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洋》第314章
第三百一十九章 四十年

 「我就是譚延,你就是K機關的溫基巖溫先生吧?」譚延看見自己的侍衛長和「老K」帶了一個年輕人走進會客廳,便將手中的雪茄放在煙灰缸中站起來笑著對溫基巖問道。

 這是一座非常平凡的四合院,如果說有什麼特殊之處,無非是距離中南海比較近一些而已,連同這座四合院,周圍七八處房產都被譚延收購進來,連同這座宅子就成了直屬於總統辦公室的「K」機關總部。譚延從火車站下車之後直接乘車進入中南海不過是一個幌子,在半道上便換車來到了這裡,除了要表彰「K」機關在海參崴戰役中的出色表現之外,還有一件事情是他要親自交代的。

 溫基巖回到北京後就在K機關總部工作,因為間諜的背景不可能讓他在首都堂而皇之的穿著軍裝露面,這一段時間以來他都是總結分析有關俄國和歐洲關於這場戰爭的公開信息整理分析工作。不過溫基巖最重要的工作還並不止這些,他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學,為了給他提供最好的條件,溫基巖受命參加了一個極為特殊的學習班在這個學習班上共有十四位和他年齡差不多的學生,而給他們上課的則是全中國最好的數學和物理學方面的權威教授。

 對於這樣的生活,剛來到北京的溫基巖還很不適應,不過K機關的對外公開機構茂祥貿易公司,他的老闆老K則跟他進行了非常深入的交談,希望他能夠按照組織地需要來服從安排。K機關創立五年以來。雖然譚延創立這個機構主要是為了應對中俄之戰的情報工作需要,機關的主幹力量基本上都集中在東北,分支機構因為獨立於黨部情報機構之外,所以連長江以南都沒有跨過,不過是為了消息來源廣泛在上海、漢口和廣州各自設立了一個隱蔽的代辦事務處。

 共和國草創各方面的利益糾葛非常嚴重,譚延也是憑借絕對軍事力量在手將所有的矛盾壓在底下,在他看來如果不是手中有著絕對的軍事力量,底下的各種團體組織一旦擁有武裝力量不會比歷史上的那個四分五裂地民國好多少。雖然譚延並不打算以獨裁來統治中國,他沒有這麼高的權力慾望。只是為了平穩發展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他不得不將權力尤其是軍事力量牢牢的抓在手中,而情報工作地特殊性質也決定了他和他的團體在詭異的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是以除了真正的情報組織之外。K機關則是專門為他一個人服務的情報組織,其活動費用並非出自國家財政,而是他個人來掏腰包。

 從K機關的經費來源來看,嚴格說來K機關並非是政府職能部門,但是它做地事情卻是明明白白的為國家服務,也就是在當今的中國和譚延的權勢之下才會出現這麼一個怪物。譚延對K機關的未來無非是兩種打算,一種便是在恰當的時候將其合併政府情報職能部門。另外一種則是成為主要針對商業、科技方向的間諜組織。

 現在K機關的對外公開稱呼就是茂祥貿易公司,也屬於譚延名下的產業,主要是以對外貿易為主,目前經營地客戶主要是美國和德國,對美出口生絲,對德出口豬鬃、羊毛、豬油、皮張等有著明顯軍事用途的物資。這家貿易公司甚至連礦產和軍事武器出口也有所涉及,只不過因為中國的礦業水平比較落後,產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就是這樣它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礦產品出口公司。至於軍火出口數量並不多,因為中國自己也在積極準備戰爭。同時因為譚延權勢的影響,它在商業上地最大成就便是對外國洋行經營業務進行緊縮,迫使其不得不抬高價格來收購中國的初級工農產品物資,不能像晚清時代那樣近乎於掠奪。

 K機關的最高長官就是茂祥公司的老闆,對外商界的人物稱其為董先生。對內則是「老K」,老K來歷比較神秘,內部的人也僅僅猜測他可能是方太太的娘家人,不過除了生意上的來往之外,老K幾乎不會將自己的情報業務和總統夫人有任何交集,只是有權力借助譚延名下產業來達到一些特殊目地譚延名下地產業對於情報工作自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借助這張本來屬於商業用途地網絡,任何情報機關都可以輕鬆的獲得跳躍性發展。

