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霸秦》第121章
第一部 隴西烽煙 卷六 墨子攻略 【第121章】王者歸來

嬴渠梁四年的春天,那是一個充滿了奇跡的春天。

 對秦國上下來說,這個春天里所發生的事,委實比以往無數個春天更值得讓人記憶。

 首先,就在春月里,圍困秦國國都櫟陽的魏國上將軍龐涓居然灰溜溜的撤軍了。

 龐涓圍困櫟陽半年,若是單以兵勢論,接戰至今多是魏軍壓著秦軍猛打,少梁大捷更是一戰殲滅秦軍數萬。因此秦國的軍民們對反敗為勝本就不抱什麼希望,只想著能夠守住櫟陽,不使秦國的國都淪陷便是大幸,也就算是對得起歷代老秦先祖了。

 可誰曾想到,僅僅圍困了半年多,魏軍竟然半路拉稀,悄然撤軍。

 不論是櫟陽城內的軍民還是秦國的黎民百姓,在听到這個猶如天方夜譚一般的消息時都是欣喜萬分,路人皆是額手彈冠相慶,紛紛言道這果然是應了那句臘月間開始在秦國風傳的箴言“陽春瑞雪,萬象更新”。

 進而,一些新的箴言也開始流傳起來,這些箴言林林總總、紛紛揚揚,不一而足。這其中最為深入人心的傳言便是說龐涓撤軍,乃是全拜墨者所賜。墨者援助糧草鐵器,派墨者制備守城戰具協助防守之事自然是櫟陽軍民親眼所見,因而對于此事民眾自然都是深信不疑。更近一步,自然便會有人想起墨者之所以願意出手援助秦國,可全是拜了三公子嬴無敵所賜,因此也促進了一句關于吳狄的箴言在秦國內外瘋傳︰聖人歸朝,西秦大興。

 也就在此時,一則從齊國輾轉萬里而來的消息便轟動了秦國上下︰公子狄逃齊了!

 公子狄身陷齊國的事情,老秦人自然也都是有所耳聞的,雖然秦國還沒有組建真理部,但街頭巷尾的秦國文人士子還是起到了義務宣傳員的作用,將齊國欲與秦國結盟,執意扣留公子狄作為人質的官方措辭傳播給了秦國的公眾。對于這種說法。老秦人自然是深信不疑,畢竟昔年老君上公子連(秦獻公)便是在魏國做了幾十年的人質。直到出子之亂時才得以逃離魏國歸秦。

 目下,正仲夏五月,就在秦國中下階層地黎民百姓瘋傳公子狄將要強勢回歸的時候,國府內地現任國君和一眾大臣也是愁容滿面的商討著對策。

 “君上,今日又有二十三名各國士子抵達櫟陽,眼下皆以在城外安頓妥當!”一臉困倦的公孫賈手持一冊簡書稟報道︰“刻下滯留在櫟陽城外的各國士子已達八百三十二名。”

 國君嬴渠梁則面無表情的問道︰“士子們還是不願入城?”

 公孫賈拿眼瞧了瞧身旁一臉木訥的內史景監,又看了看正閉目養神的上大夫甘龍,只得很是不情願的答道︰“君上,士子們執意要在城外迎三公子歸朝……”

 听的公孫賈如此說道。左庶長嬴虔一拍桌案罵道︰“鳥!這老秦人地地界,到底是國君說了算,還是他……”

 “大哥!”嬴渠梁一聲斷喝,把嬴虔即將脫口而出的不妥之言給何止住。同時,這一聲斷喝也把堂上正在神游物外的眾臣給喊回了神來,老甘龍見狀輕咳一聲,開口道︰“君上。老臣以為,此事不可放縱默許。國君招賢,廣交各國士子,建招賢館用以安置,斷不能……”

 “上大夫……”嬴渠梁听到此處,便已知道了甘龍之意,卻是只能出言打斷道︰“上大夫老成持謀,可眼下各國士子入秦,並未入我招賢館錄名。s不錄名,便不是應我秦國招賢令而來的士子。只能算是游學士子。游學士子願居城內城外,我有何名目干涉,又如何干涉?”

 此言一出,眾臣皆是默然。

 自從二月初龐涓大軍悄然撤離歸魏之後,各國士子便如追蜜的蜂兒一般蜂擁而至.可入了秦境,抵達了櫟陽,這些士子們卻是全都滯留在櫟陽城外。嬴渠梁曾率長史公孫賈和內史景監幾次去城外請見,希望士子們能入城進入招賢館安頓,可這些士子們卻是直言要在城外迎接聖人公子狄歸朝,皆不願入城安頓。怕是錯過了迎接公子狄大好時機。

 鬧心啊!秦國上下,除了無知無覺的庶民、屁民之外,君臣國族可是人人都在鬧心。

 眼下不說櫟陽,僅是在秦國境內便有眾多關于嬴無敵的流言、傳言、預言在瘋傳。其中傳得最玄地說法,便是說嬴無敵乃天上的真神轉世。是草原的蒼狼之主、是地上的眾國之主。便是九天玄女都親自下凡來助他,一旦嬴無敵歸國。便自然而然要做秦國的國君,做天下的君主。

