卻很少被人提及。這是因為乾隆皇帝的畫技一般,自己不願以畫示人,大多數畫作當時就已毀掉,只有少數乾隆本人認可的畫藏在紫禁城的各個樓臺軒宇中,外人難得一見。現存乾隆皇帝的畫,部分藏在故宮博物院中,餘下的由於戰火、歷史等原因已經散落在民間了。而這幅在乾隆作品來說已經是高水準了。

“不會這個就是去年拍到八千萬天價的那幅了吧!”人群中有人驚呼,聽得到這個價格,李尋心裡也暗自吃驚。

這時吳老走了過來,大家紛紛讓道,從口袋裡掏出眼鏡,看向胡遂,詢問他是否能上手,胡遂自然樂得答應。

張老帶上手套仔細觀察,這是因為書畫一類的東西經過上百年的傳承,肯定是很脆弱的,手心的汗或印記很可能會毀了一幅書畫。

吳老上手後並沒有急於點評,而是給大家講起了故事:“乾隆畫的這棵樹的題識道明瞭這幅畫取景於嵩陽書院。據傳說,嵩陽書院的三顆漢柏曾經受到漢武帝的禦封,漢武帝遊中嶽,因其誤將先見到體格最小的柏樹封為“大將軍”,而在深入書院後看到更大的兩棵時,只好依次封為“二將軍”和“三將軍”了。民間有歌謠傳唱說最年邁、高大的“三將軍”因不滿於屈居第三憤懣而死,剩下的就是粗壯挺拔的“二將軍”和佝僂扭曲的“大將軍”了。將圖中漢柏與現存“二將軍”的照片比較,並結合乾隆題記所言“圖其大者”推斷,可以確認,乾隆所畫的正是這顆樹齡有4500年,高18.2米,圍粗12.54米,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二將軍”柏。”

說明出處後,吳老才慢慢說出自己的判斷:“乾隆不只一次的繪製《嵩陽漢柏圖》,見於《石渠寶笈》著錄和實物的共有四幅。這四幅中,那拍出八千萬高價的《嵩陽漢柏圖》的那場拍賣會我也去了,與這幅有許多細微的不同之處,這幅應該是其餘三幅中的一幅。”

其實吳老的見解都還是比較主觀,沒有什麼客觀證據,但是大家都沒什麼異議,因為在他們心中,吳老就代表權威,當然權威不是那麼容易形成的,這需要時間的證明。

這時胡遂向李尋走了過去,說道:“聽說你深得邱老的器重,不知道你今天帶了什麼寶貝來給大家開開眼呢?”剛剛的《嵩陽漢柏圖》並不是他的,而是他爺爺的心頭物,昨天因為李尋丟臉之後想要扳回一成,便從家裡帶出了這個。

說完還補充一句:“不會你什麼都沒有吧?”胡遂一臉驚訝的望著李尋,眼神充滿戲謔。

“這次你恐怕要失望了。”李尋沖胡遂咧嘴一笑,從座位上拿出了昨天撿漏回來的雕雲龍紋七星端硯,心裡暗道好險,差點丟人丟大了,不過這次丟臉的可是你,這是你自找的,可怪不了我,李尋的嘴角翹起一個詭異的弧度。

這端硯張老原本是安排在壓軸的,不過胡遂想死,李尋也就成全他。

李尋將盒子擺在展臺上,拿出裡面的雕雲龍紋七星端硯,坐了個手勢,請大家觀賞。

雖然胡遂的爺爺在古玩上造詣很高,不過胡遂的心思卻不在古玩上,二十多年的薰陶也只是個小半桶水。

他看了看李尋的硯臺,只覺得造型不錯,價值卻大不如他的《嵩陽漢柏圖》。“嗤!”胡遂嘲諷著說道:“你的寶貝不會就是這一方硯臺吧,沒東西就直說嘛,也不要用這玩意來糊弄大家。”

