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洋》第242章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下注

 山本權兵衛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這兩艘當時東亞最大的鐵甲艦在實戰中是被証明無法用火炮擊沉的,盡管它們都在海戰中受了嚴重的創傷,即便如此我們依然付出了一艘戰艦的代價才將定遠艦撞沉,而現在的鎮遠艦依舊還在北洋海軍服役……可是當年我們同樣也沒有充足的准備,嚴島號在歸國的途中甚至還受到了北洋海軍分艦隊的伏擊,但是我們依舊贏得了那場戰爭!六年前我們能夠做到擊敗北洋海軍,難道在裝備了新式戰列艦的六年后,我們沒有勝利的信心么?!”

 “海軍大臣閣下,屬下不否認我國海軍在這六年來有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我們的老對手同樣在進步,他們建造了更多的戰艦,這些戰艦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到了西方列強國家的海軍專家的贊賞……”東鄉平八郎平淡的說道。

 山本權兵衛拍拍東鄉平八郎的肩膀說道:“我承認現在北洋海軍比當年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新式戰艦裝備上甚至超乎了我們的想象,但是東鄉君你也應該看到,中國人設計建造的戰艦是有很多可取之處,但是他們的戰艦并沒有得到實戰的檢驗,要知道西方海軍列強國家的戰艦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實戰為目標,而不是天馬行空般的想象!你也應當看到我們的戰艦在很多方面是北洋海軍所不能及的,他們過于強調了一級主炮的威力和作用,從而犧牲了二級主炮來滿足其戰艦其他性能的需要……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戰艦,只有完美的軍人,東鄉君,我們應該看到我們腳下地戰艦是國民一個一個銅板積累起來的,我們的士兵對勝利的渴望是北洋海軍所不能想象地!”

 “東鄉君。你也是經歷過六年前的那場戰爭的,要知道雖然我們那次戰爭勝利了,獲得了賠款和土地,但是卻并沒有達到帝國地目標。可以說綜合几年來的經驗,那一場戰爭的輸家并不是那個不可救藥的清國政府,而是我們大日本帝國。這些從數年來帝國聯合海軍艦隊的發展上你就應該感覺到了……”山本權兵衛說道。

 東鄉平八郎聽后心中也是一片黯然,說道:“應該說中國的資源遠勝于日本,就屬下觀察,中國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譚延主持北洋海軍重建工作,其實他并沒有花費太多的白銀,只是將以前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發展的洋務產業更加緊密地連接起來,使得原本散沙一片的中國軍工業在短時間內提升了水平,通過自造戰艦反過來提高北洋海軍的實力……”

 “我知道你一直很注意北洋海軍的變化,你知道北洋水師的一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的造價是多少么?”山本權兵衛問道。

 東鄉平八郎搖搖頭說道:“成本造價我并不清楚。不過據說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几乎已經做到了中國百分之百的國產,也曾聽聞中國不時的向德國、英國和法國進口諸多戰艦主要組成部分,但是數量上卻不得要領……”

 山本權兵衛搖搖頭說道:“帝國的間諜已經得到非常確切地消息,旅順造船所每生產一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地造價絕對不會超過一百七十萬兩白銀,而且我們的間諜懷疑上海江南船塢中有四座新建成的大型干船塢,里面正在建造以龍旗號為藍本的戰列艦……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軍部會冒如此風險現在就要和北洋海軍對決了吧?時間拖得越久對帝國就越不利,現在保守估計再過几個月會有新的一批靖海級裝甲巡洋艦要服役于北洋海軍,而用不了三年恐怕上海船塢那邊會有四艘戰列艦!我們必須要冒險先下手為強,不僅要擊敗北洋海軍。還要徹底破壞旅順和上海的船塢!”

 “可是北洋海軍基地經過那人的建設几乎可以用銅牆鐵壁來形容。我也曾看過間諜返回來地情報,如果沒有徹底解決北洋海軍,我們是沒有力量突破嚴密地防御攻勢進入旅順港的。至于上海,帝國將會面臨巨大地外交壓力……”東鄉平八郎說道。

 “你的任務是擊敗北洋海軍,至于下面的作戰安排,帝國軍部將會有進一步的安排……首相大人正在通過德國公使試圖和俄國人進行接觸,和英國的外交活動也正在展開。這些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一切的關鍵就在于你如何將北洋海軍擊敗。只有這樣的戰果,帝國才會做出進一步的動作……”山本權兵衛說道。

 東鄉平八郎走到海圖前略微沉思了片刻說道:“要想擊敗北洋海軍。我們絕對不可以分兵,就現在的形勢來看,我們必須要對兩支北洋分艦隊進行攻擊,我個人以為任何一支分艦隊對帝國海軍而言都是非常艱巨的任務,若是此戰非打不可的話,我選擇由龍旗號戰列艦帶領的那支主艦隊,這樣的勝算會更高一些!”

