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老身聊發少年狂》第203章
第203章 寅虎丑牛

 楚睿這次點李茂出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年岐陽王那邊投誠的大將王泰和因為剿滅岐陽王有功,被點到定北軍守衛邊關,手中握著數萬大軍。袁羲是員老帥,又是先皇的心腹,在定北軍雖然可以坐鎮全軍,但實際上練兵、點將等具體事務都是王泰和做的。

 李茂當年通過神機弩上的編號查到了王泰和有問題,隨即王泰和就反了,部下最精銳的一萬精銳騎兵全體逃出關外,成為大楚最忌憚的一支力量。

 要知道騎兵難得,而邊關的騎兵通常是一人三馬,另配手弩、弓箭及各種武備若干,這一萬人叛逃,等於是跑了三萬匹馬,一萬張良弓、陌刀等。

 袁羲在這種情況下還沒有被懲治的太過,全是看他是先皇的心腹,而且御史調查後也確認這位老帥沒有牽扯到叛亂的原因。

 但楚睿不會因為御史查出來的結果就安心用他。所以便有了李茂的這次幽州之行。

 一來前方局勢到底如何,光看戰報並不能完全瞭解,李茂身為兵部尚書,理應上前線一探究竟;二來袁羲可用,但又不敢大用,李茂此去名為調查秦老將軍之死,實際上卻是兼具監軍一職,皇帝甚至給了他三萬中軍,裝備了一千把神機弩,無論發生什麼事,安然而退是足夠了。

 范陽如今局勢複雜,名義上有各方世族相助,其實這些世家也分派系,幽州大半被胡人所攻佔,許多世家的基業毀於一旦,對這些異族仇恨極高,一天到晚想著打回去。但如今朝廷的戰略是死守,范陽身後有整個大楚的援助,若是再堅持一段時間,那些反賊是耗不過他們的。

 只是這麼做,最苦的是幽州的百姓,范陽以北的百姓本就經歷了屠城、搶掠、家破人亡,如今大楚只守邊不收復北方,這些逃難南下的百姓就沒有回返舊土的希望。

 顧卿聽李茂說了原委,心中也是無限唏噓。

 就從大局上來說,朝廷的做法確實沒錯。對付外族,堅壁清野向來是最好的一種辦法。把所有的糧食和人聚集到大城中,然後加固防禦工事,讓敵人糧盡力馳,不戰自潰。可對於那些被迫放棄家園,帶著全家老小逃難的百姓來說,這段無妄之災就是天降的橫禍,讓人無處托身。最主要的是,就連范陽城裡都出現了刺客,說明范陽已經不保險了。李茂這時候去范陽,會不會有危險?

 「兒子此次去幽州,準備帶上玉舟先生培養的幾個護衛。這些人精於防護之道,兒子不讓他們離身就是。家裡也養了不少當年跟父親一起行伍多年的老兵,兒子都會帶上。此外,陳軼先生也要同去,他善醫術,會辨毒,又足智多謀,有他相助,想來兒子不會有太大危險。」李茂聽見母親擔心他的安危,心中也十分感動。

 如今局勢十分嚴峻,他身為朝廷重臣,食朝廷俸祿,自然是要為皇帝和百姓分憂解困的。只是他自己知道自己這個兵部尚書一不擅長軍事,二不會武藝,到了前線也只能當當擺設,還是帶上專業人才比較合適。