 根據譚延的指示,早在三年前這個特殊的「學習班」就已經開辦了。到目前為止這是第二期。所有的學員都是天津、山東各個高校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在進入這個「學習班」之後,學員除了加強物理、數學和化學方面的造詣之外。還要學習保密守則和一般程度的特工技術,第一期學員只有七個人,在半年前就已經送往德國、美國和英國的著名大學去深造了。

 作為K機關的最高長官,老對譚延的這個計劃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並不清楚,雖然他知道這個情報組織如果以後不打算併入國家情報組織的話將會主要針對商業和科技情報的收集,但也用不著培養科學家吧?這些學員的老師可都是中國目前最為寶貴的人才,能夠將他們請來給學員們上課這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再說培養科學家完全可以讓他們通過大學途徑來達到目的,這和情報工作掛鉤未免有些太誇張了點。

 至於溫基巖半道參加這個學習班也是根據譚延地要求溫基巖是K機關內部學歷最高成員。本身留學歐洲學習地便是數學專業。不過這都是五六年前地事情了。就他這個水平在學習班中也是個墊底地貨色。這也是溫基巖對學習班很有牴觸感覺地根本所在---像他這樣地海外留學生目前中國雖然不少。但相對於這麼龐大地人口基數也算是鳳毛麟角了。況且歸國留學生數量攀升也不過才兩三年地光景。如果不是譚延大搞教育到現在該是收果子地時候。也不會有這麼多人。

 老K不知道譚延到底想要幹什麼。但是對譚延服從和忠誠他可是從來不打折扣地。溫基巖地苦處他也瞭解過。不過這個有著不明用途地學習班必須要安插K機關自己地人。而溫基巖在海參崴地表現和他地基礎。就注定了他是目前K機關內最符合條件地人。

 「總統!」不管以前對這個任務有多少抱怨。今天溫基巖能夠見到這個充滿傳奇經歷地總統。內心中總歸是非常亢奮地。

 溫基巖將手舉起來打算行軍禮地時候。卻非常尷尬地想到K機關地角色並非是國家情報機關。儘管他在海參崴行動後被提拔到歐洲科上校副科長地位置。享受軍隊中上校地一切待遇。但實際上他自己也知道K機關並非是軍隊。他享受地只是待遇而已。其中也包括臨時調用地方警察力量和獲得軍隊地無條件幫助。不過溫基巖可是一直將自己視為軍人地這也是這個時代地特色。中國軍隊力量地蓬勃發展。尤其是最近對俄戰爭海陸兩軍無往不利戰無不勝。一掃晚清逢仗必敗地頹氣。激起了全國擁軍熱潮。

 譚延將手伸出來。倆人握手才算消除了溫基巖地尷尬:「我們地英雄。到了這裡不要約束一切隨意。要點什麼。咖啡、茶、雪茄還是紅酒?!」

 溫基巖和老K聽後都笑了笑。K機關就是這點最好。待遇優厚。總部設有專門地休息室。除了休息室之外就算在院子裡面也不能抽煙。這話活躍地談話地氣氛。老K要了杯茶。而溫基巖則選擇了咖啡。

 「溫先生,在這裡我要代表國家感謝你們溫氏家族為這場戰爭的貢獻,溫氏家族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我先在這裡表個態,一切都會得到應有的補償。這種補償是不會打折扣的!」譚延坐下來說道。

 「總統,為國效力是我們應該做的,國家現在正在打仗,正是需要用錢地時候,至於家族的損失就當捐獻國家好了……我們中國人在海參崴地位低下,俄國人雖對我們家高看一眼也不過是為了財富而已,說話不好聽一些,在那些外國人眼中,我們中國人富人就像豬圈裡面的豬一樣被圈養。沒錢的華人則就是勞工。沒有一點地位,我想如果不是海參崴的中國人人口數量佔絕大多數。搞不好會出現南洋那種情況!」溫基巖有些激動的說道。

 譚延聽後沉默了一會深吸一口氣說道:「這都是國力不張為宵小所趁,不要說海參崴的華人如此,南洋、美國的華人莫不是如此,就算在我們國家自己的地盤上,英國人都敢在上海地公園中豎起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地牌子……當然現在這塊牌子算是看不到了,但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的歧視是骨子裡面地,不是你有多少錢的問題,恥辱只能用鮮血來洗刷,我們發動戰爭就是為了洗刷恥辱,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地位。」

