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兵鋒》第132章
發展戍邊 第八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

左慈本來是一世外之人,被劉信勾引了之後,找到了自己這輩子的目標,本來道家講究無為而治,但是可惜世人又有幾個能做到,如果眾人都做不到,那注定這個宗教是不會做大的,道教到現在,自莊子建立宗教之後,發展極其緩慢,因為道教是脫離了百姓基石,講究逃脫俗世,可惜世人既然在這個***里,自然就無法逃脫。

 對于道家真言,左慈不如南華老仙,但是即使南華老仙都無法脫離俗世,何況左慈呢,對于自己這個徒女婿給自己找的差事,左慈當然是非常喜歡,雖然宗教教義改了不少,但是依然是以道家為藍本的。

 定莊子為無極大帝,為道教至高神,下設四大天王,女媧,伏羲,軒轅,廣成。而後又有十八尊者,左慈,跟南華老仙等人赫然也在其中,特別設置人王,即是人間第一王者,劉信自然是給自己準備的,人王即是人間界的最高管理者,負責為無極大帝,管理人間的信徒,至于到了天上,自然是無極大帝說的算。

 新做洪荒大旗,當中以五爪黃金巨龍為圖騰,代表人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劉信在做這個的時候,早就考慮過了,自己死後,鬼知道會到哪,至于天上有何物,劉信自然就是更加不知道。所以劉信是空頭支票隨便簽,你願意,我願意,大家都願意。

 傳說無極大帝居住在九層天之外的天界,每一世都會派人王來解救世界上正在痛苦中飽受煎熬的信徒。

 信我者得我永遠庇護,得永生,無極大帝說水,這世界便有了水,說人,這世界便有了人,世界乃是無極大帝所造。人王的意志就是大帝的意志,凡是教徒必須臣服,不得違背人王的意志,否則永遠開除教籍。

 本來以左慈一個人來推廣這個道教。自然是非常的困難,劉信早就想好了。找來人編寫道教聖經,同時將教義在幽州開課,選拔幽州學校里口才極好的學生來听課,同時發展為第一批道教信徒,然後再將每個人,分到大漢各地,來推行教義。

 劉信心里暗叫,老子真他媽地是天才,手里揮動洪荒大旗,上面極其雄偉的金黃色巨龍。讓人看了感覺不得不低下頭。

 即便左慈是十八尊者,但是在這人間界,也是人王說的算,所以左慈自道教設立開始,見洪荒大旗必須听令。

 浩浩蕩蕩的傳教運動地雛形便開始了,劉信衷心的希望自己地本土之教在現在能夠成為一種精神生活,雖然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但是卻希望給每個人一個活下去的信念,跟在困境中不放棄的理由。

 宗教這東西。作用的確是巨大的,看看自己那個年代的基督就知道個大概了,自己現在才二十出頭,後面的日子里,自己要帶著自己的鐵騎。掃八荒。滅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絕對不會是空談。只要自己穩穩的抓住了別人地思想。那自己的帝國將是十分的穩定。

 左慈,沒想到自己是四大天王之下的,十八尊者之一,特別是自己的那個徒女婿,還讓自己做了那個十八尊者之首,怎麼能讓左慈不感動非凡。

 如果讓南華老仙知道,自己排在自己師兄的後面,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不過劉信才不管那麼多,因為宗教的教義里寫著,凡是在人世間跟人王作對地人,都是惡魔。都是魔鬼,必須予以消滅。

 當左慈告訴劉信,劉信是逆天改命之人後,並且將自己師弟,南華老仙的具體情況告訴了劉信,劉信就更加肯定了要留下左慈,而且,如果南華老仙真地找自己事情,那就是違背無極大帝的意旨,到時候,自己可以將南華老仙流放,說是被魔鬼勾引叛變之人,那時候不用自己動手,信徒肯定會前赴後繼的來收拾南華老仙。

 南華老仙,現在依然在山上繼續修煉,不過突然感覺心有余悸,好像要發生什麼大事情一樣,讓南華老仙有些心神不寧。暗嘆了口氣,自己這麼多年苦修,竟然還是控制不住心魔。

 後來,劉信又加入道教聖女,自然是讓郁無瑕擔任,並且規定,道教聖女必須嫁給人王,輔助人王管理信徒。

 而左慈自然是以尊者的身份,擔任教皇,而聖女的子嗣不能做皇帝,必須為教皇地接班人,這是劉信故意地,因為宗教跟江山,必須都牢牢的在自己地掌控之中,自己才能放心,要不讓宗教如此一個,龐大的組織,跟自己並存,那自己的皇帝之名,可就是大打折扣了。

