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神箭傳說》第314章
第五十章 三族共謀

"嘩!”上千柄長劍同時出鞘,聲勢奪人。全身包裹在的精銳騎兵分列于大道兩旁,從城門直延伸到中心大殿。作為天子游幸之地,洛陽城擁有著龐大的宮殿群和類似長安的各式設置,以便于讓皇帝在休息時,仍可以處理來自全國的各種信息。又因長安以西幾乎無險可守,是以在匈奴橫行之際,洛陽還肩負著戰時逃避之所,有著僅遜于長安的戰略物資貯備。

隨著大陳開始轉入進攻態勢,洛陽也漸漸開始沒落,雖然早已沒有初時那種戰略重鎮的地位,不過對于鄭氏一族來說,它卻代表著鄭家的崛起。正是從鄭南風出任洛陽令開始,一向空有豪門世族名頭卻并無實權的鄭氏家族,才開始漸漸在大陳的朝廷中站穩腳跟,并日漸壯大,直至其位極人臣。而今天,洛陽也將再一次成為鄭氏家族命運的轉折點,從此再沒有回旋的余地。

三輛極盡奢豪的八馬大車緩緩停在行宮之外,鄭南風從一輛車上下來,勉強堆起的笑容卻無法掩飾他內心的憤怒與不安。“哈哈,就讓我三人攜手入殿如何?”鄭南風熱情之極的向正從車上下來的潘澤林和顧澤恩說道,邊說已將手向二人伸出。

潘顧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看了一眼身后的大車,會心一笑,隨即雙雙迎上。這種規格的馬車,只有帝王才有資格乘坐,若是在往日,僅是因此便足以讓他們遭至滅族之禍。不過現在他們心中卻并沒有任何惶恐,因為皇族的威嚴再不似以往那樣,無法直視。甚至自己還有挑戰它的實力。

十六只手臂粗的巨蠟把偌大的宮殿照得一片通明,原本擺放在上面地龍椅已被移去,取而代之的是三張并排而放的精制大椅,每張椅的扶上均雕有閃爍奪人的金龍,在燭光的照映下更顯得整個大殿金碧輝煌。在大殿地正中長五十步,寬三十步的地面。卻用大片的錦緞遮蓋起來,綢面起伏不定,不知是蓋住何物。

“我看我們就不要浪費時間了,鄭翁邀我們來并非是要把酒聊天的吧。”顧澤恩在右邊的大椅坐下,按住一名小宦官手中的酒壺說道。作為皇帝的行宮,洛陽的宮中當然也有不少宮女、宦官,現在便被鄭南風毫不客氣的據為己有了。

鄭南風干笑了下,揮手辭去內侍,朗聲說道:“這樣最好。那我就開門見山了。”

潘澤林和顧澤恩同時點頭說道:“鄭翁請說。”

鄭南風吸了口氣,平靜地問道:“我記得不久前我們三人在長安共誓,齊舉大事,平分江山。以我三人之力,天下唾手可得,從此再不受他人之制而終日惶惶。可是現在,二位好像并未信守諾言。”

雖然鄭南***氣平淡,不過二人均察覺出其中隱含的指責之意。沉默片刻,潘澤林才回應道:“鄭翁此言差矣,我潘氏一族已在全面準備。只是時間太過急迫,準備尚不充分而已。”顧澤恩也隨聲咐和道:“不錯,我的軍糧也沒有征集夠,哪像鄭翁坐擁洛陽武備這般容易。”

“準備不足?”鄭南風淡淡的笑道:“大家可是同坐在一條船上,二位莫要被那趙長河騙了。假使我鄭氏敗亡。你們二族又豈能獨善其身?我們三人共事已數十年。不必找這樣的借口。”

潘澤林急忙解釋道:“趙長河如此拙劣的計謀怎么可能騙得了我們,況且我們三家聯名發出圣旨。現在我們又豈能輕易脫身的。”

