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兵鋒》第110章
發展戍邊 第五十八章 禰衡上書,宇文莫槐求見

陳宮跟華雄,裴元紹繼續向遼東進軍,兩萬大軍,浩浩陳宮似乎故意讓大軍行進的很慢,似乎在等些什麼。

 幽州的征兵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當看到官府貼出的征兵告示後,幽州的百姓都沸騰了,這是有史以來,幽州最大規模的擴兵。

 荀攸,戲志才兩人這幾天忙的有些頭大,還好幽州的基礎好,百姓的民風淳樸,這些年,幽州的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以前劉信為了吸引難民,為到幽州的難民提供了官府適當的貸款,連農具都是官府提供,一來在百姓心里留下了好的印象,有如此照顧自己的父母官,百姓自然是愛戴有加。

 而另外一方面,幽州也從這件事情上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因為既然是貸款,自然是有利息的,百姓現在人人安居樂業,家里還有些盈余,基本上都會每年抽出些交給官府還自己的貸款。

 當然官府也不會催你,貸款三年後,每三個月有最低還款額度,這些都是經過荀攸手下一幫子人仔細研究推敲決定的數額,保證,只要你不是好吃懶做,還這個錢還是非常的簡單,十分的容易。

 所以對于百姓來說沒有任何壓力。

 而張巡,的確是個難得的人才,常被劉信說有蕭何之姿,雖然有些夸張,但是也不遠了,這張巡也許是出身于沒落貴族的關系。

 總是奮斗在第一線,這些年,幽州的土地就是張巡的戰場,而張巡總是用一眼望去,有多少良田來比作自己的功績。

 沒有水的地方,以前都找歐老爺子幫忙,而劉信自然知道農業為國之根本,特別是在古代那個商業不是很發達的時候,社會分工相當的簡單的時候,農業就是重中之重。只要不是在戰爭時刻,所有的一切都為張巡讓路。

 張巡也十分地感嘆,百姓常說自己是青天大老爺,對自己愛戴有加,但是張巡卻沒有半點驕傲,屬于那些貴族的驕傲,對于張巡來說,早就過去了。張巡從小吃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苦,所以早就沒有了那些貴族通常的癬性。

 也只有這樣的主公,才能讓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華,要不換成是任何人。也不會用如此大的手筆,讓自己來操作整個幽州的農業。

 這些年來,張巡也不知道在幽州架了多少水車,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看著幽州地百姓都解決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張巡感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了。

 而後,衡地到來,帶來了交通的暢通,衡現在坐守右北平,北接蒙古。西鄰漁陽,東臨遼西,昌黎。可謂是交通的樞紐。

 而衡所修的大路也在此處交叉頗多,衡自然知道主公把自己放在這里的用意。這里的地位十分的關鍵,不容有失,特別是以前遼西還是公孫瓚的時候,這右北平可是受到很大的壓力。

 不過現在公孫瓚走了。這右北平的壓力瞬間減少了許多,衡用姬鵬地五千勾鐮手,威懾住了公孫瓚的上萬大軍,其中不乏白馬義從這樣的精兵。

 這一年多的獨當一面,加上前面的修路經歷也讓衡迅速的蛻變。雖然現在剛滿十八歲的衡,本應該是稚氣未脫才對,但是看著這正在批閱公文地衡,卻只能看到干練,老成,不過衡有一點還是沒有改變。那邊是來自骨子里的傲氣。

 也可以說是張狂。

 驀然,衡將毛筆丟在一旁,前些日子,衡就听說主公回來了,對于主公此次征伐董卓沒有帶自己,衡還是十分能夠理解的,畢竟那時候遼西公孫瓚實在是主公的一大憂患,主公放自己在這里的用意已經十分明白,如果僅僅是守住右北平,有姬鵬地五千兵馬在這里,根本用不上自己這樣冠絕的謀士(衡一直比較自戀)。

 那自己能夠理解到的意思,就是,主公讓自己在這里不僅僅是守住右北平,而且有深層含義,便是觀察公孫瓚,尋找機會,要了這公孫瓚的老命。

 本來自己寫了一封信,奏請主公,自己想在公孫瓚在洛陽征伐董卓的時候,趁著遼西內部空虛,一舉拿下遼西,可是被主公否定了,也是這公孫瓚是為了天下大義征伐董卓,如果自己在這時候跟公孫瓚起了沖突,那樣對主公的名聲不好,這名聲地作用還是很大的。所以衡也就安安穩穩的等公孫瓚回來,不曾想這公孫瓚竟然就不回來了,超乎自己的意料。

