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邊戎》第219章
拓土攻心 第一一八章 進退重思量

 听老父竟然猜出是自己,陳正匯再也忍不住推門沖了進去,跪在床頭叫道︰“爹!孩兒……孩兒……”

 陳\0\0看見陳正匯,反應卻有些奇特。一張皺巴巴的臉肅然片刻,才稍稍展顏道︰“我昨日才準郁兒給你們通個信,你怎麼能來得這麼早?”

 “我……我……”摸了摸陳\0\0皮包骨頭般的左手,哽咽道︰“爹爹你……這……”

 陳\0\0伸出右手撫摸著兒子的頭發,說道︰“人總該有這一程的。只是沒能見到河清麟現,甚是抱憾。”

 陳正匯怔了一下,說道︰“爹爹,那些事情您就別掛心了。”

 “哦?”陳\0\0道︰“你的意思,是寄望于你們了?”

 陳正匯道︰“孩兒盡力而為。”

 陳\0\0道︰“盡力?如何盡力?”他見這句話竟把陳正匯給完全問住了,又問道︰“剛才的騾馬聲……”

 陳正匯道︰“是跟孩兒來的人。”

 “跟你來的?”陳\0\0問︰“是你的下人?朋友?還是那個漢部的吏員?”

 “是……是漢部的吏員。”

 陳\0\0哦了一聲道︰“這麼想來,你來得這麼及時,也是從漢部得來的消息了?這楚州也有漢部的人?”

 陳正匯脖子硬了一下,終于點頭稱是。

 “了不起啊。”陳\0\0道︰“漢部對我大宋,竟然深入到這個程度了!莫非我大宋每一個州縣都有他們埋伏的人了?”

 陳正匯忙道︰“沒爹爹說的這麼利害。漢部的密子,主要是契丹燕雲一帶多一些,大宋境內,對京東東路、福建路兩處也比較用心。其它地方就不怎麼樣了。楚州這里有人,是因為孩兒的緣故。”

 陳\0\0點頭道︰“原來如此。不錯,這樣才合理。你們崛起才幾年,哪里能將耳目布滿大宋的萬里疆土呢?”

 陳正匯听到“你們”一詞心里咯 一下,叫道︰“爹爹!你……你在怪孩兒麼?”

 陳\0\0笑了笑道︰“你怕和你現在的同僚並稱麼?”

 “這……”

 陳\0\0又道︰“你離開我身邊已經很久了,父子之情或許\未變,但你心中的君臣之念,我可就不清楚了。”

 陳正匯大感惶恐,掙扎著跪下,頓首道︰“孩兒在海外雖居要位,豈敢片刻忘懷父親的教誨!”

 陳\0\0道︰“當真如此麼?那為何所作所為,並不見有利于天下蒼生之事,唯見助女真征伐逐鹿而已?”

 陳正匯慌道︰“大宋上下自昧自蔽,實不知天下大勢早已大變!父親大人困頓楚州,所以對北國之人、北國之事恐怕也知之有誤。”

 陳\0\0轉過頭來,直視兒子雙眼,陳正匯不敢回避,咬著牙眼含淚\水道︰“請父親大人明察!”

 陳\0\0已經病得只剩下一口氣了,但眼中神光湛然,單看這雙眼楮萬萬不像是一個垂死老人!而陳正匯呢?淚\水流盡後,便是赤子對父親的親敬和仰慕。但陳\0\0卻沒有被兒子騙到,嘴唇稍張,直刺其心︰“你心虛!”

 陳正匯身子一震,便听父親又道︰“你在怕什麼?怕什麼被我知道?”

 陳正匯啪地伏在地上瑟瑟發抖,不知道是激動還是害怕。看到兒子這個樣子,陳\0\0也不禁有些心軟。父子倆就這樣一個躺在床上,一個伏在地下,各自無語。也不知過了多久,兩聲敲門聲響過後,李郁走了進來,口中道︰“姑丈該吃藥了。”待看清屋內的情景,不禁愕然。

 陳正匯伏在地上不敢起來,李郁不敢多問,繞過去,喂陳\0\0把藥喝下後,才听陳\0\0問︰“你表哥帶來的人呢?”

 李郁道︰“已經安排在後院。他們帶來了許\多藥材金銀,收不收?”