 陳軼跟著父親那麼多年,即是幕僚,又精通戰事,他願意相助,自然是如虎添翼。

 顧卿心中一片蒼茫,她總覺得李茂一走,自己就再也看不見他了。她也不知道自己這種焦慮從何而來,但這種不安如此之重,讓她不得不出聲相詢:「非要你去嗎?換個人不行?」

 李茂啞然失笑。「娘,這是聖令,不遵就是抗旨。我知道您擔心我,但國家有難,我身為一國國公,怎能在此時退縮?」

 顧卿失望的點了點頭,「那你出門多加小心。什麼時候走?」

 「在等欽天監和太常寺占卜吉日,還須是晴天。如今雨水多,三萬大軍疾行到幽州至少一個月,若出發就遇見下雨,那可就太糟糕了。」

 顧卿瞭然的點點頭,古代沒有天氣預報,天氣全靠欽天監檢測。太常寺管著祭祀,鴻臚寺負責儀仗,想來李茂出京也是為了鼓舞京中的士氣,自然是要謹慎。只是秦老將軍已經死了,李茂到幽州還有一個月,中間這麼久,范陽沒問題嗎?她將心中疑問問出口,倒是李銳接了話。

 「秦老將軍的副將華鵬還在,此人堪當大局。」

 「咦……」李茂正視起自己的侄子,「你竟知道前線之事?」

 「我與秦斌在宮中經常推演,華鵬跟隨秦老將軍二十餘年,與秦家是世交,所以我知道華鵬此人。」

 李銳說起華鵬,兩眼熠熠生輝。

 顧卿也不知是自己《三國演義》啟蒙的太好,還是李銳天性就喜歡戰爭,一說到打仗的事,整個人就會散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李茂自去年叛賊南下就開始和部中的屬官研究各場戰役中的利弊。他爹當年建立了完善的「戰報」制度,所以京中的消息來得雖晚,卻並不耳聾眼瞎。李茂自知自己並不聰明,但他肯放下身段,四處虛心請教,他父親的老交情畢竟還在,大多數人都願意教導與他,讓他看清戰局。更有老將自告奮勇想要出征,

 此時他聽到自家侄兒居然也經常推演,不由得升起了興趣,想看看他究竟學到何等地步。

 「既然如此,銳兒你和我來下書房。」

 李銳跟著李茂走出了屋子,李銘和顧卿都是一臉沉重,完全沒有了剛才說到童山時的好心情。

 打仗不是兒戲,上次李茂去馬場查個馬事都九死一生,真要去打仗,還不知道有多麼凶險。異族和尹朝餘孽又不同,人家擺明了是來燒殺搶掠的,和你沒什麼道理可言。尹朝餘孽也許講道理,但是不把異族們餵飽了,人家第一個把他們給吃了。

 李銘整個人感覺都蔫下去了,顧卿見他情緒低落,便讓他帶了妹妹出去玩。至於小李湄能不能讓他哥哥情緒好起來,這就誰也不知道了。

#################

 第二天大朝,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擺在了楚睿的面前。

 大臣們又開始催著立儲了,而且這一次是勳貴派和世族派一起逼。

 如今國家正陷入征戰之中,外有異族入侵,內有反賊作亂,各地刺客又層出不窮,去年就連周老太君都遭了毒手,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皇帝這時候還不立儲君,不但人心不穩,

 說實話,楚睿立儲一事拖了十幾年,大皇子楚承宣如今已經十四,二皇子楚承威也已經十三歲,三皇子年紀最小,也有十歲了。

 但凡皇帝,皇子到了這麼大,也考校的差不多了。更何況自古立儲,要麼立嫡要麼立長,嫡長都不好才立賢,如今大皇子即是嫡又是長,若說賢德,東宮執教的學士博士太傅們都交口稱讚,說這位大皇子寬厚聰穎,絕無失德之處。

 事實上,就連楚睿都是最屬意這位大兒子為儲君的。只是二皇子身後的外戚力量也不小,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楚睿並沒有急著立儲,將大皇子變成活靶子。

 楚睿原本想藉著晉國公府的力量剪除二皇子身後的勢力,然後從中施為,讓兩者兩敗俱傷,能夠順利讓楚承宣自立起來。

 為此,他甚至為他安排了信國公府、中軍將軍、宗室和中立派的子弟作為他的伴讀,這四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他極其忠心,若大皇子有所不對,絕不會為了前程視若罔聞。這樣他的大兒子有所助益和監督,就不至於在後來的爭鬥中太過依靠外戚。