 所以現在懷有身孕的郁無瑕,也經常來參詳教義,郁無瑕十分驚訝,甚至有些震驚,自己的這個男人,怎麼會有如此多的精靈古怪的想法。

 本來左慈的從小收養的人,全部編為教會騎士,直接受教皇的統領,當然人王有統帥指揮權,人間的一切,人王的命令為至高命令。

 如此,在劉信不斷完善,左慈不斷退讓,郁無瑕不斷地參議下,道教正式成立了。由于道教在幽州是官方唯一承認的宗教,所以自然是便利的很,官府都全力支持。

 百姓,不管過的多麼好,也只是過上溫飽的生活,人跟人在一起,就有階級,就有不平等,而每個人活著,總想縮小自己跟別人的差距,所以不斷的努力,不斷地奮斗,但是終有一批人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沒有了信心,他們需要從新燃起信心,所以宗教的信仰可以帶給他們所需要的,很快,道教便如雨後春筍般在幽州發展開來。

 幽州的官道上,一輛觀光馬車在不急不慢的奔馳著,所謂觀光馬車,是幽州官府,合理利用幽州大道應時產生的東西。

 車分,一般。中等,豪華三類,分給不同的人使用,這輛。馬車,僅僅有一批馬。而且是兩輪車,所以屬于一般的觀光馬車。

 車上之人,一臉的冷靜,看神色,看不出任何地波動,不過發白的臉色,可以看出此人身體不是那麼健康,但是一身儒雅之氣,確是無人能比,不得不說。即使周瑜在此,與此人相比也不過是五五之數。

 此人一直打量著,觀察著,自從進入幽州境內,這文人就沒有停下過,一雙眼楮看著周圍的景色,感覺如果自己能夠在這個地方。安居樂業,娶妻生子。一定是件快樂的事情。

 藍天,白雲,青翠,徐徐炊煙,談笑地百姓。有的還在土地里。務農,一臉地幸福。沒有絲毫的愁容,文人似乎不敢相信這一點,拉開了馬車的車簾。

 那趕馬的馬夫,還在那哼著不知名的歌曲,心情似乎也不錯,文人張嘴問道︰“師傅,這里的百姓為何神色如此安詳,沒有亂世該有的那種,擔心害怕。”

 轉過頭,嘴里的小調也停下來,呵呵一笑,道︰“小兄弟一定不是幽州人吧。”見那文人點了點頭,趕車的馬夫,繼續說道︰“那就難怪了,幽州,可是征北大將軍的所轄之地,將軍愛惜百姓,在幽州每個人都可以分到自己地土地,官府,還提供種子,農具。你說他們能不開心嗎?至于說起這亂世,小兄弟不會不知道,我們的大將軍,那可是西滅鮮卑,剿滅黃巾,擊敗董卓的蓋世英雄吧,普天之下,又有誰敢打我們幽州的主意,百姓自然不必擔心,只要安心的生活就好。”

 “那征北大將軍,就不怕大氏族起來反抗他?”文人顯然有不少疑問,的確如此的政策對待百姓確實十分地好,但是弊端還是很大。

 那趕車的馬夫,顯然不只一次給人解釋了,反正自己是帶著這些人觀光地,解說也是自己職責的一部分,答道︰

 “對于那些氏族,貴族,大將軍,都讓他們經商了,土地不允許買賣,是官府的,而且三十畝的個人土地,是堅決不允許買賣的,要不抓起來就要”馬夫作了個殺頭地動作。

 文人,還在消化著這新地土地政策,的確如此一來,對百姓可是相當于有了固定地飯碗,就再也不用擔心餓死了,在幽州,正如剛才的馬夫所說,還真沒有人敢不听這大將軍命令的人。

 “那那些貴族,地主,就如此安心的听令?”文人顯然還是不相信那些氏族會如此老實,畢竟劉信動了他們的根本。

 “本來呢,也有很多人擔心,但是到現在看來問題不大,我們的農業司司長,張巡大人手段十分的巧妙,恩威並施,加上大將軍的情報司在,基本上沒人敢造次,听說有兩三家大族,頂風作亂,被大將軍,直接滅了滿門,誅殺九族,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作亂了。”

 听到劉信誅殺氏族九族,文人內心有些頗不認同,但是看著眼前的景象,的確還是值得的,不過還是有疑問︰“將軍如此殘忍,就不怕激起民變?”

 馬夫听到此文人如此問,內心有些不喜,大將軍豈是隨便容人誣蔑的,干巴巴的說道︰“民變?大將軍對百姓那麼好,百姓感激他還來不急,怎麼會造反,再說對于老實的氏族大族,大將軍也給他們留了活路,沒有侵佔他們的財產,沒有強逼他們,而是讓他們承包幽州的商業,你還別以為這些比他們原來賺錢少,相反還多許多,百姓有了剩錢,幽州的商業自然是十分的好。”

 文人沒有想到自己無意間的感情,竟然惹惱了眼前的馬夫,將車簾放下,又一個人想起問題來。

 此人便是那從袁紹處逃走的郭嘉,袁紹命人追殺郭嘉的事情,郭嘉自然早已知道,不過以郭嘉的智謀,那高干,高覽兩個廢材,又怎麼能奈何得了郭嘉。

 郭嘉自從離開袁紹,整個大漢,所有能看得上的勢力都去轉了一圈,這第二個主公不可以輕易的草率作決定,雖然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離棄原來的主公,確是郭嘉接受不了的。

