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邊戎》第108章
基業初成 第五十六章 林公子入港(上)

 商人的嗅覺往往比狗還靈。

 早在津門開港之前,泉州、明州的商人已經對歐陽家過份關注東海北部的動態有所懷疑,之後通過各種途徑而知道了北方會興起新的商機,那些飽懷冒險精神者便都義無反顧地向北揚帆。

 政和六年中津門開港時,南方的商人們都還只是抱著試探性的心態,借著東海季風洋流的末緒來到這個新港。他們也帶來一些貨物,如茶、絲綢、陶瓷等,這一倉半倉的貨物雖然走俏,但相對于趙觀、劉從為首的契丹、渤海商人,以及李相隆為首的高麗商人而言,這些貨物的數量根本無法滿足北地市場可怕的欲望。而且由于沒有足夠的貨物作為資本,更沒有攜帶大量的宋錢,這些大宋商人能買回去的貨物數量也極為有限——他們面對漢部美輪美奐的琉璃品、高麗質優價廉的人參以及津門郊外成群的草原戰馬都只能望而興嘆,怨恨自己當初沒敢下更大的決心與本錢。

 在大宋商人里面,政和六年獲利最大的是歐陽家和黃家。歐陽家是有備而來,而黃家則得楊應麒開金口秘密賒走了大量的琉璃品和兩百匹馬。他們兩家船只回閩之後,在當地掀起了一股相當大的商潮,風頭之盛,一時間竟然蓋\過了陳、林兩大家族。

 這種暴利性成功\的傳播能力是很可怕的。在政和七年的春季,“一到津門,金銀滿盆”這個傳說便傳遍了半個大宋︰南至兩廣,北達江淮,西邊甚至到了四川!

 這一年的冬、春之際到底有多少商人在準備著北上的船只貨物?管理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大宋市舶司根本就無從統計。

 在泉州和明州,有船沒船引的商家正變著法子去賄賂市舶司的官員,實在拿不到船引的就想著如何走私,連船都沒有的小商人則想盡辦法要把貨物托運在別家的船上。總之,政和七年所有即將北上的船只在夏季到來之前就已經被訂滿了。

 楊應麒曾經對盧克忠說他低估了大海的肚量,盧克忠當時對這句話不以為然。不過津門在政和六年欣欣向榮的局面也讓他頗為自己治下能如此繁華而自豪。

 然而政和七年五月之後,盧克忠才發現︰如果把去年的津門和今年相比,那去年那個他視為“繁華”的港口簡直可以用荒涼來形容!

 南邊的商船幾乎是和季風同時來到津門!北來船只的數量和大小完全超出了盧克忠的想象力!進入五月中旬以後,整個津門已經繁榮到近乎混亂的地步了。歐陽適顧著海上緝私,竟然再也沒能力兼顧岸上的治安。盧克忠只好請求楊開遠調一千工兵過來維持局面。

 幸好,這些北來的商人們看來十分安分守己,謹守秩序。盧克忠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楊應麒在去年給歐陽家、黃家頒發的《津門商賈律法禁令》早在二三月時便在江南一帶流傳甚廣。黃家在楊應麒的示意下大肆宣傳,稱若不讀通這本書則沒法去津門做生意。沒幾天時間江南的書坊便都開動起來狂印,幾乎所有來津門的商人都人手一冊。

 這本小冊子包括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略述商人當有之精神;第二部分是津門各項關稅的基本指標;第三部分是津門飲食、住宿、交易地點以及交易規則的指南;第四部分才是三十六條和商賈相關的律法禁令;第五部分是雜項。可以說這本小冊子囊括了前往津門所需要的信息,它能夠迅速流行也並不僅僅因為黃家的大力宣傳。

 楊應麒這本小冊子成稿之後盧克忠也曾看過,當時不以為意,這時重新翻閱\,不由得感嘆七將軍的先見之明。他將那些守則一一細讀,聯想起這幾日津門的景況,才體會到每一條律法禁令都有深意,直到此刻,盧克忠才知道楊樸為何會對楊應麒如此欽佩。

 隨著南邊商船北來數量日漸增多,津門的各種問題也逐一暴露出來。最先爆發的是住宿問題。雖然政和六年年間無論是官方還是私家都已經修建了許\多房屋,然而這些房屋比起需求來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津門內部的民房早在四月就已經擠滿了人,楊應麒見狀便從蕭鐵奴處借來幾百個大帳篷,在津門外搭建起來,這才勉強解決了住的問題。

 接著便是飲食問題。伴隨商船而來的不僅有商賈,還有流民、短工、家人、船夫等各式各樣的人,這些新流入的人口對津門的糧食供應而言無疑是一個可怕的負擔。由于楊應麒嚴格限制糧食供給,並不讓軍備倉、荒備倉里的存糧無限量地流入市場,因此在商船自帶糧食見底之後,整個津門的糧價便急劇飆升。

 津門糧價高漲之後又迅速影響到了開州、辰州與曷甦館部,甚至連遼陽府的糧價也開始出現失衡的征兆。胡十門在楊應麒的暗示下倒賣了不少糧食,讓曷甦館大大賺了一筆,合族歡慶。這種類似的好處已不是第一次了——楊應麒南來以後屢屢以各種手段向曷甦館人示好,比如贈送大批的書籍、煤爐等物,大大改善了曷甦館部的民生民俗。

 不過遼河地區這一年能夠流入市場的余糧卻不多,加上其中一部分又被楊應麒以各種方式控制著,津門的糧店很快又告罄了。不少商人開始通過賄賂、求情等手段去打備用糧的主意,卻一個個踫了大釘子!原住民雖然有些存糧,但看到這種突如其來的糧荒也個個捂緊了自己的米缸。就在津門的外來者眼見就要斷糧的時候,兩艘千料大海船開進了津門。

 一開始,沒人去注意這兩艘大海船的到來——近一個多月來來津門的船只實在太多了。然而不久後就有人走向奔告,說這兩艘船上的貨物十分奇怪,以至于竟然在短短的時間之內便吸引了整個津門商賈的眼光!

 到底是什麼奇怪的貨物呢?來到這里的商販可以說個個見多識廣,就算是南洋的長鼻大象,西域的絕色美女,高麗的千年人參都未必能讓他們心動!可他們現在望著那兩艘大船卸貨所在的倉庫卻個個眼紅!

 “我見過的!真的見過!在碼頭上卸的時候,一個袋子鉤破了,那里面,都是……”

 都是什麼?不是絲綢陶瓷,也不是翡翠珍珠,而是一袋袋、一倉倉的大米!

 “哦——”許\多精明的商人听說後不是感嘆終于有糧食了,而是感嘆這艘船主的精明!在這種節骨眼上運來大米,幾乎就是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整個津門物價的走向——除非七將軍肯打開備用倉,否則津門所有外來者都不得不接受這個極有眼光的船主的盤剝了。

 “唉……好厲害!現在的米價,只怕一袋大米便能換走我們一袋好茶!”

 “是啊!到底是什麼人有這樣的手筆、這樣的遠見?”

 “你還不知道麼?那可是我們福建鼎鼎大名的家族!”

 “鼎鼎大名的家族?難道是……”

 “林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