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邊戎》第309章
北國之變 第二一三章 嫁寡姐(下)

 種師道將有意撮合曹、劉聯姻之事稟奏上去,劉一開始還擔心朝廷為難,誰知道事情竟然順利得出奇。

 宋廷解救太原之圍的軍事行動失敗後,朝中投降派又佔了上風。趙桓一邊派遣使者望金營求和,同時又試圖結好漢部,既希望漢部能居中調停,又希望漢部在事態緊急時能出兵共同抗金。剛好就在這時種師道的奏表遞上,趙桓和幾個宰相商量之後覺得這事若成,一來可以用婚姻把曹廣弼留在汴梁做件奇貨,二來可以結好漢部,三來更可以乘機敦促漢部出力代大宋阻擋金人。計議一定便傳下旨意賜婚。

 曹廣弼上書回復,表示自己的婚事先得經過兄嫂同意方可,不敢就領大宋皇帝的旨意。于是趙桓改了敕詔,許劉前往津門求親,又派出一個不小的文官團體,辦了一份厚重的彩禮隨劉前往津門,名為求親,實為出使,正使為太常博士虞琪,副使為胡寅這兩人都是和曹廣弼有交情的,所以派他們去,算是公私兩便,日後金人若是見責也有個推搪的余地。又許石康、李郁跟隨大隊回去,且命沿途官員好生看顧。

 在戰亂期間,這不啻是汴梁城內的一件大新聞,所以消息甫一傳出便鬧得街知巷聞,溫調羽在麒麟樓自然也听說了,她對曹廣弼成親早有心理準備,但驟然听聞還是心頭絞痛,眼淚止不住如流而下。

 她的丫鬟翠兒一听說便指著孔壁罵道︰“負心人!負心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的!”

 溫調羽舍不得曹廣弼挨罵,喝住她道︰“你不要……不要胡說,我……這都是我的意思。當初是我將他拒之門外,讓他另擇良家女子成親的……”

 翠兒頓足道︰“小姐你是這麼說,但……但我知道你心里不是這麼想的!唉,你當初為什麼要那麼說呢?他們男人心不細,話不直說他們听不懂的!”

 溫調羽搖頭道︰“不,我口里那麼說,心里也是那麼想的。”

 翠兒道︰“若真是這麼想,你干嘛還哭成這樣?”

 “我……”溫調羽嗚咽道︰“我這是高興,替他高興……高興得流淚……翠兒你別說了,別說了……”

 翠兒見她這樣也哭了︰“小姐,你別哭了。其實我想想,覺得二將軍也許還很惦記著你呢。”

 溫調羽轉過頭去道︰“你胡說什麼!”

 翠兒道︰“真的!你想想,那個劉家女子年紀也不小了,長的怎麼樣不知道,但滿城人都哄傳她許過三次婚,沒過門就克死了三個丈夫那能是什麼好女子來著?二將軍這樣,多半還是惦記著你,又以為你定不肯嫁他,所以胡亂娶一個。小姐,不如我這便到孔壁書社去,將你的心意一一與他說知,事情興許還能挽回!”

 她說著就要出門,溫調羽趕緊喝住她道︰“站住!不許去!”

 翠兒道︰“小姐……”

 溫調羽道︰“這事連大宋皇帝都驚動了,又是種少保做的媒人,還哪里能挽回!”

 翠兒道︰“不試試,怎麼知道!”

 溫調羽道︰“便是能挽回,我也不許你去。”

 翠兒道︰“小姐,你莫再任性了。這一次……這一次我無論如何要去和二將軍說清楚,你回頭再怪我吧!”

 溫調羽抓起桌上剪刀橫在喉頭道︰“你敢去,我就死在你面前!”

 翠兒慌忙把止住腳步,自知扭不過溫調羽,坐倒在地上哭道︰“小姐,你……你這又何苦!”

 她們兩人哭哭啼啼,卻不防都被隔壁周小昌听在耳中。原來周小昌對她兩人的來歷早有懷疑,只是不敢問,這日听了曹劉要聯姻的消息,心頭一動,便趕到隔壁來偷听,這時听完了心道︰“原來這女人真是二將軍在外面的女人!”便悄悄來見林翼,說知如此如此。

 林翼心道︰“那劉的姐姐固然配不起二將軍,這個風塵女子更是不用提!就算二將軍有意于她,也不能娶她作正室!只要將來完了婚,納她為偏房就是。至于二將軍到時寵愛誰,那是他自己的事,我們便不用理會了。不過這個女子卻得妥為保護才是。”便吩咐周小昌不得將消息泄漏出去。

 周小昌問︰“二將軍也不說麼?”

