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兵鋒》第147章
第九十七章 並州到手,狂熱的宗教傳播(一)

田豫帶著手裡僅剩的千餘人,心裡跌落到了穀底,這敵人好像早知道自己要來一樣,早在險地埋伏等自己入甕,自己想要靠著有利地形堅守的想法,就完全破滅了,沒有有利的地形,自己手裡的雜牌軍,七拼八湊起來的老爺子軍,根本不堪一擊,有的這輩子也就看過別人打過架,自己根本連兵器怎麼使用都不會。

這張郃果然了得,兩邊埋伏弓箭手,射殺,後又騎兵突擊,自己的部隊連站穩腳都沒站穩,就被這張給衝垮了。

雖然自己拼命的阻止,組織有效的抵抗,但是大勢已經失去,無奈之下,只能帶著手裡比較精銳的士兵,逃跑,那千餘人大部分都是騎兵。

不是騎兵的,都被張儈子手給殺了,想想自己的五萬大軍,就這樣灰飛煙滅,田豫就感覺對不起主公的賞識。

一路上,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時不時能碰上幾股冀州士兵,田豫預感可能不好,難道說主公也敗了。不過,田豫對自己的主公還是有著絕對的信任的,當時自己跟隨主公,平定烏桓叛亂,北上擊敗鮮卑,與鮮卑分庭抗禮,那時候是多麼的意氣風發。

只是碰上了,劉信那個魔鬼,主公在他的面前也不得不低頭,所以才千里躍進跑到這渤海郡避難。不曾想,這裡還有個袁紹,這袁紹雖然不如劉信,但是臥榻之處,怎容他人酣睡,所以跟主公自然是不死不休。

前段時間有劉信的壓制,袁紹自然不敢跟主公開戰,但是現在聽說劉信攻打並州去了,所以這袁紹也騰出了手來。

看著身後的一千鐵騎,這田豫的心情十分的不好,各個士兵人人身上帶彩,不過這些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了,經歷過不知道多少生死之戰。也是田豫最珍惜的。

加緊行軍,擔心主公有失,田豫迅速的向渤海城行進,眾人沒有辦法,口糧都吃光了。只有就地取材了,搶了渤海大戶,張氏的錢財,這張氏正是一心擁護袁紹的忠心臣子,這下被田豫歪打正著,給滅了,如此反覆,一千人也好吃好喝,精神逐漸的好了起來。

一路上殺地敵人多了,這一千鐵騎的氣息也越來越彪悍,眼神都透漏著豺狼般的嗜血眼神,常常戰勝幾倍於自己的敵人。

幾日後。田豫終於帶著手裡這最後的八百多勇士到了渤海城,可是等待田豫地卻是一座插滿了袁字的大旗。

在那城門的正中,吊著一具已經死去多時的屍體,上書大字,反賊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田豫頓時感覺天旋地轉,公子竟然死了。主公去哪了?田豫知道現在自己不能盲目,否則跟隨自己的這八百勇士都要死了。

而且,田豫此時又不敢也不會投降到袁紹,因為自己殺了那麼多袁紹的士兵,即使袁紹容得下自己,他手下的那些大將說不定也要自己的命。加上自己的少主死在袁紹的手裡,田豫自然跟袁紹之仇,不共戴天,更是不齒袁紹這個人。

又在渤海城周圍,轉了幾天,抓了些冀州的士兵,詢問主公情況,查了幾天,也只知道,主公兵敗,並不知道主公最後去哪了,或者怎麼樣了。

現在的田豫不知道公孫瓚的死活,也就相當於無主之人,最近田豐也是被田豫搞的頭大,田豫小股部隊,根本不跟冀州大軍明鬥,而且狡猾的如狐狸一般,嗅到有危險,再大的誘惑田豫都選擇放棄,這讓田豐佈置了幾次埋伏都沒有用。

自從知道是大族出賣了自己的主公,所以出手根本不在乎,周圍地幾個大戶這幾天都遭了殃,被田豫給搶了。整個渤海郡被田豫給清理了一次,最後沮授,在各個關卡設立狼煙,一有敵人襲擊,立馬燃起狼煙。

將田豫逼上了絕路,再無成就,過了半個月,仍然沒有得到自己主公的下落,田豫猜測主公可能遭遇不測,有心為主公報仇,但是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弱。北風吹地很大,花開花落,冬季又該來了,田豫漠然的看著北方,那裡居住著一個人,一頭雄獅,只有他才能帶著自己滅了袁紹,為主公跟少主報仇,只是他也是自己主公曾經的敵人。

猶豫了幾天,看著手裡的士兵銳減到六百人,這六百人,個個身經百戰,殺人如麻,戰力驚人,各個都是生死場上滾了無數次出來的人。數數一個多月來,大小戰爭也有百來此,這些人都是百戰雄兵,看著這些人看著自己一臉希冀的臉,田豫再也沒有任何猶豫。