 不得不說這公孫瓚此舉,絕對是相當的明智,以公孫瓚偏于遼西一地,而劉信攜幽州之勢,這遼西是絕對難逃敗亡的局面。

 雖然出去不一定會比現在好,但是最起碼給了自己一個希望。

 看著夏天又將過去,這幽州的天氣,剛來的時候,衡還受

 冬季的寒冷,但是卻不得不說,有所付出必然有所收

 在夏季,這幽州絕對是避暑勝地,夏季已經到了季末,招兵還沒有結束,右北平也有不少人參軍,而在右北平負責募兵的,正是趙雲。

 趙雲跟衡也是老相識,從黃巾起義便認識了,而衡對這位“小將軍”年紀輕輕,卻智勇雙全,自然也是十分佩服。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外面還在吵吵嚷嚷,都是咨詢募兵的百姓,衡笑了笑。而此時姬鵬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還未來得及跟衡打個招呼,就坐下,端著茶杯,和了口水,嘴里還喘著粗氣,罵道︰“這次可真是累死我了,這百姓可是真熱情,都想參軍,郡守大人,你不知道,就這五千的騎兵名額,卻有幾萬人來應招,實在是讓人難以選擇。”說完,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一暗。

 “怎麼了,無雙,心里癢癢了,是不是嫌自己手里的兵少了?”衡很少打趣別人,但是這些日子就跟姬鵬相處的時間最久,二人已經成了要好的朋友。

 姬鵬本來抑郁的神色。馬上煙消雲散,盯著衡,感嘆道︰“沒想到還是難以逃過郡守大人的法眼。是啊,想想,什麼時候能夠跟主公出去南征北討啊,整天這樣呆在這里,就是不斷的練兵實在是無聊透頂。”

 听來招兵的那些小將繪聲繪色的描述著趙雲在那洛陽,一人獨戰呂布。絲毫不落下風,說地是有聲有色,讓姬鵬內心激動難耐,哎。自己什麼時候能夠如此威風就好了。

 本來這遼西還有個公孫瓚可以耍耍,以為討伐完董卓,就該自己上陣了,可是沒想到那個該死的公孫瓚,膽小如鼠,竟然半路就跑了。

 這讓憋了一肚子力氣,努力想要證明自己的姬鵬,馬上就泄了氣,暗嘆自己的運氣可真背。

 “哎,軍師。實不相瞞,這遼西原來還有個公孫瓚,相信主公讓我等在這里,目的就是為了消滅這公孫瓚,現在公孫瓚已走,我們在這里根本沒有仗打,想想。我就感覺心里癢癢。”

 =“無雙,你可知道主公此次為何如此大規模的募兵?”

 “自然是為了打仗!”

 呵呵一笑,衡說道︰“也對。”目光透過敞開的大門。看著遠方,看著藍藍地天,仿佛一切都已經在預料之中。

 “天下就要變天了.而主公是在做大局布置,相信無雙你想要的馬上就快到來了。”

 姬鵬若有所思。

 =此信。飛鴿傳書交給主公!對無雙能夠如願有莫大的好處!”

 “果真?可這右北平需要人來鎮守,總不能讓騎兵來鎮守吧?”姬鵬還是有些不了解,因為現在主公手下地大軍只有自己跟高將軍,以及裴兄弟三人有步兵,而這些個步兵基本上最主要的職責就是鎮守幽州。

 =

 看郡守大人如此有自信,姬鵬自然不懷疑,因為這郡守大人可是有大智慧的人,說到的事情九成九是真的。

 轉身,馬上就去發信去了。

 現在幽州的信鴿,已經開始裝備在劉信在大漢各個地方的據點,有了這信鴿,整個幽州的信息來往,速度都是非常的快,比原來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劉信此時正在想著怎麼制造那巨型大輪船,但是這些日子怎麼想都沒有想到辦法,因為劉信的本意是用鐵來造,如此就不怕別人地船會把自己的撞沉,但是要造鐵制的大輪船,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首先就是大量的鐵礦石,這些,劉信倒是也不是很擔心,畢竟幽州的礦產十分的豐富,前世的記憶,這幽州可是重工業基地,這里地礦產自然不會少,所以鐵礦石不會少,但是有了鐵礦石,要把這礦石煉制出來的鐵,造成巨輪,那麼就有一樣的問題了,這巨型輪船的鐵的重量十分地龐大,通過人工實在是難以搞定。怎麼樣做好呢?

 劉信正在思考著,眉頭緊鎖,一時也不得要領,畢竟劉信也不是神,前世不過一大學生而已,現在雖然重生在古代,但是要做到什麼都精通,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龍二,看主公如此愁容,知道主公又有什麼問題想不開了,也不敢打擾,只在旁邊守候著。

 不一會,龍十三匆匆的走了進來,報告道︰“主公,右北平郡守彌大人急信!”