 所以此次郭嘉是大面積撒網,小範圍捕撈。在這游歷的過程中,有四人讓郭嘉比較在意。也比較看好。

 第一,北海劉備,劉皇叔,當然以郭嘉地智謀自然可以分析出,這個皇叔也不過十個嚼頭,皇家根被沒有承認,不過郭嘉很佩服的是,這劉備用人的膽量,劉備對有才之人,那是恭敬無比。到現在,自己見到這麼多人,對待麾下將士最好的,莫過于劉備。

 北海太史慈是個難得地驍將,但是這太史慈高傲無比,家中有一年邁的老母親,這劉備為了得到太史慈地效忠。每天必然親自去拜訪照顧太史慈的母親。

 太史慈本來就是一至孝的人,看到劉備對自己母親如此之好。自然也記在心里,所以也跟在劉備的身邊。

 而且劉備對治下的百姓也不錯,減少賦稅,督促農耕,還別說郭嘉差點就投了劉備。但是由于自己是再次尋找主公而要謹慎。所以打算轉完了再做決定。

 第二,便是那曹操。曹孟德,郭嘉對此人評價絲毫不比劉備低,此人用人也是十分的到位,凡是用才能的人,到了曹操那里,都會獲得重用。而且曹公當年攜大義討伐董卓,心中英雄豪情,自然是被天下人所銘記。

 現在曹公手下有三十幾萬大軍,跨兩州之地,勢頭正勇,正是建立基業之時,而且郭嘉的一個好友也在曹公的手下,便是那荀。

 第三,孫堅之子孫策,有勇,且加上孫堅在江東的根基,日後割據江東也未必是件難事,而且有程普,黃蓋等老將地幫助。

 第四,是荊州劉表,劉表能夠擊殺孫堅,絕非偶然,整個荊州,劉表上任很短的時間就控制了荊州諸郡,手段之多,讓郭嘉也甚為佩服,如果劉表佔據荊州,而後扣漢中,進而得益州,滅孫堅而得江東,而且荊州富庶,可謂是不可多得的根基寶地。

 但是郭嘉感覺最神秘的還是劉信,為了不讓自己有些許遺憾,郭嘉還是決定,待走完了幽州,再決定投靠哪里,但是令郭嘉沒有想到的是,長年的奔波,讓自己本來就虛弱的身體,更加地虛弱。

 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最讓人難受跟痛苦的事情,郭嘉內心深深地擔憂,雖然生又何妨,死亦何歡,但是郭嘉十分想有人能夠賞識自己的才華,也讓世人記得這個時代有一個叫郭嘉的人。

 又咳嗽了幾下,從腰間拿下自己找人要的丹藥,吃下去,這些年,郭嘉吃了不少的丹藥,雖然當時能控制地住,但是越到後面,就越嚴重。

 自己地兩個好友,戲志才,跟荀攸,現在在這幽州可是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一個是大司馬,一個是征北將軍刺史,主管軍政,二人曾經都力邀自己,但是自己沒有接受,當時地心理其實很簡單,自己需要靠自己的才華,而非自己的朋友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所以當時郭嘉拒絕了,這次來,郭嘉依然不想找戲志才,跟荀攸,而是真的靠自己,看得越多,感觸越深,比起其他地方,這幽州有一點是其他的地方根本都比不上的,那就是民心,郭嘉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又在幽州轉了幾天,郭嘉內心已經有了決定,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能夠讓老人有所養,幼子有所教,能夠善待自己治下的百姓,更重要的是,有一顆博大的胸懷,在幽州的這些日子里,郭嘉了解到了許多。

 華雄,這汜水關的猛將,現在在劉信這里已經坐到懾遼東中郎將,而且那鮮卑的烈風,烏桓的甦僕延都已經臣服在劉信的腳下。

 自己在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見過劉信,在劉信的面前,一向高傲的袁紹,都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而且在劉信手里,袁紹反復吃鱉,就連最心愛的大將顏良也葬送了。

 滿腔熱血,卻又胸懷博大,對待百姓如待親人,手下將士用命,而且有了一定的根基,這是郭嘉最終選擇劉信的原因,因為郭嘉感覺自己的時日無多,能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一件讓天下都記住的事情,郭嘉也就滿足了。

 而劉信這些日子,一直在調兵遣將,準備出兵並州,張飛帶領一萬鐵騎,向蒙古跟交州交界的地方移動,高順在接到劉信的將令後,第一時間,便將手下五千陷陣營,堆到了前線。

 烈風跟柯最到了蒙古後,將柯比熊從丁零召回,同時聯系各處小股造反的勢力,勸說其服從統治,當然不服從的沒有讓周瑜自己出手,烈風都直接消滅了。

 本來柯比熊還有些不情願,不過在听到父親的分析後,腦袋也冷靜了許多,安安心心的跟隨父親,投靠了幽州。

 一時間,鮮卑再也沒有反抗的勢力,周瑜知道自己主動出擊的時間也已經成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