“如此甚好。”見二人急忙解釋,鄭南風的口氣也稍稍緩和了一些。頓了頓,站起來淡淡的說道:“撤幕。”聲音剛落。左右便立即有十余名宦官低頭走出,將中央的錦緞紛紛撤去。

潘、顧二人好奇地站了起來,一看之下均現出驚訝之色。大殿的正中,竟是一個巨大的沙盤,整個大陳的山川地勢無不包羅,甚至塞外西域也有大部份列于其上。二人在鄭南風的帶領下走上前去,贊嘆之余,二人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眼,絲毫掩飾不住各自內心地震驚。這沙盤上不僅有大陳所有的險關要塞、要沖城鎮,甚至還以各式維妙維肖地模型,標明了各地的兵力分布。

三家雖然聯盟,但各自卻并非毫不影瞞,在這樣的情況下鄭家竟然能大致摸清他們地兵力布署,叫二人如何不暗自心驚。三家雖然對外都是聲稱自己兵強馬壯,不過在實際上卻都想拼命隱藏自己的真正實力,畢竟在這種任何人都不能信任的年代,別人越少知道自己,自己的安全便更多一份。但在這沙盤之上,不僅有他們的兵力布置,而且連兵種和強弱都有一定顯示。雖然這沙盤上的一切并非完全準確,但卻異常精確的標示了兩家近七成的兵力,換句話說,兩家最近的行動一直沒能瞞過鄭南風。

“草就而成,望二位不見笑。”待二人看得差不多了,鄭南風謙虛的說道,眼神中卻有一絲止不住的得意:你們二人口口聲聲說準備不足,自以為瞞得住我,這下看你們還有什么話好說。

“咳。”顧澤恩干咳一聲,略有些尷尬的贊道:“鄭翁手下人才濟濟,實在令我們羨慕啊。”

潘澤林也贊同的說道:“這幅天下形勢圖,恐怕整個大陳也僅此而已,鄭公有此寶,還不勝券在握!”

鄭南風揖手示意,客氣的說道:“既然互為聯盟,自當同心協力,沒有隱瞞,否則只會自取敗亡。此圖并非我一人所有,而是三族共有!”

“江山如此壯美,怎能讓人不砰然心動。”顧澤恩感慨的說道,眼神不斷在鄭氏領地上巡視,片刻都不愿離開。鄭南風在探查他們,他們又何償沒有探視鄭南風呢,只是所得情況沒有如此詳盡而已。看到鄭氏的兵力分布與自己了解的大至相近。顧、潘二人均是不自覺的點頭,若是鄭南風說得官冕堂皇,但卻連自己都不履行,那他們如何能相信得了他。

鄭南風在旁察言觀色,見時機已然成

下舉手一揮。立即便有三名內侍各自奉上一柄精制的南風遙指沙盤上洛陽所在,豪邁地說道:“此次我鄭氏可謂傾巢而出,未保留絲毫實力。青、翼大軍已于七日前出發,半月之內將相繼抵達洛陽,整備三日之后,便揮軍西進,直指函谷關;同時,河東的三萬精銳騎兵將會渡過黃河,與屯集在武功、涇陽的大軍匯合。一待取下潼關,便立即渡河呼應。”

“如此,長安可下矣!”二人情不自禁的贊嘆道。鄭氏此次出兵共七十余萬,兩面同時進擊,京畿衛隊首尾難顧之下,鄭氏的勝算確實不小。他們三人雖然在宦海浮沉了大半輩子,不過卻從未有過領兵出征的經驗,是以除了畏懼象征著無敵戰神地章盛外,對外人再不放在眼里,以多打少。自然沒有不勝的道理。

鄭南風搖了搖頭,正色說道:“以鄭氏一族之力,哪有那么容易。我已經毫無保留,二位現在也該說說你們的計劃了吧。”說罷退后一步,揮手向二人示意。斷絕二人坐壁上觀的念頭。

