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邊戎》第501章
開國軍政 第三一二章 連環沖擊(上)

 乾順並沒有打算等他派往塘沽的使者回來以後再決定攻守的打算。在使者出發了半個月以後,他就傳命讓已經到達前線的嵬名察哥,許他便宜行事。嵬名察哥也沒有等,得到命令以後馬上發動進攻。不過和宗翰一出手就雷霆萬鈞不同,嵬名察哥只是傳令邊疆諸軍各部同時在陝西和秦鳳十一個邊界州縣發動規模或大或小的騷擾,而他的大軍則直接開到邊境和劉的大軍對峙,作出一副即將大舉進犯的姿態來。

 刀在將斬下而未斬下的時候是嚇人的。劉雖然不是一個會輕易被嚇到的人,但漢廷現在是什麼狀況他比身處中樞的大部分文官武將都清楚,所以對于嵬名察哥的來勢不敢掉以輕心。

 “嵬名察哥在搞什麼鬼!”劉的總參謀李永奇精于方面奇謀,但在放眼天下的全局戰略思考上卻還有所欠缺。

 不過,已經身負方面之責的劉,卻似乎已經看破了嵬名察哥的意圖︰“他派人騷擾,是要看看我們邊境軍力是否空虛;他以大軍逼進,是要看看我們大漢的態度是軟是硬。”

 李永奇道︰“將軍的意思是,若是我們邊境空虛,他馬上就會乘虛而入;如果我們示之以軟弱,他們馬上就會大舉進犯!”

 “不。”劉道︰“如果我們邊境空虛,他們確實會乘虛而入,但如果我們示之以強硬,他們也未必不會進犯。”

 李永奇道︰“這又是為什麼?”

 劉道︰“眼下陛下北征,大漢內部空虛我們也如此強硬,等陛下凱旋,他們夏人還有譙類麼?”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辦才能遏制他們?”李永奇問。

 “很難說。”劉道︰“在強硬和緩和之間也許還有一條很小的通道可以走,不過這希望已經十分渺茫了。至少在我看來這一戰已經不可避免。而且對夏人到底該用什麼態度已經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必須看朝廷如何決斷。不過我怕朝廷為了穩住眼前的危局而答應不戰而退,割地求和,那就危險了。那樣只會惹來夏人貪得無厭的垂涎。”

 李永奇驚道︰“割地求和?這種事情朝廷再怎麼糊涂也不會做吧?我可不相信七將軍、三將軍他們會作出這樣窩囊的決定!”

 “如果陛下還在,這種事情絕不會發生,但現在,朝廷的情況實在很危險。”劉嘆道︰“我更擔心的是雲中、河南甚至大宋也來趁火打劫,那樣朝廷為了保住兩河,也許會收縮兵力,甚至舍棄陝西、秦鳳也未可知!”

 李永奇道︰“這怎麼可以!”

 劉道︰“其實他們這樣做我也可以理解,因為如果能拖到陛下從漠北回來,那就算陝西丟了也可以重新打回來,只是那樣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不過,如果中樞真的這樣傳令,我也會領命暫時放棄陝西。”

 李永奇駭然道︰“將軍!”他只叫了一聲而沒有說其它的話,可見他內心的震驚達到何種程度,因為他想不到劉竟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劉嘆了一口氣道︰“其實這樣做,我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

 李永奇叫道︰“不可以!不管對不對都不能這麼做!這種事情……你讓我們怎麼跟下面的人說?”

 “不錯!不管下面的人怎麼決定,我們都得跟他們表明我們的決心!”劉臉色沉重,說道︰“永奇兄,我想你火速往塘沽走一趟,萬一朝廷決定退讓,你就據理力爭,告訴那些想苟且的人︰我們臨夏兵將寧願戰死也不願看見大漢重蹈舊宋積弱之局!”

 李永奇領了將領後便啟程前往塘沽,每日只在馬車上睡兩個時辰,醒來後便騎馬繼續上路,這日渡過黃河,便听見雲中、河南都已經興兵來犯,黃河、燕山處處烽火,才安穩了不到一年的大漢竟給人岌岌可危的感覺,心中更添憂慮。

 而在他到達塘沽之前,夏邊的十二道警訊便已傳到了行宮和相府,甚至外面坊間也听到了消息。這年的二月春風,吹來的都不是對漢廷有利的吉兆,接踵而來的危機,就連楊應麒、歐陽適這樣的人也感到難以應付,何況折允武?塘沽眼下的局面,論危險也許還沒有超過當年折彥沖“失陷”後津門的危局,但復雜程度則尤有過之,因為漢zf雖然已比當年的漢部更加強大,但內部的局勢也暗藏著危機。

 “韓大人,安排一下吧,我要見西夏使者,現在!”西夏使者李壽來到塘沽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里都是由歐陽適和韓派人去交涉,歐陽適還在塘南設宴款待過他。但李壽卻沒有透露任何威脅的信息來,和歐陽適、韓派去的人說的全是毫無意義的外交辭令,似乎仍然願意奉守藩國的本分,歐陽適一時摸不透夏人的意圖,便沒有允許李壽見監國,但現在折允武卻等不下去了。

