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邊戎》第6章
長征遠遁 第三章論武(下)

 狄喻見折彥沖向自己行禮,點了點頭道︰“我的意思,不單你要練,這谷中所有康健了的人——包括那二十幾個壯健婦人也要練!力大的練刀,靈活的練槍,有眼力的練弓箭,婦女也要練短兵。”

 折彥沖一怔,楊應麒拍手道︰“好啊!這樣一來,那些閑人就不愁精力沒處發泄了。”

 狄喻道︰“歐陽這些天不停和那些契丹士兵打交道,他們要怎麼處置我們現在還很難說,但總之有備無患,我們自己的力量強一點總是好事。”

 楊應麒道︰“困在這里的都是邊民,民風本來就剽悍,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懂兩下子,不過要是湊在一起,便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狄喻微微一笑道︰“這就看我們怎麼訓練他們了。隊伍的培養說簡單不簡單,說復雜也不算復雜。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他們听號令,知進退。有了這兩條,這個隊伍基本就能打仗了。至于行軍、布陣、扎營這些道理,則要相時、相地、量力、量物而行。如何分工,如何配合,都可學而得。”說著便在地上畫了一個五百人安頓的草圖,楊開遠見了道︰“這個圖我好像在哪里見到過。”

 狄喻微微一笑道︰“這是古法,不過傳到現在已經有所更張。”

 楊應麒看了道︰“這是給我們這幾百人度造的吧?”

 狄喻奇道︰“你也懂兵法?”

 “不懂,我是猜的。”楊應麒道︰“我是看你分配人數的情形,在最前的、在輔助位置上的、在處于保護位置上的、處于支援位置的,人數分別和我們谷中最強壯者、次強壯者、婦女、工匠和數量一一對應,所以才這樣說。”

 狄喻大喜道︰“你居然有這樣的領悟力!看來我只要把行軍安營的細節一一和你說了,再歷練兩年,你就能獨當一面了。”

 楊應麒嘿了一聲道︰“獨當一面?真要我去打仗麼?我才不干呢!現在宋朝當政的是徽宗皇帝吧?哼,那個皇帝沒救了!幫這小老兒絕對沒出路!如果不幫他趙家卻幫誰去?難道去幫胡人不成?那不成漢奸了?”楊應麒言語間露出個破綻,徽宗是當今宋主趙佶的廟號(帝王死後,在太廟奉祀、追尊的名號),這稱呼現在還沒出現呢。但這幾句話說得快,別人一時竟沒注意到。

 狄喻听了楊應麒的話神色一黯,阿魯蠻卻問道︰“什麼是漢奸?”

 楊應麒道︰“我們是漢人,背棄自己族人的,就是漢奸!不過你不用擔心,你是女真人,呵呵,這頭餃怎麼也落不到你頭上的。”

 阿魯蠻道︰“不管是不是漢人,都不應該背棄自己的朋友和族人!”

 歐陽適嘻嘻笑了兩聲,說道︰“還是女真人直爽!”問楊應麒道︰“小家伙,你這也不干,那也不干,那你想干什麼啊?”

 楊應麒看了折彥沖一眼道︰“我想回江南去,最好去兩廣,找個地方做點生意,平平安安過一輩子。”他這句話倒是真話。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兩廣的地面在他有生之年應該會相對比較太平吧。

 歐陽適笑道︰“真沒出息。”

 楊應麒道︰“你呢?”

 歐陽適道︰“我啊?我不知道。我家是做海上買賣的,如果這次能活著回去,說不定我會去干家族的老本行。”

 狄喻嘆了口氣道︰“你們想是這麼想,但到最後如何,只怕還要看造化!”

 折彥沖道︰“坐言不如起行。一切等我們都出去了再說吧。現在要做的就是怎麼樣讓我們自己的本錢厚起來!”

 狄喻等都點頭稱是。當下折彥沖和狄喻討論如何組織、如何訓練,楊開遠在旁邊听得認真,歐陽適慢慢地也對狄喻甚是佩服。接著便要分頭行事。楊應麒道︰“可要怎樣讓這些人听從我們指揮練武呢?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為大家好,但只怕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和願意接受吧。強行要他們動起來,只怕他們沒什麼積極性。”

 歐陽適道︰“只要讓他們害怕,然後他們就會有……有你說的那種‘危機感’。嗯,這個詞不錯。”

 “危機感?”楊應麒道︰“你的意思是要讓他們覺得契丹人會對我們不利?”