 山本權兵衛也走到海圖前說道:“如果你真的能夠抓住其中的機會,我也是非常贊成先攻擊北洋海軍的第一分艦隊……盡管對北洋海軍的戰艦并不是很熟悉,但是那四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所組成的第二分艦隊因為是同級別戰艦,性能上基本一致,就算有實力打,也未必能夠抓得住它……相反如果我們集中精力擊沉龍旗號戰列艦,這在士氣上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分艦隊的戰艦數量比較多,而且戰斗力應該也很強,這支艦隊可以說是北洋海軍的真正主力,艦齡分別橫跨十五年以上,戰艦性能也就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可以通過快速穿插的方式速戰速決重創其主力,重點攻擊目標就放在敵旗艦龍旗號戰列艦,將這艘遠東目前最大的戰艦擊沉,這就是勝利,也是我們唯一所能夠掌握的制勝機遇!”東鄉平八郎說道。

 北洋水師兩個分艦隊在黃海海面上相距差不多八十海里的距離上航行,在抵達鴨綠江口時。兩支艦隊距離拉開,鄧世昌率領四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向南警戒航行,林泰曾則率領主艦隊連同貨船在娘娘城靠岸卸貨并且獲得煤炭、淡水等補充龍威級巡洋艦經過改造后雖然擴大了煤倉,但考慮到這次海上行動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和日本艦隊展開決戰。這就暴露這一級巡洋艦在續航能力上的薄弱之處。

 在去年譚延地無線電電報技朮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北洋海軍首先進行了應用,這也是無線電技朮在世界海軍上的第一次應用。雖然兩支艦隊相隔的距離比較大。但有無線電電報聯系,當一方遇敵之后,另外一支艦隊可以火速進行增援因為譚延的重視,日本間諜一直不知道北洋海軍已經采用了無線電聯系。

 在完成物資裝卸之后,北洋海軍兩支分艦隊依舊保持一定地距離向朝鮮灣航行,不過雙方的距離相隔六十海里如果兩支艦隊中任何一支遭遇日本艦隊,在交戰三個小時內,都可以得到對方的及時支援,這種方案是海軍參謀部早先制訂地對日作戰計划之一。

 這几年譚延加大對海軍人才的培養。除了廣泛在北方和南方其他省份招生培養海軍人才,以破除“福建海軍”一支獨大的局面之外,因為造艦周期的緣故,培養出來的海軍軍官遠比實際需要要多得多。這些富余出來的海軍軍官大多數被安置到“北洋海軍參謀部”任職,或是直接送到英國、法國和德國海軍院校中進修,在進修完畢之后會被安置到英法德三國海軍戰艦上去實習。

 海軍參謀部的一項重要職責便是根據譚延的命令,來制訂各種對日本海軍作戰計划。現在北洋海軍的兩支分艦隊布陣是主動攻擊方案之一,目地就是引誘日本艦隊的驕狂和冒險性格,在交戰之時最大限度發揮靖海級裝甲巡洋艦編隊的高航速、強火力的優點來埋伏日本艦隊。

 日本駐華公使在得到國內指示之后。向清政府提出了交涉。要求對北洋海軍集體出海做出解釋,此時軍機處才知道北洋海軍對日本采取了行動,至少是一種威脅的姿態。軍機處責成總署問詢,直隸總督衙門回函北洋海軍在黃海進行軍事演戲,并非有意針對日本。不過譚延私下給張之洞致電,挑明了革命黨是受日本支持的叛黨,為的就是攪亂國內政局。加劇中國內耗。好日后為其所圖謀。

 張之洞對北洋海軍的行動持默認的態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但卻上書朝廷為北洋海軍撥款兩百萬兩用于追加造艦費用張之洞和譚延心中都明白,一旦中日兩國開戰地話,這兩百萬兩地造艦追加款項將會成為北洋海軍的初期特別戰爭經費。盡管二百萬兩對于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是微不足道,但是總比一點准備都沒有要強得多,這些銀子已經可以讓天津機器局和保定火藥廠滿負荷生產造戰艦的周期來不及,買戰艦又太少,只有用于生產彈藥才是最划算。

 不過譚延和張之洞誰也沒有想到,日本已經開始祕密展開外交攻勢,在英國取得了五百萬英鎊的貸款,并且積極和俄國進行接觸。北洋海軍出海的當天,日本駐英公使林董就祕密接觸阿姆斯特朗等公司,尋求購買戰艦的意向根據英日達成地借款協議,五百萬英鎊地貸款必須要購買英國的機器設備或是武器成品,而日本付出地則是進一步的讓英國控制其海關的權力。