 陳\0\0道︰“不收。”

 李郁應道︰“是。”

 陳\0\0又目視伏在地下的兒子,對李郁道︰“扶他起來。”

 李郁扶起陳正匯,暗中捏了捏他的虎口,鼓勵他堅強。陳\0\0對李郁道︰“你到外面看著。”等李郁出去,又問兒子︰“你到底在害怕什麼?”

 陳正匯顫聲道︰“我怕自己將來會違背父親的教誨。”

 陳\0\0哦了一聲,問道︰“因什麼而違背?名利麼?生死麼?時局麼?”

 陳正匯道︰“不……因為一個人。”

 陳\0\0問︰“什麼人?”

 陳正匯道︰“楊應麒。”

 陳\0\0的眼光片刻沒有離開過兒子的雙目,仿佛是用眼楮在听話︰“他對你很好?”

 “我不知道,但我近來總感覺我的作為他都清楚,但他竟然沒有遏制我的意思,所以……”

 “所以如何?”

 “所以我有時候覺得,也許\他在等我主動去找他。”

 “哦?他希望你向他投誠?”

 “這……好像不完全是這樣。”

 “那是什麼?”

 陳正匯抬起頭來,說道︰“父親,這個人,要的也許\並非逐鹿天下。”

 “那他要的是什麼?”

 “也許\……也許\他只是在等孩兒去理解他的作為。”

 “他什麼作為?”

 “他……也許\他是想矯正自秦以下千余年來以法術亂正道的弊制。”

 一直很淡然的陳\0\0听到這句話也不禁全身一震,問道︰“你說什麼?”

 “我看他行事,著眼點似乎不在權,而在制。只是他學力不足,所以有些事情做起來有些力不從心。”

 陳\0\0沉吟半晌,吃力地抬起手來,招兒子上前道︰“過來,跟我說說這個楊應麒的事情。”

 陳正匯跪行向前,伏在床邊,握緊父親的手,從漢部出死谷前後的大事說起,為陳\0\0一一講述。他說得不快,每逢陳\0\0低眉沉思便停下,直到父親眉目再展方繼續述說。這一席話好長,雖然陳正匯已經刪繁就簡,卻仍說了一個多時辰。兒子固然說得口干舌燥,父親也听得極吃力。不久夕陽西斜,李郁拿了油燈、粥、藥進來,父子兩吃了,陳\0\0小睡到半夜,便又醒來,讓陳正匯繼續述說。

 李郁心道︰“听這等要緊事務,大費心力!姑丈已是油將盡、燈將枯\,如何經受得起?”但听話的人既不恤身,李郁便都不敢勸阻,陳正匯也不敢不說。

 說完漢部發展的脈絡,陳正匯又說起楊應麒的天地自然之學。父子倆談的本是政治話題,為何突然扯到自然問題去了呢?要知在中國固有哲學中,政治社會與天地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所以楊應麒對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等宇宙觀念雖然只是停留在淺近、籠統階段,但對李階、陳正匯等人造成的沖擊卻極大!大到足以顛覆他們的某些歷史觀!對陳、李等人來講,這些宇宙理論听起來異想天開,但因為楊應麒身處高位,學識廣博,日常講學之風也頗為嚴謹,因此便不敢輕易否定,而且以他的這套理論來檢驗航海之學、天文之學也無不絲絲入扣,更增加了這套說法的可信度。

 中國傳統的學者不似歐洲僧侶,對于大地為圓、天外有天的理論接受起來竟無甚困難。陳\0\0听到宇宙大爆炸處便暗暗頷首,認為與先賢所傳太極圖之妙理暗通。他心力本來甚倦,但听到這里竟然精神奕奕。

 好容易等陳正匯講完,陳\0\0嘆道︰“這人絕非胡種,已無可疑。只是他的師承學脈從何而來,大可推敲!”想到深處,眉頭擰成一團。陳正匯和李郁看得心疼,卻不敢打擾。終于陳\0\0睜開眼來道︰“筆墨,筆墨!”叫了兩聲,忽然暈厥過去。陳\0\0這一暈厥,慌得他兒子外甥趕緊急救,掐人中,灌參湯,好容易老人家悠悠醒轉,陳正匯哭道︰“孩兒該死,不該用這等煩心事來擾父親大人。”