二人對視一眼。顧澤恩當仁不讓的走上前去。捏著手中的玉如意,略微猶豫之后沉聲說道:“顧氏家業比不得鄭翁。此次我顧家將出兵四十萬:兗州軍二十五萬,將會沿河而上,與鄭翁相匯洛陽;朔方雖有精兵十萬。不過為防烏桓趁機作亂,所以只能分出一半,此路雖然相距較遠,不過大多是騎兵,相信可以在進攻函谷關之前趕來;另有十萬已在北地郡匯集,不日便可與志愉賢侄匯合。”頓了頓,顧澤恩似乎下決定一般說道:“三路大軍將會在三日內行動,鄭翁盡可放心。”

顧氏的領地雖然比鄭家小了許多,不過卻有大半與北方諸族接臨,特別是塑方軍,更是一支不可輕視的勁旅,當年征北軍所剩下的精銳部隊,有過半落入其手。再加上這幾年不斷與北方諸族暗中交易,使得顧氏在三家之中擁有數量最多騎兵,可以稱得上兵強馬壯。

鄭南風眼中閃過一絲讓人難以察覺地不愉快的神色,隨即逝去。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顧翁所表現的誠意是足夠的,潘翁呢?”



潘澤林看著二人均望向自己,當下只得無奈的走上前去,略有些慚愧的說道:“現丑了,這次我只能出兵三十萬。”看了看二人的表情,又接著說道:“徐州相隔太遠,又以步兵為主,是以只能派出十萬,借州沿河而行,恐怕只能趕上最后的長安大戰了;涼州軍兵勢微小,目前已經屯集五萬于金城,只要大軍攻破潼關,便可以呼應而出,成三面夾攻之勢;并州軍十五萬,可惜大部分也是步兵,軍糧也只能支持三個月。先鋒三萬騎兵可按時抵達,其余只怕也要晚些日子。”

本來潘家的實力與顧家不相上下,甚至還要強一點,特別是涼州軍,一向以膘悍善戰而聞名。不過自從潘宗向戰死西域,西征軍又損失慘重之后,作為潘氏家族王牌地涼州軍漸漸失去往日的雄風。而并州雖然占據險要,不過因靠近北方邊境,征北十年的損耗也是極大,再加上并州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的蝗災,大片土地幾乎顆粒無收,使得并州軍的軍糧立時告危。雖然從徐州調去了不少糧草,卻仍無法支撐大規模地作戰。

“潘翁地誠意好像不太夠哦?”顧澤恩因為之前已收了不少潘澤林倒出的苦水,是以并沒有什么表示,不過鄭南風卻不依了,兩家滿派出地兵一個比一個少,加起來也才只有他一家的兵力那么多。雖然這次他絕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不過卻不得不為戰后早做打算。若是自己遭到巨大損失,而讓另外兩家占了便宜,天知道二人還會不會遵守之前的約定。“據我所知,你們潘家至少有六十萬軍隊,而且最近還在不斷招募,你連一半都沒派出,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吧。”

潘澤林泛起一絲苦笑。搖頭說道:“六十萬倒是不假,不過今年并州顆粒無收,涼州也遭遇大旱。就算一兵不出,這么多張嘴所要消耗地糧草也讓我極為頭痛了。現在出兵三十萬,已經是盡我最大的力量了。此戰過后,除非二位肯接濟我。否則只怕撐不到來年初夏,我就得帶著他們出去要飯了。”

“咦,好像之前你不是收了交州送的幾十萬擔糧食嗎?而且今年荊州雖然只能持平,不過交州卻是大豐收哦,潘翁坐擁這么大的糧倉,還會缺糧嗎?”鄭南風故作驚訝地問道。自從章盛以極其強硬的姿態任命楊誠為荊州剌史,并同時授予其忠武將軍的稱號后,誰都可以看出楊誠已然不在潘家的掌握之中了。