 而對于嬴渠梁來說,三弟歸國自然是件好事,可若是三弟歸國之後便要拿了自己的君位,這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可眼前情勢,混沌得猶如落魂的雞卵,只見其中虛影,不見內里端倪。雖說天下已有了田氏代齊的先例,可對于族系觀念極重的秦國來說,便是嬴渠梁自願將君位讓給吳狄,只怕他嬴氏一族地族人們也不太可能答應,要是國族造反,禍害只怕更大。而秦國的士大夫階層與嬴氏一族也有著根深蒂固的權益和聯姻關系,即便嬴渠梁願意讓位,老臣當中也絕少有人會擁戴吳狄。

 所以,便至眼下,嬴渠梁也從未考慮過主動退位讓賢這件事的可行性。

 可傳言紛紛揚揚,已經在秦國上下造起了一陣浩大的聲勢,秦國的黎民百姓可是不會考慮其中的種種緣故和權利斗爭、更迭,只知道听信傳言真以為公子狄當真是上天派來興盛秦國的聖人,而現任的國君也就必須、必然效仿上古堯舜禹這些先賢一般退位禪讓。

 秦國沒有真理部,自然不能廣泛發動群眾,讓群眾們不听謠、不信遙、不傳謠、不造謠,因此朝野內外,民聲激蕩沸騰,讓滿朝的君臣好不鬧心。須知,一旦秦國地政權更迭,嬴氏一族的國族動搖還是其次。士大夫階層的權利架構必然將會洗牌,以吳狄膽敢當街斬殺六元老的秉性。也不知屆時將會有多少人慘死刀下。

 因此,眾臣們自然是心中有把秤,掂得起其中分量。

 卻說,嬴渠梁見群臣默然,也知其中干系,便道︰“三弟歸秦之事,不可再議。一切,且待三弟歸來之時再行議論。”

 見嬴渠梁如此決斷,眾臣知道此事自然暫告段落。當下嬴渠梁執起一卷簡書轉移話題道︰“大哥,魏國情勢如何?龐涓突然撤軍之事,可探得確切消息?”

 魏國消息早兩日便到了櫟陽,他兄弟二人都已經密議過多次,眼下見嬴渠梁提出此事,嬴虔自然明白其中用意,便道︰“四月初九。龐涓大軍抵達安邑城下,卻是沒有將兵卒解去華山大營。安邑的秘密斥候報來消息,說是龐涓明駐暗圍,已經把安邑困了個水泄不通。”

 嬴渠梁聞言皺眉問道︰“可有魏王消息?”

 “尚無!”嬴虔答道︰“不過此時看來,龐涓突然撤軍,定是與公子密謀篡位之事有關。魏王久不露面,想來怕是早就身死。那公子也是失策,听聞他在謀反當日被魏國地直臣給殺成了重傷,因此遷都大梁之事這才延誤下來。眼下安邑城中守備皆是公子一系,若龐涓無十成把握。必不敢圍城。”

 嬴渠梁合了書卷,又問︰“齊國如何?”

 嬴虔答道︰“四月末報來地消息,齊國鐵騎已下魏東一十三城,田忌兵鋒難擋,或將向魏境繼續突入。與魏接壤的韓、燕、楚三國蠢蠢欲動,大有起兵分魏之勢。”

 嬴渠梁微微點頭,和嬴虔一唱一和道︰“大哥如何看待眼下形勢?”

 嬴虔拍案而起,喝道︰“眼下我軍精銳十萬有余,糧草、兵器、輜重齊備,當乘勢攻入函谷關。收服失地!”

 嬴虔話才出口,武將一系便齊齊道︰“臣等附議!”

 嬴渠梁神情肅穆地微微點頭之後,卻是把目光投向了老甘龍等文臣道︰“上大夫以為如何?”

 只見老甘龍張目四望了一眼之後,也是語氣沉重的說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國難當前。變法招賢之事。當是次要。左庶長收復失地之策,老臣附議!”

 一時間。滿殿大臣皆齊齊喝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好!”嬴渠梁一拍長案,立身而起,喝道︰“大哥,便由你全權負責進兵事宜,萬望列位鼎力協助,全我老秦此功!”