 “噓——!”..敵,情同手足,龍二如此的樣子,龍十三自然知道龍二的意思,趕忙捂住嘴巴。

 劉信

 中的筆,相對于毛筆來說劉信更喜歡鵝毛筆,雖然毛字寫好了會很有美感,但是相當的耗時間。而且筆鋒太粗不適合劉信繪制自己想的東西。

 抬起頭來,看龍二,跟龍十三都在那做“噓”狀,笑道︰“你們二人做什麼?有什麼事情還不趕緊說!”

 龍十三雙肩一聳,表示自己也無能為力了,主公听到了,答道︰“主公,右北平郡守,大人急信。”

 “噢?快點拿過來”

 從龍十三手里接過信件,劉信仔細的端詳起來。這衡,劉信自然是十分仰仗的,而且十分欣賞衡的才華,衡寫信給自己自然是有事情。

 “主公,最近可好?臣一直思念主公,每每想起跟主公一起征戰的情景總不免感傷……”省略很多感情的話語。

 “前些日子接到主公募兵的消息,衡十分高興,想必主公必然感覺天下大亂已經開始。的確,我幽州現在雖然領土巨大,但是兵力卻十分的不足。而且還要鎮守幽州,這就讓主公能夠抽調征戰地大軍十分的少。我想這也就是主公此次大募兵的主要原因。”

 看到這里,劉信不禁一笑,這衡還算是挺聰明的,繼續看下去︰“主公,衡有一策,可讓主公可以不用再為幽州的防衛擔憂,前些日子,听人說起過,主公在幽州曾經有過不少預備役,而這些人大部分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務農。而衡想。既然如此,主公可以擴大預備役的規模,然後統一訓練,到時候,用預備役為主鎮守,以正規軍為輔助,如此幽州必然牢不可破。而主公也不用擔心,抽調兵力會出什麼問題。”

 看完了,劉信將信合起來,心想,自己當年提起的預備役。到後來就沒有再使用了,基本是名存實亡,的確是背離了自己當時地本意。

 當時劉信想的就是衡現在所建議的,不過如果沒有衡的提醒,相信日子過地越久,劉信就更不會記得了。

 這個建議不錯。如此,自己所有的大軍基本都可以抽調出來,而且給預備役來個屯田制,到時候,自給自足,而且還能鎮守幽州。

 心想也好久沒有見衡了,也不知道這個小子過的怎麼樣了。

 “十三,己吾現在在哪?”

 見主公問自己,龍十三趕忙回話道︰“主公,典將軍現在還在募兵呢,現在漁陽報名參軍的人有幾萬人,而且還有不少外地來的人。”

 劉信沒想到一場擴兵,竟然遠遠超過了自己預計,這幽州的百姓太熱情了,這讓劉信都感覺有些受寵若驚。

 “主公,可還記得被主公押到漁陽的那些鮮卑大官嗎?其中一位想見見主公。”龍十三突然想起那宇文莫槐讓人傳話,說要見主公。

 其實劉信將自己抓到的鮮卑大將,大臣都給軟禁了起來,也沒對他們怎麼樣,劉信如此對他們已經算是相當的好了。

 而劉信也不擔心他們會掀起多大的風浪,自然是把他們都丟到一起,順便實現了自己對宇文莫槐地承諾,讓宇文莫槐跟他的家人住在了一起。

 這讓宇文莫槐十分的矛盾,這劉信跟自己可是有滅族之恨,但是現在他沒有殺自己,而且讓自己跟家人團圓。實在是讓宇文莫槐想不明白,討好自己?屁話,整個鮮卑都沒有了,那劉信討好自己一點用都沒有。

 “噢,也對,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都怎麼樣了,去見見老朋友也不錯。”反正那鐵質大輪船一時半會想不明白,所以干脆先放一下,弄不好回來自己就會有靈感。

 劉信換了一身衣服,現在劉信已經過了二十歲的生日,二十歲的劉信,更加的風流倜儻,比起以前更有成熟的韻味,舉手抬足之間,仿佛一切都在自己地掌控之中。

 坐著馬車,轉了幾條街,現在漁陽,被劉信建設的比起以前完好的洛陽,都絲毫不遜色,這里的馬路特別的寬,而且十分地繁榮,和諧。

 有戲志才,跟荀攸在這里壓陣,而且是劉信的大本營,自然沒有敢為非作歹的人,幽州的律法可是相當的重,這些都是荀攸提議的,亂世當用重典,你如果好好地干自己該干的事情,絕對是過的十分的美滿,但是如果你觸犯了律法,那麼對不起,你將體會到什麼叫生不如死。

 所以漁陽夜不閉戶,都不擔心會有人來偷。

 馬車跑了許久,劉信一行人終于來到漁陽城邊的一個大府上,門口有很多衛兵把守。不錯,此地正是軟禁,所有鮮卑大將的地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