 到目前為止,英國依舊認為中日之間的軍事沖突對英國進一步控制兩國經濟命脈有著巨大的積極意義,盡管在今年年初,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做出了非常精確的斷言“未來五十年之內,遠東問題并不會成為左右世界政治的焦點……”。能夠通過經濟手段控制這兩個遠東“強國”,從而兵不血刃的繼續鞏固英國在遠東的利益,這是英國非常樂意看到的,這遠比甲午年中日大戰,俄、法、德三國向遠東派出強大艦隊要省事的多,也更加有效。

 日本駐英公使之所以能夠這么容易的從英國人手中獲得貸款。這完全是是英國地“縱容”只有中日兩國發生戰爭,才可以讓英國的戰艦制造業再次煥發出活力。對于英國人而言,這几年中國的變化實在是讓英國主要戰艦制造企業非常惱火的,本來重建北洋海軍英國可以獲得很大一部分利益。但是從頭到尾中國只有一艘龍旗號戰列艦交給英國建造。

 英國人最受打擊地便是就這一艘戰列艦的訂單,其裝甲還必須是從中國本土運來的,想當年在定鎮兩大巨艦建造之時。英國和德國都展開了激烈地競爭。德國得手之后,英國立刻禁止鋼面鐵甲向德國出口,以給予德國人顏色,并且向中國人展示其技朮力量,迫使鎮遠造價大漲,也逼迫德國人加大在戰艦裝甲材料上的研究。在建造龍旗號戰列艦的問題上,對于中國引進德國技朮生產的克虜伯裝甲也是非常無奈,甚至認為這是德國人在幕后操縱,以對當年的鋼面鐵甲出口問題予以回應。

 根據英國駐日和駐清國公使的回復。英國認為中日兩國再次爆發戰爭并不稀奇,雖然各種分析報告認為在主力戰艦上,中日兩國各有擅長,但英國海軍部更相信北洋海軍顧問英格納的判斷如果清政府不更換北洋大臣的話,那么中日第二次海上大戰的結果中國會占有很大地優勢,日本是有很多優秀的海軍將領和嚴格訓練的海軍士兵,但是這都比不過北洋海軍最強大的管家兼保護者北洋大臣。英格納的意思非常簡單,而赫德的回復則更加干脆傾日本一國之力也未必能夠拿現在的北洋如何!

 即便如此,英國海軍部和金融寡頭們在看到日本尋求借款背后的目的之后。依舊非常希望看到日清第二次大海戰戰爭對于軍人來說是檢驗武器是否合乎戰場需要地最簡單方式。這是任何模擬演戲都不能替代地;而戰爭對于倫敦金融商人們而言,這是一次丰盛的會餐。

 潛伏在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維也納和大西洋對面的紐約的金融巨頭們都在咬牙切齒---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倫敦的銀市就變得非常詭異,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雙巨手強行操縱銀市的走向,白銀大量向中國回流,而美元對英鎊等世界主要貨幣的價格也隨著白銀詭異地價格而起伏波動。本來白銀地價格是持續走低,但是被譚延強勢美元資產干預之后。數次大起大落讓很多人都視倫敦銀市為鬼途。

 銀行家和金融寡頭們是神通廣大的。操縱銀市走向地人很快被他們給“揪”了出來,美國的資產正在向中國轉移。最終鎖定在中國工商銀行設立在美國的分行上,倫敦銀市上巨量的白銀買入賣出也是由這家銀行在背后操縱。由于中國對白銀的需要,甚至一度扭轉了白銀的頹勢,但企圖跟風的銀行家們還沒有等反應過來便一頭栽進了巨大的陷阱。反復數次之后,這家在中國注冊的有美國資本摻入其中的銀行成為倫敦銀市的霸主,并且還操縱白銀期貨的走向。

 表面上中國對日本海軍更高一籌,但六年前甲午海戰發生之時,當時主要列強國家都并不看好日本海軍,只有長期生活在中國并且對中國政治有著相當深刻了解的外國人才不會對這場戰爭看好。日本能夠在六年前戰勝中國,六年后也一樣可以重演歷史中國到目前為止仍然固執的保持著自己的步調沒有太大的改變,而日本則靠引進西方的政治制度使國力有了長足的發展。面對中日兩國再次發生戰爭,在“場外”積極下注的各國列強更加看好日本。

 只是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沒有注意到,六年后的今天,同樣的人都同時做出了相反的判斷---當年不看好中國的人都在看好中國,而當年不看好日本的卻都看好日本!

 “首相大人并不在意遠東的政局變化,在他看來遠東局勢的演變對帝國的影響微乎其微,從而更傾向于金融家們,而不是英格納先生……該死!事實將會証明,這一次賭注將會使得帝國在遠東問題上的再一次失策……”赫德將信紙折好,小心的用蠟封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