 陳\0\0一笑,一時卻沒力氣說話。閉上眼楮休息到雞鳴,對兒子關心自己身體的話毫不理會,直入正題道︰“你說的對,北方之事,均已經非我輩所料想。即使我與你易地而處,恐怕對漢部之事,也是難以抉擇。漢部內部的爭端,已不是權力之爭那麼簡單。折彥沖心中既有華夷之辨,甚是難得。而這個楊應麒亦不可限量。漢部之事,已不是一句內外之別、君臣之道所能概括。我老了,也沒法給你立個定論,一切只能由你們憑良心辦事。”

 陳正匯和李郁听到這里都跪下道︰“不敢忘父親(姑丈)教誨。”

 陳正匯想了想又道︰“孩兒不敢泯滅良知,只是在海外甚是痛苦,行事之際,不知當遵漢賢經義,抑或遵近賢經義。”

 陳\0\0斥道︰“糊涂\!迂腐!什麼漢賢近賢!君子掌權,畏《春秋》之筆便是良心!《春秋》以下,俱是後進弟子門外之學。”

 李郁還不怎的,陳正匯卻是心頭劇震。又听父親道︰“我是你父親,向來對你很有信心,但自從由他人處輾轉得知一些你在海外的作為,也不免懷疑你為名利生死所誘,何況別人?如今听你一席話,才知道你的苦處。你的行事未必全對,但那也不是立志不堅,只是見事不明而已。只是你能取信于我,卻未必能取信于士林。”

 陳正匯听了大哭道︰“只要父親能諒解孩兒,孩子此刻就算死了也無憾了。”

 陳\0\0道︰“道德之性,需磨之磋之,一日不可廢。我此刻只是信你的現在,將來死了,還要在九泉之下觀望你的將來!”

 陳正匯哭道︰“孩兒縱然九死,不敢欺父欺天!”

 陳\0\0點頭道︰“好,好。扶我起來。郁兒準備筆墨。”

 陳正匯驚道︰“父親你要做什麼?”

 陳\0\0道︰“我要寫幾封書信。”

 陳正匯忙道︰“父親口述,孩兒執筆。”

 陳\0\0搖頭道︰“不!這幾封信必須是我親筆寫。否則如何見信于人?扶我起來!”

 他的聲音十分虛弱,但語氣之堅定卻不容兩個子佷抗拒,陳正匯只好扶他起來,李郁移來桌椅,鋪紙磨墨。陳\0\0伸手拿筆,手竟是顫個不停。但他也不著急,眼楮靜靜地看著筆端,直到手穩了下來,這才對陳正匯道︰“你出去。”

 陳正匯怔了一下,不敢多問,起身出門,在門外候了半個多時辰,才見李郁開門出來道︰“姑丈歇下了。”

 陳正匯進門看時,筆墨都已經收起,陳\0\0雙眼緊閉,頭上稀稀疏疏的頭發竟比昨日更枯\萎了幾分,心中淒然。

 李郁在旁道︰“姑丈寫了七封信,其中兩封是交給你的,另外五封讓我在他老人家……百年之後親自去送。姑丈又說,讓你……讓你不必守三年之孝,心中懷之便可。”說著取出信來,卻都已經封上了印泥,陳正匯掃了一眼,看見了兩三個名字,均是與父親交好的當世大儒,哽咽道︰“父親是怕我無法取信于士林,這才不顧病體,為不肖子瀝血嘔心。”跪在床邊,再也不肯離開片刻。

 陳\0\0這一睡下便沒再清醒,偶爾睜開眼楮,瞳孔中也是一片迷茫,見兒不知是兒,見甥不知是甥。燕青大把花錢,但千金萬貫的靈丹妙藥、人參茯苓灌下去也不見好轉。眾人都知他大限近了,只是等著闔眼之時。熬了三天,終于陳\0\0嘴巴苦張,似有言語,陳正匯湊近前去,才听見喉音如縷\︰“歐陽等……武夫……耳……非文……士……難遂汝志……必敗……不如……反……其道而……行……之……釜底……抽薪……以襄……麒……”

 語音漸低,終于不可再聞,李郁一直把著陳\0\0的脈搏,哭道︰“表哥,姑丈……去了……”

