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霸秦》第164章
第165章十二字策

 無敵與百里瑤祖孫相識,最早乃是在齊國的臨淄。

 而後,百里瑤和玄奇也參與到了營救無敵歸秦的活動中,並且和鬼谷子一道得見了天周的真容,因此算得上和無敵是老相識了。

 眼下得見故人無敵自是喜悅,也知兩人出現在櫟陽必然帶有使命,很有可能是鬼谷子有信傳來,當即引兩人入了宮室詳談。至于二哥嬴渠梁的異樣,無敵卻是並未留心,而嬴渠梁也未提他為弟求賢的經過。

 入得宮室,無敵便命人去喚來大哥嬴虔、甘龍、公孫賈、衛鞅、申不害等人一同參會。

 嬴虔、甘龍等人身為大秦內閣自然需要列席,而衛鞅和申不害眼下的身份乃是秦公嬴無敵的幕僚,理所當然有資格參與。

 卻說賓主寒暄坐定之後,百里瑤按照慣例取出了一份鬼谷子的手書呈給無敵,當即無敵當眾展開一看,現里面依舊是四個大大的篆字︰厚積薄。

 百里瑤笑道︰“魏東戰事已近尾聲,二月十六龐涓十六萬大軍與孫臏城下鏖戰三日,孫臏不敵,退守桂陵。二月二十八,龐涓率兵追至桂陵城下,孫臏不戰,棄城而走,龐涓追擊至濮水,渡河之時卻被孫臏擊其不備,損折兵卒兩萬余,其中萬余魏武卒更是被活活溺斃。龐涓受此重創,只得退兵桂陵,依舊與齊軍成對峙之勢,此其一也。老夫祖孫西來,七日前在安邑獲知,墨家鄧陵子受魏王賞識,任為丞相,此其二。據安邑街頭傳聞,鄧陵子獻十二字策與魏王,曰︰欲滅秦。先滅韓。欲求和,先遷都。此其三。”

 百里瑤說完,宮室之中與會之人皆是神色凝重。此來,百里瑤一共帶來了三條消息,一個是魏國東部魏軍和齊軍的戰況形勢。

 實際上,昔日函谷關之役時。白雪特地從安邑趕來向無敵求情,希望他能放過龐涓只是,無敵便以已經看出秦魏齊三國在這場戰中的態勢。以魏國方面來說,龐涓坐鎮函谷關是因為他看出無敵目標始終都是奪回河西,因此只要守住河西,狠狠的將秦國堵在隴西,那麼魏齊之間的糾葛便容易解決。魏齊兩國既非世仇,也沒有切身的利益糾結,就算讓齊國佔了些魏國的土地去。只要把秦人牢牢堵住,日後這些土地還是可以通過外交手段拿回來的,畢竟齊國出兵的口號響應周室的號召。懲戒背信棄義不尊信義地魏國。

 而對于齊國方面而言,攻魏的實際目的雖是吞並土地取得利益,什麼響應周室號召,幫助弱秦對抗強魏都是華麗的借口而已。雖說借口終歸是借口,但在提出這個借口的時候已經將它的行動範圍界定在了一定地局限之內,所以齊國不能吞得太多。如果吞的太多,一來是有可能被天下各國冠上一個乘火打劫罵名,而來是怕引起周邊的燕、趙、韓三國的眼紅。因此齊國的戰略實際上就是固守濮陽、襄丘、濟陽一線,盡量吸引住魏國的兵力。並且最大限度的殺傷魏國的有生力量。這樣也就讓齊國有更多的時間消化掉奪取地魏國土地。

 至于秦國。秦國地目標雖說就是河西。理論上魏國和齊國在魏齊邊界牛打死或馬打死牛對秦國而言都是風馬牛不相干地事。甚至還有可能會有人認為。如果魏國和齊國狠狠地干上一仗。多死點人。這樣秦國奪回地河西便會更安穩。實際上這種想法並沒有錯。只是可惜有這種想法地人看地還不夠遠。

 不論秦國現在有多少萬大軍。有多少架無敵大將軍炮。有多少強弓強弩。西秦相對山東六國而言始終都是一個弱國。ww.uda國家地強弱。不是看軍隊地多少。而是這個國家地綜合國力和經濟實體對戰爭地支持力大小。比如說後世地那個國土面積只有某神奇國度國土面積1.25%(60*12)地北棒子國。卻養著可以媲美世界強國地百萬軍隊。可又有誰會認為這個棒子國是強國呢?所以無敵劍走偏鋒。決定給龐涓一個審時度勢地考慮機會。便派出了使向墨家求援。希望由墨家出面與龐涓乃至魏國達成一個私下地協議。這個協議地內容大致為︰一、秦軍若是在龐涓回援函谷關之前攻不破此關。便萬事皆休。雙方各憑天意。決一死戰。二、秦軍若能在龐涓回援之前攻破函谷關。便只收回河西之地。絕不攻擊魏國腹地。也不阻攔龐涓前去馳援大梁。並且保證在五年內絕不會輕啟戰端。出兵攻打魏國。三、若秦軍攻破函谷關之後。龐涓執意率軍回援。秦軍必會與魏軍死纏。屆時若孫臏攻破了大梁。則五國群起圍攻。魏國敗亡之日必不遠矣。