“唉。”潘澤林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鄭翁又何必明知故問呢?我雖然已經派人前往荊州。不過恐怕希望不大。”

“哈哈。”鄭南風爽聲笑道:“潘翁啊,以前我和顧翁可都眼紅你得了這么個人才,沒想到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啊。”楊誠從安平郡尉到交州剌史,可謂是平步青云,這其間當然少不了潘家的出力。特別是楊誠率交州軍與征西軍同伐西域,幾乎沒有任何人不認為楊誠為潘氏一員。

潘澤林臉上泛起一抹微紅,似乎有些惱羞成怒,不過卻又不好發作,只得悻悻地說道:“世事往往是難料的。”

“說起來,禁軍那小子也沒有站在你這邊吧。”鄭南風仍是不依不饒的問道。以往潘家總是自恃自己網羅住這兩名出色的戰將,現在有機會奚落一番,鄭南風哪里肯放過。

“我看那小子是墻頭草,多半靠不住了。”顧澤恩也在旁搭腔道。自從皇帝只把鄭氏宣布為叛賊,而對他們兩族大加安撫之后。潘、顧二族也漸漸的加強了聯系。關系自然要緊密一些。

潘澤林點了點頭,恨恨的說道:“那小子既然沒回答。日后倒還有利用的價值,只要我們兵臨城下,不怕他不乖乖來投。哼。等攻下長安,希望二位可以將他交給我一

理。”

“這是自然。”顧澤恩正色說道:“不過現在潘翁還應多加籠絡,畢竟要想攻下長安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長安為兩朝都城,經過了近三百年的不斷經營,論城防天下已無出其右。雖然他們地兵力遠遠超過京畿部隊,不過對這一點倒還不敢盲目自大。“對了,豫州方面可有何表示?”顧澤恩慰撫的看了潘澤林一眼,轉而向鄭南風問道。

鄭南風悶哼一聲,不屑的說道:“葉家那幾個小毛頭,既接了皇上的手諭,又接了我們的圣旨,卻沒有半點表示。看樣子,肯定是要坐壁上觀了。不過這樣也好,憑他們也起不了什么事,等大局已定,再慢慢收拾就是了。”

“一旦開戰,豫州便等同于插在我們的心臟之中一般,若是他們突然發難,后果仍是不堪設想,鄭翁可不得大意啊。”顧澤恩沉吟道,三族兵力盡出,葉家界時要想進攻任何一族的領地,均會讓人防不勝防。若是能在短期內結束戰爭,葉家當然不敢輕舉妄動,但是若雙方僵持不下,這些原本弱小的力量便極具威脅性了。

鄭南風點了點頭,對潘澤林說道:“如此就只有靠鄭翁了。”

“我?”潘澤林不解的問道。

“你在徐州不是還有十幾萬部隊嗎?把他們全部放在穎水,葉家就算想動,也得仔細考慮一下。”鄭南風果斷的說道。葉家執掌豫州時日尚短,是以真正心腹地軍隊并不多,就算是十萬糧草缺乏的軍隊,也足以震懾他們了。

潘澤林點頭應道:“這個倒沒問題。況且我們在開戰之前也可以逼他一下,到時洛陽陳兵百萬,讓他派一兩萬來意思一下,還怕他不從嗎?”

三人相視而笑,顯然不再把想做墻頭草的葉家放在眼里。“就這么辦。”鄭南風笑道:“要不,那個姓楊的小子也這么逼他一下?”