 陳正匯握著父親干枯\的手坐倒在床邊的地上。他沒有哭,只是望著東北,念叨著別人听不見的話。

 大宋宣和四年春,陳\0\0卒于楚州。對于這個人的死,汴梁肉食者無人關心,他們此刻盯緊的是那些對遼人步步進逼的女真蠻族。

 其時宗翰駐兵北安,遣蕭鐵奴等人攻略附近州縣,俘獲契丹重將後知道遼主已是眾叛親離,西北、西南兩路兵馬均羸弱不能用,便遣人報元帥斜也,促他進兵。

 由于出兵時阿骨打囑咐克中京後當謹慎從事,以免倉促而遭大敗,所以斜也傳令宗翰,讓他駐馬待議。

 宗翰對完顏希尹等道︰“將在外,臨事從權!”先斬後奏,下令進兵,然後再派人到斜也處報知︰“初受國命,雖未令便取山西,亦許\便宜從事。今遼人可取,其勢己現,一失機會,後難再圖!今已進兵,當以大軍會于何地,幸以見報。”

 斜也猶豫不決,宗雄勸斜也道︰“粘罕接連兩次遣使前來,想必不是輕率圖功\。而且他既已起兵,若我等不往接應,反而是陷他于孤軍深入而不顧!”斜也這才定策,起兵與宗翰會師。兩軍會于羊城泊,宗望、宗弼率百騎先進,蕭鐵奴繼之。一路追亡逐北,襲遼軍主力于白水泊,一日間遼軍三戰三敗。遼主一路上風聲鶴唳,連棄輜重,以輕騎逃入夾山。

 蕭鐵奴尾隨而至,路上忽有偵騎報道︰“將軍!前面有契丹敗兵綁了三個大官來請功\。”

 “哦?”蕭鐵奴叫道︰“帶上來看看!”軍士帶到跟前,卻是一老二壯,問那來請賞的契丹軍士道︰“這三個是什麼人?”

 那契丹兵道︰“這個老的,是北樞密使蕭奉先,這兩個是他兒子蕭昂和蕭昱。”

 蕭鐵奴驚呼道︰“蕭奉先!”用馬鞭抽了那老者一鞭︰“就是他?”

 那契丹兵答道︰“是。”

 蕭鐵奴笑道︰“哈哈,你真的是權傾北國的大遼樞密蕭奉先?”

 蕭奉先甚是尷尬,不願否認,卻又不敢承認。

 蕭鐵奴又問那契丹兵︰“你們怎麼捉到他的?是不是耶律延禧也在左近?”

 那契丹兵道︰“沒有,契丹大隊已經離開兩天了。”

 蕭鐵奴奇道︰“這就奇了,難道這蕭奉先會留下斷後不成?”

 那契丹兵道︰“啟稟將軍,是皇……是那耶律延禧走著走著,忽然不知想起了什麼,便指著蕭……這蕭奉先說︰‘我失去天下,都是你們父子誤我!今日本要殺你以平民憤,只是國勢如此,殺了你也無補于事!’便把他們逐出大隊,不令隨行。”

 蕭鐵奴更是奇怪︰“他到現在才知道是誰誤了他啊?哈哈,我听應麒講故事,說當年吳王夫差也是等到走投無路才發現他的宰相是奸臣,怎麼天底下的事情都這麼像啊!”又喝問道︰“誰是蕭昂!”

 兩個青年中年紀較大的那個被蕭鐵奴一喝,嚇得瑟瑟發抖。蕭鐵奴笑道︰“原來你就是蕭昂!抬起頭來!看看我是誰!”

 蕭昂畏畏縮縮地抬頭,看清蕭鐵奴的臉後一片迷茫。

 蕭鐵奴冷笑道︰“不記得我了麼?當年在烏古部,你可把我的伙伴們害得好慘!”

 蕭昂喃喃道︰“烏古……啊!是你們!”

 蕭鐵奴哈哈笑道︰“你們到現在還不知道一直和契丹作對的漢部,就是當年沖你車駕的那幾百人馬麼?可憐,可憐!”

 蕭昂顫聲道︰“將軍饒命,當年實在……實在……實在不知將軍的神威啊。”

 蕭鐵奴哼道︰“我是不會怎麼樣你的,不過狄叔叔他們可就難說了。”

 吩咐下屬將蕭奉先和他的次子綁到斜也處領功\,將蕭昂押到折大將軍處听候發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