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神龍之殤》第108章
第一百零九章 烽煙初起

四月十四,天明。

 孫為民終于好好的睡了一覺,子良那面也好轉了過來,他的身邊有仇玉在照顧孫為民放心了不少。雖然孫為民也很擔心仇玉那瘦弱的身體能不能熬的住,要知道她可是剛剛從監牢里放出來身體也不是很好,而且總是不住的咳嗽著,那單薄到不足百斤的瘦小身軀讓孫為民覺得應該被細心照顧的是她而不知道子良。

 但古代女子就是這樣,兩個完全不認識的人也可以在一瞬間便親密無間,維系著他們的只是那一紙婚書和至死不渝的情素,孫為民也只好由她去了。說真的,關于仇玉孫為民很愧疚,他也沒把握可以把九皇子除掉,當時為了救子良的命孫為民又開了個空頭支票,就如他上次答應過子良的,到最後還是讓甦子學跑了。

 孫為民醒來後並沒有起床,而是仰面朝天的躺在床上考慮起了這些糊七八糟的事情。孫為民覺得人有時候真的很卑微,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能做的只是無能為力,要是一個難題就可以逼死一個人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不應該再也人類存在了。孫為民嘆息著告訴自己,學會忍耐、默默等待吧。

 從子良帶來的消息中孫為民知道了不少事,自己的北騎射營就在京城西北七百里處的四娘湖畔駐扎。這讓孫為民更加不安起來,他更願意收到的是北騎射營仍在牧丘的消息。現在的情況只能用糟糕致極來形容,子良雖然沖進了城但已再無能力出去了,這和沒進來又有什麼區別呢,軍營那面仍是對這邊的情況一無所之。孫為民很擔心歐陽鶴他們會做出傻事,但偏偏這一切他還是無能為力。

 想到這里孫為民便開始琢磨起了自己的對手,從傳回的情報來看這次廉軍統帥仍是那個手下敗將肖雲憲。一想起肖雲憲孫為民就後悔不已,琢磨︰當初為什麼婦人之仁的放了他呢,現在好了人家打上門來,看架勢是沒有放過孫為民的意思。

 孫為民分析的很清楚,攻城戰的要點無外乎有三。

 一︰孤立城池。說白了就是把城團團圍住,這點廉軍已經做到了。

 二︰切斷城池的一切情報來源。這點廉軍也算是做到,而且是大下工夫,起了無數五行大陣連行風遁地之法都給絕了。

 三;盡可能的消耗該城內的糧食和武器的儲備。這點就是廉軍接下來要做的,戰事一起便是無情的消耗戰,人力也好物力也罷,誰先耗光誰完蛋。

 綜上所述,肖雲憲還是很會用兵的,馬上就要開始他的第三步計劃——攻城。不過,孫為民還收到一個意外的消息,說是廉王親征就在敵營。這對孫為民來說倒是個好事,敵軍現在處于順勢所以還看不出什麼,但要是進入中盤僵局的時候呢?廉軍會不會出現將帥不合,政令不一的情況?孫為民分析,絕對有這可能。

 所以,孫為民現在能做的只是死守待變,期盼著敵軍內部生變,到那時才是考慮如何退敵的時候,現在只想著怎麼守住城池既可了。

 吃過早飯後孫為民便帶這護衛巡城去了,最先去的就是東城牆那里正對著廉軍帥帳,孫為民想好好看一看那個自己饒過一命的肖雲憲。

 剛到城下,負責東城牆防務的孟將軍就從城上迎了下來。孟將軍是個四十出頭的精壯漢子,與其他將領不同的是他很少佩劍而總是拎這一把長槍,從此點上就能看出此人屬于實干型的,對君子佩劍帶吳勾這種俗套很不買帳。

 孟將軍名喚承貞,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孟承貞(夢成真小孟啊,你就不能想個好名字啊)。

 孟承貞並沒和孫為民多客套什麼,二人見過禮後就順著步道上城剛走到一半的時候,就听到城外鼓聲大做,咚咚咚的響了起來。

 “不好!我們快上城”孫為民和孟承貞都是一驚,急匆匆的奔上城牆。

 城上,士兵們已忙碌了起來起來,正有條不紊的進入到自己的崗位上。‘材官’們也把數百輛巨大的床弩推到了垛口前。

 材官︰西漢以後,軍中專設弩兵多選身強體壯者充任。

 說起床弩的歷史很是悠久,其發明的年代可以可追溯到西漢。《六韜——軍用篇》中提到的“絞車連弩”,即是一種床弩。

 弩脫胎于弓,實則是一種裝了弩機的弓,相傳發明于黃帝時代,亦有傳說是戰國楚琴氏所創。但據文字信史考據,凡記三皇五帝的史籍如《史記-五帝本紀》、《漢書-律歷志》、《古書尚書-序》、《博物志》多有關于弓的記載但無弩的記敘;而戰國時的《孫臏兵法》,《墨子-備城門》等不僅弓弩皆有載,而且弩已是普遍裝備的制式裝備。鑒于中國人習慣將弓弩並說,可認為弩的產生要晚于黃帝而早于楚琴,應該是商周青銅器時代的偉大發明。