 皇后的心性他最為瞭解,他們二人對於集權是一樣的心思,加上她一直在限制娘家的勢力,為了兒子日後能夠不受挾制,她是不會偏頗失份的。

 這一切都提早謀劃,只是誰料晉國公府正好在他準備佈局的時候丁憂了,李茂作為孤臣,是不能在立儲一事上站隊的,除非最後一錘定音,代表了聖意,否則會失了立場。

 這也是楚睿為什麼要李茂在暗地裡和晉國公府結盟,因為晉國公如果想要自家外甥登上皇位,即使在孝期,也得想盡一切辦法為外甥提供助力。而他們不能自己出面,就必須找個足夠份量的人出面。

 這時候,讓晉國公以為李茂在幫他,實際上李茂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便能減少不少爭端,也能讓晉國公府變成他手中的一步好棋。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這一項好像是上天有意戲弄,永遠都不站在他這邊。如今李茂又要去前線,立儲之事不能再拖,實在是愁煞他也。

 「此事朕退朝後考慮考慮,三日後大朝再議。」

 楚睿沒有像往常一般推掉立儲之事,也沒有勃然大怒,只是說三日後再議,這讓所有的大臣們都心中一震。

 太好了,皇帝這是動搖了!

 楚睿一見到大臣們欣喜若狂的樣子心中就沒來由一陣煩悶。

 如今他才四十有餘,正是春秋鼎盛、年富力強之時,最小的兒子出世不到一年,以後還會有更多子嗣,可這些大臣彷彿他隨時都會死掉一樣,一天到晚就嚷嚷著立儲立儲。

 立儲若是那麼簡單的事,他還需要謀劃這麼多年嗎!

 真是想想都心煩,還是去皇后那看看兒子散散心。

 一想到自己粉妝玉琢的小皇子,楚睿的心都舒暢了起來。

 他的小兒子是七月二十的寅時出生,又肖虎,是大吉之兆。只是「虎出山林」,命格太強,雖是大吉之兆,宮中也並沒有怎麼多傳小皇子的這種吉兆。

 有趣的是,李茂的小女兒也是七月二十出生的,不過她肖牛,是下午生的,比小皇子正好大一歲。

 小皇子出世時,幽州陷落了一半,楚睿給他起名字的時候,就點了「平」這個字,起名叫楚承平。照理在皇家,男孩子要到三歲才起大名,上宗譜,因為小孩子不容易站住,小時候都是起個乳名稱呼的。

 但楚睿實在太盼望這個孩子了,而且小皇子一生下來就很健康,長得又實在是可愛,所以他不顧別人的非議,在百日那天就把名字賜了下來。

 楚承平如今八個月了,長的是靈秀可愛,尤其是一雙漆黑的杏眼,當他看著你時認真極了,似乎全世界他就重視你一個,讓人說不出的高興。

 而且楚承平十分乖巧,從小到大都極少哭,他七個月不到就能自己坐起來,在鋪著厚氈子的床榻上玩撥浪鼓或者小皮球能玩一下午,從來不需要人操心。

 張搖光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是前世修來的福氣,才能生一個這麼乖巧可愛,又十分聰明的小兒子。單論脾氣,他比自己的大哥要好多了。

 楚承宣在這麼大的時候,若是身邊一刻沒人,能哭的把屋頂掀翻了。

 「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沒什麼男孩子的烈性。」楚睿把他手上的小球拿走,楚承平只是看了看,發現是自家爹拿走的,就重新找了個其他東西繼續玩了,連嘴巴都沒撅一下。

 楚睿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拿走昇平的娃娃時,他女兒一下子就哭了,拿走楚承宣的小刀,楚承宣直接就抄起手邊一個其他玩具砸了他一下。

 這孩子沒什麼脾氣,是不是太軟弱了?

