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強勢相公乖夫郎》第172章
173 盛京準備收網了

別說王逸晨了,楊松鶴這位做了三十年的父母官,都被狠狠的感動了一把,而事實真相呢?

其實,畢管家只是找了三千來人,也就最初在善水府門口圍著的那鄉紳氏族們,他們再聯繫他們的親戚鄉親,萬民傘也就成了,之後有聽到等風聲的,來了一看都在給王大人—行!

老百姓們就是這樣,哪裡熱鬧就往哪裡鑽,最後就是人是越來越多,再加上王逸晨這五年干的的確不錯,也頗得人心,一些民眾也受過他的恩惠,自然就有好感,有人跟跟風,這人就越來越跟風,最後愣是給王逸晨弄了兩車禮物出來!

就連王逸晨的管家和四個僕人,都把腰桿子挺直了不少,他們老爺受百姓們這麼愛戴,他們與有榮焉!

弄到最後,成了「長街送行」的美談,隨著王逸晨的大名,傳遍了天下。

這一下子可不得了,江南道的御史言官們,奏折跟雪片一樣飛往盛京的御案上,這可是他們清流一派的天大榮譽啊!

而這個主意誰出的?

莫天涵啊!

他這是仿造了前世的那些官場電視劇,尤其是那些古代的官鬥,萬民傘多普通啊,哪個大官兒走的時候,老百姓們不去送別的?

關鍵是,這裡沒有啊!

王逸晨既然是清流一派的人,自然愛惜的是自己羽毛,注重的是自己的官聲,那他就給他個好名聲兒!

這麼一來,監察御史之職,還能跑得了?

就在莫天涵帶著人來交錢買房子鋪面的時候,消息已經傳到了盛京,太子殿下早就接到了佟炎修太傅給他的田金松傳來的密信,上面將事情原原本本的都說了,包括莫天涵出的這個主意。

「大哥可真有辦法!」太號殿下眉飛色舞,他覺得他大哥簡直就是無敵了!

他們這邊跟那個庶子的勢力都爭搶的厲害,清流一派也跟著瞎攪合,鬧得這個監察御史之職,還沒確定人選呢,就已經是滿朝風雨的了,就連父皇都跟他說,這個位置他都不知道要給誰好了。

如今好了,他們得不到,那個庶子也甭想了,最後,也是最主要的,清流一派素日裡只求自保,如今,搶了那庶子想要的位置,看日後他們還如何兩不相幫!

「這個莫先鋒啊,還真是個人才!」佟炎修難得開口誇獎人,不過莫天涵這事兒干的的確是漂亮,萬民傘啊,整個朝堂都沒人能獲此殊榮,清流一派估計都樂瘋了,那群人說好聽了就是清廉,說不好聽了,就是一群讀書讀傻了的,自古奪嫡之爭哪裡是能避開就算了的?雖然說他們為官清廉,卻最重自己的那點兒好名聲,如今好了,他們在春季災災時就布下的局,就等著這些清流們來上演了!

一旦讓清流們知道戶部如今的糧庫狀態,呵呵,不發飆才怪!

尤其是他們這會兒正是揚眉吐氣的時候,非得跟那個庶子的勢力死磕到底不可,雖然他們為人迂腐,卻是更能剛正不阿啊!

「等奏折一到達,本宮就立即跟父皇提議,這王逸晨,可是個把好刀!」太號殿下看完了信,就地燒了,這是密信,他們每次看完都會銷毀。

「是,殿下可以憑借這次機會,奪回戶部的主權。」

「嗯,那個庶人也太不知好歹了,竟然敢動搖到國本,糧庫裡到底還剩下多少糧食,他自己心裡沒數麼?一旦有個意外,他拿得出來糧食麼!」不提還好,一提到這件事情,太子殿下就一肚子的火氣。

戶部的糧庫不是那個庶人的私人庫房,他也是最近才得知,這幾年,三皇子都要把戶部到騰空了,戶部尚書是他的外舅,還是他的岳丈,宮裡有他爹爹興風作浪,他外舅就在戶部搬動挪西;他就在朝堂上跟自己作對!

戶部,一直都是他們最忌憚的地方,當年也是迫不得已,才丟了戶部,因為那個時候他要救莫天涵,而三皇子要求的就是要工部和戶部兩個地方!

三皇子大部的銀錢,都是出自這兩個地方,用來拉攏各種勢力,包括皇親們在內,一年得到的三皇子的孝敬,可不少呢!

而且三皇子自己還在外開府,幹什麼都方便不說,別莊上還養了五百的私兵,雖然掛的名頭不是私兵,而是別莊上的護院,各個人高馬大,雖然頂著個護院的名頭,但是你見過哪家護院還配刀弓的?又不是在邊關居住,盛京之處,天子腳下,還能有人敢搶別莊不成麼!