「走,向北!」田豫決定了,投靠劉信。

轉過頭,看著紅濛濛的冀州大地,田豫跪下,朝南叩首,六百士兵也都跪下,叩首,捧起一捧土,田豫聞了聞,心裡說,自己遲早還回來的。而後帶著六百士兵,絕塵而去。

另一方面,并州戰場上,劉信六萬大軍,完成了對張燕十幾萬大軍的包圍,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六萬大軍,竟然能圍困張燕成名的十幾萬大軍。

不錯,劉信採取的是精兵政策,所以戰力竟然是敵人的兩倍多。加上兵器鎧甲精良,一個人地成本都抵得上黑山軍的四、五個,所以總體戰力,六萬大軍,即使面對張燕的二十萬,張燕也有死無生。

現在的張燕,正一個人生著悶氣,這劉信竟然如此卑鄙。自己好心讓路給他南下,沒想到他竟然突然對自己發難。搶收自己的糧草不說,竟然還大義凜然的說是正當徵收,自己手裡的小將什麼時候受到過這樣的氣,所以跟劉信打了幾場。這不是全部掛了。

現在劉信把自己圍困在這上黨,南下不得,背上不得,東進也不得,再說這張燕現在還真喜歡上了自己地這片土地,畢竟一直都是在這,也不想走。

「大頭領,咱們出去。跟他們拼了,他們不過才六萬而已,我們有十幾萬大軍,用不著怕他們。」小將孫輕建議道。

自己還有十幾萬大軍,這十幾萬可不是先前劉信擊敗的那些小嘍,這可是大當家最精銳的士兵,有十六萬的樣子。在孫輕看來,以大頭領的機智,加上這精銳地部下,那劉信也得乖乖退回去。

二首領,張牛尾,是張牛角的兒子。一開始黑山軍的大頭領是張牛角,張牛角戰死後,便將位置讓給了張燕,希望張燕能夠帶領兄弟混口飯吃,眼下張燕不但做到了,而且做的還不錯,最起碼現在眾人名義上也不是反賊了。這張燕也是平南中郎將了。

在曹營,曹操遷都許昌,自命為丞相,總攬朝政,跟軍權,真可謂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丞相,現在河東郡都在丞相之手,那劉信現在必然得知丞相已經得到了天子,定然會對并州張燕下手,如果那張燕投了劉信,對丞相大計不利。以詡看,丞相現在應該加封張燕為平北將軍,封安國亭侯,收降張燕。」賈詡現在是全心全力為曹操謀劃。

畢竟曹操的人格魅力還是擺在那裡的,現在曹操手裡六十萬雄兵,手下人才擠擠,自然是前途無量,不好好表現表現,怎麼能獲得好的地位。

曹操現在的確對賈詡十分的賞識,聞賈詡說的也在理,派陳群帶著皇帝的詔命,去張燕那裡。

而劉信現在正等著張燕表態,到底是戰還是和,全都是張燕的一句話,時間就是明天日落之前。

郭嘉、劉信、陳宮三人,正在中軍大營,探討著目前地形式。幾個月過去後,這曹操救出天子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現在曹操自命為丞相,總攬朝政,麾下武將、能臣,也已經成型。

「主公,現在天子積弱,以主公目前的實力,稱王應該不是很困難。既然那曹操自命為丞相,那主公未嘗不可自命為王啊!」典韋在旁邊氣憤的說道,自己主公,文韜武略,南征北戰,尚且沒有當上丞相,倒是這曹操幾下子就成了丞相,的確讓人感覺到生氣。

郭嘉笑了笑,知道典韋護主心切,這些日子,郭嘉地身體日漸健朗,不再似從前般羸弱,身體好了,精神自然更好。

「不然,己吾,現在主公還不到稱王的時候,大漢一十三州,現在群雄割據,主公僅僅佔據了幽州,即使幽州現在富庶,也不一定比不過像冀州跟荊州這些長年積累的大州。如果稱王,天下群雄起而征討,我主即使不敗,實力也肯定要受損。」

「那就讓那曹操這樣囂張了,操,幾年前黃巾起義地時候,他還是個屁,沒想到這下竟然直接混到了丞相。」典韋跟劉信一起久了,學到的口頭語不少。

劉信也曬然一笑,沒有當回事,這稱王,不過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為了點虛假的名聲,把自己至於險地,實在是劉信所不想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拿下並州,這並州可是塊戰略要地,而且如果嘉算的不錯,這曹操回許昌的第一件事情,必然是,派人收降張燕。如果再讓曹操收降了張燕,則主公在曹操兵鋒面前,也只能回避。」郭嘉不無擔憂的說道,只是眼下張燕已是甕中之鼈,曹操這裡是別想打什麼主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