“這個恐怕未必可行,章盛連自己往年的名號都給了他,可見他絕對會站在朝廷一邊了。”顧澤恩搖頭說道:“更何況那小子這幾年每戰必勝,必然心生驕橫,除非吃了敗仗,否則恐怕不會那么容易屈服。”

“驕橫?”鄭南風不屑地笑道:“他有什么資格拒絕我們?”邊說邊指著沙盤上荊州方向,“兩州之兵不過五萬,還分得七零八落。聽說不久前他還派他地士兵幫百姓收割,現在又在忙著為百姓修繕房屋,鋪設路面。一支農夫軍隊,有什么值得他驕橫的。”

“鄭翁可別小看他。”潘澤林鄭重地說道:“要論收買民心,大陳唯此人最厲害。你看他僅在交州四年,便把一個蠻荒之地變得如此富庶,根據情報,僅其送給荊州百姓的糧食,便有并州豐收之年的一半之多。幸好他執權日短,若是讓其長久執政于荊州,只怕將會成為我們地大患。況且其手下五萬俱是精銳,荊襄又臨近長安,我們也不得不防啊。”

“放心,老夫早有準備。”鄭南風不以為然的說道:“待會師洛陽后,便有勞澤良賢侄,以兗州軍二十萬,直攻南陽,再克襄陽,轉而叩武關進攻長安,形成四面合攻之勢。良洪賢侄可是大河上下的名將,對付他應該是綽綽有余吧。”

“這是,這是。”對于鄭南風的安排,顧澤恩卻也不便推辭。在他心里,顧良洪單獨為一路,總比跟著鄭家的主力好些,畢竟可以自己做主。何況以二十萬擊五萬,哪有不勝的道理,退一萬步講,顧良洪又不是深入荊州,說不定荊州軍避鋒而退守長江,還可以讓兗州軍撿個大便宜。只要克下長安,在三家聯手之下,荊州自然無法支撐了。

“這一次我們要速戰!”鄭南風看著二人,正色說道:“百多萬大軍,足以消耗掉我們大部份家底了。雖然我坐擁洛陽的糧倉,不過也比你們好不到哪里去,若是這一仗打上三年五載,結果大家心里都明白。所以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想著保留實力,越快打下長安,對我們便越有好處。”

“這是當然。”潘、顧二人同聲應道。以當年整個大陳的國力,在對付匈奴時也被只有二十萬的征北軍拖得疲憊不堪。他們以一半的土地,供養了數倍的軍隊,支撐起來當然不是那么容易的,畢竟一個破壞不堪的天下,并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另外……”鄭南風猶豫了一下,指著巴蜀說道:“潘翁要命涼州軍多注意蜀侯的動向,現在我唯一不放心的,便只有他了。”

“他?”二人均有些意外,幾代蜀侯都是只知享樂的人,對朝政沒有半點興趣。若不是康氏家族在大陳立國時立下大功,巴蜀早就該易主了。

鄭南風點了點頭,皺眉說道:“巴蜀有天府之國的美稱,人丁財富均不遜于任何一州。但是,巴蜀的兵力卻太少了,少得讓人不可置信。”

指了指漢中等幾個重要城市,鄭南風繼續說道:“整個巴蜀竟然只有一萬軍隊,你們信嗎?”

“鄭翁太多慮了吧。”顧澤恩不以為然的說道:“蜀侯向來都不理政務,蜀中各郡有些地方的郡守世代相傳,有的甚至十幾年沒有郡守。蜀侯的為人可見一斑,蜀地若有大量軍隊,豈不亂成一團?”

鄭南風搖了搖頭,仍然不放心的說道:“這或許是一個原因,也有可能他的軍隊全在暗中,連我們也無法查到。二位別忘了,從大陳立國到現在,各大家族有誰能興盛超過三十年的?但康家卻一直受到皇族的庇護,雖然屢屢犯錯,卻從未遭受懲罰,難道歷代帝王都是傻的嗎?”

二人聞言均是沉吟不語,過了半晌潘澤林才說道:“蜀候是個鐵癡,他兒子又是個武癡,就算有軍隊他們也未必能帶。況且若他們是在裝,難道能裝一百多年不成?等我們攻下長安,就廢了康家,看他們到底能怎么樣。”

“好!”鄭南風爽聲笑道:“大局已定,該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分這塊大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