這句話說得是讓周圍人大皺眉頭,這樣直來直去是方式一般都是比較忌諱的,畢竟人有失手馬有失蹄,而且胡遂隨便看兩眼就下結論,這也讓大家的印象大打折扣,心裡還在非議,這種不懂行的人到底是怎麼進來的,其實胡遂也不是這麼不會做人,只是因為對李尋的怒火給蒙蔽了心智。

張老也有點看不過眼了,微微咳嗽兩聲。這時李尋也不說話,向大家展示起了雕雲龍紋七星端硯的神奇之處,當李尋磨起墨時,那奇異的景象又出現了。

見到這一奇景,眾人驚呼,只有胡遂還想諷刺這是特效騙人。

這時葉老好像想起什麼,快步走上台前,對李尋說道:“能否上手一下。”

李尋點點頭,對於這一請求,李尋沒理由不答應,葉老穿戴上手套,臉色肅然,他掏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鏡,鑒定的動作可謂是小心翼翼。

一晃就幾分鐘過去了,葉老的異樣自然引起大家注意,眾人紛紛在旁邊觀察起這個硯臺,討論來討論去,也沒什麼結果,最後也只能寄望於葉老。

“沛興兄?”高老有點好奇,開口叫喚道。

葉老沒有理會高老,過了好一會才驚呼道:“吞雲吐霧,這是雕雲龍紋七星端硯。”

此言一出,剩餘的幾位老者也思索起來,最後坐不住了,急忙走上展臺,周圍的人雖然不知道雕雲龍紋七星端硯是什麼,但看到場的幾位大家的表情就知道這不簡單了。

胡遂這時也沒敢出聲,也沒敢說這是騙人的特效,只能期望於德高望重的前輩給這硯臺判死刑。

幾位老人在上面將古硯遞來遞去,低聲討論道,周圍的人也沒膽去催促幾位,如果換成別人,早就被一人一口鹽汽水噴死了。

這時張老走上展臺,對幾位說道:“我可以證明這雕雲龍紋七星端硯是真的。”話落葉老等人皆望著張老,張老也將昨天的事給解釋了一遍,諸位大家這才釋然,於是便將這結果公佈,隨便也說出了這個端硯的撿漏過程。

這時眾人望向李尋的眼神已經多了幾分敬佩,連張老也沒能發現的硯臺竟然被李尋發現了,雖然這有運氣成分,但是也是眼力的證明。

葉老也開口贊道:“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得了啊!”這時的葉老對李尋多了份好奇,之前在飛機上他只是覺得這小夥子的身手不錯,生了惜才籠絡之心,現在卻多了幾分計畫,不過還需考量考量,葉老心想。

“真是一代新人勝舊人!”高老和吳老也感歎道。

一時間許多人心裡心思百轉,有好奇的,有想結交的,有想入手雕雲龍紋七星端硯的……不過都出聲向李尋恭賀著,在今天之後,李尋已經不是籍籍無名之輩。

胡遂也只能厚著臉皮和李尋說聲恭喜,不過臉色卻比吃了蒼蠅還難看。

之後的鬥寶雖然也有精品,不過都被雕雲龍紋七星端硯的光芒掩蓋,大會過後,舉辦方還為大家準備了酒會,這次的酒會舉辦方也是下了血本的,各種山珍海味的,不過中國人的飯桌上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更是增加情感的好地方。

除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出盡風頭的李尋也自然是大家敬酒的重要對象,儘管李尋的呼吸吐納之法很神奇,畢竟還沒練多久,更何況蟻多咬死象,最終李尋還是被灌醉了,當然他也在飯桌上撂倒了不少人。

這次大會,李尋是最大的贏家。

※※※※※※※※※※※※※※※※※※※※※※※※※※※※※※※※※※※※※※※※※※※※※※※※

烏鴉的小科普:乾隆御筆畫《嵩陽漢柏圖》小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