 也好,他是幼子,不爭才是好事。他性格從小如此恬淡,這才是大楚之福。一想到這裡,他看這個小兒子更是發自內心的喜愛了。

 張搖光見楚睿嘴裡雖然抱怨,但臉上半點不悅都沒有,便知道自己丈夫其實對這孩子脾氣太過溫和沒有生出什麼不喜。

 他們的大兒子外表溫和,其實內心頗有稜角,只不過掩飾的比較好罷了。他們夫妻看慣了各種人,大兒子這脾氣適合做儲君,但作為親生兒子,在父母面前也老是做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來,未免讓人生出些遺憾。

 「他聰明的很,若是我們拿走了他的玩具,他自然是不會說什麼,再換一個就是。但若是其他宮人拿了,您看看他。」張搖光示意自己的女官上去拿走他手上的小馬。

 那女官上前,從小皇子手上準備拿走小馬,楚承平將手中的小馬握的死緊,大有絕不放手之意。那女官拽的稍狠一點,小皇子立刻皺起眉頭,望向自己的娘親,咿呀咿呀的叫了起來。

 「平兒,娘不能幫你哦。」張搖光靠在楚睿身上,笑著看自家兒子搶那小馬。

 楚承平搶了一會兒,發現那女官不是有意要搶他的馬,而是想要逗弄他,立刻就把手鬆掉,任她拿走,然後裝作不在意的繼續玩其他了。

 「這小子……脾氣不知道像誰。」楚睿觀察了一會兒,忍不住好笑,「朕怎麼看著,有些像是李愛卿的性格?」

 他說的李愛卿正是李茂。

 李茂平日裡處事也是如此,不是十分緊要的事情,能不爭就不爭;十分要緊的事情,一定不放手;但這件要緊的事情若是要犧牲太大或者另有內情,說放棄也就放棄,絕不後悔。

 有些時候,連楚睿都欣賞李茂這種性格,因為他發覺李茂是真的不放在心上,而非刻意妥協。他能妥協的,一定是他認為不重要的,而他認為重要的,最後都辦成了。

 張搖光一聽這話,有些不高興地說:「陛下此言差矣,李國公是成人,我們平兒卻是小孩子,小孩子性格還會變的,怎麼能說他就像誰呢。」

 李茂那老好人的性格有什麼好的?一點立場都沒有,別人說什麼都是好的。

 她家兒子性格是溫和,但可不懦弱!

 楚睿知道皇后誤會了他的意思,但他想想,他的妻子久在後宮,和李茂接觸也少,自然是不如他瞭解李茂的性格的。他來這裡是放鬆的,自然不會再和妻子多做爭執。

 「你們都退下吧。」

 「是。」

 楚睿見所有宮人都退出殿外,坐在大皇子身邊,和面前的張搖光說道:「今日裡大朝,又有不少大臣提起立儲之事。」

 來了!

 張搖光有自己的渠道知道前面的事情,見皇帝果然提起了這事,立刻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整個人的氣勢也為之一變。

 「陛下的意思是?」她自知在丈夫面前無需掩飾,掩飾也無用,索性大大方方的表現出自己的關切。

 這儲位只能是她兒子的,也只可能是她兒子的。

 果不其然,楚睿毫不猶豫地說道:「朕屬意大皇兒。」

 張搖光一喜。皇帝畢竟還是信任她的。

 「不過,我想通過立儲之事看清朝中站隊之人。此事我還有謀算,這三天晉國公那邊可能會有誥命想要入宮,你大大方方的接待了便是。」

 「還有,這儲位的推舉,還要落在李茂身上。」

 「李國公?他不是馬上要去幽州了嗎?」

 「正是因為這樣,朕才要讓他推舉。所以,等晉國公府來人,你最好……」

 楚睿對皇后耳提面命,張搖光也是連連點頭。

 小皇子見大人們在說話,無人注意他,連忙伸長了胳膊,把那女官丟在塌邊的小馬撈了回來,一把抓在手裡。

 大人們真笨,搶到了又不珍惜,最後還不是他的!

 到底搶個什麼勁呢!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如果搶的是李湄的玩具。

 李湄:(瞪眼)我把你手指掰斷你信不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