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194章
第七卷 楊花落盡 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

 貞觀十九年春天,李世民親提大軍,遠赴遼東,開始了對高麗的征戰。

 在此之前,各家報紙鋪天蓋地地滿是反對的聲音,但是依然沒有改變李世民遠征的決心。

 只是,太子李治沒有按照最開始的計劃留守定州,而是依然留在了長安。政事由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共同輔佐太子,李世績隨李世民領軍同行。

 旌旗飄揚,盔甲鮮明,一隊隊軍隊列于場上。在他們面前,正是大唐天子李世民,身著戰袍,左右兩側陪同的,正是李世績與特地陪行的尉遲敬德。在他們身後,李治、李恪等人,也來送行。

 “唉,又見兒郎們,朕這心中,也不由豪氣頓生啊。”李世民心生感慨,向著一旁的尉遲敬德說道。

 “陛下可是想起當年來了,老臣也沒想到還有今天,能陪同陛下再蹈敵陣呢。”尉遲敬德亦是一身戎裝,雖然須發皆白,卻依然神威不減當年。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正是。朕此次親征,朝臣百姓,不乏異議。嘿嘿,想朕當年馬上征戰,縱橫沙場,這軍國之事麼,心中豈無定計。此次,咱們君臣便好好地殺上他一場,讓天下人再看看我李世民手中刀可鈍了不曾?”

 尉遲敬德也咧著嘴,哈哈大笑。

 李治雙手奉著杯酒上前道︰“父皇親征萬里。孩兒留守,心中不安。只願父皇保重龍體。踏平邊夷,早奏凱歌。”

 李世民伸手接過,環顧四周大聲說道︰“好,便待朕得勝歸來之時,再與諸卿痛飲!”說罷將酒一飲而盡,眼中滿是說不盡地豪情。

 盧承慶府中,盧鴻很難得地出現在了書房中。

 听盧鴻講完此次李世民東征的計劃,盧承慶臉上現出恍然之色︰“原來如此。那麼此次聖上東征。京中房玄齡、長孫無忌二位大人留守,太子殿下想必早也明白了其中地奧妙了吧。”

 盧鴻點點頭說道︰“此事本就是借太子之口提出的,想必聖上對其這一段的表現也是頗為滿意,自然不會瞞著他了。此外,只怕就是房大人、長孫大人能知道其中詳情了。”

 盧承慶微微一笑說道︰“你這虛晃一槍。倒確是妙計。只怕你心中想的,不光是西北那幾個胡人吧。”

 盧鴻呵呵笑道︰“叔父自然是明白的。聖上假作東征,欲要引出那個多彌可汗來自投羅網,想來自此西北平定,也是大唐之福。至于是否有人真想借此時機,弄些手腳,那可就是他自己倒霉,可不是小佷有什麼壞心眼。”

 盧承慶心情甚佳。呵呵笑了起來。又道︰“前幾天吳王殿下送別聖上後,便帶著侍衛回返封地去了。只是一路上,老夫也派人盯著,未見其出頭露面。便有途經的地方官員求見的,也一律被擋了駕。這其中,怕是有些文章呢。”

 盧鴻嘴角浮起一絲略有回味的笑容道︰“咱們這位吳王殿下,若說英明武略,那是不假地。只是卻不想對手都是什麼人。空自費了聰明。不知以叔父之見。他打的是什麼主意?”

 盧承慶面上浮起一份深思的表情說道︰“此事按愚叔想來,不過是兩條路可走。一則武力逼迫李治下台。借聖上遠在遼東之時,強行登基,效當年玄武門舊事。只是此時不同彼時,李恪手中,並沒有足夠的軍隊兵力,就算是僥幸一時佔住長安,怕他也沒有能力堅持得住。因此這一條路,可能性並不大。”

 盧鴻點頭道︰“確是如此。聖上當年天策府中諸將均是久經沙場,聖上又極孚眾望,因此方可成事。以李恪目前情況看,雖然頗有佳評,但較之聖上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他倒也不全是笨蛋,十有八九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盧承慶又說道︰“既然如此,那他便只能是設法使李治出現問題,不得不被廢下台。那長孫皇後三子之外,他便大有希望了。據說方立李治為太子時,聖上因不喜其軟弱無主見,也有過易李恪為儲君地意思,只是因為長孫無忌力諫,方才打消了這念頭。”

 盧鴻點點頭,此事他也曾有耳聞,心中也不無疑慮。便說道︰“佷兒心中一直有些疑問,便是那吳王李恪,在原廢太子一案後,久滯京城不去,明明是有所圖謀。現在想想當時聖上忽然動念,欲再易儲君一事,只怕其中未必無因。很可能與李恪有些關聯,只不過是計劃中間,出了什麼變故,才導致這事沒有進行下去。”

 盧承慶皺眉想了片刻,嘆息一聲道︰“你如此一說,倒是頗有可能。這一段來,咱們針對李恪下了不少功夫,卻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我盧家在李治身上,花了不少心思,若真再出些變動,可就前功盡棄了。”

 盧鴻一笑道︰“不管他有何變化,只要咱們盯緊太子不出事,想來他也出不了什麼花樣。聖上臨行前,將左右屯營兵馬均交給了太子,又有房、長孫二位大人在側,還能翻出什麼浪頭來?”