 「金錢不是萬能的,不過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你們溫家為國家犧牲了這麼多,數代經營的產業都在戰火中毀於一旦,國家不能再讓你們吃虧,獲得補償和愛國同樣天經地……」譚延笑了笑,沖淡了剛才沉重的話題:「這一場仗打下來,就算俄國不給任何戰爭賠償,他們在遠東的資產也會被我們全部接收,包括鐵路、港口、工廠等等,以後的好處還有更多,說起來你們溫氏家族在戰爭中損失的那點相對於收益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這個補償你就不用再多說了,到時候會有人專門找你來協商此事……」

 溫基巖聽後笑了笑,旁邊的撈老K則打趣的說道:「小溫,你就不用拒絕總統的好意了,下個月我就招呼機關裡面的人到福慶樓,我們要吃大戶……」

 「溫先生,聽說你對現在機關交給你的任務不滿意?今天我就在這裡。我要說地是,現在你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以前老K也只是執行我的命令來挑人選,他選到你的頭上又沒有和你說明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對於國家的意義如何,以至於在這個過程中受了一些挫折,這都是我沒有考慮周全……現在我專門抽出一些時間來回答你們的一些問題,當然對於這項計劃你們也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譚延邊說便從茶几上拿起兩個蓋著「絕密」的文件袋遞給老K和溫基巖,倆人自從接受了各自地任務之後,溫基巖對老K有些埋怨。而老K自己才是最鬱悶的,他連個埋怨的人都找不到。譚延將這個計劃捂的太緊,老K對此一無所知,其實他內心中地疑問比溫基巖還高。

 「這份文件就這兩份。都是我親筆寫的,你們看過之後就燒掉,記住保密條令,在任何情況下,除非我們真的看到這個計劃實現,否則對外一個字也不能洩露,以後需要你們情報部門的時候還在後面……」譚延嚴肅的說道溫基巖和老K迫不及待的將文件袋的封條用小刀裁開。取出文件開始閱覽,不過他們看到這份文件地第一句話就徹底傻眼了「該計劃為共和國最高機密,整個計劃預計會持續四十年左右的時間……」

 「總統,這沒有寫錯吧?四十年,我現在都已經四十一了,四十年後我就是八十一,我還能看到計劃完成的這一天麼?什麼計劃需要四十年的時間?!」老K不假思索的問道。溫基巖沒有說話,眼睛雖然還停留在文件上,但是耳朵已經豎起來了。

 譚延微微笑著說道:「這份計劃的核心是為了確保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即便在最為惡劣的情況下也會立於不敗之地。至於能不能看到最後的成功,我想董叔你自然是長命百歲,八十歲算不了什麼……」

 老K聽後搖搖頭繼續看文件,這份文件地前半部分只是羅列了一些最近十年物理學發展的最新動向,老K看得有些不知所云,就是在國外受過高等教育的溫基巖也因為自己的專業問題而看得非常吃力。不過大致的意思溫基巖還是能夠理解的。文件絕大多數地問題都圍繞著構成物質的最基本物質原子來展開的,溫基巖也只是偶爾聽說「原子」這個詞,老K則是連聽都沒聽說過。

 十九世紀末段,物理學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力學、熱力學、分子運動學、光學、電磁學等主要學科都建立了相當完備的體系,理論上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在應用上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像譚延的無線電電報,這都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物理學家都有種預感。認為物理學地發展已經走到了盡頭,劃時代地發現不會再有了。剩下來的事情無非是幾個常數更加精確而已。

 然而以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為標誌,到今年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那三篇非常著名地論文,物理學的重大進展幾乎是一個接著一個,這十年來理論物理長足發展,再一次將應用物理甩開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夠比譚延更清楚這些看似並不相干的物理學上的進展,日積月累之下會發生什麼事情,而最終的結果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毫無疑問,譚延也面臨著令人絕望的局面這個時代根本不可能造出那件改變世界的東西,就算你動手再早也白搭。不過早起的鳥兒有食吃,譚延希望能夠早下手,無論在人才上還是情報工作上都走在前面,如果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也好笨鳥先飛就算不是第一個也是第二個能夠掌握熱核武器的國家。

 目前來說,整個計劃主要是以培養人才為主,中國以後會每一年都會派出留學生到海外學習相關學科知識,而學習班是為了「雙重使命」的學生而準備的,他們不僅要在科學上緊跟前沿,還要利用他們的身份來做情報工作。溫基巖的經歷在譚延看來是目前他能夠找到的最符合他要求的人,也許以後還會有比他更優秀的人出現,但是接觸到這份計劃書之後,那溫基巖將會和這項行動綁定一輩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