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246章
正文 第256章 兩強相遇較輸贏

 襄陽城。

 自從徐庶坐鎮襄陽後,處處以德服人,精心處理著荊州的一切事物。在位數年,墾田八百餘頃。其初到時,荊南剛經戰亂,軍中無百日之糧,可徐庶上任的這二年裡,軍中糧草就有了十年之積.使得軍民豐衣足食。

 徐庶在軍中.常著輕裘,系寬帶,不披鎧甲,帳前侍衛者不過十餘人。

 徐庶以德服人,深得人心。

 這日,徐庶正在府衙處理事物。

 部將吳蘭快步走入大堂,稟報道:「探馬來報,孫家兵皆懈怠,可乘其無備而襲之,必然獲得大勝。」

 陸遜是名將,豈有出征而讓士卒「懈怠」的道理,顯然是誘敵之計。徐庶也是一代名將,當然不會中陸遜之計。

 徐庶微微搖頭道:「你小覷陸遜耶!此人足智多謀,計謀百出。靈風也曾言,若是兩軍對壘,他也不一定能夠戰勝陸遜。此人為將,對方兵力又勝過我們。我等暫時只可自守,等待新的情報,候其內有變,方可圖取。若不審時勢而輕進,此取敗之道也。」

 吳蘭恭聲退了出去。

 卻說,陸遜奉吳侯孫權之命,領大軍十萬餘.攻打襄陽。

 徐庶得報,立刻將軍隊收回,屯於襄陽,陸遜也屯兵至襄陽城外。

 是夜,全琮入陸遜大帳。說道:「大都督,江東諸位老將對都督早就心懷不滿,眼下劉備大軍的主力皆在穎川和宛郡,襄陽城的守衛並不是很嚴。都督只守不攻,恐怕會遭人非議啊!」

 全琮是孫權新提拔出來的一員將軍.於陸遜關係密切。對程普、韓當等老將處處刁難陸遜非常的不滿,今日見陸遜一口拒絕了程普、韓當等人的攻城意見,心中就略感不安。連夜前來勸說。

 陸遜微微一歎.道:「眼下的局勢遜又何嘗不知?只是襄陽守將為徐庶。徐庶智慧過人.曾經以弱兵在宛郡城下.抵禦曹操數十萬大軍。其能力可見一斑.貿然出擊定是有敗無勝。程普、韓當等幾位老將軍在江東時,戰戰皆勝,已生自大之心。各個認為世之名士,何足懼哉!他們太小瞧了天下豪傑了。」

 全琮也贊同道:「江東劉蹤、嚴白虎、王朗等人各個都是無能之輩。勝了不足為怪。可是帶著這自大的心裡來迎戰天下豪傑,確實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頓了一頓。全琮道:「可是這樣死守下去,也不是一個辦法啊!」

 陸遜微笑道:「死守不一定。吾料襄陽城中士兵,不日必出兵於我軍相戰。」

 「何意?」全琮不解,好奇問道。

 「原因有四:劉備軍雖退,終究佔有地利、人和二勢:我軍雖有重兵,但卻有弱敗之實:其必出一也;劉備軍兵皆是經過嚴格挑選,精銳之師,容易調遣;我軍將不時更換,軍又訓練不熟。統帥又是頭次領兵:其必出二也;劉備軍以馬戰揚威天下,我軍水軍強悍.但皆在旱地,勞逸不同:其必出三也;襄陽、樊城、新野三處皆是守戰之地,劉備軍或聲東擊西,或指南攻北,而我兵必須分頭把守,劉備軍合為一處而未,以一分當我四分,其必出四也。」陸遜自信滿滿的說道。

 於是陸遜就在各處隘口,皆設營寨,以防不測。

 次日清晨,程普、韓當、黃蓋三員老將再次來到軍營討令攻城。

 陸遜自然不允。

 韓當性子最為火暴,見陸遜又一次拒絕了他們的意見,怒喝道:「你一個白面書生,平身未領過一次兵,卻處處仗著身份在此延誤戰機.做何道理?」

 陸遜和氣的說道:「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出數日,城中自然會出兵與我軍交戰,並不需要刻意攻城。」