 床弩其實就是一種安裝在木架上的大型弩。將一張或幾張大弓安裝在床架上,絞動其後的絞軸,張弓裝箭,用大弓的合力來彈射長箭,射程可達五百米,是中國古代弩類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可謂弩中霸王。床弩發射的箭以木為桿,以鐵槍頭為鏃,以鐵片翎作尾翼,號稱“一槍三劍箭”,實則是帶翎的短矛,破壞力巨大,以之守城,攻方的的車,雲梯,木幔,巨盾……遇之莫不破;以之攻城,城壘不完,如遇土城木寨,中之如同摧朽。

 總之弩的威力巨大且工藝復雜,古人稱︰“千斤之弩,掛于一寸之牙,發于半指之力,其妙無以加也!”,足可見其構造之妙。(關于床弩就不說了講清楚很麻煩,大家從電影里找感覺吧,老頭只是想讓大家了解一下弩的由來。我們老祖宗其實很聰明,中國古代的攻城戰也要比西方電影里熱鬧的多,器具也多很多,只是我們影視業不行沒有給大家展示出來而已。老頭盡量讓大家看到一場絢爛非常的攻城戰,看看和西方電影比起來怎麼樣,老頭可不是亂編的,都是有史料做依據的。)。

 說到守城利器那可就太多了,但最實用的還是床弩和弓箭。弓箭相較床弩這種重型器具更適合普及,而且簡單易學。

 古語言︰弦木為弧,剡木為矢。由此弓無非是將一根木竹彎成弧形,銷尖木竹既為箭,這便是弓的最早雛形。傳說中弓是炎帝發明的,實則不然要早的多。1963年,在山西朔縣舊石器晚期遺址中發現一枚用燧石加工的石鏃,長2.8厘米,前鋒銳利,器形周正。經放碳測定年代,距今28945年。由此可知,中國最早使用弓箭的年代至少距今三萬年。(只能說令人不可想象,三萬年前就有弓箭出現了)

 再來看城牆上,弓手也紛紛入位沖板和滾木架也推了出來,只等敵軍雲梯出現就對癥下藥了。

 沖板和滾木架是一種外伸的守城器具,前有圓木外伸上搭巨大的釘板和圓木後用繩鎖相連,可以正對敵軍雲梯布置,士兵們在後拽著繩鎖只要一松手就會放出釘板和圓木砸退雲梯上的敵軍,後還可以將釘板和圓木取回。(這種器具在古代並不多見,多是大城才有配備)。

 看到城上的布置孫為民很滿意,不由對孟承貞又高看了幾眼。琢磨著此人以後會不會大有作為。

 如此,二人來到垛口處向外看去,見敵軍也開始出營列陣了。只見,登高觀敵類的巢車、望樓,攀爬登城類的雲梯,臨城沖撞類的沖車,躲避箭石類的牆車,跨越河塹類的壕橋都紛紛推了出來,令人應接不暇。

 以上的種種在古代時統稱木系攻城器,因為城防毫無疑問的屬于土系防御,古人認為︰甲乙木克壬癸土。所以,攻城器具多是采用木器,實則多為下置巨輪的車系器具。

 車的使用在中國最少也有四千與年的記載,相傳是夏朝的奚仲發明的車輛,夏商之時,就有大規模戰車決戰和參與攻城的描寫。人們也許會對此產生懷疑,但古人其實有很多曠世之造讓我們意料不到。如︰雖然記程車行業興起不久,但中國早在公元前八十年就有了記里程的車子——記道車,又名記里鼓車。

 在漢代的《西京雜記》中就提到了記道車和指南車。記道車根據輪子轉動的圈數計算里程。每走一里,機關就啟動一次,下層的木人擊鼓一次,用與計算里程。從這點上來看,古人智慧真不是後人能揣測到的。(大家沒想到吧,記價器我們都發明好幾千年了西方人晚嘍。老頭說這些只是想讓大家相信,這些攻守城的器具都是真實存在的。)

 再來說孫為民,當他看到廉軍推出如此多的攻城器具不由頭疼,就更加後悔放過肖雲憲那小子了,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哎!說什麼都晚了。