可是就是這樣,他們卻一直抓不住證據,幸好他們還有些眼線在戶部,這才得了最新的情況,就等著收了秋糧之後,就可以收網了!

畢竟每一年,收了秋糧之後,軍部的人就會來領邊防軍需要的給養,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就憑借那個新上任的戶部書記員外郎,這段時間的各種小動作,他們就敢肯定,戶部的糧庫如果讓給軍部支付完了一年的口糧之後,也就所剩無幾了!

而那個崔文明,是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他卡別人卡習慣了,到時候肯定也會趁機卡軍部,就等著軍部的人收拾他吧!

一旦軍部的人插手了,勢必會引起皇帝的注意,他們就要看看,那個庶子要怎麼隱瞞下來!又如何收場!

盛京的水,被莫天涵在遠程指揮之下,逐漸的渾了起來!

三天之後,江南道御史言官的奏折紛紛到達,皇帝在御書房裡看了奏折之後,連叫了三聲好!

「這王逸晨果然是個能臣幹吏!治理地方上的百姓這麼擁護他!」皇帝笑呵呵的喝了口御茶。

「父皇說的是,兒臣都聽說了,據說當日還下著秋雨呢,百姓們都是自發去送行,沒人因為風雨阻擋而不去的。」太子殿下適時的說了幾句。

「是啊,為官一任,就得像王逸晨這樣的才是。」皇帝心裡寬慰的不得了,這麼好的官員啊,他自然樂於見到啦!

「王大人當年下放到善水府,走的時候就說了要好好放牧一州府的的黎民百姓,為父皇您疏通南北水陸,他如今任期滿了回京,您可得給他個好職位,這麼能幹的臣子,可不能埋沒了。也讓這滿朝臣工們都看看,人家是怎麼做到的,給他們樹個榜樣。」太子殿下趁機提一下,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做些鋪墊,這把刀,可得用在剛刃兒上才行!

「對對,太子說的深得朕心!」覺得太子說的在理,這麼優秀的榜樣,不給些實惠的東西,還真是說不過去!

皇帝如今就喜歡看江南道的御史奏折,裡面全部都是說的王逸晨的事情,最關鍵的是,王逸晨不是盛京的官員,而是外放歸來的,雖然他知道這個王逸晨是清流一派的人,但是他就喜歡的是清流啊,他們實行的是中庸之道,他不必防著他們啊!

其他的勢力,他還得平衡一下,不能任其做大,清流們就不用他操這個心,因為他們是講究兩袖清風,追求的是流芳千古,所以皇帝只有對清流們沒防備心,更不會打壓他們。

畢竟如今的江山還是他的,百姓們看的也是他這個皇帝,而不是關心哪個勢力如何如何!

而另一邊,三皇子也接到了消息,摔碎了手裡的茶杯,氣得臉都青了:「萬民傘?什麼東西!竟然成了寶貝了還!」

「殿下息怒,不就是個平頭百姓們送的東西麼?能頂什麼事兒啊!」工部尚書也在這裡,知道了事情之後,第一時間來跟三皇子說了,同來的還有戶部尚書。

「蠢貨,這個東西可是當地百姓們送的,好你個王逸晨,這開春剛給本皇子一個巴掌,如今又想回京來跟你們爭監察御史了!」

「怎麼會?」這會兒工部尚書急了:「監察御史可還沒最後確定呢,這支部的候補官員,大大小小上百人,哪裡就由得他們清流的人上去了」

「就憑那把把萬民傘!

的確,王逸晨一到了京裡,立即就被皇帝召見了,還帶了萬民傘進宮,皇帝看了萬民傘,又聽了王逸晨說了當時的情景,狠狠地讚譽了一番,又賞賜了許多的東西給他,出來之後,更是得到了同窗們羨慕的眼光和一片讚揚,到了家更是接到了恩師的帖子,讓他回來之後過府一敘。

他的恩師就是老太師姬宏偉,已經隱居了六年之久,平日裡連那些在盛京的弟子們都無緣求見,如今他卻能接到帖子!

一時之間,王逸晨成了盛京炙手可熱的述職人員!

而且雖然皇帝還沒有最終下達任命的聖旨,但是已經有多人都看得出來,這監察御史之職,肯定非王逸晨莫屬了!

明擺著的,這麼高的官聲,又有治理的經驗,除了王逸晨,還能有誰更能勝任監察御史之職?

就連那些候補官員也都明白,這位置,他們是沒戲了!

不久之後,秋收之前,在立秋的大朝會上,皇帝陛下下了明旨,任命王逸晨為本朝十位監察御史之一,御賜金牌一面,有專斷專奏之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