 林翼道︰“二將軍若知道她在這里,只怕會亂了心神。現在是什麼時候!有多少大事等著他決斷呢,怎麼能出這等風流岔子?反正都瞞了這麼久了,怕什麼再瞞下去?再說,這女人是我阿大托來的,當初我阿大已經答應了她不將她的消息告訴二將軍,我們現在這樣做,也算是信守承諾。不過自今日起,這女子可得好生看護,萬萬出不得差錯!”

 周小昌道了聲是,轉身離去。

 這段時間忠武軍在北邊連吃敗仗,林翼苦于在汴梁脫身不得,無法前去幫種彥崧參謀軍機,已經煩得不得了,汴梁這邊的事情也是千頭萬緒,單是劉、虞琪等人東行之事就搞得他頭都大了以他現在的見識,自然看得出種師道忽然介紹這頭婚事絕不是無的放矢,內里必有所圖。所以溫調羽雖然身份特殊,但在國事面前還是得往後靠,安排妥當之後便丟下不理了。

 劉的求親使團一路東行,都有大宋的官員沿途接待,倒也不用林翼操心。直到進入清陽港,王師中親自來接,听說是要往津門說親,說的又是二將軍曹廣弼的婚事,心道︰“大宋和漢部之間是越走越近,這事于我卻不知是好是壞!”

 登州的事業越做越大,在地方上早已瞞不住了。臨近的地方官員如張叔夜等早有奏表報上去,說漢部在登州萊州圖謀不軌,但到了京城卻都被宰相們壓了下去,所以趙桓雖然還不太知道山東半島的事情,但王師中心里終究有些發虛只是現在他已經沒有退路了,萬一有朝一日大宋和漢部攤牌,他也唯有變節投奔漢部了。

 劉對其中詳情卻不深知,但他一過膠水便覺得這里的治安比膠水以西大大不同,再見來護送的民兵個個身手矯健,舉止列隊都有法度,心道︰“這等兵馬,比我們西兵也不遑多讓了!不意王師中竟有這等奇才!”

 劉傾心于軍伍,那邊虞琪和胡寅卻關注民政。他們在登州境內逗留了不過兩三日,但這里的社會秩序卻讓才從汴梁危城趕來的他們有天淵雲泥之感。這時山東半島的人口已經超過一百萬,昔日較為荒涼的邊地如今已是處處墟煙。

 虞琪心道︰“怪不得汴梁將亂時有這麼多人往這邊涌,原來這邊已變得如此太平繁庶!”其實這時山東半島窮人還是很多的,但流入這里的無產者先來的能到商人經營的田地里干活,後來的或農村開挖水利,或在邊界築堤建城,或在淮子口、清陽港打工,基本上都能靠自己的雙手過活,比起惶惶不可終日的其它州縣,這里算是一片樂園了至少吃飽飯沒有問題!

 胡寅則想︰“這里是天子管不到的地方,為何反見太平?”眼見在清陽港往來辦事的官吏行事與汴梁官吏大大不同,心中很不是滋味,當他登上海舟時,隔著海船感受海浪洶涌澎湃的力量,忽然感到汴梁是如此脆弱︰“爹爹來信道︰山東有非凡氣象,而民心亦不可測。說的分明就是眼前之事!爹爹沒來過登州,他為什麼知道這些的?是誰告訴他的麼?”

 胡寅正在出神,站在自己身邊的弟弟胡宏忽然道︰“大哥,我有個預感,我可能不會回去了。”

 胡寅呆了呆,問道︰“你說什麼?”

 胡宏道︰“昨日你們去見王師中時我已去了一趟蓬萊學舍,我一進去就被吸引住了︰那麼多的書,那麼多的讀書人!啊!我不知道怎麼說啊!在這亂世居然還有這等讓人沉醉于學問的地方要不是听說管寧學舍那邊更好,我幾乎就不想跟你上船了。”

 胡寅道︰“你真是少年心性!說什麼不回去!津門再好,也是海外之邦,豈是久留之地?”

 胡宏道︰“反正我這次來爹爹也沒阻止,他老人家還讓我好好在津門看看,所以等辦完了事情,你該干公務就干你的公務去,我留在津門,我要好好看看那邊的學問到底去到什麼地步,能讓爹爹如此掛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