 以鄧陵子地口舌之力。果然將此事辦地圓滿。

 當鄧陵子將無敵地口信帶給龐涓之後。身為兵法大家地龐涓自然能听得明白其中地含義。審時度勢之後。龐涓也並未被鄧陵子地一番話語完全打動。其時剛剛率軍通過臨晉關地龐涓還是執意向東。向石門山方向機動。哪知第二日下午。大軍剛剛走至石門山腳下。斥候便捎來了函谷關被秦軍攻破。城守李冑戰死。駐軍部將魏戈被生俘地噩耗。

 震驚之下。龐涓二話不說立即讓大軍拋下所有輜重裝備。只攜五日口糧改道向北直赴安邑。到達安邑之後。龐涓忙把鄧陵子引薦給魏。將秦國與以魏國謀和。只求收復函谷關地意思詳細說了。魏本也是一個有著大智慧地人。眼下譽為雄關地函谷關不破也破了。河西之地也等同于全數落入了秦人之手。而此時魏國東部地戰事也表明齊國這次真地想要成乘你病要你命。一舉攻下大梁。一旦大梁被齊人拿下。也就等同于宣布被韓國地國土一分為二地魏國東部國土。全數落入齊人之手。

 要說這河西。在秦國人眼中看來。可能是一片肥美地膏腴之地。可在魏國人眼中。卻無疑是一塊看著美味卻形同雞肋糟粕。想想看。自從魏國奪下河西之後。秦人年年都如隴西草原上躥出地餓狼一般喊著“赳赳老秦。復我河山”地號子來找魏國玩命。這河西地地面被這些窮秦人踏馬踐地能長出糧食麼?

 魏納悶呀!

 當初要是自己不貪心,在嬴渠梁提出議和的時候便老老實實的安心治理河西,遷些流民去好好開墾,而不是听龐涓這鳥人搞什麼六國滅秦分秦,何必會落到今日的下場呢?

 事到如今,秦人當真攻破了函谷關,而齊人也開始猛攻大梁,看樣子也就只能順坡下驢了。無奈之下,魏只得命人取出當初嬴渠梁派公孫賈前來議和時送上的議和國書與代表了河西的地圖,原封不動又讓使送了回去。

 而墨家的鄧陵子也賣著墨子的老臉,當了一會中人,保證說只要魏國答應這個議和條件,秦國便不會出兵乘人之危。得了鄧陵子的保證之後,龐涓立馬命人收集整個安邑的馬匹軺車,將大軍通過魏韓馳道直接送往大梁,這才了有龐涓與孫臏次兵鋒相交。

 然而,這些早已為眾人知曉的前事並非是大家憂慮的事態。真正讓在場的眾人感到焦慮的是鄧陵子擔當魏國丞相之後給魏王獻上的十二字國策︰“欲滅秦,先滅韓。欲求和,先遷都。”

 秦魏世仇,又是數百年的死敵,滅秦、若秦和分秦可謂是魏國的長期重要國策。而龐涓提出滅韓的出點也是迫切的要解決韓國的國土將魏國攔腰分成兩半的問題,並且順帶謀取韓國的兵器制造技術。而十二字策里提到的“求和”,說的乃是魏國與齊國之間的“和”,“遷都”則指得是魏國應該將國都從安邑遷到大梁去。

 這十二字策,以當時的眼光來看確實是有的放矢,也符合魏國現在的形勢。

 只是,對于剛剛收復河西失地的秦國來說,世仇魏國突然得到了一個牛逼的丞相,這個丞相還提出了一個以滅秦為核心的國策,說不憂慮,那就太對不起這些人所使用的秦粟了。百里瑤說完便微笑不語,而無敵則細細品味著鬼谷子寫給他四個字,至于嬴虔、嬴渠梁等人則是各有所思。至于衛鞅和申不害兩人,則都是抿嘴微笑,卻不多言。

 到是老甘龍見場面有些冷淡,忙出來和百里瑤答話道︰“百里先生乃是穆公時五大夫百里奚之後,今欲輔佐國君,實乃我老秦之大幸也!”

 百里瑤卻是神情冷淡的拱手道︰“上大夫之言,百里瑤愧不敢當!老夫來時,已一再向右監國公言明,秦國之事,老夫自當盡綿薄之力。然則只能略為相謀,不能身處其事,請諸公萬勿對老夫寄予厚望。”

 “這……”听到百里瑤當面推托,老甘龍的面子立時架不住,大是驚愕,忙把目光投向了嬴渠梁。而嬴渠梁也是愕然,不知百里瑤如此說話,也在這時無敵卻是開聲笑道︰“百里前輩莫要推托,可記得一早本公便與前輩說好,此次歸來前輩便留下不走了。”

 百里瑤卻是搖頭笑道︰“老夫自覺身體康健,想要再雲游幾年!”

 無敵不理百里瑤的托辭,反問道︰“這櫟陽書院即將建成,若前輩外出雲游,本公找誰來為那些游學士子授課,玄奇小妹成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