 韓勸道︰“太子,現在召見他,未必合適。這個李壽來塘沽的意圖,我們到現在還沒弄明白。”

 折允武道︰“他不是一直都要求見我的麼?也許他見了我之後就會說。”

 “那就更不能輕易讓他得逞了。”韓道︰“夏人所欲,必是于他有利,于我不便之事。”

 折允武哼了一聲道︰“其實嵬名乾順欺的還是我年輕不懂事,所以他的使者在四叔和韓大人跟前不敢弄鬼,卻想來我跟前弄鬼,是吧?四叔和韓大人也是擔心我在他面前示弱,壞了國家大事,是吧?”

 韓其實正是這樣擔心的,但這話卻不好出口,一時諤諤,只是道︰“絕無此事!”

 折允武道︰“無論如何,這次夏人犯邊,來勢不小。若是只他一家也就算了,偏偏雲中、河南也都出事……”說到這里忍不住驚道︰“難道宗弼派往雲中那個使者的話是真的,宋夏和宗弼宗翰已經聯合,那……那……”說到這里喉音忍不住微微顫抖,不知是擔憂,還是害怕。

 折允武說的情況,韓其實也早就想過了,他也覺得這件事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根據那個投誠使者的招供,宗弼派出的使者並不止一個,也許在漢廷得到消息之前,他們四家就已經達成反對漢廷的聯盟也未可知。而且從眼下各方的反應看來,四家聯盟已經達成的可能性很大,否則面對漢廷的挑釁不會來得這樣連環緊密。

 不過,不用折允武提醒,歐陽適在听到夏人犯邊之後,馬上召見西夏使者李壽,怒火沖沖地責問他西夏為什麼“膽敢如此!”

 可惜,此刻的漢廷已不是折彥沖出塞前的漢廷,李壽在歐陽適的暴怒下竟然半點不懼,來塘沽也有一段時間了,雖然沒能見到南宋的使者交換消息,但塘沽人心惶惶的氣氛他還是感受到了。這時一听歐陽適責問他夏軍為何犯邊,馬上知道西夏軍方已經展開了行動。

 李壽並不是第一次進入大漢境內的人,深知漢廷標榜仁義,兩國相爭斬殺使者的事情,在行政中心是說什麼也不會發生的,所以現在歐陽適雖然一句話就能殺了他,但他卻半點也不害怕,因為他知道在這場博弈中夏人已經佔了先手。所以他站了起來,若無其事地道︰“西夏雖是邊陲小國,但敝國使者三番來朝大漢皇帝,大漢皇帝都是立刻接見,從沒拖延過三天以上。如今皇帝雖然不在,但既有太子監國,元帥何不引見?”

 歐陽適哼道︰“太子見不見你,朝廷自有決斷。你一藩籬小國的使臣,何敢過問!”

 李壽道︰“只是我主有一封國書要面呈監國,不見到太子,元帥所問之事,李壽便沒法說。”

 歐陽適不悅道︰“既有國書,為何不早說!罷了,有什麼國書,且交給我,由我轉呈監國,也是一樣。”

 李壽問︰“元帥要做曹操、王莽麼?”

 歐陽適怒道︰“你這是什麼話,公然挑撥麼?”

 李壽道︰“若元帥沒有操莽之心,這等瓜李之嫌還是避一避的好。我主既已命我將國書面呈監國,李壽便不敢假手他人。我西朝秉承以小事大之禮,望東朝也遵聖人以大事小之義。”

 漢廷為西夏宗主,折彥沖在時,西夏絕不敢自稱“西朝”,這時忽然抬出“西朝”“東朝”二語來,分明是有分庭抗禮之意了。

 所以歐陽適聞言怒火更甚,喝道︰“好你個窮酸,你就不怕死麼?”

 李壽哈哈笑道︰“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元帥要殺我就盡管殺,但不見到監國太子,要我人頭可以,要我主之國書卻不行!”

 歐陽適就要發作,忽然外邊奔進一個侍從來,與歐陽適耳語幾句,雖在李壽面前,但歐陽適也忍不住顏色略變。李壽冷眼旁觀,也不插口,便听歐陽適道︰“今日我另有要事,你且回去,好好修書勸你家主子,不要妄行妄測。我大漢國運如日方中,順昌逆亡,天下皆知。若能謹慎恭敬,還能保住國王爵位,否則,哼哼!”說著一揚手,便令送客。

 李壽微笑道︰“究竟是我西夏妄行妄測,還是元帥色厲內荏,旬日之內,便見分曉!”

 李壽走後,陳奉山忍不住問道︰“賢婿,又出什麼事情了麼?”

 歐陽適咬牙切齒道︰“這個趙構,好了傷疤忘了疼!竟然也不甘寂寞起來了!”

 陳奉山駭然道︰“宋室也對我們動手了?”

 歐陽適道︰“他們不是犯邊,不過……也差不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