 黃蓋冷笑道:「襄陽城中只有五萬士兵.我軍卻有十萬。敵弱我強,對方豈能出城與我軍交戰?」

 韓當接口道:「你這分明是為自己的膽小怕事,不敢出戰,來尋找借口。」

 陸遜聽了火起,冷聲道:「我說對方三日之內,會來叫陣,就一定會來,容不得你來教我。」

 「你……」陸遜對他們三老一直忍讓至今,只是因為一直沒有證明他能力的機會,眼下有機會讓他這麼做,自然也就不再對著三老刻意忍讓了。而韓當卻是因為陸遜的長時間忍讓的態度一下子改變了,吃驚得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

 「別吵了!」最有權威的程普冷聲道:「三日之內,若是對方不來叫陣,老夫自領本部大軍前去攻城。若三日後真有劉備士兵前來叫陣,我程普日後定然為命是從。」

 「好,一言為定!」陸遜傲然道。

 三老走出帳外。

 韓當抱怨道:「德謀,你為什麼和那小孩子一般見識!」

 程普道:「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個人的影子!」

 黃蓋道:「誰?」

 程普道:「周公謹!」

 其餘兩人各是一楞,分別想起了當年那個智慧無雙的美周郎來。

 當夜,陸遜召集全琮、丁奉兩員大將。

 對兩人說道:「三日之內,徐庶必然會領軍前來探聽我軍虛實,眼下孫家三老,處處瞧不起我等。不久的這一戰必須打得出色,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這一輩人的實力,並不在他們之下。」

 陸遜的話極富有煽動力,兩人聽了對望了一眼,立刻高聲道:「都督儘管放心,末將一定效以死力。」

 陸遜道:「幾日後,徐庶會領大軍前來試探,我料來者必是騎兵,你們今夜立刻潛伏與荊山附近的山林中。只要炮聲一響,就立刻由後方殺出,兩面夾擊。騎兵的優勢發揮不起來,必破徐庶。」

 全琮、丁奉齊聲道:「都督神算,我等這就去。」

 ***********

 正所謂智者所見略同。在襄陽的徐庶在得到了詳細的情報後,也同樣認為此戰對孫權大軍有「四不利」、而對己方卻有「四利」,故和陸遜說的一樣,彼此所見皆同。

 三日後,徐庶領大軍殺奔陸遜營寨.見孫權大軍已立下九個寨棚。勢如長蛇。首尾相顧,立刻知曉陸遜早有準備。當即令太史慈前去叫陣.試試對方地實力。沸騰文學101du.net收錄

 卻說,軍中的三老見三日時期已到,正準備召集軍馬前去攻城,忽聞士兵來報:「將軍,軍營外有劉備軍叫陣,都督請三位將軍前去對敵。」

 三人啞然的對望了一眼,齊聲大笑。這三人雖然有些自大,但這也是人性使然。畢竟一個立功無數的老將,突然被一個沒有任何戰功的人爬到頭上,心裡自然不是一個滋味。現在發覺了陸遜確實有著常人沒有的本領,有資格擔任這都督之位,心中的芥蒂自然也就消了。

 三人快速的集合士兵,向寨前趕去。

 兩軍相對,各列陣勢。老將程普一馬當先,觀看陣前這員將領,年紀約三十六七歲,面相英武;頭戴一頂二龍戲珠烈火冠,兩根稚尾斜飄;穿一件大紅團龍戰襖,外罩著一副鎖子赤炎玲瓏鎧甲;左脅下懸一口寶刀,右脅邊掛一張雕弓;坐下一匹紅紗馬,使著一桿通紅的烈火槍。威風凜凜.雄氣赳赳!

 程普暗暗喝彩:「好一員小將!」

 這時,程普身後衝出一將高聲問道:「來將快通名來!某刀下不殺無名之將!」

 太史惹道:「某家乃秦侯麾下東萊太史慈便是。你是何人?」

 那將軍高聲道:「我乃吳侯麾下將軍張承是也。看你小小年紀,何苦來受死!倒不如快快回去,另叫一個有些年紀的來,省得說我來欺你小孩子家!」太史慈人長的一表人才,英氣逼人,在紅艷的鎧甲襯托下,顯的非常的年輕,張承一開口就出言挑釁著大喊道。