 盧承慶卻不似盧鴻這般樂觀,搖頭道︰“雖說如此,老夫心中,總有些不安。你卻須細囑太子,身邊之人不可放松,行蹤更是須謹慎些,不要如平時般隨意。若無事時,盡量莫再出城運動,尤其你那府第,就不要讓太子再去了。”

 盧鴻連連點頭。盧承慶又道︰“安州那邊,老夫也已經關照過了。雖然李恪不太可能真個從封地上起兵,但也不能不仿些個。”

 盧鴻驚道︰“此事不會驚動他人吧?”

 盧承慶微微一笑道︰“自然。老夫任兵部侍郎多年,這點辦法還是有的。何況現在老夫身為右丞,也還方便些。”

 現在盧承慶身為尚書右丞,乃是專門溝通兵部、刑部、工部及其下十二司的。雖然說來似乎不顯眼,但卻是極其重要的官職。何況在朝中多年,又有家族勢力支持,他說沒問題,盧鴻自然是不敢懷疑的了。

 隨著大唐天子李世民東征的,還有一部分比較特殊的人物,便是官報地采訪者。

 這部分人是在太子李治的建議下,隨軍同行的。他們將一路上的軍情戰報,發回長安。再擇其中部分內容,刊登于報上。

 雖然大部分民眾都不贊成李世民親自東征,但那大多是出于家國穩定考慮。事實上對于李世民個人以萬乘之尊,遠征萬里,這樣地行為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是敬仰萬分。

 大唐人天性中,絕不缺乏對英雄的崇拜。而作為大唐天子的李世民,實在是非常符合這種崇拜的要求。因此當李世民最終決定出征之時,各家報紙上,也同樣不乏對李世民的贊美之詞。

 按官報消息,李世民率軍抵達幽州後,即派李世績巧設疑兵,虛張聲勢,做出要出兵柳城地陣式,暗地里,卻偷偷渡過遼水,直插高麗軍身後地蓋平。

 蓋平守軍毫無準備,忽然見唐軍兵臨城下,還沒回過神來,便被李世績一鼓而下,高麗軍一時亂了陣腳,二萬大軍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虜。

 另一路張亮帶著海船,橫跨溟海,突襲卑沙城。兩路大軍分路突進,再次擊退高麗援軍,進圍遼東。大軍一鼓作氣,強攻數日,放火焚毀城樓,終于破城。

 按官報所載,李世民已經下旨,改遼東城為遼州。東征高麗,可說旗開得勝。

 此時大唐報紙,幾乎都是登的遼東戰事。雖然還有些報紙,對李世民親征一事略有微詞。但在唐軍漂亮地戰果面前,絕大部分報紙都是眾口一辭的歡呼聲。

 此時代州城北一處行宮內,卻是警備森嚴。殿中一側,掛起了一幅巨大的地圖。

 “嘿嘿,這個多彌可汗,終于忍不住了麼?”說話的,正是報紙上所說在遼州親自指揮戰事的大唐天子李世民,身邊兩人,一位正是老將尉遲敬德,另外一人,卻是江夏王李道宗。

 尉遲敬德笑道︰“上次打跑了老的,這回這小的還敢來搗亂。嘿嘿。這些胡人,就是得打得狠了,才知道疼。”

 他所說的老的,自然是指前幾年被擊敗的真珠可汗了。前次時大唐雖然擊敗其軍,但未能掃蕩逐北,以至于薛延陀依然不時進寇,李世民以及朝中重臣,頗以此為恨。這次借著東征之機,設了個圈套,就等著這個多彌可汗來鑽了。

 一旁的李道宗也連連點頭道︰“陛下聖明,此番用計,必能掃庭犁穴,永絕後患。老臣也想不到太子殿下居然能有此見識,剛聞听這計劃之時,還真是大大地吃了一驚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嗯,難得他小小年紀,倒也有些本領呢。說起來,他搞的那個外閣,還真是有些個用處。”

 尉遲敬德說道︰“既然多彌已然兵出河南,咱們也該有些動作了吧。老臣這筋骨也都有些癢了,也該活動活動了。”

 李世民道︰“朕已命右領軍大將執失思力與右驍衛大將契必何力做好準備了。這次咱們前一段節節後退,估計那多彌可汗,也快到夏州了吧?代州都督薛萬徹和營州都督張儉,估計也都到位置了。接下來,就看這位多彌可汗,還能有什麼本事拿得出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