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邊戎》第245章
燕雲取棄 第一三九章 成敗之間(下)

 燕京城內的契丹、奚族人口並不佔多數,但在大禍臨頭的情況下卻迅速團結起來!他們己經沒有選擇了!不抵抗就得死!所以連婦孺也都操起了兵戈。這時候北遼政權在燕京還剩下最後一座搖搖欲墜的堡壘皇宮!于是幸免于難的胡族都向那里聚集!他們沖破皇宮周圍千余人的包圍圈,背靠皇宮圍牆,兵器向外準備死戰。

 “太後!漢人要殺光我們!”

 蕭後駭然道︰“殺光我們’不是說釋甲歸降就”

 “騙人的,騙人的!”逃進來的契丹貴族痛哭道︰“我的府第己經被他們全燒了!他們進來就殺,就燒,就搶!口中喊的都是殺光胡人!太後!不能投降啊!降了也是一死!”

 蕭後氣得發抖,又怕得發抖!降是死,但戰呢?

 這時十幾頭獵鷹忽而盤旋在皇宮上空,一個奚奴望見,驚呼道︰“那好像是蕭都統養的獵鷹!”

 宮中眾將听了無不驚喜-獵鷹在天上盤旋,腿上並沒有綁著書信,但它們卻帶來了希望!

 蕭後的手漸漸穩了起來,喝道︰“好!守住!守住!”

 聚集在皇宮內的契丹人行動了起來,他們逼退進攻的人馬,放負牆頑抗的族人進宮,跟著蕭後親自登上宮牆,持弓發矢,遼人士氣大振。楊可世趕到時北遼皇宮的防務己各,他連續發動三次攻擊都沒能沖破這個最後堡壘。

 北遼皇宮的戰況種彥崧知道的並不清楚,但宋軍在城內放火殺人他還是看見了。漢部軍紀嚴明,除非是主帥下令發動戰略性的敵後掠奪,否則燒殺搶掠者都要面臨重處,所以群體性的燒搶瘋狂雖感染得忠武軍頗為心動,但卻沒有像宋軍和常勝軍那樣瘋狂。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

 眼前在燕京城內流竄的是一支沒有紀律可言的軍隊,甚至算不得一支正規軍隊!郭藥師部下常勝軍本來就是遼主為抵擋女真而臨時募集的渤海流民,還在遼國時就經常禍害地方,只是北遼因為時局而不得不保留這支隊伍的建制;而劉延慶部下的大宋北伐軍的組成則是禁軍、廂軍和臨時拉丁入伍的民夫,民夫與廂軍基本沒經過什麼訓練,而禁軍的建制也早就破落得比國初地方廂軍還不如。正因如此,劉延慶的二十萬大軍才吃不下耶律大石的兩萬人馬!

 種彥崧看著自己的同胞干出這等愚蠢之事,心中甚是苦惱。他心目中宋軍的形象逐漸崩潰了。可是種彥崧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的機智魄力都不如乃兄,平時正正經經地領軍作戰還可以,但在這亂糟糟的局面中便缺乏應變之才,只是空自擔心,消極地守住迎春門。

 當楊可世和郭藥師的部下在燕京城內大肆燒掠的時候,另外一支軍隊正悄悄地掩近。他們沒有逼近布置嚴密的迎春門,而是從另外一個方向逼近。宋軍進城時只有七千人左右,由于大量地痞無賴的加入,一日之間宋軍的人數己經超過一萬,但新增加的全都是烏合之眾,不但沒什麼戰斗力可言,反而拖累了宋軍的組織性。經過一個白天的搶掠,宋軍擄掠到了大量的財富,他們的身子越來越沉重,而勝利的幻象則塞滿了他們的大腦。夜幕垂下,北遼的皇宮還未攻破,一些本地豪強送來了美酒佳肴,燕京的征服者欣然接受。反正北遼皇宮也就幾百人,想來掀不起什麼風浪!

 眼見許多部下飲酒醉倒,楊可世開始有些後悔了,但軍心經過一個白天的折騰早己散掉,面對癱瘓的軍隊就是絕世名將根本就無計可施何況他楊可世還算不上名將。

 “我好像犯了個錯誤……”他心里隱隱有些擔憂,但現在他只能盼望著天快點亮,以便度過這個疲弱的夜晚重新整軍。而郭藥師則希望劉延慶趕緊起兵呼應。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西南城門外忽然出現無數旗幟,宋軍醉眼朦朧中以為劉延慶的援兵到了,但燈火亮起,才發現是契丹服飾。

 “遼軍?遼軍!”

 但見來者約有萬騎,西南城門的兵將只望了一眼便逃光了。蕭干帶領兵馬入城,一路宰殺過去,如屠病豬。白天歸附的燕地軍民如鳥獸散,紛紛帶著錢財逃竄藏匿,那些宣誓效忠大宋的各坊豪強也忽然不見了,楊可世對燕京的控制權來得快去得也快,轉眼之間宋軍幾千人馬就變成燕京城十萬軍民中的小舟,既沒有可靠的據點,也沒有可信任的本地力量。遼人鐵騎在市井中奔馳,楊可世勉強組織起人手抵抗,結果三戰三敗,退到迎春門後忠武軍橫出殿後,敗勢這才稍止。楊可世收拾人馬,只得八百余人,馬只剩下四百余匹。眼見燕京大勢己不可為,而蕭干既來則南方戰況也不可知,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撤軍。蕭干收兵甲戮降俘,得首緩四千余人,馬五千四百匹,因怕城中有變所以沒有窮追不舍,這才讓楊可世郭藥師等逃得性命。

 楊可世等沿著來襲道路退回,到遼軍駐防十里以外卻見宋遼對峙的北陣燈火延綿百里,競似滿山遍野都是遼人軍馬。楊可世大駭,不敢逼近,鄧肅道︰“疑兵!這一定是疑兵!”

 楊可世質問郭藥師遼人到底還有多少兵馬,郭藥師訥訥道︰“居庸關或有二三萬人,平州張覺手下新近擴軍後據說有五六萬,若他們全來了便不好說了。”

 楊可世怒道︰“你先前又說他們不會來!”但楊可世和郭藥師被蕭干殺怕了,風聲鶴唳之下卻都不敢去探探這百里燈火的虛實,眾將商議了一會決定繞過武清遼軍據點退入塘沽圍牆之內,再由塘沽折回滄州。

 經過武清時被遼軍駐軍發現,雙方廝殺起來,楊應麒聞訊後命徐文炸爛一段外城牆牆根出牆參戰,將宋軍接了進來,遼人忌憚漢部人馬,追殺了一陣便放楊可世等進入外圍城,隨即把缺口堵上。

 此時旭日早己高升,楊應麒在塘沽內城牆的牆上望見宋軍余部慘敗之景況,一顆心沉了下去,召鄧肅來問明因果,呆了半晌,驀地哇一聲吐出一口血來,從城牆的階梯上滾了下來,頭踫到石階,就此昏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