 太史惹哈哈大笑道:「我聞說孫家程普還有些本事,故來擒他,量你這些小卒.何足道哉!」

 張承大怒.拍馬掄刀,直取太史慈。太史慈將左手的槍.勾開了大刀,雙手借力一挑,那枚槍,豁的一聲,向張承前心刺來!槍速飛快,要招架也來不及了,烈火槍正中心窩,跌下馬來,死於非命。

 張仁大吼一聲:「好個賊子,怎敢傷我兄長!我來也!」拍馬上前,舉刀便砍。太史慈單槍高舉。兩個交戰,不上十個回合,又一槍,把張仁挑下馬來,再一槍,結果了性命。太史惹高聲大叫:「你等在軍營中找幾個有本事的人出來會戰!休使這等無名小卒,白白的來送死!」

 傳令兵慌慌忙忙的將消息報知陸遜。陸遜聽得二將陣亡,不由大驚.出營觀看。

 來到了陣前,便問:「有哪位將軍出陣擒拿此人?」只見下邊走出了程普,上前打恭道:「老夫將情願出陣.將此賊人擒來獻上。」

 隨即飛馬上前,大叫道:「我就是程普。你這小賊,休得誇能,快上來領死罷!」

 太史慈道:「我在長安就聞得有個程普的名字。但恐怕今日遇著了在下,你的性命就不能保了,照槍罷!」唰的一槍刺來,程普舉矛架住。

 一場廝殺,有三十多合。太史慈唰唰唰一連幾槍,程普鐵脊蛇矛左舞右盤,這一個恰如騰蛟奔蟒.那一個好似吐霧噴雲。

 兩人皆為武藝高強之輩,短時間內,勝負難分。不過時間一久,年老的程普就漸漸不支了起來。

 陸遜恐程普有失,即刻指揮著士兵衝殺了過去。

 徐庶也讓文聘帶大軍向對方殺了過去。

 正當劉備軍佔上風的時候.一聲炮響,斜刺裡,殺出兩員大將.正是全琮和丁奉。

 兩人各帶五千士兵,出其不意的將劉備軍分割開來。

 徐庶一震,望了遠處的陸遜一眼,評估戰局,當機立斷,下令退兵。

 太史慈和文聘領著大軍護著徐庶向後退去。

 陸遜也明白窮寇莫追的道理,立刻命人鳴金收兵,整理戰場。

 程普、韓當、黃蓋瞭解了事情的經過以後,紛紛羞愧的向陸遜致歉。

 陸遜見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高興都來不及,那裡還有怪罪之意。

 但這樣的笑聲並沒持續多久,背後突然傳來了震天殺聲,回頭一看,後軍的糧草大營正燃起了熊熊烈火。

 正當陸遜感到不妙時,一陣馬蹄聲再次響起,原先撤退的徐庶又出人意料的折了會來。

 陸遜立刻就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情,徐庶前來試探是假,真正的原因就是要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以便偷襲自己的補給後軍。

 陸遜無暇顧及其他,立刻下令道:「程普、韓當、黃蓋你們三人立刻組織士兵前去抵擋劉備軍前進的步伐。全將軍,你立刻領一支軍隊去後方支援,務必要將損失減至最少。丁將軍你立刻在營寨前佈置弓箭手、長槍兵、拒鹿角和拌馬索。要快!」

 「是!」眾人齊聲喝道。

 孫家三老,老當益壯,各個神勇無比,在他們的死戰下,順利的拖住了劉備軍進攻的腳步,後線的丁奉利用三老死戰搶回來的時間,佈置好了一切防線。

 徐庶見對方的防線已經佈置妥當,歎了口氣,下令撒退。

 而在後營襲擊糧草的藏霸見對方的援兵源源不斷的趕來後,也撒回了荊山。

 這一戰,雙方各有損傷,此次交鋒,正是一平手之局。

 路上,徐庶招來一名「疾風」對他說道:「你立刻前去荊山,通知藏霸在沒有任何命令之前,絕對不能輕舉妄動,違令者,斬!」

 一旁文聘不解的問道:「為什麼不按照原計劃,利用荊山為掩護,時不時的偷襲孫權的糧道。」

 徐庶笑道:「這是因為對方的陣營中有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啊!若非不是陸遜頭次指揮大軍,很多地方的經驗不足,那我們的這次襲擊就要以完敗告終了。連庶都沒有想到對方會事先料到我軍的動向。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啊!看來這又將是一場持久之戰!明年可要苦了荊州一地的百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