 當下武將杵劍、文臣持簡,皆盡肅然。嬴渠梁取來放置兵符的印盒,取出當中權限最為高級的虎符鄭重受之。嬴虔接過兵符,右拳擊胸為禮,授了軍命。

 訂了方略之後,接下來便是制定戰略戰術和後勤補給事宜。函谷關並非普通戰略要地,乃是天下雄關之首,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至此,這一殿君臣便忙碌開來,一直從早朝議至夜朝,又從夜朝議之第二日的早朝。

 翌日一早,日上門楣之時,大致的攻魏戰略總算是謀劃妥當。嬴虔、嬴渠梁兄弟兩人雙目血絲滿布,面上卻毫無倦容,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調配工作,但見時不時便有全身甲冑的武將或者布衣絹袍的文臣持令而出,疾奔而去。

 可也就在這時,殿內地君臣等人卻听見國府之外突然爆起了一陣山呼海嘯一般的聲浪。正在地圖前商討禁軍事宜的嬴渠梁細听之下,不禁皺眉喝道︰“禁衛將軍何在?速去查看,何人呼嘯國府。”

 禁衛將軍慌忙領命而去,不過半刻便自慌忙奔回,哆嗦著指著宮門方向稟道︰“君上……公子……公子狄……在天上……”

 “怎地?”嬴渠梁听來一愕,又驚又奇道︰“三弟歸來了麼?怎會在天上?”

 群臣也是驚愕,只听那禁衛將軍結結巴巴的回道︰“君上……公子狄和九天玄女,是在天舟之上!”

 “九天玄女?天舟?”群臣一听嘩然,幾個膽大更是低呼一聲道︰“走!看看去!”

 立時,殿中的群臣都自騷動起來,不少膽大的還真往殿門處走去,見此狀況老甘龍急忙將手中的奇木拐杖往地上一杵。發出了“咚”地一聲,喝道︰“放肆!你等究竟是秦國大臣。還是井市匹夫?”

 听得上大夫呵斥,群臣立時倏然。也在這時,嬴渠梁急忙解圍道︰“上大夫切莫動氣,我等君臣一同去看個究竟罷了。”

 等嬴渠梁率著群臣剛出議政殿,便听到四野八方都是一片山呼海嘯之上,抬頭仰望,只見東邊朝日東升方向,赫然在半空之中懸浮著一個龐然大物,正向國府方向飛來。那龐然大物甚是奇特。上部是個長長的球體,像是織女所用的梭子,下部則是一艏巨舟。只見舟首上赫然站立著一男一女,細細望去,那男子五官雖然看不仔細,但一臉的絡腮胡卻是看得真切。而男子身旁的女子雖然也不見面容,但她身上地九色彩衣卻是做不得假。

 大驚之下。秦國君臣皆盡愕然︰這是公子狄歸來?還是九天玄女攜公子狄駕臨秦國?

 若是公子狄歸來,到還好說,可若是九天玄女攜公子狄乘天舟歸來,那事情可就大條了。立時君臣全都杵在哪兒,不知做何應對,便是老甘龍也是目瞪口呆,雙手抖如篩糠。而嬴渠梁和嬴虔兩人也是瞠目結舌,不知所措,只能呆呆的仰頭望著空中地天舟。

 而此時,偌大一個櫟陽內外。都如滾油之內滴入清水,全都沸騰了起來。無數的軍民百姓,皆是齊齊向國府方向蜂擁而去,更有在城外苦侯吳狄的各國士子們一路狂呼著聖人歸來地口號,狂走疾奔。

 一時間,黎民百姓膜拜九天玄女,士子文人高呼聖人歸朝,整個櫟陽好不熱鬧。兒。一會你要如此……這般,方可將這場戲演的圓滿,你可記住了?”

 白雪微微點頭,卻是有些膽怯道︰“夫君,果真不怕上天怪罪我等麼……”

 吳狄一臉得色。王霸之氣渾然透體而出。笑道︰“雪兒,你還記得鬼谷子之言麼?我既天命。天命在我!”

 見吳狄氣勢如此強大,白雪自然不再多言,當天舟順風緩緩飄臨櫟陽國府上空時,吳狄便是低聲喝道︰“緩降!發射定位箭!”

 船工得令,便有人操作控制閥門,使天舟緩緩降下,更用強弩將一根連著由千根堅韌蠶絲編織而成的極細纜繩的鐵錨箭射向了天舟下方的國府宮苑,使得天舟恰好懸停在議政殿前的廣場上方,正在秦國君臣頭頂上方。

 白雪整肅面容,緩步上前,立于舷側揚聲嬌喝道︰“秦國國君何在!”

 嬴渠梁听地呼喝,如遭雷擊,急忙出列拱手禮拜,揚聲道︰“本公正是!”

 白雪面色肅然,冷冷喝道︰“吾乃上界九天玄女,封天帝諭令,助嬴無敵歸秦。”

 也在此時,天舟緩緩降落,待停穩之後,吳狄步走下天舟,白雪再道︰“秦公子嬴無敵,本屬上界天神。玄女奉天帝諭令,授以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策使鬼神之書、制妖通靈之印、九光玉節、十絕靈幡、命魔之劍,嬴無敵受命于天,當平定天下,一統四野、八荒、九州、十地。”

 听的九天玄女如此說道,群臣誰敢不信,當即老甘龍高呼一聲雙腿酸軟倒地,這便匍匐在地以大禮參見,嬴渠梁等人也是再也堅持不住,齊齊拜倒,大禮叩拜。

 然天舟也不停留,一挨吳狄下舟之後便迅速升起,末了山寨版九天玄女不忘吩咐道︰“爾等當上體天意,盡心輔佐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