 歐陽適道︰“契丹人或許\會對我們不利——這到目前為止也只是我們幾個的猜想,但可以拿來利用。不過要是直接說出來也不妥,只怕反而會引起混亂。”

 楊應麒沉吟片刻道︰“你的意思是通過某種途徑把這種氛圍搞起來,”

 歐陽適道︰“沒錯。”

 楊應麒道︰“道理上是沒錯的,但具體該如何是好卻得把握一個度。”

 歐陽適笑道︰“放心,這件事我去辦。”

 過了兩天,谷中的氣氛開始緊張起來,不斷有人在交頭接耳。第三天張老余跑來神秘兮兮地問折彥沖道︰“折公子,我听說契丹人要對我們動手,是不是真的?”

 折彥沖一怔道︰“你听誰說的?”

 張老余道︰“不知道,但大家都這麼傳。”

 折彥沖反應過來,立刻知道是歐陽適搞的鬼,當下道︰“沒這種事!放心打你的鐵去。”

 張老余道︰“如果不是契丹人要對我們使壞,公子你干嘛要我們打造兵器呢?”

 折彥沖道︰“那只是為了以防萬一!”

 張老余道︰“以防萬一,那就是說契丹人確實可能要對我們不利啦?”

 折彥沖道︰“一切都還不清楚。你不要亂說。不過你放心,就算契丹人有壞心眼,我也會有辦法的。”

 張老余走了不久,又有幾個隊長跑來打听。其中一個道︰“折公子,不管這事是真是假,我們不能就這麼干等死啊。”

 折彥沖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那隊長道︰“這……我也不知道。”

 折彥沖道︰“這件事可大可小。你傳令讓二十五個隊長都來,我們商討一下。”

 這次會議的氣氛頗為緊張,折彥沖安撫了一陣後說道︰“這樣吧,從明天起由我和狄先生來傳授大家武功\!契丹人不使壞自然最好,如果事情真的不妙,那我們到時候也不至于束手待斃!”

 二十五個隊長轟然應好。這些天來在歐陽適的安排下阿魯蠻著實露了幾手本事,大家又都听說他是狄喻的徒弟,只學了幾個月就這麼了得了。若五百人都能練到阿魯蠻那樣子,可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第二天,身體已經恢復了的人都被組織起來,每十個人為一小隊,每隊有正副兩個首領,由既通武藝又通兵法的狄喻和折彥沖訓導。歐陽適、楊開遠和阿魯蠻也一邊練武一邊學帶隊。歐陽適是從小在江湖海浪中翻騰的,在狄喻那里學的是系統的理論。楊開遠則和歐陽適相反,他是懂得些兵法理論卻沒經過真正的廝殺,因此狄喻便慢慢勾起他對兵書的記憶和理解,並用到實際中來。

 至于楊應麒,雖然口上說沒什麼興趣,但他也知道在這亂世里一個文縐縐的人是沒法生存的,因此每天都花很多時間習武講兵。他雖然沒正經地學過什麼兵法,但兵學和管理學本來就有相通之處,至少《孫子兵法》他是讀過不止一遍的。

 狄喻見他們幾個都進步神速,嘆道︰“過得幾個月,我能教的就不多了。不過最厲害的兵法武技都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殺出來的。將來能達到什麼程度,就要看你們的天賦和經歷了。”

 這段時間來歐陽適和他的副手劉七一直把谷口看得死緊,那些懶惰的守衛士兵完全沒發現谷中出了什麼事情。他們已經習慣于通過歐陽適來了解谷內的情況。谷中的人口已經銳減到不足六百人,而歐陽適卻告訴他們瘟疫已經得到控制,這一個多月里谷內只死了十幾個人,那些士兵也不疑有他,供給的口糧也沒再減少多少,這些糧食供應八百個人自然不大夠,但卻已經足夠填飽五百多人的肚子了。

 現在歐陽適已經可以確定在折彥沖控制住局面之前谷中一定有人向契丹人通風報信,所以契丹人才會知道谷中疫民數量的大體情況。不過那個通風報信的人似乎和契丹人的關系也不怎樣,因為在谷口被歐陽適控制以後契丹士兵懶惰的態度也沒改變多少,更不曾表露出多少干涉谷內事務的興趣。

 “這些就是耶律阿保機騎兵的後代?”偶爾來谷口看看的楊應麒心想︰“要是他們的祖先也是這樣的士氣作風,能夠橫行大漠才怪!”

 不過,對于曾給契丹人通風報信的人,他和歐陽適一樣,都覺得有必要揪出來,否則的話,總會感到有一顆芒刺釘在背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