 “傳令,軍報都送到東城牆來,各城防將軍沒我的命令誰也不許下城,違令者軍法嚴懲”孫為民面色凝重的著命令,他不知道其他幾個方向是什麼情況。

 就這樣,孫為民和孟承貞一直在東城牆上看著廉軍排陣,整個過程很漫長,廉軍用了二個多時辰才把器具陣形布置好,可見其規模宏大大何種程度。就拿東城牆這邊來說吧,出營列陣的廉軍最少也有二萬起陣四方每方五千人,一字排開氣勢磅礡、陣形方正,一看就是久經戰陣的精兵組成。也難怪,城下的廉軍可都是打了一年仗的老兵,這點要比城牆上的京師虎衛要強的多。

 廉軍每一方陣前都配有高十數丈的雲車十架,都是用抱環粗細的大樹搭建而成,梯道寬四米與足可以供數人同時攀爬,看其木色發黑一定是做過防火處理,想燒掉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除此之外,還有數也不數不清的用來填護城河的壕橋分立兩側。同時,每方陣中還立有兩架高大醒目的巢車用與了望。

 巢車︰中國古代一種設有望樓,用以登高觀察敵情的車輛。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又名樓車。其車體為木質,底部有四輪,車上樹望竿,竿上設置望樓,竿下裝有轉軸,並以六條繩索,分三層、從六面將竿固定,繩索下端則以帶環鐵橛楔入地下。其實就是在大車上樹立了一根圓柱,柱上建造了一個四面帶孔的小屋子。當士兵門把巢車推到合適的距離後就會用繩鎖固定到地面上,用與觀察守城一方的情況。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時,楚共王曾在太宰伯州犁的陪同下,就親自登上過巢車察看敵情。

 其實,巢車要是大面積使用也可以做箭塔樓使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中,袁紹軍就廣設望樓、巢車以逼曹營,弓弩齊下,飛矢如蝗,使曹軍不敢現身,苦不堪言。幸而曹操以“霹靂車”之計破之。可見前人並不是沒有這樣用過。

 孫為民看到這里不由皺眉,正在他犯難的時候,孟承貞開口道“將軍勿急,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毀敵器械用的撞竿,他們的雲車一過來就讓他們好受”。孟承貞還以為孫為民是在擔心那數十幾架雲車呢,故安慰起他來。孫為民回身一看,城上確實放著不少粗大的圈木旁邊還有些體格健壯的士卒。他們是專門對付雲車用的,到時候眾人合抱一木猛撞雲車。看到這些赤膊而立的精壯漢子,孫為民不由的起了敬佩之心,他覺得有這樣的人在他就不再孤單了。

 孫為民向士兵們微微一笑,算是對他們的致意,轉過頭來向孟承貞詢問道“孟將軍,你可有辦法擊毀這數架巢車?”。孫為民心想,巢車里載的一定都是廉軍的將領,要是拆了巢車這攻城戰就很難進行下去,這是孫為民想到的最好的破敵之法。

 “巢車?那可沒辦法,他們是不會把巢車推來過來的,怕是連床弩的攻擊距離都不會到”孟承貞無奈的搖著頭。

 “那算了,先面城門準備好了嗎?你看,廉軍一方中配有大量的牆車和沖車,怕是要沖城門”孫為民手指城下的一方廉軍,確實如他所說陣中的破門器具不少。

 牆車其實就是用來躲避弓箭的,車前平置的塊大的擋板士兵藏在後面前進。沖車就不用解釋了,就是破城門用的沖砸之器。

 孟承貞一看,忙回道“將軍放心,我東牆所守的兩門都配有三輛重若千斤的刀車,即便城門被攻破我也可以用刀車塞門,您盡管放心好了”。刀車是一種專門用來守城門的器具,車前面的巨大擋板前都插著結實的刀板,一但城門被破就可以用來塞出城門御敵。

 孫為民暗暗點頭緊張的心情緩解了不少,這畢竟是他第一次參與守城戰和上次死守過金口還是大不一樣的。要是上次廉軍也抬出這麼多器具,孫為民估計早已經坐骨了。

 “將軍,廉軍為什麼三面開戰獨留城北不攻呢,那面可是他們的精銳主力精怪大軍”孟承貞手伏垛口看著城在廉軍憂心的詢問著孫為民。

 剛才趁著廉軍列陣的間隙各將軍已經把情況報了上來,南城和西城的情況和東城一樣廉軍也在列陣,只有城北的精怪軍毫無動靜。關于這點,孫為民也不敢肯定,草草答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如此,京城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攻城戰就此拉帷幕。城上兩萬守軍屹立不動,旗戈飄展真不虧是全大陸最精銳的京師虎衛,各各都是亮盔銀甲氣勢不凡,沒有絲毫的怯意只等戰事一起殺敵立功。

 而城下,十數萬久經戰陣的廉軍也不含糊,場面輝宏、器具如林,密密麻麻到令人窒息的程度,看的出他們也有一擊破城的雄心壯志。

這就是︰兵鋒相見、血肉澆注,京師之戰、名動千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